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此是学

莫武 | 即此是学

莫武,1969年生于广西南宁,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92年师从陈国斌、张羽翔先生。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导师王镛先生,0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攻读博士,导师王镛先生、薛永年先生,08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师。


莫武 | 即此是学


对古代的书画印作品,可以不收藏,但是一定要多看,最好有条件能看原作。我个人就很喜欢看古代书法、绘画、印章等的原作,历年来在博物馆、拍卖会、私人藏家那里看了很多。


“万物过眼即我有”。对艺术家而言,修养当然很重要,但不是说读古书、读诗词就是修养,我觉得可能足球或者橄榄球比赛对书法篆刻不妨有更直接的影响,因为它们都是动的东西,都是视觉上的感受。足球、橄榄球比赛的情形,跟古代书法里讲的‘笔阵’是相通的。书法理论最早的源头,是跟军事理论有密切关系的,最早的书法术语多是挪用兵家、阴阳家术语,而很少用儒家的用语比如平和、中庸之类。汉魏书论里都是讲笔势、书势,讲“争”、讲“让”的,拿天地万物的生动性来形容书法,讲的是一种势、一种动的东西。体育比赛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跟古代的兵阵争战是相似的,都有关布阵、走位、卡位、争让,在视觉上很有生动性。而艺术形式上的生动性,才是最重要最可贵最鲜活的成分。所以,我们不必把艺术修养界定得过于表面和狭隘,好像读点古书,会写古文诗词就叫有修养,这就太愚蠢了。按古人的说法,“世事洞明皆学问”,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艺术家也可能会有更多别样的启发。


莫武 | 即此是学



以往很长的时间里,我在创作和理论两方面都下功夫去做,但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学术研究是求“真”,而艺术则是求“可能性”。比如说我们在古代书法里看到了某种可能性,别人做过一点但没做下去,我们受了启发可以接着做,这就是追求一种可能性。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既古又新的,能在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又有所创变。临摹好,是种能力,但在自己的书写中组合、运用好,是更重要的能力。书画印都有这个特点,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向后看、向前走’。传统艺术就是在一种限定的规则里面看谁玩得好,谁有想象力。而当代艺术,就不是在规则里玩的了,而是在玩规则、创造规则了。当然,当代艺术里面也有一些做得挺好的,只是,当代艺术跟传统艺术还是不同的玩法。


莫武 | 即此是学



很多人是将把印刻得很工整、不残不破,看做是有工夫和讲传统,但其实这不是一回事。我最早自学刻印时,不到二十岁,没有老师教,看着书自己摸索着已经可以把印刻得很工整细致,然而这只是一种美术字化的形式,无非是在石头上认真地修、削而已,这不是“刻”印。


中国传统书画印的主流,其实是文人趣味主导的,讲的是写意性,起码从宋代苏轼、米芾以来就是这样。即便是工整的风格,也不是“修”、“描”出来的,而是讲舒情达意的。比如说黄牧甫的印章,看着很工整,但其实很“生”。他下刀时,很爽快,也很写意,一刀就是一刀,干净利落,刀与刀之间是怎么衔接的、每刀是干什么都是交代得很清楚的,所以说黄牧甫的印里包涵着一种很写意的成分。一方面是即兴的写意的,追求自然的,一方面又是在这个即兴挥洒的进程中,把形式关系考虑得很清楚,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在里面。一味追求工整细致,以修、削等方式小心翼翼地刻印,从文人艺术的传统角度上看,倒并不是正宗。好比绘画中,细谨的界画,从来为文人画家所鄙视。


莫武 | 即此是学


印章有一定的工艺性,但如果以牺牲写意性为代价,则恰恰就是要坏在这个‘工’字上。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没有一定的写意性,那么他最多只能算是一个二流的艺术家,书法、绘画、刻印都如此。传统文人艺术观念里,都是以写意性为贵的,强调抒情达性,跟工匠所擅长的工谨细密的“匠气”相区隔。比如说玩紫砂壶的陈鸿寿,好多人做的紫砂壶都要比他做的漂亮得多、精致得多,但为什么人们却都说他做得好呢?陈鸿寿有句话讲得好:“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而时见天趣。”其实这句话就描述了中国传统文人“游于艺”的特点:这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游戏”,过于苛求表面的工细,就会丧失天趣,丧失艺术的真挚。



贡布里希曾说:艺术本是个严肃认真的游戏。这个说法,我很认同。书法无关家国社稷人民疾苦文化成就影响力等等“宏大叙事”,它只是个常人闲下来时的游戏,但这游戏要玩好了,也不容易。朱熹编撰的《小学集注》里,记载程颢有这么一句话:“非欲字好,即此是学”。这个游戏,值得认真去玩玩。


莫武 | 即此是学

莫武 | 即此是学

杜甫登岳阳楼

莫武 | 即此是学

外物俗人七言联


莫武 | 即此是学

陶印“且为陶一觞”

莫武 | 即此是学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莫武 | 即此是学

陶渊明诗小品


莫武 | 即此是学

苏子瞻临皋闲题

莫武 | 即此是学

东坡试院煎茶诗

莫武 | 即此是学

陶印“云鹤有奇翼”


莫武 | 即此是学

东坡猪肉颂

莫武 | 即此是学

王维诗小品

莫武 | 即此是学

一年三月七言联

莫武 | 即此是学

心远地自偏

莫武 | 即此是学

水如云想七言联

莫武 | 即此是学

陶渊明庚戌九月中于西田获稻

莫武 | 即此是学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莫武 | 即此是学

陶渊明归田园居二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