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父子兵

父親是單位的“60後”採購員,兒子是下屬單位的“90後”一線職工,在北運河管理處,有這樣一對父子兵,共同奮戰在戰“疫”一線,舍小家顧大家,保障水務工作安全運行,用赤誠之心共護運河安瀾。

戰“疫”父子兵

北運河管理處機關總務科採購員陳春華今年53歲,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陳。老陳負責管理處機關食堂管理和後勤物資採買。臨近春節,疫情“突襲”,本應該踏實過年的老陳突然忙起來了,口罩、消毒液、測溫槍……從大年二十九開始,老陳就和服務處機關的同事一起,四處採購物資,安排院內保潔保安,督促做好樓區及食堂消毒……

戰“疫”父子兵

大年初一他值班,大年初三他加班,大年初四他又來了,從防疫開始一直到實行輪休彈性上班制度,他才開始倒休,但即使在家也是待命,隨叫隨到。大年初三以後由於疫情發展迅速,先前採購的防疫物資不夠各基層所站調配,老陳又是馬不停蹄,方圓二十公里的市場和店面他都跑遍了,電話也聯繫了一溜兒夠。

戰“疫”父子兵

最終,在他的辛勤努力和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北運河管理處及時購置水銀體溫計、消毒液、酒精、消毒溼巾、口罩等防疫物資,而且確保春節返工上班時物資全都發放到位,處屬各科、所、站職工都可保障,基本防護已能夠暫時滿足一時的需求。看著老陳這麼盡心盡責,職工們還紛紛從家裡拿來體溫槍用於快速測溫,為管理處防疫措施的落實提供了物資補充。

戰“疫”父子兵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老陳家也是這樣。老陳的兒子陳晨是北運河管理處一名“90後”職工,在通州最偏遠的楊窪閘管理所擔任站長。大年初三他就主動替換,開始了在單位的防疫值守,讓其他同事們回家過年。實施彈性工作制度之後,在家備勤時,陳晨得知屬地社區防疫工作因人手不足請求管理處給予支援時,他克服剛剛參加完單位值守的疲憊,積極報名了管理處的防疫應急突擊隊,利用備勤時間段參與了屬地社區的志願服務保障工作,每天12個小時,6人三班倒,認真給每一位進入人員測體溫、做登記。

戰“疫”父子兵

戰“疫”父子兵

有人問他:“你家孩子才三歲,你老爹天天外出跑就夠有風險的了,你還天天外面站著,接觸那麼多雜人,不怕被傳染上,招上孩子啊?”“沒事兒,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呀,我身體壯,家裡防護都按要求做的好,沒問題的。”陳晨說,看到這次疫情中黨員的挺身和擔當,自己也被深深感染著。在社區值守過程中,有不少社區百姓送水送飲料,“能夠被家人理解,為社區出力,被居民點贊,我和家人也都感到挺自豪的。”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葉曉彥 通訊員 汪麗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