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低温综合症如何治疗?

春天28127


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患猪都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降至35℃~37℃,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废绝,精神沉郁,特别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能站立,肛门松弛、脱肛等,患猪一般无其他病史。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

1:病因

多发生在严冬和春初,天气突变是其诱因,多发生于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或怀孕后期母猪。而在限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生粉料、饮用凉水的母猪高发。

2:症状

病猪突然发病,被毛粗乱,瘦弱,体温降到36℃以下,严重的可降至35℃以下,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卧地难起,嗜睡,强迫运动,呼吸加快,有时发喘,心跳加快,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肋骨显露,畏寒打颤,耳鼻俱凉,四肢厥冷,呼吸缓慢,结膜、口舌黏膜苍白,有时呕吐或流涎,不愿让仔猪吃乳。有的大便正常,有的大便干燥呈粒状或腹泻,尿量减少。怀孕母猪易早产、产弱仔或死胎,空怀母猪延期发情。病程一般7~10天,最后昏迷衰竭而死

3:妊娠母猪饲养水平控制不合理

妊娠母猪初期采食的能量水平过高,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率增高,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可使母猪在妊娠期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既影响了母猪正常采食,又影响了胎儿的生长发育,致使妊娠母猪抵抗力下降,加之各种应激性因素增多而致消化机能代谢紊乱,造成妊娠母猪身体虚弱,引起不食。

4:妊娠母猪营养比例严重失调

妊娠母猪相对其他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需求量更大,例如:钙、磷、铁、锌、铜、锰、碘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C、B2和叶酸都是妊娠期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饲料中的维生素易氧化分解失效,尤其妊娠母猪后期的矿物质需要量更大,不足时会导致分娩时间延长、死胎和瘫痪的发生率增加,也可引起消化道紊乱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异嗜癖。

5:退烧药使用不当

一般退烧药量过大,药物刺激了温感神经,使温感神经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温症状。如安乃近、扑热息痛、安痛定等都会造成低温。

6:运动不足

目前,大部分母猪饲养在定位栏里,不能正常运动;尤其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长时间爬卧不愿运动,加之胎儿体积变大,压迫消化道,引起肠蠕动减少或弛缓,引起妊娠母猪采食量下降或不食。

7:光照不足

由于冬季猪舍密闭,猪接触阳光较少,圈舍低温潮湿,环境卫生差,易引起内分泌失调,继而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易引起体温降低。

8:便秘

引起母猪便秘的原因较多:如饮水、运动不足;减换料频繁;青绿饲料饲喂过少;母猪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虚火旺盛、胃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都可造成食欲减退或拒食,引起体温下降。

一般病猪体温低于38.5℃或趋于正常,先出现食欲不振,喜卧,粪便正常或稍干,个别便秘,排“算盘珠”样粪便,甚至无排便现象,排尿次数减少发黄;后期拒绝饮食,严重的精神沉郁,反应迟钝,卧地不起,被毛粗乱,瘦弱,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肋骨显露,畏寒打颤,耳鼻发凉,呼吸缓慢,结膜、口舌黏膜苍白,如果产前长时间不食可导致流产、产弱胎、死胎,病程一般7~10天,最后造成母仔死亡的严重后果。

1、加强妊娠母猪特别是围产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应比空怀母猪高。包括母体本身的维持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我们应根据妊娠母猪的营养利用特点和增重规律加以综合考虑,对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控制,应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内降低饲养水平,妊娠后期再适当提高饲养水平。一般妊娠前期(40-60天),每天饲喂2公斤,中期2-2.5公斤,后期3-3.5公斤,同时要看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在整个妊娠期内,经产母猪增重保持30~35公斤为宜,初产母猪增重保持35~45公斤为宜。妊娠母猪应喂大厂家专用饲料,防止饲料霉变,尤其怀孕后期必须供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加强环境调控,减少寒冷应激

妊娠母猪最佳的环境温度是15-20℃。但是妊娠母猪实际有效温度,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墙、体重、采食量、拥挤度以及畜舍内猪饲养数量的综合作用。如果我们的猪舍设备简陋,基础设施相对要差些,可以用塑料膜保温,成本低,效果好,可以用整块塑料布全封的方法,一面墙体一块塑料布,而且还是双层,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圈舍内部温度,防止贼风吹到猪身体,舍内温度明显比舍外高出5-8度。

