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血戰鋼鋸嶺》是 2016 年 上映的影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是繼《勇敢的心》之後的又一部以“二戰”為題材的佳作。延續了梅爾·吉布一貫的風格,在融合真實美學和暴力美學的基礎上,重現戰爭場景。影片榮獲第 89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電影剪輯,被稱為是繼《拯救大兵瑞恩》後最偉大、最震撼的戰爭片。

影片由沖繩戰役中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二戰時期美國青年戴斯蒙德·道斯受到召喚自願參軍,立志成為軍醫,陰差陽錯被安排到作戰部隊。因為基於信仰不願持槍而遭到同期戰友的排擠,甚至被送上軍事法庭,卻在“鋼鋸嶺一役”中憑一己之力救下 75 個士兵的真實故事。

作為一部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影片傳達出強烈的反戰情懷,以及對和平的嚮往,同時表達了對堅定信仰的歌頌。既有氣勢磅礴的視覺畫面,又有細緻入微的心理刻畫,極具藝術感染力。

本文將從人物塑造、鏡頭語言、主題思想三個方面分析這部反戰電影所呈現的藝術魅力及價值。

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1.突破好萊塢大片一貫的超級英雄形象,塑造了一個“手無寸鐵”的平民英雄,更具親和力

對於戰爭題材的影片來說,在相對充斥大量暴力色彩的敘事中,人物的塑造顯得尤為重要。

在二戰中,美軍與日軍的沖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規模最大、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戰役。數10萬人在這場戰役中犧牲,戰場遍佈被被炸得面目全非、七零八落的人體殘骸、老鼠到處啃食屍體,煉獄也不過如此。這場為期82天的戰役,徹底消滅了日本海上和空中的力量,為二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影片並沒有選擇這場戰爭中的上將、指揮官這些運籌帷幄的大人物,而是將鏡頭對準了一個從未殺敵一人,卻徒手救下75名士兵生命的醫療兵,通過“小人物”的視角來呈現這場戰爭的殘酷,引發觀眾的反戰思緒。

①宗教信仰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形成了主人公尊重生命、堅定信仰的性格特徵

人物的性格特徵,通常在人物的成長經歷中體現,對於主人公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和行為形成鋪墊。《血戰鋼鋸嶺》通過遞進式的敘事脈絡,將主人公道斯人的成長經歷與傳奇歷程相結合,提升了故事的可信度,塑造了一個鮮活的平民英雄形象。

道斯的父親酗酒暴力,年少時期的道斯受父親的影響也崇尚暴力。一次在和哥哥的玩耍中,因為意見不合,小道斯用磚頭把哥哥砸的頭破血流。當父親喝醉酒虐待母親時,道斯從父親手中奪下槍,將槍口對準父親,險些弒父。

家庭環境對人的性格影響是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暴力會衍生更多的暴力。面對鮮活的生命險些死在自己面前的事實,道斯第一次體會到生命的脆弱。

面對失手傷害哥哥,母親並沒有直接責罰他,只是將他帶到耶穌的畫像前,旁邊掛著一幅畫,畫中兩個人似乎在爭鬥,一個人在流血,十分觸目驚心。母親告訴他殺人在《聖經》中是不被允許的,會成為上帝眼中的罪人。母親還告訴道斯父親原本是個很好的人,只是從戰場回來後,才變得酗酒、暴力。

在母親的影響下,奠定了道斯基督教的信仰。房間中的那幅畫像是警示牌一樣提醒著道斯所犯下的罪行。父親的變化也讓他意識到戰爭的可怕,形成了他對戰爭的初步認知。

親身的經歷、母親的教育和父親的暴力,對他最初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讓他意識到生命的可貴以及戰爭對人的影響,這為他在參軍後拒絕拿起武器和極力拯救他人的生命形成了鋪墊,道斯的人物形象在這種敘事安排下,逐漸變得充實和豐滿。

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②平民英雄的形象更具親和力,深入人心

影片突破了好萊塢戰爭片中一貫的超級英雄形象,道斯既沒有超強的力量,也沒有在戰場中殺敵無數、戰功赫赫,甚至是個“不合格”的士兵。

因為不願持槍,道斯遭到戰友和軍官的一致抵制。和小時候對哥哥的狠戾完全不同,面對戰友的欺辱和排擠,他也不反抗也不逃避。此時,道斯看起來是一個有些“懦弱”和固執的士兵,相對其他人並沒有特殊之處。

