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為何《紅樓夢》中卻沒幾個成才子弟呢?

紅痴


古人對倫理孝道一直是非常重視的。

從帝王將相到黎明百姓,不管是從穿衣打扮還是言行舉止,甚至是精神思想,都要符合當時的各階層各自的身份行為。若有出格,就是僭越。具體到日常生活中,父慈子孝,母賢惠家,兄恭弟睦,姐妹相親,用現在話說就是要和諧。

《紅樓夢》裡,賈家榮寧二府,豪門大族富得流油,在教育上也是很重視的,更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上也有一定比例的投入,設立了自己的私立貴族學校。只要是賈家的本門本族的子弟到了上學的年紀,不管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都可以去讀書學習,還聘請了家族裡的大儒當老師。

《紅樓夢》第九回【戀風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頑童鬧學堂】,這一回裡活靈活現的描寫了寶玉,秦鍾,賈瑞,賈菌,李貴,茗煙等人在學校裡打架的事。都仗著家勢聲威,沒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都是來玩耍的而已。甚至賈政知道賈寶玉要去學校讀書之後,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說,你竟頑你的去是正理,仔細看站髒了我這地,靠髒了我的門。而且還是當著外人的面,絲毫沒給賈寶玉留一點面子。知子莫若父,賈政是太知道自己的兒子是怎麼回事的。而且賈寶玉一直是賈老太君的心頭肉,寵溺無邊,更加沒人敢在賈寶玉面前能怎麼樣了。榮國府賈政賈赦每日不問府內事,只好與讀書人聚會清談,賈璉整天迎來去往,兩口子只知斂財,寧國府賈珍賈蓉成天與人花天酒地,專好美色。哪裡還有什麼孝子賢孫。雖然賈政也曾狠狠的揍過賈寶 玉,但是效果不大。

在皇家靠山的樹蔭下,在鉅額財富的籠罩下,鐘鳴鼎食,錦衣華服,奢侈無度的生活早成了溫柔的富貴鄉,至於忠義,孝悌,成不成財,可以忽略不計。


沐容劍秋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我國有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有許多被嚴格管教的孩子長大之後很有作為,也非常孝順父母。

《紅樓夢》裡的父親也常常打兒子,賈赦打賈璉,賈珍打賈蓉,賈政打賈寶玉。但是為什麼賈璉賈蓉賈寶玉沒有長成優秀的孩子呢?

主要是因為有一點他們沒搞清,那就是榜樣的力量。

首先我們看看賈赦是怎樣的人。

林黛玉第一次去賈赦院裡拜訪,只見:

一時進入正室,早有許多盛裝麗服之姬妾丫鬟迎著……

賈母平日說起閒話來常說:

……如今上了年紀,做什麼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放在屋裡,沒得耽誤了人家。

賈赦五六十歲的老頭子了,還向賈母要鴛鴦;像個小孩子似的不成熟,實在令人不齒。

賈璉有這樣的父親,能學好嗎?

賈赦是打過賈璉,而且打的很厲害。但是打賈璉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賈璉不學好;而是因為他讓賈璉去搞石呆子的古扇,而賈璉覺得沒必要為了幾把扇子把人家搞得家破人亡的,沒有給他搞來。賈赦就把賈璉打了個不能動彈。

這是一個父親能做出來的事兒嗎?賈璉沒有像他一樣不擇手段的搶別人的東西就已經很好了。

其次我們再看看賈珍是什麼樣的人。

賈珍對他的兒媳婦秦可卿不清不楚,實在令人作嘔;聽說尤二姐尤三姐來到寧府之後,即便身處他父親的靈堂,在賈敬的棺材旁邊跪著,還能與賈蓉相視一笑,這種行為實在奇絕,除了在《紅樓夢》裡有這樣的兩個人,在其他的地方真是聞所未聞。

賈珍打賈蓉是家常便飯,而且打賈蓉的原因也更加無厘頭。他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所以他打孩子也是亂打,根本就不是為了改正孩子的缺點而打孩子。

最後我們再看看賈政打賈寶玉。

因為賈寶玉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淫辱母婢等,賈政把賈寶玉的屁股都打爛了。

剛打完,看見賈母來,賈政立馬“又急又痛,急忙迎接出來”。賈母還沒說幾句話:

賈政聽這話不像,忙跪下含淚道:“為兒的教訓兒子,也為的是光宗耀祖。母親這話我做兒的如何禁得起?……母親也不必傷感,皆是做兒子的一時性起,從此以後再不打他了。”

賈政教訓賈寶玉,賈母一出現前功盡棄。賈政的種種表現都讓賈寶玉感到他的無能、窩囊、懦弱、醜陋。賈政向賈母下跪寓意著他承認打賈寶玉打錯了。

既然賈寶玉感覺到了賈政做錯了以及賈母的強大,所以從此以後他更加不學好了,他更加覺得賈母好,覺得賈政讓他讀書是錯誤的。而且賈政當著賈寶玉的面保證今後不再打他,賈寶玉覺得自己也沒有改正毛病的必要了。

《紅樓夢》裡的這些爹們都是些什麼東西呀!他們的兒子如果能學好那就奇怪了。

所以我們現代人看《紅樓夢》可以學到的是,如果你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來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人。孩子粘上了不好的習慣也不是不能打,但是一定要講究技巧,比如場合、時間、原因以及怎麼打、打哪個部位、下手多重等等,都得提前考慮好。

不要像賈珍一樣亂打孩子,不要像賈赦一樣孩子不做壞事也要打孩子。

不要像賈政一樣打完孩子再給孩子賠禮道歉磕頭下跪,而是要在打完之後耐心的教育他,讓他知道打他的原因,最好還要幫他分析出改正缺點的辦法。像賈政一樣打完孩子又給賈母磕頭下跪,然後就不理會賈寶玉了,這種方法最不可取。因為這樣做孩子完全感覺不到你對他的愛。

自己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勇敢善良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來。


十點書妝


棍棒底下岀孝子,根本就是個偽命題。慈一一孝源於愛。無愛哪來孝?

《三字經》這這本兒童啟蒙讀物上面說父子親,夫婦順,長幼序,友與朋。這樣的家庭才是和睦之家,可以給子弟良好的教養。

且以上說的只是良好教養,成才比這些要難太多了!家教、個人能力、機遇、人品缺一不可。

賈府是個心的沙漠,愛的荒原,出人才的概率太低了。

一、父子親

父子親,才有孝,之後才能談成才。

這是血緣的本能。但在賈府這種畸形的家庭都很難出現。

1.賈赦

賈赦是個品行低劣的老色鬼。賈母說他放著身子不好好保養,官也不好好做,成天和小老婆喝酒。

賈赦對兒子教育完全不管,女兒更是當沒生過。全憑先生和嬤嬤們教導了。

因此賈璉放蕩,但還保持著人性的基本善良。

賈赦對兒子進行的就是棍棒教育,可他品行不端,因為賈璉沒從石呆子處弄來扇子,就打了賈璉。

可憐的賈璉!因為心底的善良說了句良心話:"為這點子小事,就弄得人家坑家敗業的,也不是什麼能為?"就被打了。

賈赦教子,不是教兒子如何品行端正,而是把孩子往壞了教。

可憐的賈璉!沒長歪就是個人間奇蹟,如何能成才呢?

2.賈政

賈政是賈府不多的愛讀書,且品行端正有擔當之人。

可是他整天板著臉,故作嚴肅。讓賈寶玉和賈環見他都如"避貓鼠"一般,被他唬得膽子都破了。

且賈政平時不教育子女,等兒子因年幼無知犯錯後,也不分析厲害,擺明道理,而是直接往死裡打!這本就不對。

金釧兒和蔣玉涵的事情,寶玉都犯下大錯。可寶玉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引忠順王對賈家不滿,在家荒疏學業,淫辱母婢。這些都是大錯、但道理賈政懂,可寶玉不懂呀!

賈政只喝令:"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咬著牙狠命打了三四十下……

賈政只說旁人把賈寶玉釀壞了,可他才是寶玉生父,有和清客們閒聊的工夫,多教教兒子,也不至如此!

養不教,父之過!寶玉和賈環天資都不錯,不成才,賈政難辭其咎!

3.賈珍

賈赦和賈政只是打兒子,但有底線。可這賈珍就太無恥了!他侮辱自己的親兒子賈蓉。

有這樣的爹,賈蓉太難了!賈蓉年幼喪母,本來就缺乏愛。賈珍這無恥之人非旦不給賈蓉父愛,竟對賈容之妻秦可卿做了不可描述之事。

賈珍給賈蓉的世界全是灰的,在賈蓉的眼裡就沒有道德與愛這兩個字眼。

這對父子,無道德,無人倫。賈珍高興時可以帶賈蓉聚賭嫖娼,可以一同調戲兩個尤氏繼母帶來的小姨。

賈珍生氣時可以命下人啐賈蓉,極盡羞辱之能事!

