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瞻基能活到1449年,是否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

柴创6


换任何靠谱的皇帝都不会发生土木堡,土木堡和宋的靖康之耻,是有区别的,宋是压根就打不过金,换个皇帝也没用,除非是朱元璋李世民秦皇汉武那种千古雄主。

但土木堡不是,明朝整体国力,还是军事实力,还是军队数量,都不是鞑靼可比的,哪怕土木堡几十万精锐全灭,靠的京城残兵也能打赢鞑靼。

土木堡的输不是明朝军队不行,而是朱祁镇压根不懂军事,还听王震去亲征一顿瞎操作。

朱祁镇如果不亲征,放权给英国公,或其他将军,土木堡都会赢。


不跳梁的小丑


土木堡之变完全是年轻无知的昏君明英宗朱祁镇一手造成的巨大低级失误,按照《大明风华》中瓦剌统帅也先的话说“百年难遇”。

用不着政治军事才能在明朝皇帝中名列前茅的明宣宗朱瞻基来,即使换成建文帝、崇祯帝两个国破家亡的皇帝,也不可能导致土木堡之变,毕竟建文帝崇祯帝没有像明英宗朱祁镇那样御驾亲征。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数十万大军出征瓦剌,惨败于土木堡。后逃回北京的当事大臣李贤,在其相关日记写到,此战主战场20余万明军战死三分之一,伤者约一半,衣甲兵器辎重尽失,几近全军覆没。

再加上西宁侯宋瑛和武进伯朱冕所部大同军数万在阳和卫之战惨败阵亡;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都督王贵三人所统率四万兵被全歼;鹞儿岭之战成国公朱勇部五万军被全歼的损失;总计伤亡近30万,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之大败。

大明帝国最精锐、配备先进火器的京师三大营毁于一旦,此后虽经重建,再不复从前战力。大明帝国国势亦就此中衰,铸九州之铁,不能为此一错。

【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李贤《天顺日录》

李贤在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位以后,担任内阁首辅,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亲信大臣,他不存在夸大明朝的损失,抹黑朱祁镇的可能。


厚德载物49847


如果朱瞻基能活到1449年,是肯定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的。下面就分析一下朱瞻基和朱祁镇

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只有10年,加上他父亲的统治时间,也只有11年,但他和他的父亲统治的这短短11年,被后来史学家公认为是堪与“文景之治”相比的“仁宣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

何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盛世何来?来自休养生息,亲近养民。封建社会的老百姓们自我发展能力并不差,你就算不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他也知道要吃饭要挣钱,还要过日子。 只要官府不天天加收田赋,征收徭役,给这些不堪重负的人们一点喘息之机。他们是会努力工作的,明宣宗就是这样一个不扰民的皇帝。他没有祖父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他很清楚,老百姓也要过日子,应该给他们生存下去的空间。

在朱瞻基执政的十年里,每天勤勤恳恳加班工作,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处理各种朝政,妥善解决和蒙古的冲突问题,能不动兵尽量不动,所以在他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事。这对于当年的百姓而言,是功德无量的。

朱瞻基可以说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仁宣之治。但是他还是疏忽了一点,就是没有做好儿子的教育工作。随便找了一个有才的太监(王振)当自己儿子的老师,还未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就在38岁意外病逝了。这才造成后来明朝中衰的局面,确实是很遗憾啊!!

朱祁镇继位时还太年轻,重用王振,可以说朝事完全依赖自己的老师。以至于被王振忽悠亲征瓦剌,导致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差点把大明帝国给搞灭亡喽,真是痛心啊!

明英宗朱祁镇


知行合一2020


答案是不会的

先来了解一下土木堡事件的祸源。

朝廷准备重开户市,加强与北上蒙古族的交流。在边疆,用我们的盐巴步履换他们的牛羊上好的皮料,双方都能从中得益,能加强民族交融,减少边疆动荡不安,利国利民。这时,就需要一位既了解疆事物,又知晓朝政的人去执行。结果被国舅爷钻了空子,利用权职在边疆肆意枉然的抢掠蒙古人前来交易的的皮子,并且还杀人灭口。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次国舅爷中了他们的圈套,被抓回去处死。太皇太后悲痛欲绝,发动了这场战争。

朱瞻基

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在位时,实行的是仁政。裁军减员 整顿朝纲 体桖民生,大力发展农业。支持郑和再下西洋。朝廷君臣一心,百姓吃饱穿暖。是明朝的鼎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如果朱瞻基活到1449年,国力只会越来越强盛,断然不会让其他人钻了空子。

朱祁镇

两岁时就继位当了皇帝,锦衣玉食,从小就受身边所有人的拥与爱戴,虚荣充满了他小小的人生,成年之后更是任性和自大无知,只听得进去好听话。太监王振处处顺着皇上,出现了宦官当权。明朝由此走向了衰败。此次出征言不顺名不正,60万大军出征后,王振轻易改变进军路线,让部队首尾不相连,露出很大破绽。本来是以碾压之势,就像大象踩死蚂蚁一般那么简单。结果给了敌军可乘之极。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绘发光的星星


朱瞻基真能活到的话,必然不会出现土木堡之变,当然,没有如果和假设。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英宗听信王振。如果朱瞻基不死,英宗不能继位,王振也就无所谓掌权了!


人之清静


正常点的都不会发生,后面几个皇帝能跑去御驾亲征的估计就朱厚照了,但是人家能打赢


青阳子2


土木堡事变完全是小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