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

“老师,您好!我现在读初三,因为假期延长,父母每天在家催促念叨我的学习,让我很烦躁;网上学习资源很多,感觉无从下手……想到6月份的中考,我就感到很焦虑,很着急!怎么办好?”

“别着急!说说具体情况,我们谈谈,一定能找到应对办法。”

……

2月2日,区阳光健心心理辅导中心开通“阳光心理热线”寒假特别服务,很快接到第一例心理个案。辅导中心的教师耐心开展心理辅导,很快使这名初三学生化解了心理压力。

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各种疫情的网络信息让人应接不暇:加上开学日期延迟等,给许多学生和家长心理带来变化。区教体局因时而动,充分发挥“1+19+80+X”(1个区心理辅导中心、19个省心理辅导站示范点、80个省标准化心理辅导站以及所有学校)心理工作网络优势,面向广大师生及全区家长开展疫情心理防护指导工作,全力打响抗击疫情心理攻坚战。

战“疫” 心理教师在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心理教师不能缺席。我们理应积极行动,呵护师生和家长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昨日,上虞阳光健心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
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

为此,区阳光健心心理辅导中心自2月2日起开通“阳光心理热线”寒假特别服务,为全区幼儿园、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疫期心理辅导服务。据悉,“阳光心理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待15位家长、学生的热线咨询,主要涉及由疫情引发的害怕、恐慌等情绪问题、网络沉迷、初三学业焦虑以及青春期性心理等方面问题。针对广大青少年及家长反映的问题,心理辅导教师建议作出生活调整,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规划一下每天的时间,注重劳逸结合,用有效的陪伴和关爱赶走内心的焦虑恐慌。同时,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教师开出了针对疫情的“心灵鸡汤”:合理看待应激情绪,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发布规范指导,分别发布中小学疫情期间开展心理关爱和防护的工作提示,指导各学段科学规范、专业有效地开展心理防护工作,并积极向公众开放心理援助资源。

广大心理教师积极开动脑筋,开发出了颇具特色的活动,引导家长们分享调节情绪、跻身亲子游戏等方面的居家安“心”妙招,有效应对因疫情压力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敏感多疑、恐惧无助等应激反应:

——宅家研学也暖“心”。区“阳光心理热线”志愿者、实初集团实验中学的高亚梅老师,近期一直在思考:疫情期间,孩子和家长们在家可做些什么?适逢第五期《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一套播出,高亚梅老师策划组织了一场班级宅家研学活动,发出了全家“赏诗词,战疫情”的动员令,倡导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一起品诗词、记诗词、论诗词,并且亲子撰写“战疫”心得。家长和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观影撰文增信心。区“阳光心理热线”志愿者、百官小学的顾宝华老师,在学生的《假期任务清单》中设计了一个亲子观看《苏东坡》纪录片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和家长分别写下观后感,并在群上分享交流。这份温馨的亲子作业给不少家庭增添了生活乐趣,增强了战“疫”信心,更融洽了亲子关系。一位裘同学在观后感里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心怀大爱。面对疫情肆虐,苏东坡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让我们身处逆境却活得生趣盎然!”

——亲子游戏有温情。全区广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教师发动家长让孩子们在家“动”起来,开发和参与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活动,通过游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增强亲子之间感情,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宅在家里,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健“心” 阳光应对疫情

当不确定性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降临,你才会发现最有价值的投资,就是让自己不断地成长,认知与技能就是应对未知挑战的最佳武器。为此,教体局注重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健心”,以健康心态应对疫情,以阳光心理静待春暖花开。

“线上课堂”助力心理教师自我成长。为了用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来打好这抗“疫”战,教体局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利用教育部思政司关于加强高校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培训的契机,组织全区心理教师组成“成长联盟”,在“京师在线平台”等“线上课堂”组织参加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相关工作的系列培训和学生心理应激系列课程。

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抗“疫”也要抗“抑”全区心理教师积极呵护健康心态助力战“疫”

开通父母成长“云课堂”助力家长阳光心态养成。区心理辅导中心开设“阳光·智慧”父母成长云课堂,首期推出《改善青春期亲子关系,和孩子共同成长》系列课程,包括四个主题:一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父母要先提升自己;二是学习长颈鹿语言,用非暴力沟通建立亲子连接;三是有效陪伴,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四是培养“微习惯”,宅家合理使用手机。系列课程引导家长们培养阳光心态,增强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育儿智慧,改善沟通模式,共度艰难时刻。不少家长主动扫描“阳光健心”公众号的二维码,并纷纷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