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


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1年出版。主人公是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他不愿读书,周围的一切都让他看不惯。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等。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作者剖析了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小说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小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经典之作

成长是人生一个普遍而且必须经历的阶段,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如何从纯洁而浪漫的童话世界走向复杂而充满矛盾的现实社会,对于每个青少年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人生挑战

现如今经济日益繁荣,但越来越多的人经历着成长的挫折与痛苦,因此从成长的角度对小说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从成长话题入手,首先对青春期的特点进行探讨,分别对主人公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指出每个人的成长都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反映出霍尔顿成长受挫的因素以及导致这种性格的原因。并在第三部分就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健全人格的培养重要性的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青春期的特点:

根据艾瑞克·埃里克森的成长阶段理论,成年人的年龄介于20-40岁之间,而青少年的年龄就以13—19岁之间。在《韦伯斯特英语大词典》中,青春期指的是一个人成长中的身体和心理的转折阶段,通常介于青春期和法定成人的年龄之间,但主要以青少年阶段的开始和结束为界限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16岁的青少年,正属于青春期。

青春期充满了矛盾。阿德尔森·约瑟夫描绘了青春期的两面性,他认为:“青少年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物质主义的;既是敏感的又是麻木不仁的;既是保守的又是开放的;既是聪明的又是愚蠢的;既是乐观的又是颓废的;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既是无罪天使又是堕落者。几乎是想象中的一切。”

马克思·莱纳也描述了青春期的核心特征,他总结到:“青少年极力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物,然而变得一无所用;心中燃烧着炙热的友情,然而为了保持地位不得不扑灭它;用浮士德的力量、暴力、速度和自我扩张摧毁无所事事的冲动,郁闷的情感:年轻人成长意味着什么,这一切就是答案。”

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行为,理性和非理性交织,如同精神病患者一般。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就是一个具有正反双面性格的人。

每个人都具备双重人格,一个知书达理,一个放荡不羁;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

主人公正面性格:

1.正直

作为同时期青少年的代表人物,霍尔顿也像“愤青”一样憎恨社会的浮华。他鄙视自己的哥哥,为了钱制作一些庸俗不堪的商业片;父亲也只不过是捞钱的代名词,对他的期望就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他讨厌周围的人,一天到晚就是“谈女人、酒和性”; 反感那些打慈善的口号谋求回报的“假善人”。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光鲜的外表下掩藏的却是一颗丑陋的心,觉得他与周围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霍尔顿在现实成长中的经历和彷徨,对社会价值观持反叛的态度,让他的逃离成为必然。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

2. 善良

霍尔顿虽然淘气、叛逆,但他内心善良、乐于助人、有爱心和同情心。他爱他的弟弟妹妹,也爱小动物。被学校开除之后,他还挂念着公园小湖里的那一群小野鸭。担心在寒冷的季节里它们无法生存。在他心中始终保存着儿童对他人的那份爱心。

正如小说中写的那样:“

我老在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和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就坐在那混蛋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种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为他人着想,表明霍尔顿具有童心未泯的美好品质。

正如很多人不愿意长大,不是不愿接受长大的事实,只是不想忘却那段纯情的岁月。霍尔顿是个不想长大孩子,他抗拒着外界的一切,拒绝成年世界中“假模假式”的虚伪。可是一切都是要往前看。不想长大还是要长大,只是心中的那抹麦田可以长存。

负面性格

1. 叛逆

霍尔顿的家境很好,但是,他与父母没有过多的交流,他的家庭能够给予他的关爱仅仅是金钱。这导致了他叛逆的性格。

罗杰斯认为“家庭是满足孩子们身体和情感需要的力量之源;温暖和亲密的家庭关系将使孩子们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但家庭对于霍尔顿而言,只是一个没有温暖的冰窖。

霍尔顿人父亲是一名律师,能挣很多钱。父母只给他钱,没有真正关心过他的内心感受,甚至没有和他有过认真的交流。没人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他的追求和理想。这种忽视使得霍尔顿丧失了最可信的情感倾诉对象。经常会感到迷惘和沮丧。

作家描写霍尔顿在大冬天里身穿风衣,戴着红色猎人帽,将鸭舌帽转到脑后,这种形象显示了霍尔顿对现实的叛逆。长期压抑在心底的看不惯和怨气,只能通过粗话、脏话、打架等来宣泄。

这导致霍尔顿养成了一种怪异的性格,他没有对象可以倾诉。自己被学校开除后,为了逃离父母的责骂,霍尔顿只能选择逃避。

在他的精神世界陷入绝境的时候,缺失温暖的家庭成了霍尔顿精神悲剧的助推器。假设他生活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他的人生轨迹可能会有发生新的变化。冷漠的亲情是造就霍尔顿精神悲剧的重要原因。

2.愤世嫉俗

霍尔顿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年,他讨厌学校,在霍尔顿的眼里,贵族学校是一个不好的地方。以前的校长是一个“最假人假义的杂种”,历史老师斯宾赛不仅愚蠢而且虚伪,他的校友阿克莱令人恶心,并且自己最喜爱的老师居然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发现很多表面仁义道德的人其实都是小人和骗子。慢慢的,霍尔顿开始不相信这个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谎言和伪善。

