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生長期,畸形瓜和化瓜什麼原因引起的,該如何預防?

鄂西小濃人


種植西葫蘆的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大量畸形瓜和化瓜的現象發生。從而造成西葫蘆商品性降低,賣不上好價錢,直接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西葫蘆畸形瓜和化瓜的原因

一、植株授粉不良、花期氣溫條件不適

1、西葫蘆在結果初期或後期,雌花形成過程中環境條件比較差(溫度過高過低、水分供應不均等)雌花發育不完全,從而直接造成果實畸形果的比例偏高。例如花芽分化期遇低溫,非常容易導致畸形果的發生。 

2、西葫蘆在雌花開放期間遇高溫、乾旱或低溫多雨的條件下,因授粉、授精不完全而形成畸形果。種植地塊通風不良,白天氣溫出現過高,造成種子分佈不均情況,在低溫多雨時,往往都會導致果實畸形發生。

  1. 植株授粉質量差,授粉量不足、不均勻,瓜內種子分佈不均勻,營養供應不均勻造成西葫蘆膨大速度不勻出現畸形瓜。其次,花芽發育時,土壤供應或子房吸收的營養元素不足,也易發生畸形瓜。

  2. 西葫蘆在坐瓜期,氣溫較低容易出現畸形瓜;結瓜初期溫度偏低或土壤乾旱缺水,果實生長緩慢,而結瓜中後期又遇高溫、高溼條件,果實膨大較快,從而形成了前大後小的瓜形。

二、水肥不當、病蟲危害

1、西葫蘆在生長差或後期生長衰弱,以及果實膨大期間水分不足易出現畸形果。在果實形成期間灌水量過大,植株長勢過旺,失去營養和生殖之間的平衡,也易出現細腰和大肚的果實,同時會出現僵果發生。

2、在西葫蘆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因病蟲造成的危害,葉片能力降低,養分消耗增加,從而導致畸形果的發生。其次,土壤溼度過大,根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吸收能力降低。同時,因摘葉過多或葉片受病蟲危害,莖葉過密,通風透光不良,土壤水分不足的條件下,形成畸形成的幾率大。

3、種植戶在西葫蘆的生長髮育過程中,肥水供應不足,植株根系不能正常發育,從而影響光合作用,造成雌花營養供應不足而引起化瓜現象發生。同時,西葫蘆被灰黴病、霜黴病和蚜蟲等病蟲害直接危害葉片和幼莖,造成生長不良而造成化瓜。

另外,西葫蘆在後期採摘的過程中,採收時間控制不當會造成剛開放的雌花養分供應不良而化瓜;例如將半成品全部採收,株上只剩下剛開放和未開放的雌花,因頂端優勢營養集中供給植株生長,造成徒長,也會逐漸造成嚴重化瓜現象發生。

☑、西葫蘆畸形瓜和化瓜的防治措施

種植戶防治畸形瓜和化瓜的主要措施,需要以加強肥水、科學整枝,病蟲害防治等措施進行,才能有效減少化瓜、畸形瓜發發生。從而提高西葫蘆中後期的產量,將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1、植株均勻授粉

在西葫蘆花期遇多雨條件時,可進行人工授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到儘量在花開後兩小時內完成,授粉力度要輕不要擦傷柱頭。在保持花粉授粉均勻的前提下,也要保證授粉量充足。

2、科學控溫、補光

西葫蘆適於生長的溫度白天在25度左右,夜溫在15度左右,科學控溫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製造、運輸和積累,減少畸形瓜、化瓜的幾率。為了保障光照充足,合理密植也很重要。遇連續陰雨天,種植戶可採取適當葉面噴施糖氮素改善植株營養狀況。

3、合理施肥、適時整枝

種植戶在西葫蘆的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在追肥的階段需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並嚴格控制氮肥施用量,以避免植株徒長。在西葫蘆的發育中後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防止植株早衰。種植戶及時調整瓜條的生長方向,防止生長受阻,促進黃瓜正常生長。在主蔓未封頂前摘除各側枝,集中養分促進結瓜。

