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你怎么看?

公认东


的确,农民不该住楼房!因为鸡鸭鹅猪羊怎么办?牛马驴怎么往?农民的小四轮车往那放?小菜地怎么种?这些全是实际情况!大家考虑过吗?


家姥姥姥爷


农村流传一句话“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你怎么看?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农民上楼主要分为新农村建设、异地搬迁安置等几种形式,但这对多数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或许有些“太超前”了。我们知道,城市发展一般是沿江、沿路等建设而成,而农村的村庄主要靠田地分布,主要是方便耕田种地。如果让农民上楼居住,这是不利于种地的,正如农村流传的“农民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

需要清楚看到,现在农村即便建设“社区”,让农民集中居住到一块儿,虽然居住环境有较大提升,但农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等还是不会有城市那么的完善。那么,为什么有不少农民不情愿上楼呢?

首先,农民“上楼”居住最大的限制就是不方便种地。虽然当前种地不赚钱,很多人也因此弃耕土地进城打工,但土地在农民的心里依旧有较重的分量,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那几亩承包地。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建设新型社区居住在一起,造成了不少家庭离自家农田的距离较远,很不方便耕田种地。

其次,农民“上楼”所居住的房屋,其面积往往比原来的房屋要小很多,既不能满足自家居住所需,又没有充裕的地方放置农具、饲养家禽等。集中居住到一个地方,势必会带来人员吵杂、上下楼不方便等情况,农村老人更喜欢居住在环境宁静的地方。

最后,农民“上楼”以后吃啥喝啥,靠啥养活一家人。虽然当前种地不赚钱,但很多农民还是会将离家近的田地适当种一些,已解决自家吃饭问题。但是,如果让农民“上楼”,会由于居住的地方距离田地更远了,可能过几年种的地就渐减少了,甚至不想再继续种了。在有没有解决“上楼”的就业问题前,就让农民轻易“上楼”了,会带来不少农民不种地又没有工作问题,那么这些人今后吃啥喝啥呢?

因此,有不少农民或许基于这些顾虑或担忧,从而产生的“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说法,这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要让农民“上楼”居住,最好是要因地制宜,可以适当分散建设新型社区。可以将以前相邻的一两个小村庄修建在一起形式,形成有百十户左右的小型社区,但也既要考虑农民方便继续种地,还要考虑房屋和附属设施的实用性,房屋最好盖成一家一栋的二层楼房;而不要建设那种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社区,不要盖成城里那样的商品房,以免带来后续的很多问题。


乡鉴


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是有切实道理的,也是一种客观现状。

改革开放,让农村人可以脱离土地,出去打工挣钱,但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两个孩子,正常都是男人出去挣钱,女人在家看着老的小的,一年下来,正常家庭一年能存5-8万现金,就是不错的收成了,家庭开支大的,存5-8万都不可能,别看现在说“搬砖”的工资高,但平均到家庭人头上,就拖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后腿了。

现在农村,到处都是小洋楼,小别墅,三层五层的都有,前年我表弟盖了三层,单层175平米,只一层做了装修,一共花了54万元。他盖房的时候孩子十岁,结婚已经十多年了,盖房的时候他手里就只有30万现金,房子一盖,就欠下了几十万的债务,如今夫妻两在外地打工,把孩子 留给父母照看,年复一年的不停还债,何止于这里,还有两层没有装修呢,这个也是以后一笔很大的开支。

所以说盖房产生的结果就是把前5-10年的积蓄全部掏出来,把后5-10年钱全要搭进去,前后一算10-20年钱全部花在盖房上,人的一生,年富力强的时间,有几个十年啊,所以说一盖房就好日子到了头。

前段时间与一个湖北人聊天,他说他们那里女孩再走找婆家,不找没有盖房的,也不找新盖了房的,只找那些盖了房八年十年左右的,我始觉得惊奇,后来仔细问一下才知道,没有盖房的一种情况是没有经济能力盖,属于穷家庭,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不愿意了,另外一种就是有能力但是没有盖,结婚以后再盖,这样结婚以后盖房又回到了赤穷状态,所以女孩们不愿意;新盖了房的别看住所光鲜亮丽,但实际口袋里已经空了,这样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新盖房的她们也不愿意。只有那些盖了八年十年房的,哪怕房子旧了点,但至少这户人家现在口袋是丰满的,该欠的债也早还清了,以后只过自己的日子就可以。我听完恍然大悟。

