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下馆子喝酒, 吃完留下一块银子就走, 为什么小二不数数钱,不害怕银子不够?

用户111460487979


这些都是古装剧的胡编。

在历史上,真正的古人在吃酒时绝对不会只撂下一块银子就走,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首先,银子是明朝以后才作为货币使用的。历史上真正长期流通的货币是铜钱。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把银子作为唯一流通的货币。但是,白银的货币化是很晚才发生的事。

在明朝以前,普遍流行的货币就是铜钱。例如,汉朝政府推行的是五铢钱,还有唐朝的“开元通宝”钱。

如果下馆子的话,都是在桌子上留下对应的铜钱,而不是扔下一块银子就走。

直到清朝建立后,才正式确立银子、铜钱的平行本位货币制度。在此之前,银子的流通是有限的。

那么,清朝时下馆子,也是撂下一块银子就走吗?

非也。银子的币值是很大的。

我随便举个物价的例子:

在清朝末年,猪肉的价格是每斤20文钱;而一两银子大概能兑换2000-3000个制钱。

假设那一块银子就是一两,至少可以买100斤猪肉。这是什么概念?

说明如果你撂下一块银子就走,无异于是冤大头。

总而言之,真实的古代并非如此。


HuiNanHistory


话说在明朝时期,一位白衣飘飘的美女侠客正在一家客栈里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突然,一支飞镖直接冲着她的脑袋飞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这位大侠不慌不忙用右手很轻松便接住了。他觉得事情非常的不简单,于是便在桌子上面放下了一大块银子,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便使出轻功向外飞去,留下了一脸惊愕的店小二。店小二看到桌子上面有一块银子,便没有多说。没错,这就是一些武侠剧中,经常出现的场面。

在一些古装剧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人在吃着饭呢,突然之间有事,什么话都不说,留下银子便走了。当然了,这只是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古代真实的情况,我觉得不太可能是这样。

首先来说,最为常见的,使用最广的便是铜钱了。虽然历朝历代的铜钱的样式可能有点差别,但是铜钱就是主流的货币。北宋的时期,比较特殊,出现了纸币,但这并不妨碍铜钱老大哥的地位。其实在战国时期,各个小国之间的货币都有差别,多亏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货币,变得方便了起来。

话说到了明朝时期,这时候银子终于成为了法定的货币。所以可以判定,在明朝之前,出现题主所说的情况的概率为0。银子一直是比较大的货币了,明朝,清朝很多人都是使用银子来买东西,而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1000多枚铜板。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吃完面条,买几个包子啥的,也就只需要几个铜板就够了。一两银子完全就吃一顿非常豪华与奢侈的饭了。如果一个人吃完饭,留下一块银子,一般来说是绝对够买下这顿饭的。就算把最贵的菜都端上来,也是够的。影视剧中主人公留下银子就走的事情,在现实基本不可能发生。

如果这个人是非常的有钱,吃顿饭就留下一大块银子,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算留下了,小二也不可能会让你直接就走,因为他首先要检查一下这块银子到底是不是真的。万一是块假的呢,那店小二岂不是要自己支付饭钱。


徐聊


一个原因是因为古代银子的大小就代表一定的金钱数额,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五块、十块一样,店小二自然可以看出这块银子是多少钱。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样的情节一般都是出现在影视作品当中,既然是演电视,自然不会去数钱。第三个原因就是,其实古人用银子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铜钱,店小二还是会去数一下的。

古代的银子由官府统一发放,发放出来的银子大小都是一定的,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五十或者是一百。区别就在于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如果撕开了,分成两半的钱就不能用了,得去银行兑换,或者是粘住以后再用。而古代的银子会在流通过程中被剪小,小银子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十块、五块啥的,常年当店小二的人,自然能知道一块银子是多少钱。

再说了,这样的情节一般都是出现在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当中。这些影视作品当中,人们在饭店吃完饭以后出银子又不是什么主要情节,当然是放下银子就走了,导演哪还会给店小二数钱的时间呀,因为导演也知道观众想看的不是这些,这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重点,所以就是能省略就省略。

而在现实生活中,店小二肯定还是会数钱的,就像咱们生活里的收银员一样,不数钱老板招你去干啥,又不是饭店缺个吃饭的。况且,古人在现实生活中用银子的其实是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用铜钱,那店小二就更得好好数清楚了。

电视剧里面都是用的银子,银子都是按两来算的,一般来说古代人都会先换好碎银,不过这都是电视剧里面的情况,其实古代人用的最多的还是铜钱而不是金银。


文玩盘他


下馆子喝酒,吃完放下银子就走的那可不是古代人啊,那是影视剧里的人物!


