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女性,在線單身

優質女性,在線單身

以前是“愛一個人”現在是愛“一個人”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老爺子這幾句詩,騙了多少文藝青年。古時候大概是有才子一生只愛一個人,但有錢有勢的可以納好幾門妾,沒錢的人遇到了重大風險也有可能像《如何用女人規避風險?》裡提到的那樣賣掉妻子,更有根本討不到老婆不配談愛的。只能說幾種人愛過的人的數學預期是一個。

而且古代日子過得是很慢,這也意味著生活的時間和空間也都很狹小。空間狹小,遇到的人就不多,身邊人的缺陷沒有對比也就司空見慣了;因為幹啥都慢,時間也顯得狹窄,作出調整的動作也就慢了,更何況以前的人活過五十歲都不容易,忍忍一輩子也就過去了。

如今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高達77歲了,三十歲以前結婚,就要相處四十年。如果相處只是互相忍耐,那四十年也實在太長了點,比上班還恐怖。

而且以前生產力不發達,人們獨自生活有諸多不便,沒有現在家用電器的輔助,家務活都是勞累的麻煩事,婚姻按照搭夥過日子的目的看,對男女雙方多多少少都有好處。

可是時代變了,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說:

“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在外掙錢,女的在家相夫教子,女人不結婚就沒有生活來源,現在女性都有經濟收入來源,有選擇獨身的可能性了,過去沒有這樣可能性。”

這段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城市高教育水平的女青年,她們的人生已經和男性沒有太多區別,要不要男人完全是自己說了算。作為對比的是,還有很多女性經濟收入來源不穩定,受教育程度不高也讓她們見識不多,選擇單身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比如我們在《結婚是如何掏空一個家庭的?》裡提到的連雲港某村的女性,生活軌跡是初中讀完就去打工,收入不高也沒啥職業發展前途可言,攢的錢都給家裡(往往用來給弟弟娶媳婦),到了歲數就找村裡的男青年嫁了。

又比如我們在《天價彩禮造成畸形男女關係》裡提到的福建莆田某村,那裡的女孩子往往讀書不多就被家裡拉去相親。讀書太多反而對嫁女兒討彩禮還有不利影響,因為女兒太有主見了,都知道反抗了:

“家人都勸我,‘年齡越大就越不值錢、相親對象條件也越差,趕緊挑個差不多的就行了’。我反駁說,‘才認識幾天怎麼會有感情,沒有感情怎麼結婚?’可長輩們會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我,‘結婚需要什麼感情?等一起過日子了感情都會有,你看××她們不都是這樣。一直不嫁你讓家裡人的面子往哪擱?當初就應該聽××的話讓你不要讀了,書讀多了就是太有主見。’我氣得繼續說,‘她們甘心過那種生活。可我已經是大學生了,難道還要和她們走同樣的路?’長輩們也會底氣十足地回應我,‘不管讀多少書,你是這裡的人,就必須按照這裡的習俗’。”

中國很大,不少村裡的女孩一輩子都沒什麼選擇,無非嫁個人過一輩子。但中國也有規模可觀的城市化人口,其中就有不少女性是很優秀的,她們還單身,而且她們在這種日子裡也可以找到幸福。

事實上現在選擇單身的人越來越多了,根據民政部的統計,這幾年結婚率持續下降,離婚率反倒上升了。

優質女性,在線單身

我們之前寫過《我,大齡,還沒結婚》等文章探討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單身,那些都是比較普遍的原因,今天我們則要談談,優秀的城市女性這一特定群體的特別的單身原因。

誰是優秀女性,她們的“對的人”又是誰?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釐清一個範圍,即什麼樣的女性足夠優秀。

可能有些小仙女對自己有著謎一樣的自信,但作為一個鋼鐵直男,我在這篇文章的理由比較簡單粗暴:物質基礎。假如一個女性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不能擁有自己的房子,收入也不高,那就不算優秀。反之,假如能有自己的房子(父母資助的也可以,說明家庭很優秀),也有收入足夠好的工作,有自己的主見,那就很優秀了。