3、 适当进行运动

母猪在刚配种1-3周和临产前1-2周内可减少运动,使之保持安静,以防遭到意外刺激引起流产或早产。但在妊娠中期(配种20天后至妊娠100天)应让母猪有适当的运动和光照,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

治疗原则:1、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强心并补充能量;2、安胎;3、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自体中毒。

1、对于体温正常不食的妊娠母猪:分别肌注黄体酮60毫克安胎;20毫升复合VB改善消化机能,促进食欲,每日1次,连用2-3天。

2、对于体温低于38.5℃不食的妊娠母猪:(1)先肌注10%樟脑磺酸钠1克,提高体温,体温升至正常后停止使用;(2)分别肌注黄体酮60毫克安胎和20毫升复合VB改善消化机能,促进食欲;(3)然后静脉输液: 10%葡萄糖水500毫升+20毫升VC+肌苷600毫克+ATP40毫克;0.9%生理盐水500毫升+头孢噻呋(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一次,连用3天,母猪即可痊愈。

3、对于低温不食也可用:中药疗法,取党参、黄芪、肉桂、熟附子各25克,干姜、草果、连翘、炙甘草各15克,共研成细末与红糖30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温后灌服病猪。一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50毫克,每天1次,连续3-5天。

4、对大便干硬体温低的病猪:先用温肥皂水灌肠,促进粪便软化,将硬粪球排出体外,再灌服植物油或石蜡油50-150毫升,缓泻,待粪便排出体外后,多饮水,饲喂青饲料,并且加强运动;分别肌注20毫升复合VB和10%樟脑磺酸钠1克,每日1次,连用2-3天。

5、实用小妙方: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按患猪体重的大小,取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再取红糖100-150克,加温水500毫升,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次,连续3天。

应加强饲养管理,补液、强心、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以补气、血为主,采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对此病应早诊断并及早正确用药,如在治疗中体温仍下降,低于35℃,肛门极度松弛的病猪。治疗可按以下处方进行:   5.1西药疗法:每100kg体重母猪用50%葡萄糖120~160ml、辅酶A800~1000IU、400~500mg维生素B6、维生素C2.5~4.0g,混合后一次静脉缓慢推注(注射液加热至37.5℃~39.5℃效果更好);首选颈部肌肉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按0.4ml/kg肌肉注射,隔日1次,或10%的樟脑磺酸钠10~20ml,每天1次,连用3~4天即好。有条件的农产可往饲料里加入适量的人工盐和酵母片。

5.2中药疗法:党参、黄芪、肉桂、熟附子各25g,干姜、草果、连翘、炙甘草各15g,共研成细末,用开水冲后加适量红糖,候温灌服。诸药加水1000ml,火熬至500ml,1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50~100mg,每天1次,连续3~5天。

5.3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按患猪体重的大小,取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接着取红糖(也可用白糖)100~150g,加适量开水溶解,候温,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3次,连续3~4天。

对于大便干硬的可先用温肥皂水灌肠,待干硬粪便冲出后,再用温口服补液盐深部灌肠。对于呕吐的可适量肌肉注射胃复康。喂食和饮水中可适当加入熬煎好的生姜辣椒汤,以刺激机体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体温上升。还可适当升高猪舍温度,铺干净柔软垫草。患病期间坚持每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感染药治疗。

望采纳谢谢!





一介茶农陈鲜森


应加强饲养管理,补液、强心、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以补气、血为主,采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对此病应早诊断并及早正确用药,如在治疗中体温仍下降,低于35℃,肛门极度松弛的病猪。治疗可按以下处方进行:   5.1西药疗法:每100kg体重母猪用50%葡萄糖120~160ml、辅酶A800~1000IU、400~500mg维生素B6、维生素C2.5~4.0g,混合后一次静脉缓慢推注(注射液加热至37.5℃~39.5℃效果更好);首选颈部肌肉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按0.4ml/kg肌肉注射,隔日1次,或10%的樟脑磺酸钠10~20ml,每天1次,连用3~4天即好。有条件的农产可往饲料里加入适量的人工盐和酵母片。

5.2中药疗法:党参、黄芪、肉桂、熟附子各25g,干姜、草果、连翘、炙甘草各15g,共研成细末,用开水冲后加适量红糖,候温灌服。诸药加水1000ml,火熬至500ml,1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50~100mg,每天1次,连续3~5天。

5.3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按患猪体重的大小,取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接着取红糖(也可用白糖)100~150g,加适量开水溶解,候温,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3次,连续3~4天。

