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篇古印度文明进程

在两河流域文明生存的智人们,通过波斯湾的阿拉伯海的海岸线,走到印度板块的印度河平原,在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长时间固定生存生活的影响下,又发展进化出不一样的文明进程。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喜玛雅拉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在印度河流域平原生存的智人们心中,那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所以喜玛雅拉山冰雪融化的雪水,冲积下来形成的印度河和恒河的河水被印度人们称为圣河和圣水。同时生存在印度河的古代人们来说,由于对于自然界的无知而会产生各种崇拜和敬仰,无法知道的自然现象天空星星,月亮,太阳,大山,会对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古代人们,在绘画艺术和雕刻工艺中发挥着古印度人的智慧和知识的想象。印度人对待认识无知世界的各种物质的崇拜,又有一番不一样的认知与见解,形成了不一样印度人风俗人情的习性知识。

由于通过两河流域文明为中心点,文明的辐射范围包括了埃及尼罗河文明,欧洲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不管哪一个地区有文明知识的出现,都会通过交易或是征战,来影响着其他文明的历史进程,知识文化和应用工具的发现发明,会在各个地区历史进程融合中制造出来,带动着印度地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下面的印度文明的历史进程,来了解印度的文明历史和风俗地理人情。

第一 印度文明简史

1.哈拉巴时期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50年

在印度河谷地区共有5座古代城市,其中最大的两座是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的摩亨约、达路,和位于旁遮普省的哈拉帕。这两个城市每座约有居民5万多人,其他三个城市人口略少。它们最初的建设始于公元前 2500 年,几乎和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一样古老,不但城市的年代异常古老,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座城市在建造之前,似乎就已经作了非常细致的设计。不论是公共建筑、住宅、街道、商业区还是仓库,都规划得极有条理。 摩亨约.达路可谓上古时代城市设计的最佳典范,整座城市布局合理、规范,极端重视条理、秩序和计划,颇具现代化城市特征,每个城市都分为几个区,每个区都有墙围绕着,全城是四方网格设计的整齐街道,宽阔的街道呈棋盘式布局向四面伸延,两条南北向和三条东西向大路纵横交错,四周筑有城墙、塔楼、壕沟,均用烧制砖石砌成。人们居住的房屋设计风格基本相同,均是中间有天井的四合院结构,楼梯直接通往楼上或屋顶,窗户上装有活动的木格窗。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化时期,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也代表一种城市文明,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

2.雅利安文明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00年

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700年初,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500年,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3.波斯帝国时期 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00年

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

4.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500年后期至公元前187年

波斯帝国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建立了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阿育王统治发展到全盛时期,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

5.贵霜帝国 公元1世纪至3世纪

是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斯坦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曾拥有人口百万士兵二十多万,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贵霜帝国的建立,打开了南亚与中亚之间的屏障,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由大月氏(dà ròu zhī)五翕侯贵霜翕侯部落建立。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击败,西迁中亚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巴克特利亚(由古希腊人在中亚建立的国家),统治整个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大月氏部族一分为五,迁往东部山区,设五部翕侯统治,贵霜是其中一部。

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丘就却又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喀什米尔地区,后定都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尔),奠定了帝国的基础。

6. 笈多王朝(320年-540年)

4世纪初,由于贵霜帝国衰落,笈多王朝的兴起,建都华氏城,王朝取代贵霜帝国,逐渐统一了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北印度地区,到了超日王(380-415)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首都是华氏城。王朝同国外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往来。

7. 哑哒人入侵时期(400年—500年末)

5世纪中叶,哑哒人自中亚侵入印度。6世纪初,哑哒人占领印度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528年北印度各王公的联军打败哑哒人,但是由于笈多国家经哑哒人打击以后,内部各小邦纷纷独立,陷入分裂混战之中,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

8. 戒日帝国(606年-647年)

戒日帝国是从笈多王朝分裂后的一个小邦国中发展起来的。7世纪初戒日帝国兴起,哑哒人被逐除,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疆域东到孟加拉湾,西迄旁庶普的几乎整个北印度。戒日王统治时正值玄奘访印,他对玄奘给予很好的礼遇。

