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清楚危地马拉翡翠的来龙去脉?

y亮剑必胜y


中美洲出产翡翠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玛雅人时期,现存很多玛雅人的翡翠饰品,但以现在的眼光看,都是没种水,很干,杂质很多的砖头料,如图一。1975年,一对美国夫妇又在危地马拉重新发现了翡翠矿,并注册一家公司来经营,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永楚料,性脆,色黑,必须做的很薄才显出是绿的,厚了就是黑的,行内称为:鸡蛋壳。由于挖的特别薄,所以看着也是很透的,流入国内曾经冒充冰种满绿来卖,后来大家慢慢都知道了,市场价值就没那么高了。前些年,又发现一种蓝水料,开始普遍带雪花棉点,以缅甸木那蓝水的名义在国内市场大卖,这种料特点是没光泽,色闷,没有缅甸翡翠的那种刚性和光泽,个人认为是表面密度低,种不老的表现。据说后来,继续往下挖,下面的料稍微好一点,大都没有雪花棉了,去年在国内市场上以“天空蓝”的名义大卖。我见过的危料原石皮壳大都是黄色或者褐色,说简单点就像从泥地里挖出来的。

去年开始流行的“天空蓝”危料,种水相比之前稍好,但还是没有光泽,颜色强光下发蓝,室内暗光下发灰,由于拍摄的原因,可以看起来和缅甸翡翠一样起光,但实际和缅甸蓝水翡翠放一起比较的话,区别非常明显,很容易分辨,光泽都是闷进去的。所以,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上的电商。我曾经发过一个视频,把危料蓝水和缅甸蓝水放一起,区别非常明显。

当然,危料翡翠也是翡翠,去鉴定也是a货,并且鉴定只鉴定真伪并不会注明产地和品质。

个人认为:危料翡翠也有一定观赏性和佩戴价值,但达不到中高档翡翠的价值,目前来看,还没有什么危料能达到精品级,而且,危料翡翠产量很大,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市场升值空间。

图2~危料翡翠珠链,

图3~6危料翡翠原石作成的手镯。成品由于拍摄环境不同,光强下发蓝,室内发灰








翡翠鉴赏风


美洲危地马拉翡翠,也是人类玉石文化的一个分支。人们从玉石之中衍生出许多社会内涵和人文气质,赋予了其特殊的文化含义。翡翠因其纯净、细腻、坚韧、色彩丰富、种质千变万化,深受人们喜爱,逐渐成为现代玉石贸易中当之无愧的“玉石之王”。


“翡翠”称呼的由来。

“翡翠(Jadeite,Feicui)”一词源于一种鸟类名称。“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最早缅甸玉石传入中国时,因其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当时这种翡翠鸟的羽毛色相似 ,故而将缅甸玉石冠以“翡翠”之名。

缅甸至今仍是世界上翡翠的主要产地,约95%以上宝石级的翡翠来自缅甸。除缅甸外,危地马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等国也产出翡翠,但数量无法与缅甸相比。

(图1:清代翡翠达摩像)


危地马拉翡翠在玛雅文明中兴起,随着玛雅文明的消失而失传。

美洲危地马拉翡翠使用较早,据说在玛雅文明中就非常出名。玛雅人把翡翠看成自己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和力量的象征。由本土的宝石匠精雕细刻而成的翡翠制品,被用于宗族或寺庙对的宗教仪式,而且只能有族长或神父享用,它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后来随着玛雅文明的消失而失传。


危地马拉翡翠在现代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直到近代(有文献记载是1975年),危地马拉翡翠才被重新发现和开发。危地马拉翡翠从其成分和性质以及对翡翠的定义看,它确实属于翡翠,与缅甸翡翠不同的是它的颜色多暗沉,细腻度也不及品质上乘的缅甸翡翠。但危地马拉翡翠中也有种水达到冰种以上的优质品种,其中绿色的危地马拉翡翠是最为名贵的,被称为“危地马拉帝王玉”,除此之外,还有黑色、紫色以及白色、浅黄色、淡红色等。目前危地马拉翡翠在市面上几乎全部天然,不像缅甸翡翠存在B货C货,所以危地马拉翡翠被认为是缅甸翡翠的最大竞争对手。

好比“田忌赛马”的思想,高品质的危地马拉翡翠,会优于低品质的缅甸翡翠。

危地马拉翡翠矿石特点:多数是无皮,棱角状、次棱角状,与角山岩、长石岩等混合在一起。曾经当地土地比较便宜。据说有当地人用一生储蓄买地开采。

其欣赏角度,除去古件的文物和历史价值,与其他翡翠相似,也是种、水、色、地。



我是“有女如玉书中寻”,追寻如玉的美好,传递文字的温度。欢迎关注交流。

有女如玉书中寻


危料一直存在于手工艺市场,早期因缅料行货材料数量大价格低,无人会关注危料。危料一直被海陆丰一带开厂台商当杂石使用,危料也有非常高端的品质,:检测与缅料数据一样。目前市场存在争议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家对既得缅料利益的保护而发动口水战,实质上已有大量商家转战危料。先吃螃蟹的商家也早赚个盘满了。这个产地之争的价值道理其实很简单,就象人才之争,管你是那里人,只要有才干就有价值。有关危料的历史,可以留意帖子后续.




四会工美造办


修炼到了化神期的高手,可以去感悟一下岁月的意境。 只要你能感悟出岁月的意境,那么你就可以逆转千年看清马拉翡翠的过去种种





山城奇奇奇


危地马拉广义翡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