对于大便干硬的可先用温肥皂水灌肠,待干硬粪便冲出后,再用温口服补液盐深部灌肠。对于呕吐的可适量肌肉注射胃复康。喂食和饮水中可适当加入熬煎好的生姜辣椒汤,以刺激机体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体温上升。还可适当升高猪舍温度,铺干净柔软垫草。患病期间坚持每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感染药治疗。


尚未开始的旅行


母猪出现低温综合症其实还是跟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饲料、环境卫生等,那么,低温到底是怎么引起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今天小洋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猪体正常体温在38-39.5范围内,超过或者低于都属于都不正常,今天来分析低温,精神不佳、食欲减退、毛色杂乱、粪便干燥等症状。

引起低烧主要哪些原因,饲养管理、环境卫生、通风换气、母猪饲养环境太固定,运动不足,发生该病主要在秋冬季节,此时由于天气原因冷,母猪饮用太冷水对于肠道收缩出现痉挛迹象,从而导致母猪低烧不退,甚至到最后死亡。

预防低烧还需要从平时饲养管理着手,必要时提高母猪自身健康度,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病情严重,损失无法估计,冬季保温是每个猪场最大问题,有条件猪场可以使用烤火炉升温,同时通风换气最关键。

治疗方案及时对症,母猪出现低温首先大剂量使用樟脑磺酸钠注射液,连续三天每天一次,同时做好日常饲养管理,使用蛋白质高的饲料,促进母猪足够营养。此时可以在猪舍添加灯泡保温工作。

总结,母猪出现低温综合症是很多原因引起,需要找对疾病才能有效防控,定期做好母猪预防和保健工作,定期调整配方,增强母猪健康体质,提高母猪饲养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和损失,才能有效促进猪场发展前景。

以上是小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学习,你也可以关注 我每天会更新养殖技术信息!





天府农人刘洋


母猪低温综合症是猪场母猪群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低温相比与高温,治疗难度更大,轻则造成母猪死胎、流产,严重的可能引起母猪死亡,给猪场,尤其是散养户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母猪低温综合症特点】

  1. 季节性:冬天和春天天气寒冷季节高发
  2. 妊娠后期母猪高发: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分娩后高发,占比80%
  3. 散养户高发:中小规模养猪场和散养户高发

【低温综合症临床表现】

  1. 温度低于38℃:猪的正常体温是38-39.5℃,但是母猪体温一般在38.5-39.5℃,低于38℃的母猪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2. 精神状态不佳:前期精神状态还好,随着时间延长,精神沉郁,目光呆滞,趴卧不起
  3. 便秘:粪便发干,排便困难,呈球状
  4. 采食量下降:食欲不佳,甚至废绝,饮水正常,严重的母猪10天可能都不怎么采食
  5. 妊娠母猪流产:流产后母猪多数能够恢复食欲和采食
  6. 哺乳母猪产后无乳:多数母猪分娩后容易出现,奶水差或者无乳
  7. 发病后期:走路打晃,可视粘膜苍白,身体发凉,反应迟钝,身体脱水,露脊骨,膘情不好
  8. 严重的母猪出现死亡

<strong>

【低温综合症发病原因】

1、妊娠后期母猪高发原因

胎儿发育压迫肠道:妊娠母猪在怀孕后期,85天以后,胎儿发育过快,随着胚胎的生长,压迫胃肠道,母猪又饱腹感,而且影响母猪消化,减少胃肠蠕动,影响食欲,机体摄入营养不足,长期下去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导致体温降低。


2、产后母猪高发原因

母猪分娩后,体能消耗太大,气血不足,个别母猪助产感染或产后子宫炎和乳房炎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炎,引起母猪机能紊乱,造成低温。

3、缺乏运动

母猪怀孕后期由于过度肥胖、懒惰、不愿活动,致使新陈代谢机能降低,体内产热减少,散热增加,造成体温降低,从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引起机 体抵抗力下降,消化系统机能紊乱。

4、严重便秘

母猪严重便秘,粪便长期滞留在肠道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发酵,产后毒素被吸收,从而影响肝胆代谢,造成采食下降。

5、冷应激

冬季和春季气温较低的季节,中小规模客户猪场由于设备设施问题,在环境控制上,尤其是温度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母猪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影响正常采食,容易形成低温综合症。