4、病蟲防治、及時採收

種植戶在有效防治病蟲害的同時,發現畸形瓜需要及時摘除,以免消耗養分影響蔓葉和後續瓜的生長。西葫蘆達到商品成熟度後立即採摘,為後續瓜的生長提供空間和養分。

其次,種植戶可在西葫蘆結瓜期噴施蕓薹素或加施葉面肥,這樣可有效促進西葫蘆生長,並有效提高西葫蘆的抗逆能力,從而改善瓜型和質量,同時能夠起到減少化瓜,畸形瓜的發生,將西葫蘆增產增收最大化的作用。

以上均為流芳根據自身和當地種植西葫蘆經驗所總結,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關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討。


農人顧流芳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所說的情況,我家種植也遇到過。就說一下我們家所遇到的情況吧。造成畸形果的原因。就是我們有育苗太早,溫度太低,苗子有損壞。移栽出去之後就會有畸形,而且產量會很低,甚至還會死苗。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沒有授粉或者是授粉不均勻。再或者是授粉的時候塗的那個藥太多,也會造成畸形。

這兩種情況我們怎麼預防呢?育苗的時候我們儘量採用大棚或者是溫室育苗。當然也不能太早。授粉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在7:00以後去授粉,花開的正好的時候,不能重複。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說肥料用的過多或者是過少也會造成這種情況。土壤太乾或者是太溼。

以上就是我們家所遇到的情況,希望對你有幫助。


沙溪記


這要從西葫蘆種植的時間、方式、品種、氣候等綜合來考慮,畸形瓜和化瓜在引起的因素上是差不多的,但是由於其中的變量存在,所導致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在這裡需要做好一個區分。

題目中既然說到了是西葫蘆“生長期”裡面這兩種不好現象的出現,那就更加與管理不當有很大的關係了。所以咱們要把這兩種情況和引起的因素分開來看,然後找出相互關聯的地方,這樣一來在預防和防治上就會簡單許多,也能夠分辨清楚,然後對症下藥。

關鍵詞:畸形瓜 化瓜 光合作用 溫度溼度

一、西葫蘆的畸形瓜

1、首先畸形瓜有很多種,最常見的畸形瓜類別有:

A頭部大,尾部小;

B尾部大,頭部小;

C兩頭大,中間細小;

D兩頭小,中間大;

E整體彎曲畸形。


一般情況下畸形瓜是長不太大的,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分。所以區分的原則和引起的因素是相關的,所以咱們在討論原因上要分開來看待。

2、引起西葫蘆在生長期裡面出現畸形瓜的原因主要有:

(1) C和D型主要是由於雨水原因所引起的。一般情況下,西葫蘆的生長期處於立夏前後,按照這個季節的氣候來看,在北方地區來說相對是比較乾旱的,但是如果在生長後期降雨猛然增多的話,那麼一時不適應,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主要還是在此基礎上,在點種西葫蘆的地塊上沒有做好有效的排水,特別是在外面露地種植的,如果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話,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到這個不好的影響。

(2) A和B型主要是由於西葫蘆前期開花授粉的時候沒有做好所導致的,主要是授粉不均勻,特別是在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情況下在開花時候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從而採取人工授粉的時候授粉不均勻所導致的。

(3) E型主要是由於在西葫蘆生長期裡面養分供應不到位、不均勻所導致的,當然也會有其他四種類型的畸形瓜出現,所以影響因素還是比較綜合性的。

3、預防和防治西葫蘆出現畸形瓜的主要措施有:

(1) 如果是在外面露地種植的話,那麼就必須在比較大規模種植的前提下要做好地塊的排水性,這樣一來在降雨增多的夏季裡面就會很有效的避免掉由於積水所導致的畸形瓜出現。

(2) 在西葫蘆開花授粉期裡面採取人工授粉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特別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寧可授粉的時間稍微長2至3天,也不可以粗心的魚授粉,特別是在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時,更加就需要這樣去做了。

(3) 不管是在外面露地還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基肥的施肥是必須要足量,搭配合適的,這個關係到西葫蘆步入生長期裡面的一個養分供應問題,西葫蘆長起來還是很快的。