行走江湖不能掉面

通常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大侠们每次一到吃饭的时候往酒楼里一坐,刀剑往桌子上一放,大喝一声:“小二,上酒!”通常这个时候呢,就有小二屁颠屁颠的端着一壶酒和一盘牛肉和几个小菜过来,对了如果是丐帮的,肯定还会有一只烧鸡,这就是大侠套餐!

结账的时候也要洒脱,丢下银子就得走。作为一个大侠,从不回头看给的银子够不够,而且甭管多少,店家都得收着。行走江湖的个个都是爷,那绝对都是武功高强的,一言不合拔刀相助都是常有的事,为了几两银子犯不着和自己的小命较劲。


我是大侠我很忙

影视剧里的大侠一般都是正面角色。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怎么能随便欠别人钱?更不能持强凌弱。所以一般大侠都会多给点,一来节约时间,毕竟大侠很忙,二来还可以强硬耍酷!

比如一顿饭吃了两钱银子,大侠就会多给三钱。那小二一看,肯定乐意啊,自己扣下来点还能是自己的小费呢。当然也不是没有意外,比如大侠给完钱转身就走,这时候小二叫住大侠了:“客官,留步,您给的银子不够啊,要知道我们这一片牛肉一两银子,这一盘怎么也得三四十片吧?”


那大侠一听,不乐意了:“不是说牛肉一两吗?怎么成一片一两了?哦,你们这是黑店。”确认过眼神,是要宰的人!于是,本着劫富济贫的理念,大侠成功的洗劫了这个酒店,然后又有了零花钱!

打眼一看,用手一过就知道多少钱

对于古代人来说,银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这些做买卖的,银子都是每天过手一遍,成色好坏,几斤几两对于他们来说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在古代除了银锭,大部分都是用碎银。盖因为银锭面值过大,很多时候不方面使用。所以就把银锭敲碎了,弄成碎银。

碎银大小不一,除了有些初学者需要借住一些称重器材外,凡事有点经验的账房先生拿手一颠就知道价值几何!这种情况下,一顿饭多少钱,手中的银子多少钱,心中就有个数了!


老百姓可没大侠豪爽

在古代,虽说酒楼一般都是达官贵人进出吃饭,但是偶尔呢也有平民去享受享受,这时候如果是乡里乡亲的邻居,记个账也就欠着了,如果是拿现银,吃完饭后还得让老板打个折,毕竟赚钱不容易啊!

像《孔乙己》里描述的: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才应该是老百姓们最真实的表现,两碗酒一碟茴香豆刚好九文钱,我知道价格就拿九文钱出来,我也不多给,偶尔欠个帐挂个单也不是不行: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的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结束语:还有一件事,古代大侠套餐里的牛肉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吃的!古代吃牛肉是犯法的,因为大部分是耕牛,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耕牛的地位十分高,不能随便吃,所以还是不要相信电视剧里演的了,那都是艺术加工!


瀚海说史


提及古代的银子,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毕竟“金银珠宝”乃是古代四大硬通货,基本是不存在贬值的可能,走到哪都能用得上;电视剧经常有这么一幕,“戴着斗笠,可能带着一把刀,吃完饭也没说多少钱,急匆匆就放下块碎银跑路?”

古装电视剧惯用的套路,那就是吃饭随手扔银子,毕竟在现代社会,银子作为道具相对来说成本较为的低廉,在古代还是硬通货。

一般的小商贩看到被物品吸引而来的客户,腰边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就知道这买主是一个有钱的主顾,毕竟没钱的都用“铜板”不是。

在酒店之中有的客人随手给店小二一个碎银子,然后说:不用找了。或者不说一句话,留下一块银子就走,这样不管不顾,难道古代做生意的店家是傻子吗?不怕钱不够?

白银在古代的“正统地位”

白银,属性为银,因为泛白,故而又称白银,与黄金价值相对。对于古代来说,黄金白银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元地位一般,属于国际的硬通货。


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了东方,游历了东方之后回国,写下了《马克·波罗游记》,将当时的东方描述成了一个金砖铺地、金瓦盖屋的黄金世界,让西方所有人都觉得东方世界就是世界最富的地界,是“天堂遗忘的富饶地界”,被西方所垂涎。

与黄金相对,可见白银的地位有多么的高,在古代,普通老百姓是见不到大锭的元宝,因为这都是受着官家管制的东西,市面上普通老百姓能拿到手的都是碎银子,经过了切割的小碎片。

古代白银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有五十两一锭、有十两一锭和五两一锭,如果非要把古代的银子进行换算,不同时期的价值其实不一样,但大概就是一两银子换算为3000元左右的人民币,属于高价值物品了。

这种高价值的物品,你吃个饭,扔一小块碎银子,其实足矣,毕竟扔碎银子的都是阔绰人,不然一般人都是拿铜板的,这种情况下店小二看到扔碎银子开心都来不及,怎么会觉得不够呢。

