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前縣“1+4+N”機制織密城區疫情防控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河南省臺前縣堅持“黨建引領、部門協作、全域統籌”工作思路,建立“1+4+N”工作機制,通過組建臨時黨支部,建立臨時黨小組長指導隊、樓長服務隊、醫務人員預警跟蹤隊、志願者保障隊等“四支隊伍”,落實城區疫情防控有關措施到戶到人,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疫情防控優勢,堅決打贏城區疫情防控阻擊戰。

“臨時支部”建起來,疫情防控有了“主心骨”

“我宣誓,我將發揚共產黨員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不惜一切,勇擔使命,衝鋒在前,知難奮進,堅定信心,頑強作戰,同舟共濟,眾志成城,誓與疫情抗戰到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1月29日,在後方鄉臺輝高速後方入口疫情防疫點,8名鄉機關黨員和執勤的公安、交通、防疫工作點的黨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

為了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該縣按照應建則建、宜建則建原則,結合疫情防控監測點黨員數量和防控需要等情況,區分3種類別在疫情防控一線抓好支部建設和示範帶動作用:針對有獨立黨支部的,分包機關單位與社區黨支部建立幫扶“對子”,通過優勢互補、雙向共建,推動縣直機關資源、人員向疫情防控一線傾斜。針對黨員人數不足3人的,與分包小區單位黨員、小區居民黨員、黨員志願者等聯合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對該區域疫情防控工作統籌抓總、牽頭推進。臨時黨支部在防疫工作結束後,自動撤銷。針對黨員人數不足3人,無法成立臨時黨支部的,選派整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機關黨員擔任“臨時第一書記”,統一佩戴黨徽、亮明身份,帶領分包小區黨員群眾做好聯防聯控工作。目前,92個縣直單位分包居民小區226個,結成幫扶對子2個,成立臨時黨支部146個,選派“臨時第一書記”78名。

“四支隊伍”動起來,疫情防控有了“戰鬥員”

“我是黨員,咋能光動嘴,這活我幹!”“說好了各管一攤,你都幹啦,那俺幹啥,光掛個名?”2月5日,為了誰負責小區內部消毒工作,華府一品臨時黨小組長指導隊隊員張興善和醫務人員預警跟蹤隊隊員孟瑞“吵”了起來。

人多了,活竟然不夠分了,為啥會有這種“甜蜜的煩惱”?原來該縣在城區疫情防控各個“陣地”均建立了臨時黨小組長指導隊、樓長服務隊、醫務人員預警跟蹤隊、志願者保障隊,3000餘名黨員、熱心群眾、醫務工作者、志願者在精挑細選中分類編組。他們聚在擎起的“戰旗”下,有的在分包片區逐戶逐人進行摸排,及時掌握人員動向,有的密切瞭解責任樓棟人員出行動態、監控外出返鄉人群,有的定時上門測量住戶體溫、研判責任區疫情,有的爬樓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他們各司其職,各項工作在“你爭我奪”中落實落細。

“有你們忙活著,在這個小區住著放心多了,也方便多了。”2月5日,無法出門採買的明珠花園住戶張英一邊說著一邊接過了志願者何紅霞代購來的新鮮蔬菜。

“1234”工作法用起來,疫情防控有了“路線圖”

新春佳節給城市帶來了溫度,也讓疫情防控警報提升了高度。縣委組織部駐復興時代城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組組長馬光鋒感受頗深,他帶領另外6名分包人員嚴格按照全縣城區疫情防控“一包兩控三抓四到位”工作法相關要求,與小區黨員聯合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協助和監督物業公司在社區出入口對進出人員及車輛進行管控,協助衛生健康部門醫務人員對居家醫學觀察等人員進行管控。臨時黨支部成立之後,他們又馬不停蹄地開展了小區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和居家隔離人員心理疏導工作。同時,為了做到宣傳到位、排查到位、隔離到位、消殺到位,他們採取微信群推送、小喇叭循環播放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不間斷地宣傳疫病防控知識,還對家有外地人尤其是武漢地區上學、工作、旅遊的人員進行重點標記並編定了“戶情卡”,時刻追蹤隨訪。“滿意!滿意!天恁冷,還一天天哩給我們講知識,給小區消毒,又搭人力又搭料的,咋能不滿意哩。”剛剛買菜回來在小區門口量體溫的劉瑩瑩連聲稱讚。目前,像馬光鋒這樣衝鋒一線協助城區疫情防控工作的機關黨員幹部一共有3800餘名,他們與群眾一起奏響了機關黨員齊上陣、群眾齊參與的城區疫情防控“協作曲”。

“通過‘1+4+N’工作機制,我們把黨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把組織堡壘築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有效地凝聚起了眾志成城齊攻堅、黨群齊心克難關的強大合力。”濮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常奇民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