那麼在生長期前期當中是還需要進行葉面肥噴灑的,所以在噴灑的時候要保證仔細,保證葉片打到位,這樣就可以使得西葫蘆養分供應到位,畸形瓜現象就會很好的避免到。

那麼在生長期後期裡面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和溼度,特別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做到位就可以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西葫蘆種植起來沒有那麼的“矯情”。

二、西葫蘆的“化瓜”

1、“化瓜”和畸形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就是西葫蘆在開花掛果生長期當中,出現乾癟、黃化、發蔫,最後就會漸漸變成一個“乾癟的小西葫蘆瓜”,這就直接是廢了。一般在西葫蘆開花之前和之後都會發生的。

2、引起西葫蘆化瓜的主要原因有:

(1)品種不行,西葫蘆的結果能力不強,抵抗力不行。

(2)開花前後溫度過高與過低。過高時光合作用與呼吸加快,西葫蘆植株出現徒長現象,那麼勢必造成果實營養疏鬆不良,化瓜在所難免。過低時相反植株營養不良,養分疏鬆不到果實上,也會造成化瓜現象的發生。

(3)從光照來看,主要是在連續的陰雨天氣後,特別是在剛開花授粉後不久,由於光照不充足,影響其光合作用,導致養分吸收減弱,出現化瓜,這個和溫度來看,還是有一定聯繫的。

(4)單純的藥害導致的。

(5)在噴藥之後和施肥後,由於大棚沒有及時通風透氣,被有害氣體給“毒死了”,特別是在剛結果不久,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直接出現化瓜現象。

3、預防和防治西葫蘆“化瓜”的主要措施有:

(1)選好種子是關鍵,一定要適合當地的土壤、氣候環境,抵抗力、抗逆性、結果性強的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2)在大棚種植溫度高的時候加強透氣通風,溫度低的時候加強保溫覆蓋措施,保證西葫蘆生長處於一個合適的溫度範圍之內,注意西葫蘆開花結果期間,最合適的溫度區間是20至25℃。

(3)在出現連續陰雨天氣的時候,在蔬菜大棚裡面可以完全進行人工的補光,特別是在下午傍晚,甚至是夜間裡面。

(4)在噴藥和施肥之後,一定要注意蔬菜大棚的透氣通風及時性,這是很好調節裡面溫度溼度的措施。

從兩者對比來看,畸形瓜影響收成,但還可以吃,如果是自家種植只有十株左右的話,那就沒有必要過多去擔心了,蔬菜大棚裡面可以很好的防治。但是化瓜就不同了直接會造成“絕收”,因此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這是重點,至於防治,有些晚了。



總結

以上就是西葫蘆在生長期裡面出現畸形瓜和化瓜這兩種不好現象的主要原因和相對應的防治以及預防措施,在區分上是很容易的。


寧寧說的話


西葫蘆發生畸形瓜,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肥水不當,坐瓜初期肥水不足易形成尖嘴瓜,中期不足易形成細腰瓜,後期不足易形成細長歪把瓜,中期肥水過猛易形成大肚瓜;

二是授粉不良,花粉分佈不勻,授粉不足的部位呈凹陷狀;

三是溫度過高或過低影響光合效率,使製造的營養不足,抑制瓜的發育。

針對以上原因,預防西葫蘆產生畸形瓜,應抓好以下技術要點。

一是施足基肥,生長期配合施用氮、磷、鉀肥,每批瓜採後要施肥一次。

二是田間水分前期以控幹為主,結瓜期要保持溼潤管理。

三是人工輔助授粉。每天上午8—10時正值雄花開放高峰期,要摘取雄花,去其花冠,將花蕊輕輕投於雌花的柱頭上,一朵雄花可授3朵雌花,空氣溼度較大時授粉效果較好。四是調控溫度。西葫蘆生長髮育最適溫度為18~25℃,要根據天氣變化情況調節揭蓋膜的時間。 化瓜有以下幾點。 第一,花芽分化或授粉不良,導致子房內不能生成植物生長素,從而致使西葫蘆化瓜。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抹瓜的手段,為果實補充生長素,促進坐瓜,防止化瓜。

