海明威——这是一个“死也要活下去”的人

杨照老师在《对决人生 解读海明威》里不止一次提到过海明威小说的翻译问题,他还给出一个不复杂的概念——冰山理论:

读海明威的小说,它永远都像是一座冰山一样。不是呈现与说明,他只写了浮上来的暗示,让读者自己去寻找出所要呈现和说明的。

在这里,我们不探讨跨文化传播。只是浅显地复述他的解读。先说他讲到的海明威小说,还是从斯泰因的“立体主义原理”描述引申过去,就是海明威的小说在很多人看来写得干巴巴的,但是字面只有冰山的一角,如果你按照字面去理解,肯定是看不到这小说中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而这些,才是小说真正的价值。

这点我是服的。因为读完《对决人生》之后,我又再次读了一遍《老人与海》。

海明威——这是一个“死也要活下去”的人

想当年,我实在是不明白这小说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一个打不到鱼的老人打到了一条大鱼,然后费劲千辛万苦将鱼拖回来,这一路和鲨鱼缠斗,最终没人相信他的故事,用我那个时候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个鱼死网破的故事,这就是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很多人被其硬汉气息所吸引,但是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思考过“死亡”,更不懂得为什么一个人要一直在战斗,没有战斗制造战斗也要去战斗。我应该是十几岁读的《老人与海》吧,那个时候,我是理解不了海明威的自杀的——后来一直有说法讲他的第四任妻子不相信这是自杀,而是擦枪走火的意外,但是,我接触海明威的年代,还只有他自杀这一种说法。其实,我还是相信他是自杀的,因为据说“不作就不会死”,能够擦枪走火的,应该也是在内心抱有就这样发生个意外就去死的期盼吧,更何况还把枪塞进了嘴里。

后来,年长一些,又试图尝试《乞力马扎罗的雪》,我的老天爷,还是没能受得了,读了不到一半再不敢去看海明威。直到去年在一家咖啡馆无聊翻开了一本《流动的盛宴》,竟然很喜欢。

此去经年,第二次阅读《老人与海》还是不喜欢,还是各种读不下去。

海明威——这是一个“死也要活下去”的人

按照杨老师讲海明威对《渡河入林》的评价,这样的阅读选择一定是作者不喜的。比起《流动的盛宴》中的小资小布尔乔亚情怀,连不知道硬汉多少倍的《渡河入林》都“太歌剧化”了,他怎么可能喜闻乐见自己的读者对那些真正呕心沥血的文字视而不见,而选择读轻轻松松塞纳河边左岸咖啡馆写作的轶事?

但是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不是说《老人与海》不好,而是,不愿意直视,不愿意正视那冰山底下人生的真相,人之复杂,人的意义,生存与灭亡……

“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然而,你告诉我,这世界上,有几个是真的勇士?

别人不说,海明威是。

他不但敢正视自己淋漓的鲜血,还敢正视人类的,最有勇气的是,他还敢把这些鲜血淋漓的人生真相写出来给你看。


海明威——这是一个“死也要活下去”的人

杨老师说翻译,不是说翻译不好,也不是说翻译的不好,而是,翻译过后的文字里由混乱带来的现场感和潜在节奏秩序带来的流畅安稳被打破了,直译显得简单,或者就是我们那种感觉——干巴巴的,不直译的话,经过二次整理的文字是华丽多了,但是这种华丽更加掩盖了冰山之下的人生真相,而不管直译还是稍作加工的翻译,都无法还原那种既混乱又具有节奏性的海明威式写法。

这种写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海明威就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好奇,我是读了一点海明威的原著的,但是很快你就会发现,读原著也很难,他的单词用得简单,他几乎不用长句,没什么复杂的句式,但就算你读得懂英文未必能读懂他的文章,直到此时,才真正感觉到了有种起鸡皮疙瘩的那种感觉——杨老师说得很精准,就是这个时候你知道你面对的是一座冰山了,再也避无可避了,但是你还是看不到冰山之下。一为不愿意,太平盛世,谁不想活得简单点活得轻松点,往直白了说,看个小说而已,我能看个轻松自在最好能让我哈哈大笑的不?二是就算你愿意。你也看不懂。试问我们这些读者,有几个人上过战场,见过敌人,有几个人真的直面死亡过?

没有。

我们觉得人生的大事,在那些上过战场,随时会死的人看来,算什么事儿?除了生死,没有什么事儿值得书写。

勇士啊,也是真的孤独。老人的境地,也是勇士们的境地,最孤绝的状态是,吃瓜群众不知道你是勇士,没人认为你是勇士,他们只会嘲笑你,认为你是一个大话王——如果你看过《海贼王》,会明白为什么草帽一伙那么爱罗兰度,大家都叫他“大话王”。


海明威——这是一个“死也要活下去”的人

有一句话也是《OP》里的,就是忘了在一个什么样场景之下,路飞说了一句话:死也要活下来。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简直当做一个梗来看。因为是个正常人都看到这里面的矛盾了吧——死就活不下来,活下来就死不了。可是读到《对决人生》的时候突然脑海里就出现了这句话,其实你看,勇士都是一样的。路飞的人生也是在战斗,很多时候我讨厌他没心没肺嘴太欠,动不动就伸拳头,但是在罗格镇,就是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不还手,就一句话:这架,我们不打。


海明威——这是一个“死也要活下去”的人

勇士都是在战斗的,当战斗停止的时候,生命就没有意义了。如果说,马尔克斯“活着是为了讲述”,那海明威就是“活着是为了战斗”,战斗就是我可以接受输,但是不能接受不战。勇士不是承受不了失败,但是就是接受不了被打败。失败是对决的结果,被打败的途径就多了去了。比如,路飞和卡二的对决,竟然被一个卑鄙的小女孩后面使了暗箭。那场战斗真是惊心动魄,卡二在胜利之后发现自己胜之不武,竟然自己扎了自己一刀——勇者定义的“胜负”真的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死是一种觉悟,而“活下来”是战斗的目标。

《对决人生》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当然希望你们听懂我在说什么,不过矛盾地,我又暗暗希望有些人不能理解我所说的感觉。听不懂的,是些幸运、好命的人,你们离现代主义、离产生海明威作品的那种年代悲怆恨遥远,也就离战争给人带来的最大伤害很遥远。

可我认为听不听得懂各有利弊,听得懂的人,也许会体验不同的生命层次,有能看到冰山以下的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个世界才有更多不同的色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