這個戰友眼中的“懦夫”在所有人都撤下戰場後,獨自在戰場搜救可能還活著的人,承諾他們“帶他們回去”。他用曾經被戰友嘲笑為“胸罩”的捆綁法,將100多個傷員送回陣地。

影片通過道斯救人的過程展,反映數以千萬的生命在戰火的中脆弱,比大人物的間接表達更加直觀、更具代表性。

在第二次進攻時,是道斯的祈禱日。按照規定,他可以不上戰場的。但士兵們堅決要等到道斯祈禱完後才上戰場,軍官也請求道斯隨軍出發,給士兵們鼓舞。

道斯儼然已經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相信這個看起來並不強大的人,會是那個在戰場上拯救自己生命的人。

他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做到了超級英雄才能完成的偉業,拯救了數百人的生命。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殺敵記錄卻獲得美軍最高榮譽:榮譽勳章的士兵道斯的出現顛覆了觀眾對戰爭中一貫的英雄形象的認知,戰爭中的英雄無論是殺敵報國,還是為信仰而戰,都充滿著人心的光輝和昂揚的激情。

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2.用客觀鏡頭語言講述戰爭背景下的故事,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電影中的故事主要以鏡頭和場景來呈現鏡頭,即可以客觀的記錄真實,也可以主觀地記錄,通過轉換視角設計畫面,有所選擇的去表達觀點和態度。《血戰鋼鋸嶺》以寫實的風格和不帶預設角度的記錄,最大化呈現戰爭的真實性。

①“純實拍”的方法真實地等比例還原了鋼鋸嶺戰場,沒有過度虛構人物的傳奇色彩

鋼鋸嶺之戰,發生地是在二戰中太平洋戰場。影片的選址在澳洲,導演炸掉郊區一整個農場,模擬鋼鋸嶺的地形地貌,還原了鋼鋸嶺戰場上的溝壑。而且對於戴斯蒙德·道斯的主要經歷也可以說是“無縫”還原,他不肯拿武器,徒手救下75人的情節都是真實發生的。

正如影片開始的介紹一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非強調影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

影片力求真實,鮮少有特效和合成。鋼鋸嶺的場景全部都是實景拍攝,影片的美術團隊在不使用三D技術、三維動畫軟件的情況下,用粘土製作三維模型,由置景團隊等比還原戰場地形。戰場上的硝煙、溝壑、賬戶,紛飛的戰火,全部都是還原實景經過置景團隊處理後拍攝。

導演用正面、直接的方法去拍攝戰爭場面,將戰爭場面的暴力美學發揮到淋漓盡致。戰爭的殘酷和暴力以及人類生命和肉體的脆弱和渺小形成強烈的對比。在營造出輝煌蓬勃的氣勢的同時,道斯穿梭在槍林彈雨中冒險救人的高尚精神的以展現,使觀眾領略到視覺藝術的超凡魅力。

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②鏡頭的客觀記錄,將話語權交給觀眾

在戰爭片中,為了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以及情緒帶入感,通常會採用手持攝影的拍攝方式,在人物的側面或後面跟隨人物移動。導演梅爾吉布森採用了非常老式的戰爭片拍法選擇固定機位的方式,用固定的鏡頭、客觀的視覺記錄和敘事。

影片鏡頭很少採用傳統的英雄視覺角度,有很多暴力和血腥的場面都很少使用慢鏡頭和特寫。比如士兵被炸飛的身體,流彈穿過士兵的胸膛,戰場中的鮮血,炮火紛飛等等。大部分都是用在場士兵的鏡頭高度和視角觀察周圍,以及少量的俯拍,冷靜客觀的記錄著一切。

導演梅爾吉布森用客觀的鏡頭語言講述故事,還原了真實的歷史,重塑了戴斯蒙德·道斯的傳奇形象, 實現了從故事內容到視覺形式的和諧統一。這種不帶預設角度的記錄的好處在於,能夠最大化呈現一個故事的真實性。將鏡頭語言的話語權交給觀眾,讓觀眾對主人公的行為自行做出判斷。