  第二,溫度過高導致化瓜。當棚內白天溫度超過35℃,夜間高於20℃,就會導致植株徒長,使得營養生長旺盛而生殖生長不良而化瓜。所以菜農在平時管理時,棚內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0-23℃,晚上將溫度控制在13-15℃,以防棚內溫度過高,植株旺長而化瓜。

  第三,栽植密度大,植株鬱閉,導致化瓜。植株定植密度大,植株的通風透光性差,尤其是在果實授粉後,如果見光不足,葉片製造的營養物質不足就容易導致西葫蘆化瓜。所以菜農在定植時,一定要注意定植密度,並且及時將植株底部的老葉疏除,增大植株的通風見光度,防止化瓜。



農香365


一般情況下畸形瓜是長不太大的,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分。所以區分的原則和引起的因素是相關的,所以咱們在討論原因上要分開來看待。

2、引起西葫蘆在生長期裡面出現畸形瓜的原因主要有:

(1) C和D型主要是由於雨水原因所引起的。一般情況下,西葫蘆的生長期處於立夏前後,按照這個季節的氣候來看,在北方地區來說相對是比較乾旱的,但是如果在生長後期降雨猛然增多的話,那麼一時不適應,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主要還是在此基礎上,在點種西葫蘆的地塊上沒有做好有效的排水,特別是在外面露地種植的,如果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話,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到這個不好的影響。

(2) A和B型主要是由於西葫蘆前期開花授粉的時候沒有做好所導致的,主要是授粉不均勻,特別是在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情況下在開花時候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從而採取人工授粉的時候授粉不均勻所導致的。

(3) E型主要是由於在西葫蘆生長期裡面養分供應不到位、不均勻所導致的,當然也會有其他四種類型的畸形瓜出現,所以影響因素還是比較綜合性的。

3、預防和防治西葫蘆出現畸形瓜的主要措施有:

(1) 如果是在外面露地種植的話,那麼就必須在比較大規模種植的前提下要做好地塊的排水性,這樣一來在降雨增多的夏季裡面就會很有效的避免掉由於積水所導致的畸形瓜出現。

(2) 在西葫蘆開花授粉期裡面採取人工授粉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特別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寧可授粉的時間稍微長2至3天,也不可以粗心的魚授粉,特別是在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時,更加就需要這樣去做了。

(3) 不管是在外面露地還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基肥的施肥是必須要足量,搭配合適的,這個關係到西葫蘆步入生長期裡面的一個養分供應問題,西葫蘆長起來還是很快的。

那麼在生長期前期當中是還需要進行葉面肥噴灑的,所以在噴灑的時候要保證仔細,保證葉片打到位,這樣就可以使得西葫蘆養分供應到位,畸形瓜現象就會很好的避免到。

那麼在生長期後期裡面要注意控制好溫度和溼度,特別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做到位就可以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西葫蘆種植起來沒有那麼的“矯情”。

二、西葫蘆的“化瓜”

1、“化瓜”和畸形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就是西葫蘆在開花掛果生長期當中,出現乾癟、黃化、發蔫,最後就會漸漸變成一個“乾癟的小西葫蘆瓜”,這就直接是廢了。一般在西葫蘆開花之前和之後都會發生的。

2、引起西葫蘆化瓜的主要原因有:

(1)品種不行,西葫蘆的結果能力不強,抵抗力不行。

(2)開花前後溫度過高與過低。過高時光合作用與呼吸加快,西葫蘆植株出現徒長現象,那麼勢必造成果實營養疏鬆不良,化瓜在所難免。過低時相反植株營養不良,養分疏鬆不到果實上,也會造成化瓜現象的發生。

(3)從光照來看,主要是在連續的陰雨天氣後,特別是在剛開花授粉後不久,由於光照不充足,影響其光合作用,導致養分吸收減弱,出現化瓜,這個和溫度來看,還是有一定聯繫的。

(4)單純的藥害導致的。

(5)在噴藥之後和施肥後,由於大棚沒有及時通風透氣,被有害氣體給“毒死了”,特別是在剛結果不久,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直接出現化瓜現象。

3、預防和防治西葫蘆“化瓜”的主要措施有:

(1)選好種子是關鍵,一定要適合當地的土壤、氣候環境,抵抗力、抗逆性、結果性強的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2)在大棚種植溫度高的時候加強透氣通風,溫度低的時候加強保溫覆蓋措施,保證西葫蘆生長處於一個合適的溫度範圍之內,注意西葫蘆開花結果期間,最合適的溫度區間是20至25℃。

(3)在出現連續陰雨天氣的時候,在蔬菜大棚裡面可以完全進行人工的補光,特別是在下午傍晚,甚至是夜間裡面。

(4)在噴藥和施肥之後,一定要注意蔬菜大棚的透氣通風及時性,這是很好調節裡面溫度溼度的措施。


農村紅哥哥


題主好,大家好,我是老嶽。首先和大家介紹西胡蘆畸形瓜發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畸形瓜症狀表現:西葫蘆畸形瓜包括彎曲瓜、尖嘴瓜、大肚瓜和蜂腰瓜(症狀描述可參照黃瓜畸形瓜中有關類型)等。



二、誘發原因:

1、授粉過程有問題。授粉不良,花粉分佈不均,使授粉不足的部位呈凹陷狀。不受精易形成尖嘴瓜,受精不完全易出現大肚瓜。

2、溫度不適宜。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使光合養分不足,形成畸形瓜。

3、水肥失衡。坐瓜初期肥水供應不足易形成尖嘴瓜,中期肥水不足易形成蜂腰瓜,缺鉀易形成蜂腰瓜。

4、土壤生態條件差。土壤幹早,光照不足,土壤鹽漬化等,易形成尖嘴瓜。

5、畸形花雙性花則形成畸形瓜。

三、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雌花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雌花時要注意溶液的濃度和噴花時間,高溫時溶液濃度要小,低溫時溶液濃度要適當增大。若採用溶液噴花時,要將雌花的花托、柱頭都噴到噴勻。

2、噴灑微量元素。在開花期,噴灑0.17%的硼砂溶液。

四、補救措施。儘早摘除畸形瓜,畸形瓜的商品性降低,宜早摘除。


西胡蘆化瓜原因和防治方法

西葫蘆化瓜是生長中較棘手的問題。化瓜即指西葫蘆雌花開放後3~4天,幼果先端退綠變黃,變細變軟,果實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澤,先端萎縮,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終爛掉或脫落的現象。化瓜主要是環境條件不適或養分供應失調造成的。

具體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一、內因。由於授粉不良或根本就沒授粉,子房內不能生成植物生長素,導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長,加之營養生長與其競爭養分,當養分向雌花的供應不足的時候,子房的植物生長素含量減少,不能結實而化瓜。

二、外因。1、溫度過高。白天超過35℃,夜間高於20℃,造成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強,碳水化合物大量向莖葉輸送,蔓秧徒長,營養不良而化瓜。溫度過低,白天低於20℃,晚上低於10℃,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光合作用也會降低,造成營養飢餓而引起化瓜。

2、光照。西葫蘆進入開花階段,這時候如果遇到連續陰天或陰雨連綿,晝夜溫差小,加之光合作用受到影響,養分的消耗多於製造,就會造成營養不良而化瓜。

3、種植密度。密度的大小也是影響化瓜的因素之一,密度大,根系間競爭土壤中的養分,而地上部的莖葉則競爭空間,當葉面積指數達到4以上時,透光透氣性降低,光合效率不高,消耗增加,葉子相互”嵌”合遮陽嚴重,化瓜率提高。


三、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使西葫蘆生長白天溫度在25℃左右,夜溫在15℃左右,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製造、運輸和積累,化瓜可大大減少。

2、為彌補光照不足,以畝植2000株左右為宜。如遇到連續陰雨天,可葉面噴施糖氮素(0.2%磷酸二氫鉀+1%葡萄糖+0.5%尿素)改善植株營養狀況。

3、科學的肥水管理,早春栽培,注意雨天蓋膜防止大雨淋花。

4、及時採收,早摘畸形瓜、墜秧瓜,適時收商品瓜,不搶摘半成品商品瓜。

5、化學處理,在開花後2-3天用1000-50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100-20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噴灑,均能使小瓜長得快,不易化瓜。


以上詳細介紹希望對菜農朋友有好的幫助,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經驗和意見。
農夫老嶽:2020.02.06.


