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最有启蒙作用的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或一本书是什么?

统治者41


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

有道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附: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好好做人!


叫及时的雨的老头儿


看到这个题目不由得想起我初中一年时的一位老师,现在已经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只记得这位男老师,他姓李!讲课非常有理性,二且非常有人文关怀!

当时,它使我的语文老师,那时一个班有八九十人是来自全乡20多个村的学生!当时我的个子也比较小,经常坐在前面。老师全部来自全乡的优秀老师,李老师讲课时扬仰顿挫!而且说话非常干脆利索。

当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在全班属于中下游,当时,学校让每一个学生出一期报纸,坚持写日记!没有想到我的一片日记,老师批语说加油,继续加油!仅仅六个字,让我充满了激情!

因为当时很少向老师提问问题,特别是语文,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因为老师的这句批语让我爱上了写日记,形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一写就是许多年。走进军营后,我坚持写了很多年日记,这些日记后来,成为我美好回忆的记载和文章的改写来源!

如今已经过去30多年了当年老师的那句批语,以致珍藏在我的心底!也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规矩!让我想起这位老师,如今心里都是暖洋洋的老师,当年的一个举动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肖金讲故事


对我最有启蒙的就是我的妈妈了,小时候转校,成绩落下了,英语没有基础。妈妈作为一个没有一点英文基础的中年人,每天白天早早起来,走很远的路去找熟人学英语,晚上我回来再教给我。妈妈一直是一个坚强勇敢独立的女人,她从不怕辛苦,倔强极度自尊。她是也得榜样,我永远爱她。


Ls于大大


我一枚普通九四后,在社会里,也还算年轻,到目前为止的人生里,也算是一帆风顺。

因是独生子,从小就接收到父母全部的爱,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然后小学,初中,高中,因为贪玩,学习成绩比较差,但是父母比较豁达,所以并不曾为此责备过我什么,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到后来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听父母的建议选择了专业,当时也曾立志学好自己的专业,和大多数同龄人艺一样,只不过是三分钟热度,没多久就过上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每天上两节课,记两行笔记,然后心安理得的玩耍喽~其实大学里也经常隔三差五的反思自己,但是总是睡一觉什么都忘了,还是不够自律噢,或者说根本没有自律~

后来实习毕业,自己找了第一份工作,轻松,安逸,自由,工资低,因为赚的钱不够花,所以辞职,待业。

因为专业技能不过硬,待业期间忽然有些恐慌,又开始反思自己,不过没多久就进了我们当地一个很好的企业,首先在生产一线实习,那段期间接触了厂里的工人,有些家庭条件挺差的,一心只盼着涨点工资,多发点年终奖,看着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不易,社会的艰苦,不过因为自己家庭条件还算不错,所以也是一样的转眼就忘记了,没有切身体会的感觉。

没过多久,自己便转入了自己的专业岗位,远离了生产一线,在公司总部,妥妥的坐着办公椅,每天算算账,落地窗后看看外面的花花草草,喝两杯茶,就过去了,下班就开始打游戏,有车,有房,顺利把女盆友娶回了家,就这样过了两年,安逸的不行。

说启蒙的话,不如说顿悟,也是突然发生的,有天和平时一样,照常上完了一天班,逛逛街,打打游戏,睡觉前想着要还的账单,看看卡里的余额,看看自己逐渐隆起的肚皮…想想明天要做的事情,后天要做的事情,下月要做的事情,突然睡不着了,虽然生活安稳,也比较快乐,但是想到一生可能会日复一日的重复下去,忽然就感觉堕入了深渊一样,我不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但是人总要去更高的地方看一眼,何况我现在也只是一个生活安稳的月光族,再想想自己每天脑子里想的,追求的都是游戏里的数据,就确定了自己已经如同咸鱼一样了,再想想父母会有老去需要照顾的那天,自己要抗起所有责任的那一天,以现在的自己,没有改变,到那时候只会被压垮,想了一通,不停的责备自己,睁开眼睛窗外竟然已经开始泛白了。

从那天起,我戒掉了游戏,不在沉溺在安逸的生活里,想要改变,想要成长,也立下了一些目标,朝之前进。

回答的不好,也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悟,很多时候启蒙,或者顿悟,不一定需要什么具体的事情,往往成长也是个人一瞬间的感悟,希望自己会越来越好吧。