9. 拉齐普特人时期(600年中-1100年末期)

戒日王死后帝国再次陷入分裂,拉齐普特人统治的各小国割据称雄,拉齐普特人是土著王公贵族后裔,军事种姓是外族人,拉齐普特人最初是一支名叫古吉罗人的游牧部落,后与当地贵族融合的后裔,8-10世纪印度又有三个大国互相争霸。

10. 伽色尼王朝(962年-1186年)

中亚阿富汗境内兴起的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1001-1026年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穆德先后共17次侵入北印度,未在印度建立其统治,他死后其国家很快就瓦解了。旁遮普并入伽色尼王朝。阿富汗的突厥人入侵北印度时,印度南部在10-12世纪时兴起一个朱罗王国,该王国曾远征锡兰,并与阿拉伯有频繁的贸易往来,12世纪末陷入分裂。

11. 德里苏丹国家(1206年-1526年)

阿富汗的古尔王朝(1152-1206年)从1175年开始不断入侵印度,1206年古尔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遇刺身死,使得其国家分裂。而统治印度的总督(穆罕默德的一位部将,名叫顾特布-乌德-丁·艾贝克)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故称德里苏丹国家,北印度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王朝。期间经历了五个王朝。

印度自古就有外族不断从西北山口侵入,这些外族侵入后大都与当地居民融合或同化。但是阿富汗的突厥人与以往大为不同,他们在伊斯兰教“圣战”的旗帜下进来的,不但没有被当地的文化同化,而是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但是印度教的传统宗教力量也根深蒂固,总而言之印度最大的特点是多分裂少统一,以及多种宗教长期并存。

12. 莫卧尔帝国(1526年-1707年)

莫卧尔帝国的创立者是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自称蒙古人,1526年4月巴布尔率2万多大军进攻德里苏丹国,巴布尔取得战争的胜利,在印度建立起莫卧儿帝国,1529年巴布尔统一了北印度,到了阿克巴(1556-1605)即位后,莫卧儿帝国进入鼎盛时代。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王朝。北方包括阿富汗和克什米尔。

第二 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主要存在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直是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1. 婆罗门为第一等级,在社会上为首脑之尊,其他各等级包括国王在内的刹帝利,对婆罗们都应敬重礼让,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组成,成为婆罗门教的祭司,可以经管其他行业,只动口不动手,作为业主和管理领导人员。婆罗门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也参与执政,常作国王的顾问,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动,甚至随军出征,婆罗门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除了这些剥削收入以外,婆罗门正式的补充收入是来自国王贵族的布施,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战争虏获和国家税收的分配,表现为大量的馈赠,婆罗门是最富有的阶层。

2. 刹帝利为第二等级,是由王族和军事行政贵族集团组成,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在理论上说婆罗门优于刹帝利,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国王属刹帝利等级,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个种姓之间的争雄,这种争夺有时在思想文化上表现出来,刹帝利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的统治阶级,甚至更加富有于婆罗门,因为战争掠夺物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有。

3. 吠舍为第三等级,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养者,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众,吠舍原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各业的平民大众,由于小生产者分化也产生贫富的两极,吠舍中有些少数发家致富之人,甚至从事高利贷活动,在婆罗门和刹帝利统治之下,吠舍已无政治权利可言。按婆罗门教的理论,吠舍与刹帝利、婆罗门都属高级种姓,死后投胎可再度为人,因而称再生族。第四等级首陀罗则属非再生族,因此吠舍可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祀和听讲教义,首陀罗则绝对不能。实际上是再生与非再生的界限就是过去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异族人,雅利安公社成员与非公社成员判然有别的反映。

4. 首陀罗为第四等级,指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最初是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各族组成,后来包括种种原因而被降到这个最卑贱等级的雅利安人,他们失去了政治、法律和宗教上的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告的低贱地位,他们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人视为低贱的职业,有少数自食其力的工匠,但多数沦为佣工和奴仆,作为最低贱的等级,首陀罗的地位和奴隶相差无几,其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奴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