連賈府的僕婦賴嬤嬤都說,這珍大爺也不管管自己,怎怨兄弟、侄兒不怕他。

自己行不正、立不端,焉能管好兒子?別說棍棒,若有賈珍這樣的生父,就是用刀槍,兒子也成不了才!

二、夫婦順

夫婦順是古代的道德標準,可以認為是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子女才有好的環境,能成才!

可賈府呢?

1.邢夫人

邢夫人在賈赦面前沒什麼地位,她平時:

只知承順賈赦以自保,次則婪取財貨為自得,一家應大小事物,俱由賈赦擺佈,出入銀錢事務,一經他手變吝嗇異常,以賈赦浪費為名。須得我就中儉省,方可補償。兒女奴僕,一人不靠,一言不聽的。

賈赦所有心思放在"色"字上,邢夫人對子女教育也全不放在心上。她沒有丈夫的關心,也只能把心思全放在權、利二字上。

對於賈璉、王熙鳳,邢夫人更多提防加嫉妒。這樣的生活環境,產生大量的內耗,使子弟無法成才。

對於庶出的賈琮,邢夫人更是憑奶媽教育,這怎麼可以呢?主母都不上心,奶媽只會更不在乎,弄得黑眉烏嘴的,沒個公子哥兒的樣子,可這能怪賈琮嗎?這樣如何成才!

2.王夫人

王夫人是世家小姐,可她有些木訥,少了幾分情趣。

賈政詩酒放誕的一面,就只能展現在趙姨娘面前。

王夫人表上更多在吃齋唸佛,寶玉都說她被金剛菩薩支使糊塗了。

王夫人真心疼寶玉,所以寶玉身上保留了人性的真與善。

但賈珠早逝,王夫人怕寶玉岀事,因此太過保護他了!生於豪門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寶玉成才,難呀!

王夫人難以容下賈環,以至賈環生活環境很惡劣,這種惡劣不是指物質上的,而是指精神上的。鳳姐對賈環不是鼓勵和包容,更多的批評和斥責。

批評和斥責對一個少年來說,打擊是巨大的。這種方式的教育,足以毀掉一個孩子的未來,更別說成才了!

3.尤氏

尤氏岀身平凡,其實很有管家能力。

但是賈珍太無恥了!表面上的面子都不給尤氏留。

賈蓉調唆賈璉偷娶了尤二姐。目的是自己也可以跑去鬼混。

這對父子毫無人倫,尤氏也只能先保住自己的地位,能混一天是一天吧。

在尤氏心中,賈蓉就是個黑了心的混帳種子。尤氏恨他,賈蓉成不成才,尤氏才不管!

子弟怎樣能培養成才呢?就是古代也不是憑藉棍棒。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這位竇禹鈞,"五子登科"說的就是他家的故事。他是怎麼教育兒子的?

族人有貧困者,竇禹鈞贈財物;有未能婚嫁者,助資金;他建立書院,延請品學兼優者為師,迎家境貧寒之士入學,令安心讀書。這樣的品德,才有成才的子弟!

這些事,賈府也做。但做歪了!賈薔、賈芹等子侄拿了月錢卻無人管束,因此不學好;賈珍也資助了尤老孃,但賈珍人品不好,資助她是為調戲她女兒;賈家的家學由無能的賈代儒加無德的賈瑞管理,而非有才有德之人,把好好家學弄得烏煙瘴氣!

能培養岀成才的子弟,定要自己品行端正,詩禮傳家方可!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孟母三遷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一個故事,孟母教育孩子也沒用棍棒。

孟母明白孩子的天性,懂得孩子天性喜歡模仿。孟子小時在墳場邊就學出殯,與屠夫為鄰就學剁肉,當孟母將家搬到了一個學宮的旁邊。這時孟子所學玩的,就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了。孟母說:“這裡才真正是可以讓我孩子居住的地方

當孟子逃學的時候,孟母就斷了織布機!