三七迷雾


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给我讲《水浒》的故事。

记得,我们住在一间很小的木板拼就的屋里,屋子很小,几乎只能刚好放下一张木床,而木床的周也都是坚着的木板。那时候,感觉最开心的事就是被父亲搂着,坐在木床上,听父亲给我讲《水浒》的故事。故事里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杨柳、黑旋风李達。父亲一边讲,一边比划着,往往讲到精彩处,稍停片刻,打量着瞪大了眼晴充满好奇心地注视着他的儿子,然后突然比划出主人公的一个经典动作,把我唬得一怔一怔的。最后,父亲又用母亲做裁缝用的泥画块,把武松的刀、李逵的斧子、鲁智深的铁禅杖等兵器一一画在板屋壁上。那时,我家的板屋壁上画满各种父亲故事里图画。

接下来,我把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添油加醋地讲给村里的小伙伴们听。大家蹲在地上家族祠堂前的空坪上,围成一圈,而这时就成了他们领袖人家。我一也讲,一边用泥块画出李逵像扫把一样的胡子,画了两个菜饭般大的圆圈,说那是老虎的眼睛,接着,拿着泥块蹲行着划了一个斗箕大的圆圈,说是老虎的嘴巴,唬得大家目瞪口呆,其中一个胆小的,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许多过去了,父亲对的影响让我对故事的痴迷一直不减,期间阅读了不少国内外的各种书籍。后来又迷上了自己写故事,编故事,讲给喜欢听故事的朋友们。陆续在《故事会》、《上海故事》、《今古传奇》、《新故事》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伴随我度过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坐井观天蛙


我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差不多的经历,读书以后,在一个普通的事业单位找到了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工作。那时候我二十多岁了,以为以后的生活就这样一成不变的过下去了。没有什么变化,过几年,再找到一个男人,生个宝贝,三个人一起过日子吧。

我工作几年以后,我发现我的生活圈子实在太窄了,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回家,偶尔喝逛逛商店,出去和朋友吃饭。我似乎一眼就能看到我未来十年以后的日子,二十年以后的日子,我退休以后的生活。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我开始在网站里面转转,那时候红袖添香网站很火,搜狐新浪文学网站也是热火朝天的模样。我每天混迹于各种文学网站里,看看别人写的东西,留言拍砖,玩的不亦乐乎。

后来我在红袖发现有好几个我的前辈都出版自己的作品了,我一下子受到了打击,真是又羡慕有有点嫉妒啊。我想,我不能这样混了,没有任何意义的浪费时间和生命。

于是我给一个大神写信📝叙述了我的困惑,他建议我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开始做起,选择一个兴趣点。后来,我选了长篇小说。

我第一本书,是在出门坐火车的时候看着窗外深沉的夜色突然有了灵感,构思了一下,就开始动笔了 。后来在网上发出的时候,很多读者喜欢。新浪网在首页上挂了一个多月,后来就有出版商找我,书出版以后,我开心极了。

我给前辈写信,告诉了我的状况,他很为我高兴。这些年他一直是我导师般的朋友,我就是以他为榜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那时候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出版了二本书了,后来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出版了五六本书。现在依旧在路上奋斗。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是我敬佩的人。

可以说这个人在我写作道路上对我影响最大,他也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感谢一路同行让我走的坚定执着。




武小白撩故事


我至今印象很深的是初中二年级,有一个女生借给我一本书,叫《宋词三百首》。那是一本纸张开始泛黄,还有些残缺的书。以前从未接触过宋词,一下子就被它的那种长短不一,朗朗上口的形式吸引。记得开篇第一句是“叵耐灵鹊多漫语,报喜何曾有凭据?”我是如饥似渴把上面许多词背会的。然后就按照词牌,胡乱的填词。填好了,给同桌看,他笑我,从哪想的这些个怪名字。因为他也不知道那是词牌名,像《浪淘沙》,《浣溪沙》。

每个写作爱好者,都会有一本引他走上这条路书。因为有爱好,有崇拜,才会才模仿的冲动。开始只是探路,渐渐的就深陷其中。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有些人还在路上。没关系,也许我们的拙作无人欣赏,自己喜欢就行。


巴尔扎克的粉丝


给我启蒙的应该说有我的母亲,或第一个语文老师加班主任,而给我人生志趣最大的启蒙的,我想说一位与我素昧平生的老头!