碎银与钱庄,古代花钱日常

没有真正见过古代人,但是古代的电视剧总是看过的,古代有钱人都有在腰边别一个袋子,这个袋子一般会装碎银子以及银票,碎银子一般不会装的太多,多的可能是银票,银票拿去钱庄兑换银子或者黄金。

在古代,他们带碎银出行实在是不方便,一是多带一点重量就吃不住,银子就是跟石头一样,总不能出门带一袋子石头;二是目标太大,带出去容易被偷走。

古代人出行会将大块的元宝用利器切开成一两或者等量的重量,然后方便交易,这种银子在交易的时候,扔出去一般吃喝玩乐是足够的,除非你去古代的红楼,可能就是用银票了。

这么一些碎银子流入到市场之后,可以重新将其铸造成为大块元宝,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钱庄”,钱庄在古代的地位,就相当于现代的各大银行一般。

这就是完整元宝到碎银,然后转化为元宝的过程,其中钱庄是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

结语:

看到这里的人,不清楚为什么要解释的这么详细,或者说讲了半天这是普通人都懂的知识,但联系前面的和吃饭扔银子,就可以得出结论:

1.古代吃完饭扔银子,头都不回的,要么就是官宦子弟,要么就是富豪之家,这种人扔的钱一定是不会少的,面对这种情况,店小二还是有眼力见的,高兴都来不及,更别说去留住人细细数钱。

2.银子面积跟重量是成正比的,店小二除非是新手,不然肯定明白,是否钱够,看上去钱不够肯定会留人,钱够或者超出,自然就默而不语。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古代用碎银子去付账相当的麻烦,需要用特定的秤来衡量其重量,还要看成色,像古装剧中到酒楼吃饭,然后扔下碎银子直接走,起码在古代记录来看,还是少数,不能说没有。

在古代最常见的是小额的铜钱,这种铜钱就相当于人民币的小额面值,不用找零,好算钱不说,还方便携带,轻便,人人都明白面值。


笔下点史


古代人下馆子喝酒, 吃完留下一块银子就走,小二还不数钱那是电视剧看多了吧,除非非常熟悉的老顾客,否则店小二肯定要查看银子真假、成色和分量。

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通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白银作为货币流通,是在明朝中期大量白银流入以后。而在中国古代,流通的白银是以重量计价,不是由官方发行的,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各家银铺甚至个人都能熔铸银锭使用。

另外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有元宝形的,有条形的,还有块状的,样子千奇百怪,成色也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考虑银子的真假,在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其成色进行折算,非常麻烦。

而且白银的价值太高,像《儒林外史》里记载牛玉圃在外面吃饭,一碟腊猪头肉只需要一分银子,而一碟芦蒿炒豆腐干是五厘银子,然后一碗汤加一大碗饭一共是二厘,加起来一共不过花了一分七厘。不过古人的收入也不高,《二刻拍案惊奇》里的郭信,当教书先生每个月收入不过一两银子。

所以在古代如果真的下馆子喝酒以后用银子付账,没几个顾客会直接扔出一锭银子就走,小二也肯定会小心的先查验银子真假和成色,换算好了以后从银锭上切割下所需的重量,然后把剩下的还给顾客。毕竟银子太贵重,谁都不愿意承担出错的损失。

古代称碎银的工具——戥子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很负责很繁琐,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下馆子吃一顿饭用铜钱就够了,熟悉点的还可以记账,比如我们在书里看到的孔乙己就记过几次帐。而用白银付账只有那些豪门大户去大酒楼吃饭时才有可能使用到,而在这些大酒楼里,收账的一般都有专门的帐房,小二不会管。

不过呢,如果是常来店里的豪客,那么也可能会随手丢下差不多重量的白银,让小二直接送到柜台上。毕竟按照古代人的生活圈子,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大家都熟悉,一般也不会占这点便宜,酒楼也不会拉着人一定要验完银子再走。

在《武林外传》里吕秀才干的活才是收银


不沉的经远


古人下馆子喝酒,吃完后扔下银子就走,这只是武侠剧的情节,古人可不是这样。除非是特别熟的客人,否则店小二肯定会认认真真检查银子的重量和成色,甚至会把银子放在嘴巴里咬一下,以确定银子的真假。

这个不难理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货币造假的行为。由于冶炼技术不成熟,古人使用的金银等贵金属的成色并不统一,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金银铸造成自己喜欢的形状。这就导致金银充当货币流通时,极有可能存在掺假的行为。

所以古代的店小二在收到银子时,一般都会认真检查银子的真假、成色和重量。

大家知道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吗?

