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面积红尖子是怎么回事?

田俊超白


水稻种植是东北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我们这里的主食,东北气温早晚温差大,气候不稳定,有时干旱,时有多雨,所以水稻得病时有发生。


1、水稻叶枯病,如果大面积,突然得病,叶子一般3~5厘米处开始变红,严重会导致叶子慢慢变白枯死

2、 水稻红尖有很多情况,天气太热也会造成水稻得病,水稻根部发育不良,吸收水分和化肥能力下降,导致尖部发育不良也会变红。

3 、 水稻缺钾,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稻秆变矮,叶子会出现小斑发展大量褐斑,严重时叶子会发红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 最好的办法,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力,草碳灰含有丰富的钾,可以改善土壤所缺的成分。

4、 水稻胡麻病,叶子发病会出现红褐色病斑,病斑的深浅不同,出现大小不同的小点。


我家乡主要种植水稻,多年的经验,如果赶上雨季,要趁早排干田里的水,进行晒田预防水稻生病,晒田一般5~7天。

以上根据水稻病情,提到预防,及时治疗,尽量使用有机肥料,有效提高土壤得肥力,缓解土壤。


海龙五常大米


水稻大面积红尖子,就是出现大面积蔓延的病害了,比如说是稻瘟病、胡麻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等。

南方和北方地区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区别。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高温、高湿,病害种类多、病情发生严重,非常容易出现这类情况。而且,在南方出现这类情况基本上不会分出来高发期和低发期。基本上秧苗从移栽之后整个生育期都是病害的高发期。

而对于北方来说,基本是在秧苗郁闭封行之后,叶片相互摩擦造成的病菌侵染。而且,这个阶段基本上都是在7月份左右,正是北方地区的雨季,风大、降水量较为集中,此时出现大风、降水的情况就会造成秧苗的叶片顶部相互摩擦出现大小不一的伤口,造成的病菌侵染而形成的红褐色病斑,远看就是水稻的叶尖都是一片红色。所以,在北方出现这类情况大多是在6月末、7月初的阶段。

因此,需要稻农需要平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得知有大风、集中降水的天气情况发生之前及时的喷施一些保护类的杀菌剂,减少这类情况发生的程度。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大面积红尖子是怎么回事?首先排除是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局部发病或个别发病。如真菌性病害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和粒状物。如水稻稻曲病、小麦赤霉病、玉米锈病等。细菌性侵染引起的症状在田间表现有以下特点,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黏、似水株状的菌浓,往往有恶臭味。如大白菜软腐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病毒侵染的病害在田间往往表现为花叶、黄花、矮缩等症状,在田间一般新叶先出现症状,然后扩展到其他部位,如番茄病毒病、西瓜病毒病等。

通过上面陈述的大面积发病可以判断是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有如下特征,田间往往大面积发病,无明显的发病中心,病株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上条件全部符合非侵染性病害。

水稻叶尖发红一般是有缺钾引起的,建议及时追施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症状很快就能恢复。



农作物栽培知识讲解


水稻大面积红叶尖如果出现在秋季(9月初)属于正常现象,这段时间气温较低,叶尖在低温环境中开始死亡,这时需要灌水保温,防止低温死苗。

另外一种就是田间发生了细菌性条斑病(检疫性病害),这种病害一般发生在下雨后2-3田,或者是持续高湿天气,一般开始发生,一般会出现爆发性传播,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报当地植保站,他们会提供防治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