6、退烧药副作用

有些母猪由于发病高烧,打退烧针或者饮水退烧药过量或者时间过长,导致母猪体温降低到38℃以下,难以恢复正常。

7、疾病因素

<strong>一般慢性病毒性疾病在长期影响下,容易造成母猪低温综合症,如蓝耳持续带毒、温和性猪瘟、圆环等。

温和性猪瘟:母猪温和性猪瘟或者免疫猪瘟疫苗抗体阻断值总是低于阳性值的猪,在病毒的持续感染下,持续表现疾病的亚临床症状,便秘与腹泻交替,肠道有纽扣样溃疡,

体温降低。

蓝耳、圆环:蓝耳和圆环就像双胞胎一样,一个出现一般就能检测到另一个病毒阳性,他俩都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造成猪群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差,持续带毒,并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和感染其他疾病的概率,这样的母猪在妊娠期间,容易出现流产,而且在流产之前母猪一般表现低温综合症。

  1. 母猪体温低于38℃: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 10 -20mL,体温恢复后停止使用。
  2. 母猪体温低于36℃: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或者地塞米松,恢复到38℃再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
  3. 输液:5%葡萄糖350毫升+黄芪多糖×2支+维生素C×1支+50%葡萄糖40毫升,迅速补充能量,加速代谢和血液循环,促进母猪体温回升
  4. 葡糖糖饮水:低温综合症的母猪采食量下降,但是饮水还行,可以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补充能量,促进代谢。另外可以在饮水中配合黄芪多糖、维生素、红糖。
  5. 其他药物对症治疗:阿托品、安钠加、三磷酸腺苷、肌苷、ATP、辅酶A等。

《猪业前沿》持续为养猪人答疑解难、定期分享养猪新闻、疫病综合分析,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猪业前沿


一、产生的低温综合症的临床症状

母猪在怀孕中后期常发生一种以体温低于38℃、便秘、厌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一般在早晨发病较多,发病猪被毛粗乱,皮肤苍白,表皮体温极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粪便干硬 ,病猪步履蹒跚,发病严重的会导致卧地不起。

1、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 10 mL,体温恢复后停止使用。肌肉注射黄芪毒清稀释富力壮,50kg体重各1支,连用3天。

2、体温低于36℃时,需要紧急救治,肌注肾上腺素 0.2 ~ 1.0 mg/kg 皮下注射,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加速达到升温的目的。

3、口服百立丰 50 mL,每天2次,连用 3天,可以有效改善便秘的症状。

4、50kg饲料中加入益科新泰100g、护身宝200g,连用1周。

5、特殊严重病例可以静脉滴注 10%葡萄糖,维生素C,辅酶A,肌苷,ATP,细胞色素 C,可以快速恢复实质脏器的功能,迅速提高体温。注意,在静脉给药时,一定要加热后才能注射。




三、预防措施

1、本病主要在饲养环境较差,圈舍较冷的散养户家比较多发。所以在冬季提高圈舍的温度,对于本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饲料不全,营养缺乏的散养猪场,在母猪妊娠80天以后饲料中要添加哺乳母猪猪料和麦麸子,不但能增加营养,而且可以预防母猪便秘。

3、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根据天气的变化来确定通风与保暖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温室保持在 5 ~ 8℃以上,低温综合症的发生大大减少,如果舍温 2℃则低温综合症发病数量就会增加,因此冬季保暖是减少低温症的关键。

4、怀孕后期母猪 200 kg 饲料中添加金免核苷100g,益科新泰 100g,连用一周可以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5、母猪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便秘的发生,在饲料中添加金倍素,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便秘的发生几率。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帮助,谢谢!


饲料博览


当出现厌食不吃时,一定要测它的体温。这个时候,如果打抗生素易形成低温,形成绝食。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补气,补血,活血,保肝利胆,利尿,打通肠道。保证不脱水,电解质平衡。如果出现耳朵发凉,内热不吃,需要给它补充能量,调节电解质平衡。采取静脉注射,20分钟见效ATP+VC+VB6+氯化钾+奥美拉唑+西米替丁+门冬氨酸钾镁,配制0.9%的葡萄糖盐水。分别进行静脉注射。

连续使用2天,开始吃食时,少喂勤添



农村生活361


1、妊娠母猪饲养水平控制不合理

妊娠母猪初期采食的能量水平过高,会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率增高,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可使母猪在妊娠期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既影响了母猪正常采食,又影响了胎儿的生长发育,致使妊娠母猪抵抗力下降,加之各种应激性因素增多而致消化机能代谢紊乱,造成妊娠母猪身体虚弱,引起不食。