在大多数人接受社会的复杂和虚伪时,霍尔顿选择了真实和纯洁。虽然他进行了反抗,但他的反抗没的针对性和目地性,导致他的反抗并不彻底。

3.消极与懦弱

在霍尔顿身上,既有纯真、善良、追求永恒个性的一面,也有懦弱、消极、逃避现实的一面。严酷的家教,使得霍尔顿养成了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在学校里即使手套被偷,他也是忍气吞声不敢声张;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霍尔顿连电话都不敢打;为了逃避自己喜欢的女孩和情敌,霍尔顿选择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被学校开除后也不敢回家,只能流落在纽约街头。

甚至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他还想到自杀,想彻底的离开这个世界。没有应对挫折的信心与勇气,这正是霍尔顿性格之中最大的缺陷。

霍尔顿所经历的精神危机,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回避的部分,他们在遇到冲突时,常常无法作出决定或者勇敢承担责任。他们对做与不做总是徘徊不定,反映了青春期独一无二的特点,为理解青少年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心理原因

青春期代表着人生中最复杂的和最纠结的时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触及个人行为成长和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这些变化既有生理的又有认知方面的,也有社会情感方面的,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行为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反复,如精神病人一般。这并非不正常,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二、导致霍尔顿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分析:

异化的社会环境

小说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一方面美国的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另一方面,20世纪40年代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使美国人陷入战争以及防御的紧张情绪中,他们感到了迷失了自我”。

不安笼罩着人们,使整个美国的社会空气显得压抑沉闷。很多人都失去了归属感。社会环境就像一个温床,这对霍尔顿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他天真浪漫的成长阶段中,却看到了人世间最丑陋的一面,异化的社会环境给他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他的精神及灵魂都受到了伤害。

畸形的教育

由于社会和人们的灵魂与精神的逐渐腐败。学校也成为资本主义宣传伪善作风与物质主义的重要场所。充满了谎言和欺骗。校长绥摩反复教导霍尔顿:“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他们完全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霍尔顿明确表示自己是球赛的“另一方”,拒绝随波逐流。而又无能为力。教育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已经完全变质。

家庭温暖的缺失

霍尔顿的父母除了给他足够的金钱外,没有给他相应的关爱。霍尔顿一直缺少父爱和母爱,缺少家庭的温馨。父亲只顾捞钱,母亲遇事只会歇息斯底里的发作。在霍尔顿从纯真少年步入成人的关键时期,他既不能从家里的成年人那里得到建议,又得不到可以学习的榜样。霍尔顿深陷绝望与孤独之中。为了逃脱家庭的恐怖和约束,他不得已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流浪,希望在社会中找到爱和理解。

归纳:

霍尔顿与很多进步青年一样,虽然他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进行了个体反抗,但他的反抗并不彻底,因此,他很难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但霍尔顿的反抗对当时腐败社会的抵抗和叛逆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反思。社会不仅应该对学生传授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重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健全性格和人格的培养

三、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人生命中一段快速变化的复杂时期,处于青春期的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社会归属的确认非常迫切。霍尔顿就是典型的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他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无助。

根据权威部门的研究表明,现在的中学生有近半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异常现象,心理疾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解决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关系到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危及社会稳定与安宁、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大问题。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是从同一性扩散期开始的。同一性扩散指缺乏把自己的需要、情感、目标和价值观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的能力,从而导致自我认知模糊

小说中集中体现为主人公霍尔顿 对“我是谁”“我如何能够适应周围的世界”这些问题的迷茫,他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是模糊的和负面的。

如果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心理调节得不到及时引导和疏解,就会造成心理紊乱,产生心理障碍,最后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石。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这是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

培养健全人格的几个方面

培养孩子的勇气

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

懦弱的人,无论他多么有才华,无论他知识多么渊博,如果他没有勇气,最终他也只能成为一个无能的人。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概念: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

家长如果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很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鼓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包办代替。否则,孩子的独立意识很难培养和树立。

总有一天,孩子要具备独立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必须从小磨练。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自己必须要成为那一个坚强和内心强大的人。要帮助孩子正视现实,勇于面对各种失败与挑战,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和自信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心理要素之一。

战胜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而能战胜自己就是对自我控制的成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对周围的干扰能够泰然处之,而不是怒发冲冠的一时冲动。这对孩子健康情绪的培养很重要。

让孩子学会正确取舍

人生的智慧是:能够争取的就应该尽量争取,应该放弃的就果断地放弃,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清醒地把握住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就会在事业和人生追求中脱颖而出。对于那些你不适合做的事,就应该勇敢地放弃。用自己的理智做出正确的诀择,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结语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经历孤独和痛苦。中国的青少年也面临着与霍尔顿一样的成长问题。要乐观应对挑战,努力融入社会。成年人也要更加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和爱。作为一名麦田的守望者,不仅仅是霍尔顿的理想,也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


逃离中的成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主题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