培養子弟成才需要良好的環境和陪伴。寶玉的啟蒙教育是有元春的陪伴;賈蘭讀書亦有李紈的陪伴。

可除李紈外,賈府子弟的學習都無家人陪伴和監督。王夫人把這件事交給丫鬟,可丫鬟哪明白寶玉在做什麼?趙姨娘也管不了賈環。賈琮等更是無人管理了……

成才這件事,棍棒毫無用處,個人能力和機遇是無法選擇的。但是育人者的品行和家人的陪伴卻是可選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可以創造的。

但是賈府的人忙著爭權、奪利、貪錢,整日勾心鬥角?何來時間來教育子弟,難怪子弟成不了才。


薇薇polly


雖然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又說“從來紈絝少偉男”啊,《紅樓夢》中這些生在詩禮簪纓之族、鐘鳴鼎食之家的弟子,背靠著家族這棵大樹,一味貪圖享樂,不思進取,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當然沒有幾個能夠成才的。


東籬舊友


且不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本身存在的問題,只是請注意,是出孝子,不是出人才。

賈府因為是武勳家族,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則,但是別說人才了,連守成者都沒有一個。原因是

一、上樑不正下樑歪

教育孩子必須用正確的思想教育,如果用本來就是腐化墜落的思想教育,只能教出混蛋。

書中寫了幾次使用打兒子,其中賈赦打賈璉,是因為賈璉對賈雨村為了給賈赦搶石呆子的古扇,弄得人家家破人亡表示不滿。賈赦這種棍棒是要打掉賈璉心中尚存不多的善念。

而賈珍在天齊廟羞辱賈蓉,打賈蓉象是打賊,但又帶著賈蓉聚麀。

這樣的棍棒打出來的是一窩畜生。

二、溺愛私棍棒

有人說賈政打的有理,怎麼也沒把寶玉管過來?

賈政打的是狠,但是他從來沒有關心過寶玉,也沒有了解過他的想法,非打即罵,寶玉見他如避貓鼠。

而賈母讓寶玉生活於內闈之中,讓二十多個丫鬟照顧,來往於姐妹之中,賈元春更是不顧男女大防,讓寶玉入住大觀園。

這種超乎尋常的溺愛豈是一頓板子就能教育過來的。

三、家風

賈府上下,以奢侈為榮,從賈母開始,沒一個人運算籌謀家族的生機,或謀私利,或奢侈浪廢,以搞樂為正常的生活。

這樣一個家庭,別說是棍棒,就是刀子,下面也出不了人才。


旁觀者嵐


成才的標準和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考上舉人就算成才了,有的世襲祖蔭也算成才。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種嚴厲的育兒方式,教的是做人,古人信奉韓非子的“孝子不生慈父之家”,父親在子女面前往往端著架子,是一副威風凜凜的嚴父模樣,要是子女的行為不符合規矩,父親就會請出家法,責打教育,為的是教孩子懂規矩,做個正經人。至於成才這件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不是打一頓就能成的。

《紅樓夢》裡賈寶玉小時候被家人戲稱“混世魔王”,淘氣歸淘氣,他的規矩禮儀可是北靜王都誇了又誇的。他差點被賈政打殘,也是受了賈環的陷害,白捱了一頓打。後來他和侄子賈蘭一起中舉,也算是都成才了。



丨無為


雖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教育子女也要有正確的方法,不能一直,只靠打罵,賈寶玉是一個十分討厭世俗功名利祿的人,賈政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科舉,科舉成名當官,同時賈政也是一個十分遵守儒家禮儀的人,賈寶玉一生最恨,追求功名利祿,去愛與女孩子們玩耍,可當時的社會環境,背景並不允許,賈寶玉這樣做,棍棒底下出孝子,有時候管用,但也不能一直這樣,只有心裡想清楚,想明白,才會,解開棍棒的幌子,成為孝子


玲lu


對於“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老話,歷來都是有爭議的。如果僅僅靠棍棒就能出孝子,那教育,禮儀還有什麼意義呢 ?並且像大觀園裡的這些富貴人家的子弟,是蜜糖罐裡泡大的,既吃不了苦,更經受不了風雨挫折,能成才的確實不多。自古雄才多磨難,紈絝從來少偉男 !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大千一塵


當然都不能成材!有一個成材的,就不是紅樓夢了!最看好賈蘭,結果,賈蘭當了大官後,死了!賈家絕後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風林559


70後80後基本全部捱過棍棒,你看有幾個成才的?那個被了不起國的吹出來智商250超過愛因斯坦的中國人,他做過什麼成才得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