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3.影片不僅僅是在宣揚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通過主人公道斯的經歷,表達反戰、信仰以及和平的主題

影片通過對真人真事的改變,塑造了道斯這樣一個平民英雄的形象。但是影片並不旨在宣揚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充滿了對戰爭的反思,信仰的篤定以及和平的嚮往,這才是導演想要傳遞給觀眾的。

①道斯的傳奇經歷體現了信仰的力量

作為一個平民英雄,男主人公道斯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有堅持的信仰以及他對信仰的堅守。信仰的力量讓他毅然選擇參軍,讓他得以實現自己最初的願望,只救人不拿武器,這份力量也同樣感化了身邊的親人和戰友。

道斯的父親是一位退役的軍官,他親眼見過戰爭的殘酷,當得知兒子要去參軍的時候憤怒不已。認為兒子是頭腦發熱,詛咒他死在戰場上。但是當他得知道斯堅守不拿武器的誓言而被送上軍事法庭時。道斯的父親被他的決心和信仰所折服,走出了戰爭的陰影,開始直面生活,以老兵的身份保住了道斯。

作為一個不肯拿槍的戰隊士兵,道斯是戰友眼中的異類和膽小鬼。影片沒有過多的表現道斯被戰友欺辱的畫面,但是早上起來時被子上的血和臉上的傷卻暗指出他所處的狀況。連道斯的新婚妻子為了他的安全著想,讓他裝模作樣的拿一下,即使這樣他也沒有者和其他人一樣拿起武器或放棄參軍。

戰爭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可以將一個原本開朗、平和的人同化成一個暴力殘忍的殺人機器。當週圍的人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都這麼做時,我們如何分辨什麼是對的,這時信仰就尤為重要。如何在社會和同輩的壓力下堅守自己的底線,也是影片要探討的問題。

從三個角度深度解讀《血戰鋼鋸嶺》中主題思想及電影魅力與價值

②影片通過主人公厭惡戰爭卻投身戰場表達了對戰爭與人性的反思

明天一直在強調主人公“救人”,救人”這條線索貫穿始終,首先是道斯在槍口下住下了母親,接著他無意間救了被汽車碾軋過的人,到後面參軍,也是立志要做一個拯救傷員的軍醫。“救人”並不僅僅是指拯救生命,而是在暗含需要拯救在戰爭中被扭曲的人性。

道斯的父親作為戰爭的倖存者,因為戰爭而變得暴力酗酒,萎靡不振,險些毀掉了整個家庭。少年的道斯耳濡目也沾染了父親的暴力傾向,這讓他險些失手殺死哥哥,道斯通過這些經歷看到了戰爭對人的摧殘。因此他參軍是為了想要對抗這種事實,證明戰爭不能改變自己。

道斯在加入軍隊後,陷入了可怕的集體意識。軍隊的每個人都在拿槍殺人。雖說作為士兵在戰場殺敵是為了保家衛國。但是他們卻將拳頭對準了自己的戰友,只是因為他跟自己不一樣。道斯在救人的過程中一直在祈禱“再多救一個”,這裡暗指的是

成千上萬在戰爭中受到心理創傷的人們,雖然在戰爭中倖存,但他們的心靈也已經千瘡百孔,又該如何修復呢?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影片並沒有表現出軍隊的所向披靡和無堅不摧,也沒有直接質問戰爭的意義,而是將戰爭帶來的傷害一點點揉碎了融進電影鏡頭裡呈現給觀眾,引發人們對於戰爭的思考。

結語:

《血戰鋼鋸嶺》作為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影片,電影的情節基本還原了戴斯蒙德·道斯的傳奇經歷,但本人的經歷其實更加傳奇。據日本俘虜兵回憶,他看到了這個穿梭在戰場的醫療兵,但每當想對這個衛生兵開搶的時候,子彈就會卡住。而且他獨自救下的人也不止75個,光營長統計有100多,但道斯只說記得有50人,最終就折中取75個。其中有一個士兵雙腿被炸斷,胸腔中彈,道斯堅持救回去,這個士兵最後以73歲的高齡平靜的死去。

導演用傳統老牌的拍攝手法,在客觀呈現戰爭殘酷的同時,又表達了反戰思想,深化了人性與信仰主題,實現了視覺呈現到精神表述的高度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