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和宽容》


《误解和宽容》


人总是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所以一旦与他人发生矛盾,大都认为是对方的错,很少考虑自己不对的地方。

一件事情发生了,大家的看法自然是见仁见智,当然所谓的“仁”和“智”,总是伴随着人们利益的影子。

丢斧子的人总觉得邻居像贼,当斧子找到的时候,邻居也就不像贼了。

一件事情发生了,可能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想起来,也总是:“XXX发的坏!”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不见得!

误解---,根深蒂固的主观意识。

“我就看他不顺眼。”其实,人家也可能没什么错,自己的有色眼镜,把关系弄坏了。

一件事情办的不好,大都是人们好心办了坏事儿(方法不对头,事儿办不好,单凭好心不够的。),人与人有了隔阂,就觉得,对方是成心的,有意的,其实未必。
一个人要办成一件坏事儿,也是需要水平和能力的,不是谁都能办成的。 坏事儿大部分是由好心办成的,而不是由成心办成的。


误解导致了疙瘩,想解开就费了劲儿。
所以,我们要大度、宽容,要与别人和谐相处,遇事要将心比心,换一和角度去想一想,就能够避免一些误会,就能够与周围的人相处的更好一些。
让我们少一些疙瘩,多一些坦途,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能够更加顺畅和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