農夫老嶽


西葫蘆產生畸形瓜的原因授粉不良,花粉分佈不均,使授粉不足的部位呈凹陷狀。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光合效率,使製造的營養不足,抑制了果實的發育,而形成畸形瓜。水肥不當產生畸形瓜,西葫蘆坐瓜初期肥水供應不足易形成尖嘴瓜,中期肥水不足易形成細腰瓜,後期肥水不足會形成細長歪把瓜,但是中期肥水過猛又易形成大肚瓜。

  雙性花形成果實,造成畸形。病毒病常造成瓜條生瘤或畸形。

預防措施為了促進造出栽培的西葫蘆多結優質果實,在栽培措施上,要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改善管理技術,減少畸形瓜的產生。

① 合理調控溫度:西葫蘆生長的適應溫度為15~35°C,生長髮育的最適溫度為18~25°C。

  因此,要根據天氣的變化情況,調節揭蓋草苫的時間,特別注意的是應針對其溫度的要求進行變溫管理,這樣更有利於積累養分,減少消耗,從而減少畸形瓜的生成。

② 滿足肥水的要求:西葫蘆需肥較多,吸肥能力強,比較耐旱,但是在果實膨大期需水較多,要保持土壤溼潤。

  因此,在西葫蘆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可以用腐熟的農家肥配合適量的氮、磷、鉀三元複合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以起到長效與速效相結合的目的。在西葫蘆進人結瓜期以後,肥水供應一定要及時,避免肥水不足產生畸形瓜,在每採收完一次瓜後,要追肥一次,以滿足正常的生長需要。

  ③ 人工授粉:每天上午8: 00~10: 00正值雄花開放的高峰期,要摘取雄花,去其花冠,將花葯輕輕地塗抹在雌花的柱頭上,一朵雄花可授3朵雌花,空氣溼度稍大時授粉效果好些,授粉要均勻,避免因授粉不良造成畸形瓜。為促進保果,還可以配合激素處理,可使用20~30毫克/升的2, 4-D 在開花的當天上午用毛筆蘸液塗於瓜柄上,但要注意不要讓藥液灑到莖葉上,以防產生藥害。

  ④ 防好病毒病:種子要用55°C的水浸泡20分鐘以後再播,或者使用 10%的磷酸三鈉處理,溫度升高以後,應加設防蟲網,防止蚜蟲等傳播病毒病,發現後可以噴施吡蟲啉或撲蝨靈進行防治,發現有病毒病發生的植株立即拔出銷燬,並及時噴灑病毒A等藥劑進行防治,溫度高時更要注意防治病毒病。


南陽95後


一、西葫蘆畸形瓜和化瓜的原因:

1.授粉不良或者沒有授粉,子房內不能生成植物生長激素,導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長,會引起化瓜。

2.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3.肥水供應不足,導致根系不能很好發育,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4.氮肥過量,造成徒長,造成畸形瓜和化瓜。

5.溫度過高,葉片蒸騰作用太快,消耗能量過多,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6.花期遇低溫,或許凍害,光合作用不足,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7.澆水過多,根系受到傷害,吸收能力下降,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8.硼元素缺少,會引起畸形瓜。

9.鈣元素缺少,會引起化瓜。

10.結瓜量過多,採收不及時,會引起畸形和化瓜。

11.土壤板結,造成根系受阻,養分無法吸收,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12.病害預防不及時,也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比如灰黴病會引起化瓜,根腐病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等

13.蟲害預防不及時,也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比如蚜蟲會引起化瓜等。

14.根結線蟲,也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15.肥害、藥害都會引起畸形瓜和化瓜。

二:預防西葫蘆畸形瓜和化瓜的措施:

1.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施肥。

2.控制好溫度,不要超過35℃,晚上溫度不低於10℃。

3.種植密度不要過密,每畝不要超過3000株。

4.氮肥不要過量,多施磷鉀肥。

5.結瓜過多,及時採收。

6.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

7.多補充中微量元素。

8.加強田間管理,主要通風透光。



A加多邦


[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首先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了解西葫蘆發生畸形的情況的原因,其實這與西葫蘆本身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它的生長形勢都有非常深厚的關係。在它生長過程中如果水分和肥料不充足的話,就會導致直說生長比較衰弱,或者很容易遭受病害的侵襲。這一點就如同人類,身體總是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那麼各種疾病就會找上門,此時西葫蘆就會非常容易產生尖嘴型的和大肚型的畸形瓜。