如果沒有養活自己的本事,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棲身之地,那麼無論自認為自己有多優秀,一般來說是算不上優秀的——在此處受到暴擊的認不清自己定位的小仙女們,看到這裡可以不用再往下看了。

但同時,必須要說的是,這樣優秀的女性,往往收入不錯,也很自立,沒有依靠男人的習慣,也有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她們未必終身不婚,但她們一個人過一輩子也完全沒有問題。

手裡捏滿了順子和王炸,想連套出還是拆單張都看自己心情。

優質女性,在線單身

這樣的女性,你說她們是被網上的毒雞湯害了是不切實際的。對於大多數男性來說,你罵她們也好,跪舔她們也罷,她們都不會嫁給你,去洗澡都比跟你聊天高興

——在此處受到暴擊的認不清自己定位的男性,看到這裡可以不用再往下看了。

2016年參考消息網採訪到的一位當時還未婚的女性羅娜,就符合上述條件。

羅娜當時31歲,是北京一家外企的財務主管,職業不錯,收入頗豐。她受教育程度也較高,出國唸書比較早,養成了獨立生活的習慣。家裡有足夠資源,對她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幫她購置了車和房。她的日子也很舒心,業餘時間裡可以學古琴、練瑜伽、會友逛街、參加各種興趣小組,也可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符合我們對優秀的定義,想必大家也會覺得她很好。

她並不排斥婚姻,也不缺少追求者,但被問及為何單身,她的回答是:

“或是沒有遇到對的人吧。”

可是,什麼人會是“對的人”呢?

優秀的女性經濟獨立(不是可憐兮兮和人合租的那種偽經濟獨立),生活自立(不需要有人幫著修電腦通馬桶換燈泡),也不需要人生導師(泡妞前背一段金剛經的吳秀波式大忽悠可以退下了),顯然她們並不依靠男人。

而“對的人”,是要讓她們結束單身,走入婚姻的男人。我們恐怕得從其他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生活讓愛情原形畢露

有句俗話叫“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未必經得起推敲,你說為啥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呢?

最近我聽了一門網課,裡面提到了一個論點,大意是,愛情的墳墓與其說是婚姻,不如說是生活本身。浪漫的愛情可能只是個構建出來的幻象,當把這個東西放到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時,它就悄然幻滅了。

很多人對於愛情的認識和了解往往是來自於言情電視劇、電影或是小說中(當然也有更糟糕的情況,比如某些水平極差的情感公眾號)。人們對於愛情的觀念往往是由這些東西塑造起來的,他們在愛情中是也往往模仿著這裡面的一些情節,引用的也是這裡面的一些人說過的話(有時候這些場景甚至很雷人)。

優質女性,在線單身

然而,無論是電影、電視劇、小說、還是情感公眾號,裡面的故事往往終結於其描述的愛情最美滿的那個時刻。在這一刻之後的故事,它們往往會給你這樣一種暗示:男女主人公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

這可能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之後就是平淡的生活了,在最美滿的這一刻之後,他們就不得不迴歸到生活,在生活裡他們要面對爭吵,面對分歧,面對矛盾,面對無休止的日子的磨難,被油鹽醬醋折騰一輩子。想想這種日子要過四十年,就覺得那一刻的美滿真的是衝昏了頭腦。

所以有些頭腦清醒的人還在單身,有可能是預見到了婚姻之後,在那最美滿的一刻之後所發生的這些令愛情失色的事情。

既然這些人不需要依賴伴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愛情也還沒有讓他們衝昏頭腦,那麼無休無止的生活的煩惱就足以讓他們對婚姻望而卻步。

還是上面參考消息網的採訪,一位當時 29歲的單身女性,已經與男友相戀三年,還不願談婚論嫁。她是這麼說的:

“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我自己想要的……結婚有‘風險’!一紙婚書並不能保證忠誠、永久,反而是個約束,沒有束縛才覺著浪漫,也會格外珍惜。況且結婚有種種不確定性,防火防盜防小三,還要照顧到他們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離婚又會傷筋動骨,所以何必非要結婚呢?”