这里金兔举个例子吧。

比如,你拿着一锭十两的银子到一家卖玉器的店铺买东西,买了一件八两的玉手镯,当你用这十两银子结账时,店家就会拿出一个天平和戥子,也就是一个专门用来称量金银重量的小秤,店家要看看你拿出的这锭银子是不是真的有十两。秤完后,店家还会拿出一个夹剪,这个夹剪专门用于夹断银子。



在古代,有些人在铸造银子时,可能会往银子里面塞上一些铅条,所以店家就用一个小夹剪夹断银子,以此来确定银子的真假。

而店家也不是乱剪的,他会从这锭十两的银子剪下二两还给你,但因为是手工剪的,难免存在误差,这时候,店家就会找一些铜钱或者用重量更轻的碎银子帮你补齐。

随着银子的流通次数越来越多,银子也被剪得越来越小,到最后,钱庄就把这些碎银子收集起来重铸,然后再流通到市场上。



由此不难看出,古人也重视货币的真假,所以店小二也不可能像影视剧里一样直接收走客人扔下的银子,还是会仔细检查银子的重量和成色。再有一点,货币白银化是明朝的事情,在明朝以前,人们使用的货币主要是铜板,一个铜板就是我们常听到一文钱。

总之,题主所说的只是影视剧的情节。


金兔历史


真正的历史上的古人都是大都拿铜钱付饭钱的。银子的数额很大的。银子又不是土豆,一挖一麻袋,哪里能人人兜里揣着,大多数人身上都是铜钱。

这种情况也只能出现在电视剧中。为了使电视剧更有连贯性,导演会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过程省略。

这和拉屎一个道理,我们看了这么多年古装电视,有没有看见哪位大侠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先去拉屎,提着裤子找手纸。

同样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例如乔峰,段誉,虚竹围在一起喝喝完酒后,乔峰喊来小二结账

小二说:一共是4两银子,客官

乔峰:这么贵,宰我啊!能不能便宜点啊,兄弟。

小二:哎呀,最少得给三两,再少我做不了主了。

段誉:二两怎么样,都是老熟客了,不行叫你们老板来。

老板来后:客官,我这也是小本买卖,二两真的就亏本了!

虚竹说:哎呀,薄利多销嘛!下次多带几个盆友来给你捧场,做生意这么小气,怎么发大财!

﹉﹉

结果,老板还是不同意!乔峰急了,一掌拍碎了桌子,一掌拍死了老板。

要是这样拍的话,估计光是讨价还价就得一集!

所以电视里,把这些过程都省了也许老板找钱了,也许放称上称了,只是拍这些对剧情毫无意义意义而已啦!


小海娱



古代人下馆子喝酒, 吃完留下一块银子就走, 为什么小二不数数钱,根本不用数啊

店小二常年接触银子,到手一颠知真假和重量够不够,好像神技能啊,真这么神奇吗。

因为店小二的利益(个人收入和店铺挂钩的)。

到手掂量一下就能知道白银的成分和真假和重量,真有这么多的店小二会这个神奇的技能吗。

可以用张秉贵的例子来说,他的技能是抓货准确,例如去他柜台买糖,要多少斤多少两,他就能一次弄准确,看起来好简单,我们实际到他的工作岗位,需要反复的拿出和放进来调整重量才能给顾客一个准确的重量货物。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用一个词语来解释小二不数数钱一掂量就知道食客给的银子够不够,这就是熟能生巧。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用一个词语来解释小二不数数钱一掂量就知道食客给的银子够不够,这就是熟能生巧。


长的丑也要出门耍个帅


古代人下馆子喝酒, 吃完留下一块银子就走,小二还不数钱那是电视剧看多了吧,除非非常熟悉的老顾客,否则店小二肯定要查看银子真假、成色和分量。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通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白银作为货币流通,是在明朝中期大量白银流入以后。而在中国古代,流通的白银是以重量计价,不是由官方发行的,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各家银铺甚至个人都能熔铸银锭使用。

另外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有元宝形的,有条形的,还有块状的,样子千奇百怪,成色也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考虑银子的真假,在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其成色进行折算,非常麻烦。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出门吃个饭总是会带足一些钱财,其中以铜钱居多。每当人们吃完饭要结账时,便会先自己算好账,看看这顿饭到底吃了多少钱,然后再把钱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或者直接给店小二。店家也不是搞慈善的慈善家,势必也会认真仔细的盘点,直到没有任何问题了才会令客人离去。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明朝以后,人们开始逐渐用碎银两来作交易。喝酒吃饭也开始用碎银结账。

我们从这个时候起才会有《水浒传》里,动不动就说来几两牛肉,再将一把碎银子拍在桌子上的场景。一般去酒馆喝酒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要不是地痞流氓,要不就是江湖侠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潇洒才是大侠的本色。所以,他们吃完饭的时候,角色的设定要求他们结账的时候也必须潇洒。店小二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见过很大的声势,所以,通常情况下,他们不敢当着大侠的面点钱。大侠用过餐,留下多少钱都得收着,万一碰到人家心情不好,一不小心要了自己的小命那就犯不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