如果在生長中期,水分和肥料過於充足的話,也會做成出現各種畸形的都大肚瓜。如果在西葫蘆缺鉀,也會出現畸形的蜂腰瓜。小編經過實地走訪和查閱各種資料瞭解到,其實突然比較乾旱是鹽鹼濃度比較高的土地,還有吸收各種養分,水分不足,光照不足的情況都會造成西葫蘆出現尖嘴瓜的情況。

只有瞭解了發病的原因才可以進行有效的防治,第一個小編就建議大家加強水分和肥料的管理。是小編建議大家控制好對於化肥的用量,儘量增加一些農家肥的使用。他的吸收力比較強,在比較乾旱的時候需要較多的水分,建議農戶可以保持好土壤的溼潤程度。在每一次採收之後都要進行一次追肥的工作,在前期要控制好水分,但是在結果期就要保持土壤溼潤的管理。

再就是建議大家,把西葫蘆生長的溫度控制在15度到38度左右。在它幼苗的時候,最合適的溫度也在18度到25度,一般情況下在大棚最適合的運動溫度。小編建議農戶一定要針對性的根據天氣的變化,對溫度進行一個合理的調節。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加有利於西葫蘆積累更多的養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從而加快它的生長速度。

還有一個就是適當的進行手工的授粉工作,小編在走訪的時候瞭解到,有些種植比較好的農戶,在每天早上8點到10點的時候就進行授粉的工作。 因為這個時候空氣的溼度比較大,這樣會有比較好的授粉效果,成功率也會比較高。為了保住西葫蘆人建議大家,可以配合一些植物激素進行相對的處理,用這些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溶液的濃度和噴花的時間。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濃度要小一些,如果溫度比較低,那濃度就可以調節得適當的大。建議農戶在噴發的時候,一定要將雌花的花托和柱頭比較均勻的進行噴灑。

為了防止西葫蘆的植株過早的衰老,小編建議農戶可以進行適當的疏瓜工作。如果發現西葫蘆已經有了畸形的現象,就一定儘早的把它摘掉,這樣就不會影響到下一個西葫蘆,正常的生長了






擺攤小哥陳瑞


西葫蘆生長期,對於畸形瓜和化瓜的問題:

在西葫蘆坐果初期時,如果肥水不足,極易形成尖嘴瓜;而在中期肥水不足,極易形成細腰瓜;後期肥水不足,極易形成細長歪把瓜,所以肥水管理極為重要。

防治方法:

1.在坐果期時要滿足它的肥水需求,一定要施足基肥,在合理追肥,同時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保證肥水供應,但同時也要注意供應量,肥水過足也會造成畸形。

西葫蘆畸形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授粉不良

在授粉時低溫高溼或高溫乾旱的環境,加上蜜蜂等授粉昆蟲較少,常常會導致授粉質量較差,花粉分佈不均,就會形成畸形瓜。

防治方法:採用人工繁殖授粉的地帶,在上午9點左右時,採摘雄花,去掉花冠,將花葯輕輕投入雌花的花柱上,一般一朵雄花可授粉3-4朵雌花。

西葫蘆畸形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3、溫度不適

在果期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就會對植株光合作用造成極大的影響,使其營養合成不足,導致果實沒有充足的養分生長,從而造成畸形。

防治方法:注意溫度的調控,早熟品種可通過溫室或大棚的方式,增溫保溫,西葫蘆可以適應15-38度的溫度,生長適溫在18-25度,所以要根據氣溫的變化,調節揭蓋膜的施加。

西葫蘆畸形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4、花朵問題

西葫蘆自身雌花缺憾或雙性花形成的果實,在低溫或弱光的情況下,花芽分化不良,極易形成畸形果。

防治方法:這種情況較少,發生的頻率也不高,如果頻繁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更換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