她並非沒有對象,但仍不肯很快就進入婚姻。從她的話裡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東西。

比如她想把婚前回歸生活的愛情狀態保持得長一點,即“一紙婚書並不能保證忠誠、永久,反而是個約束,沒有束縛才覺著浪漫,也會格外珍惜”。結了婚就失去了新鮮感,過了最美滿的那一刻,之後的愛情會在現實生活中幻滅。

她也提到了幾個現實生活中愛情幻滅的場景,比如“小三”出現讓對方不再忠誠,日常生活中“七大姑八大姨”讓人疲於應付等。

她還沒提婚姻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事務,那就是生育和照顧孩子。我們在《我要是女的,我也不想生孩子》裡就提到,生孩子會給女性身體帶來諸多隱患,而照顧孩子嘛,0-6歲的子女會顯著增加妻子平均每天的照料時間約2小時,相比之下,丈夫的照料時間僅增加20分鐘。

長期喪偶式育兒,育久了就跟真的喪偶一樣,幻滅也就隨之而來了。

我們正在走向一個人情淡薄的社會

行文至此,我想提出一個不大成熟的想法。

愛情作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被淡化,似乎並不是孤立的。除了愛情之外,同性之間的兄弟/姐妹情、人與人之間的同鄉情、親戚情感等,似乎都在淡化。

這種情感的淡化原因有很多,光我想到的就有以下幾種:

1. 人們受教育越來越多,越來越傾向於依賴自己而非他人,也容易受到教育的規訓,情感方面容易淡泊,這點我們在《讀萬卷書,單萬年身》裡提到了。

2. 公權力的干擾。眾所周知我國法律雖然規定人民群眾有結社的自由,但實際操作中是一言難盡的。王夫之說得好,“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上面管得越嚴,佛系青年越多,也就沒啥機會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了。

3. 市場化的進程。市場化的好處在於,你沒有關係,僅憑金錢也能活得不錯。但也有壞處,那就是以錢為導向。錢能指揮著大批年輕人去996 ,剩下的業餘時間裡哪有精力去談感情呢?

其實以上三點在世界其他較為發達的地區也存在。成熟的社會,人們的受教育長度往往較高,經濟市場化程度也高,公權力也會以各種方式滲透到社會中去。

又要說到我們經常引用的韓國這個“東亞怪物屋”了,90年代該國女性就已經認為“就業是必須項,結婚是選擇項”了。只有一個人的“單人家庭”2000年佔韓國總家庭數的15.6 %,2010年則增長到了20.3%。

至於單身優秀女性的幸福感,其實沒必要替她們瞎操心。她們往往是人生贏家,在事業上,經濟上有著雄厚的實力,又不需要為結婚後情感裡的瑣事埋單。

優質女性,在線單身

更何況女性比起男性還有一個幸福感上的優勢。根據2007年的數據,儘管中國男性在受教育水平、主觀健康感受、就業等方面優於女性,似乎應該是幸福感較高的性別,但實際情況是,由於某些不可觀測因素,整體上男性幸福感低於女性。

而這種所謂的不可觀測因素,可能是社會對於男性較高的期望,反而降低了男性的主觀幸福感。換句話說,擁有“男尊女卑”觀念的“直男癌”,在相同甚至略高的生活水平下,反而幸福感較低。

所以男女不平等是對男女都有害的。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道男性這種因為社會期望過高而更加不幸福的狀況是否得到了緩解。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既然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淡漠了,人們就很難從人際關係中獲得足夠的幸福感,更有可能通過市場途徑獲得更多幸福感——你沒猜錯,很多人是靠買買買獲取幸福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作為光棍節,也作為電商創造的狂歡節,是那樣地恰如其分。

參考文獻:

李磊, 劉鵬程, 孫嫿. 男性與女性,誰更幸福[J]. 統計研究, 2017(07):84-95.

中國年輕人掀不婚獨居潮:婚姻似乎沒好處_全國新聞_騰訊網 https://news.house.qq.com/a/20161212/028202.htm

李美景. 韓國“黃金單身女”現象研究——“黃金單身女”晚婚現象分析[J]. 青年研究, 2012(02):87-97+10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

本回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