印象中那老头头发稀疏,脸瘦削而白皙,鼻梁上架着付金丝眼睛,下鄂有几根山羊胡,说话声音有点尖细,且慢拖拖的!

那时我市还是个小县城,全县最繁华的地方是街心花园的百货大楼,大楼前有一个水磨石平台,当时觉得是很宽阔平整亮眼的地方,进出百货大楼都要上台阶过平台,平台两边的街沿,比平台低了几个台阶,但也很宽阔平整,老头就在这街沿边,往墙上牵了三四道绳子,绳子上挂满了四四方方的小人书,街沿上放三四排长条板凳,供过路的行人看小人书,一分钱一本,老头坐旁边的一张藤椅上,也常常在看一本书!

我那时读小学,最喜欢的事情,便是一有几分钱,便偷常莫常的跑那看书!

老头那的小人书,都陈旧得泛黄,书页很薄软,有些有撕烂过的痕迹,但都被玻璃纸粘好,有的还包了壳,一派古董气息!而那些散发着古董气息的书里,可是我在学校未曾看到过的精彩内容!

在学校看到的都是《火红的青春》《红灯记》《沙家浜》等书,里面的英雄人物虽让我崇敬,但总觉少了很多味道,而老头那的古董书,有有着起死还生的神奇的柳梦梅,也有穿大皮鞋的小马馆,还有喝卤水自杀的杨白劳,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精彩而玄幻的世界,也插上了我想象的翅膀,我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应该就那时萌芽的吧!






透明的红元宝


对我有启蒙作用的是一封家书。我家住的街上有好多老乡不会写家书(信)。跟老家的亲人无法沟通。我当时在上小学一年级。我爸爸的一封家书启蒙了我,我竟然在爸爸的引导下会写家信了。写的有理有节的。这一来可不得了啦,一到周六周日忙着给各家老乡写家书。都夸我写的怎样的好。写到吃饭的时候,老乡都留我吃最好的饭。我爸爸很自豪,也经常夸我,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事,这员对我有启蒙作用的一件事。


WangjinZhi


我很爱看书,尤其上学的时候,由于我离家远在学校住宿,有时周末不回家,就去图书室多借几本书看。

其实我这个习惯是小时候养成的,我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在学校教学前班,那时还是生产队,大人们都要去下地挣工分,孩子们不够上学年龄的就都送到学前班了。我岁数太小,但是很听话,于是妈妈就给了我几本小人书看,那会儿的我可能只是看图而已,可也看得很有意思,据我妈妈说能坐着看睡着了。晚上拿回家妈妈就指着图给我讲是什么意思。估计我也记不住,反正就那么几本来回看了好几年。

也记不住到底是什么给我的启蒙,只是后来识字了,自己倒也看得津津有味。全村也没有多少的小人书,都被大家轮流传看烂了,记得也就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刘胡兰,王二小一些。其实学校有图书室的,但是肯定不会给我们这群小豆子看的,那会儿一本书多金贵了,撕坏了都没处赔。

后来上了初中,住了宿舍,自习课老师来了,拿来了图书室的目录,让班长统计谁都想看什么书,开始每人一本看完再换,如果被别人借走了,只能等着,我们就几个人借了一起传看,看完了再去换一波。于是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原来还有那么美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童话世界里的故事真的存在吗?原来伟人也遇到过这么多有趣的事啊……一些世界名著我们是看不懂的,当时只当了解了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发现有同学上课还看课外书,同学们都被停了借书。

到了高中的时候,图书室是开放的,办个图书证就可以去借书,于是住宿舍的我又开始了书虫的生活。由于书少人多很多时候没有书看,我倒是不太挑,杂志报纸也能抱着看,最后图书室的老师,让我帮着办理借书,好处就是我有了图书室的特权,想看的书我可以先看了再借出去了。

后来上班了,我们老板有一书柜子的书,我那会儿的工作是去货场提货,看工人装车运回来,有时在货场一待就一天,就带一本书厚厚的书,坐在阴凉的地方看书。看不完就摘一片树叶夹在哪里,再打开的时候拿着叶柄慢慢打开。在哪些似水流年的岁月里,那些书填满了无聊的时光,没有让我被生活的洪水淹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