现在农村的经济收入,很多地方都是靠出去打工,而且不是家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因此 收入有限,但是农村现在盖的房子,一个比一个漂亮气派,花钱也越来越多,其实这也是一种很不理智的浪费,那么大的房子,正常都是在关老鼠的,钱财白白浪费了。不值得提倡。


宜劳宜获


“农村人住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说来也有一定的份量。今年放假回家过春节,在初二吃亲属团园饭时,互聊中,有一个刚买套房住了几个人月后的亲属说:当初为了儿子结婚,就东借西讨,才买得套房住,但住后,烦心事来了,以前借部分亲友的钱,人家急用,没有办法及时还,而产生矛盾了,这还是小事,最烦是,每天要花钱买米买菜,每月要交水、电、垃圾等费,住在套房,走都不敢大步,叫不敢叫高声,每晚九点过后,不敢电视中一点音量了,打手机也小声讲了,邻居房也不敢互相走访,……唉住套房真不习惯,不如在老家农村的好,但现在回不去了,田地没了,房地卖了,真有点后悔当初了。听了亲属的话,我也非常同情他,但这是形势的变化结果使人意想料不到的,所以,想事做事应要谨重一点,不然后悔药是没有卖的。农村人上楼,应看其经济力的承受而定的,不能一味跟风追髦,赶鸭子上架是行不通的。有钱可以到大地方买楼,过舒服豪华生活,没有太多的钱,就老实呆在家乡过清净的日子嘛。



顺心顺利622


这是开发商的阴谋,开发商裹挟了政府。

盖楼盖楼,榨干了城里人,现在又把鬼主意打到农民头上了。新的房奴们将在农村诞生!

从此后,农民的田园经济模式不复存在,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家禽牲畜养殖副业收入没了,各种城镇居民的乱七八糟开支(物业费,取暖费,停车费,水电煤气费,大医院的天价医疗费等等)。农民就那点租地、打工收入,可怜巴巴的,捉襟见肘,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许多无力打工的,他们凭什么负担得起像城里人那样的高支出?一辈子的积蓄也供不起买楼钱,贷款还贷房奴,新一代贫困户即将批量诞生!精准扶贫恐将夭折!


相约春天5


今年春节,自己的亲戚买楼住进了新房,提前拜年吧,开电车到了门口,门卫拦住不让进,讯问到几号楼上谁家,然后门卫联系核实,核准后,门卫说车停放何地,只给三十分钟时间,过时锁车。到了亲戚楼下,亲戚下楼后再领进电梯,上楼到家,坐了十分钟后不断看表,省怕误了时间,造成不必的麻烦,本该高高兴兴喝点茶,叙叙家常,一想到别误了时间,感到很扫兴,坐了不到半小时,便匆匆下楼开车回家了。想想心里特别不好受。不远的将来自己也住上了楼,亲朋好友来往坐客的肯定会少的,心里就压抑了许多,那跟农村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生活,行动的方便好呢!


金玉满堂744


农村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我家就在城镇附近,而且山后面是个旅游景点,2018年的时候就听说要在我们村弄个新的旅游景点入口。所以要征地,然后公文也出来了 也公示了。这件事情到后来就没有动静了。听说,隔壁村想征地得到赔偿后还要每一年的分红,就这样谈不笼,所以人家也不征了。


我条村有位从城镇过来建房子的伯伯,因为当时要征地,为了不让别人建房子就把我们村给断电断水。但是那伯伯还是选择把房子给建起来了。其实,他不是为了得到赔偿款。而是为了一有时间就下来住。他房子建好后,接了邻居的水电用。

那位伯伯说:“喜欢住农村,在农村自己建的房子空间够大,住着舒服。”“农村人住了楼”就像那位伯伯说的那样,住楼房不舒服。在商品房里面有时间想走动一下,也没有地方。而且串门聊天也不方便,楼房里面的每户人家都是紧关着大门,不像我们农村,家门时常打开。串门方便,又热闹。“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住上楼房,什么都要钱,没有了自己种的青菜吃,没有了自己种的稻谷吃,没有了农作物,没有了种植业。