2、妊娠母猪营养比例严重失调

妊娠母猪相对其他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需求量更大,例如:钙、磷、铁、锌、铜、锰、碘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E、C、B2和叶酸都是妊娠期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饲料中的维生素易氧化分解失效,尤其妊娠母猪后期的矿物质需要量更大,不足时会导致分娩时间延长、死胎和瘫痪的发生率增加,也可引起消化道紊乱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异嗜癖。

3、退烧药使用不当

一般退烧药量过大,药物刺激了温感神经,使温感神经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温症状。如安乃近、扑热息痛、安痛定等都会造成低温。

4、运动不足

目前,大部分母猪饲养在定位栏里,不能正常运动;尤其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长时间爬卧不愿运动,加之胎儿体积变大,压迫消化道,引起肠蠕动减少或弛缓,引起妊娠母猪采食量下降或不食。

5、光照不足

由于冬季猪舍密闭,猪接触阳光较少,圈舍低温潮湿,环境卫生差,易引起内分泌失调,继而导致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易引起体温降低。

6、便秘

引起母猪便秘的原因较多:如饮水、运动不足;减换料频繁;青绿饲料饲喂过少;母猪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虚火旺盛、胃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都可造成食欲减退或拒食,引起体温下降。

母猪低温不食综合症的症状

一般病猪体温低于38.5℃或趋于正常,先出现食欲不振,喜卧,粪便正常或稍干,个别便秘,排“算盘珠”样粪便,甚至无排便现象,排尿次数减少发黄;后期拒绝饮食,严重的精神沉郁,反应迟钝,卧地不起,被毛粗乱,瘦弱,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肋骨显露,畏寒打颤,耳鼻发凉,呼吸缓慢,结膜、口舌黏膜苍白,如果产前长时间不食可导致流产、产弱胎、死胎,病程一般7~10天,最后造成母仔死亡的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母猪低温不食综合症的发生?

1、加强妊娠母猪特别是围产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应比空怀母猪高。包括母体本身的维持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我们应根据妊娠母猪的营养利用特点和增重规律加以综合考虑,对妊娠母猪饲养水平的控制,应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在一定限度内降低饲养水平,妊娠后期再适当提高饲养水平。一般妊娠前期(40-60天),每天饲喂2公斤,中期2-2.5公斤,后期3-3.5公斤,同时要看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在整个妊娠期内,经产母猪增重保持30~35公斤为宜,初产母猪增重保持35~45公斤为宜。妊娠母猪应喂大厂家专用饲料,防止饲料霉变,尤其怀孕后期必须供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加强环境调控,减少寒冷应激

妊娠母猪最佳的环境温度是15-20℃。但是妊娠母猪实际有效温度,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墙、体重、采食量、拥挤度以及畜舍内猪饲养数量的综合作用。如果我们的猪舍设备简陋,基础设施相对要差些,可以用塑料膜保温,成本低,效果好,可以用整块塑料布全封的方法,一面墙体一块塑料布,而且还是双层,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圈舍内部温度,防止贼风吹到猪身体,舍内温度明显比舍外高出5-8度。

3、 适当进行运动

母猪在刚配种1-3周和临产前1-2周内可减少运动,使之保持安静,以防遭到意外刺激引起流产或早产。但在妊娠中期(配种20天后至妊娠100天)应让母猪有适当的运动和光照,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

治疗原则:1、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强心并补充能量;2、安胎;3、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自体中毒。

1、对于体温正常不食的妊娠母猪:分别肌注黄体酮60毫克安胎;20毫升复合VB改善消化机能,促进食欲,每日1次,连用2-3天。

2、对于体温低于38.5℃不食的妊娠母猪:(1)先肌注10%樟脑磺酸钠1克,提高体温,体温升至正常后停止使用;(2)分别肌注黄体酮60毫克安胎和20毫升复合VB改善消化机能,促进食欲;(3)然后静脉输液: 10%葡萄糖水500毫升+20毫升VC+肌苷600毫克+ATP40毫克;0.9%生理盐水500毫升+头孢噻呋(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一次,连用3天,母猪即可痊愈。

3、对于低温不食也可用:中药疗法,取党参


情天的乡村


一个最起码的常识,疫苗是弱毒苗,抗生素可以杀死病菌,你用抗生素稀释疫苗有什么用,还有就是问你为什么要用抗生素稀释呢?我接触许多的养殖户他们以前都是听信一


金财每一天


母猪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氨基酸,保护母猪的胃肠道真菌平衡,提高母猪的肌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