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长期吃降糖药格华止(二甲双瓜)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这是真的吗?

gys903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早已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可,这也是该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究竟会不会损害肝肾功能呢?


其实,糖尿病患者并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件事,首先,二甲双胍本身并不会造成肝损害,因为该药进入人体后会以原型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机体组织细胞,然后大多数药物又会以原型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即使有少量的药物会被降解,但其产物却也不会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


第二,虽然二甲双胍会通过肾脏排泄,但在肾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该药是不会对肾脏造成伤害的;不仅如此,二甲双胍还对肾脏有着保护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程度;

不过,当患者本身就有着肝肾功能不全的疾病时,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就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比如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会造成二甲双胍在体内的大量蓄积,蓄积的该药又会促进乳酸的形成,而乳酸的代谢是需要通过肝脏进行的,如果此时肝脏功能受损,乳酸便不能被及时的清除掉,就会在体内大量蓄积,进而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

总之,二甲双胍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如果患者本身就有着肝肾功能不全,那么您就需要慎用二甲双胍了!


头发医生王禹


格华止是二甲双胍的原研药商品名。该药物是口服降糖药,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许多人都是长期服用,那么长期使用会不会对肝肾造成明显副作用呢?

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无明显的肝肾毒副作用。但是,对于肝肾功能本身有损害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还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来说对肾脏的影响,二甲双胍主要经过肾脏代谢,通过尿液排出去。如果肾功能轻度损害时,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但是当肾功能损害较严重时候,肾小球滤过率<60的时候就需要减量,因为滤过率降低,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再说二甲双胍对肝脏是否有影响。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进行血液循环,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受肝p450酶影响,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它在在体内不降解,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和肝脏,减少肝糖异生,增加肌肉葡萄糖酵解,降低血糖水平。所以说二甲双胍本质上对肝脏不会有影响。

但是,如果肝功能有损害,体内乳酸代谢会降低,而二甲双胍对乳酸代谢会有抑制作用,所以肝功能损害时候,服用过多二甲双胍可能造成乳酸在体内堆积。


总结:二甲双胍本身对肝肾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如果肝肾有损害时,服用二甲双胍需要酌情减量,不然可能导致药物蓄积或者引起乳酸中毒。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药物知识。

无名药师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早已得到了广大糖尿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可,这也是该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究竟会不会损害肝肾功能呢?

其实,糖尿病患者并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件事,首先,二甲双胍本身并不会造成肝损害,因为该药进入人体后会以原型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机体组织细胞,然后大多数药物又会以原型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即使有少量的药物会被降解,但其产物却也不会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

第二,虽然二甲双胍会通过肾脏排泄,但在肾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该药是不会对肾脏造成伤害的;不仅如此,二甲双胍还对肾脏有着保护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程度;


不过,当患者本身就有着肝肾功能不全的疾病时,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就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比如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会造成二甲双胍在体内的大量蓄积,蓄积的该药又会促进乳酸的形成,而乳酸的代谢是需要通过肝脏进行的,如果此时肝脏功能受损,乳酸便不能被及时的清除掉,就会在体内大量蓄积,进而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

总之,二甲双胍不会造成肝肾损害,但如果患者本身就有着肝肾功能不全,那么您就需要慎用二甲双胍了!



综合内科张医生


二甲双胍是一个老药,但目前仍然是各国指南和专家共识重点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药物和一线药物。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降低肝糖元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肌肉对于葡萄糖的利用率,还能够抑制小肠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对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肥胖型和非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都有明确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因此,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初始用药以及长期控制糖尿病的联合用药中,二甲双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地位。

二甲双胍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临床地位,这与其多年来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临床数据积累有关。在药品有效性方面,二甲双胍有明确疗效的降糖药,而从长期用药安全性方面,二甲双胍也是非常安全的降糖药物,不论从临床研究的数据分析来看,还是从各国指南和专家共识来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对于肝肾都没有不良影响。

首先来说肝脏方面,二甲双胍进入人体后,并不经过肝脏代谢,而是以药物原型的方式发挥起效,因此,二甲双胍对肝脏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从肾脏方面影响来说,服用二甲双胍后,在24小时内,大约有90%的药物,以原型的形式经过肾脏排泄,但二甲双胍对于肾脏没有毒性,因此,从二甲双胍这个药物本身来说,如果是服药患者肝肾功能没有问题的,二甲双胍长期服用时不会产生个肝肾毒性的。

但对于本身具有肝功能不全的情况,或者服药期间出现肝功能不全情况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还是应该注意,因为肝功能的严重受损,会影响人体对于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加服用二甲双胍导致乳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因此,一般对于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的患者,建议禁止服用二甲双胍。

很多朋友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期间,肝功能出现了异常的问题,就把肝功能出现问题全部推到所服的药物身上,其实这么做是不理性,也是不科学的。的确有一些药物有造成肝脏毒性的风险,如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精神类的药物氯丙嗪、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都有一定的几率造成肝毒性,损害肝功能,还有一些如生川乌、生附子、何首乌等中药材,应用不当,也有可能会造成肝毒性,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长期服用就一定会产生肝毒性,因此,对于本身没有肝毒性的二甲双胍来说,长期服用期间,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应该先排查其他药物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果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二甲双胍应停药。

再来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二甲双胍应用,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慎用二甲双胍,并不是因为二甲双胍本身有肾脏毒性,而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会造成肾脏排泄障碍,从而影响二甲双胍在体内的清除,导致药物的累积,增加药物过量引起中毒风险。在我国,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一项在上海地区包含将近1500名病例的研究发现,肾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的患者,进展21.8%,因此,对于大多数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是可以放心长期服用的。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二甲双胍应用,不同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有不同的推荐意见,我国的专家共识目前主要还是推荐,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不低于45的,可以减量服用二甲双胍,而低于45的,应该禁用二甲双胍,而国际上的很多指南则进一步放宽了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于二甲双胍的应用范围,2013年版的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指南指出,肾小球滤过率高于45的情况,就可以正常剂量服用二甲双胍,而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小于45但大于30的,应该减量慎用二甲双胍,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的,推荐禁用二甲双胍,而美国、加拿大的糖尿病指南也基本上都将禁用二甲双胍的肾小球滤过率范围放宽到了30。实际上,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还发现,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不但不会影响肾脏的肌酐清除率,还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风险,因此,从这种临床数据来说,二甲双胍不但不伤肾,还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图片源自网络)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可以肯定这个说法是假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二甲双胍的说明书上有提到“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有些患者可能就自行理解为二甲双胍对肝肾有毒性,所以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要禁用,不然不是越吃越严重的吗?其实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并不是因为二甲双胍会对肝肾造成伤害加重疾病,而是因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自身的疾病在药物代谢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乳酸中毒的风险。除了二甲双胍外,也有很多药物都是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的。所以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弄混了因果关系。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临床最常用的降糖药,最显著的特点除了价格低效果好外,安全性高也是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它直接在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不经过肝脏代谢,在体内也不降解,从肾脏以原型排出体外,所以对肝脏和肾脏都是没有毒性的。至于前面提到的乳酸中毒,本身发生的概率就极低,而且与其他降糖药相比并不高于它们,其实准确来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能证明二甲双胍与乳酸中毒存在相关性,所以,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服用二甲双胍是非常安全的。

关注药品说明书中的禁忌症是好事,说明大家有安全用药的意识,但是还是要听取医生的意见,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理解。

谢谢大家,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咚咯隆咚


我吃二甲双胍60年了,说不能吃的人都被我送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