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其实这句话有对有不对。对于那些喜欢农村生活,以农村耕作为经济来源的人。那他的好日子确实到了头,相反,其他农村人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三农天地


我可以绝对的说就20年之内如果把农民赶上了楼会逼死饿死一部分农民,现在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那么十几户人家过着饿不死的生活,什么是饿不死,就是他的劳动收入只够自己一家口粮,没有多余的存款,而且收入大都是种地存的粮食!你们把农民赶上了楼他们就多了开销,什么物业费电梯费水费燃气费,他们本来可以吃水不花钱烧柴不花钱不用坐电梯,没有工作靠种地也饿不死,农村是要发展,但不是把农村人赶进城!


安装墙板一吊顶


农村人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说的确是事实,这对正在打算进城上楼的农民提个醒,一定要三思而行,上楼的日子并不好过。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民洗脚进城上楼。农村现在娶媳妇首先在城里要有电梯房,我们当地县城房子就卖七八十万一套,去年腊月十几我一邻居儿子结婚,在县城买了一套房,首付二十三万。今年正月初九我表哥为儿子结婚也在县城买了一套房面积小点,首付十七万。农民在县城买套房子把几十年的血汗钱都花光了,还要背上几十年房贷。农民也成了房奴,幸福从哪里来?住在县城里一根葱都要花钱买,电费,燃气费,物业费,停车费名堂多的是。不吃不喝一年就得好几万,再加上还房贷,一年就得十几万。农民现在收入就是靠打工挣几个血汗钱,收入不够支出,只有省吃俭用过苦日子,你说哪来的幸福?房贷还没还清,农民已经老了,打工也没人要了,生活没有着落,只有等着喝西北风。


在我老家绝大部分农民都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了二层,三层小洋楼。农民住进这种楼房幸福的日子地久天长,这就是城市人向望的乡村别墅,宽敞明亮还有四合院,自家还有小菜园。土鸡蛋农家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花一分钱。家庭开支极少,也就是一个月买两袋盐钱,在外打工一个月挣五千元,就落五千元。

住进城里楼房就不同了,你就是在给开发商打工挣钱,房子你住不住一个月就得上千块钱物业费扔水里了,每月还得付几千房贷,一个农民工干的都是脏,累,危险的活,挣那几个钱不知流了多少汗,到头还没落到一分钱,还谈啥幸福?



上面的农村楼房图片就是我的老家,离我们当地县城十几公里,想进城也方便,现在农村都实现了户户通,村村通水泥路,许多家庭都有私家车,进城也就十几分钟时间,不用操心交物业费还房贷,还节省下来大几十万。

农民进城一定要三思而再定!


李彬v3nd


我是农村人,我来谈一谈。“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话得看对谁说,对农村的60后、70后而言,确实是这种情况。

我们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儿住瓦房孙住楼,老头老婆住地头”农村的60后老人,为儿子结婚要盖房,盖大瓦房,才能找到媳妇。辛苦操劳半辈子,土里刨食,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孙子长大了,要娶孙媳妇。儿子扒了瓦房盖了小楼,自己年纪大了,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儿又改不了,三代同堂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免生闲气,大多在地头盖两间小屋,分开单住,有老伴的还好说,要是孤身一人,那日子你想想吧!

再说70后,儿子渐渐长大了,费心费力盖上小楼,下彩礼给孩子娶了媳妇儿。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全光了,有些还拉了饥荒。这些儿子大多都不管,还得自己慢慢还。这代人也算赶上一个好时候了,孩子大多聪明明事理,但有家的地方没工作,不挣钱。儿子儿媳都出去打工挣钱,把孩子搁在家里,这时候的70后就成了全职保姆了,每天最重要的任务是看孩子,要是孩子出了点差错,磕着碰着了,日子咋过?所以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寸步不离的看着孩子,孩子上学了,还得每天接送孩子上学。风吹日晒地相当辛苦,还得是伺候那二亩地,有时还得打一些零工,挣些钱,毕竟自己还得吃花呀,还得给孩子交学费。

对于农村的80后、90后,这话就不适用了,“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这才刚开头。”两人出去打工,一年轻松十来万,过年买辆小车回家,风光又好看。见人能抽大中华,日子比蜜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