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交功能 促進電商平臺銷售

  有電商企業開始嘗試把農產品銷售和社交結合起來,試圖開拓電商引流的新途徑。那麼,農產品電商如何與社交相結合呢?

  人口紅利逐步消退,通過社交進行裂變式傳播成為電商降低獲客成本的新路徑。去年年底,有商家悄然推出砍價活動,消費者只要邀請好友成功在24小時內將商品砍價至零元,就可以免費獲得該商品。實際上,此前包括京東、蘇寧、蜜芽、網易等電商也都推出拼購、會員邀請甚至是分銷返傭等新業務獲取客流,專注於社交方式拓展市場的電商快速崛起。

融入社交功能 促進電商平臺銷售

  根據活動規則顯示,消費者需要向好友分享砍價商品,在24小時內將商品的價格砍至零元,隨後獲得該商品的商品券。在此過程中,消費者平均要將商品鏈接轉發5個微信群或者8位以上好友才能達成目標。而在這一砍價過程中,會有從未用過這個功能的好友因砍價免費獲得商品,成為平臺的用戶並向周圍的好友轉發砍價鏈接。

  和傳統的銷售模式不同,社交方式所關注的並不是商品到底賣掉了多少,而是如何讓陌生人迅速接觸到自家的品牌。不是賣貨,而是賣“吆喝”。

  我們國家是典型的熟人社會,讓老用戶來吸引新用戶,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因此,藉助社交方式挖掘新用戶並迅速打開平臺在市場的認知度,此舉已被眾多綜合電商與垂直電商高頻採用。

融入社交功能 促進電商平臺銷售

  要形成有效的社交,商家和平臺需要設計的是“分享價值”。砍價活動,分享的雙方都能獲得優惠。分享價值也是人們參與的動力,參與的人越多,潛在的客戶就越多。當然,採用什麼樣的社交模式,如何保證活動的效果,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和計算。這會給電商企業和農產品銷售者帶來成本的增加,但是這一部分支出是不能被壓縮的。

  同時,社交也是一把雙刃劍。電商融入了社交元素,也增大了企業自身的口碑風險。社交雖然擴大了用戶群體,但是用戶群體之間的粘合度也增加了。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個細小的質量問題,很可能引發用戶迅速退出。譬如有一款很火的團購軟件,火起來的原因同樣是“好友砍價”的營銷模式。不過由於商品被曝光質量差、來自於企業的尾貨,熱度一夜消散。縱使在融資之後投放大量的廣告,也難以消除消費者心中的顧忌。

融入社交功能 促進電商平臺銷售

  說到底,做電商,運營服務和產品質量,依然是不可撼動的基石,通過發展社交內容來吸引流量雖然可以立竿見影,但是對企業和銷售者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