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发射后经过别国领空会怎么样?

曹琳琳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不会经过别国的领空,因为其大部分飞行时段都在大气层外,而大气层外属于外太空,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空。


按照国际惯例来说,一个国家的领空

是有高度范围的,而这个高度范围是指在主权国家的领土和领海面积之内,垂直向上100公里的空域面积既为该国的领空,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领空高度都不超过100公里,超过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就不再享有管辖权,属于无主空间,任何飞行物都可以自由穿越。
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助推段,第二飞行段,第三再入段,以陆基弹道导弹发射为例,导弹在发射前肯定在发射国的领土范围之内,导弹点火发射后即进入助推爬升阶段,在2到5分钟之内导弹就可以爬升到150至400公里的高空,这时导弹就已经不在任何国家的领空之内了,然后导弹抛掉第一级助推发动机,第二级发动机点火,进入25分钟左右的中段飞行,这时导弹距离地面的最远高度可达1200公里,在抵达目标上空时,导弹抛掉第二级发动机(也有的导弹是三级发动机),弹头进入再入大气层阶段,垂直或者采取机动变轨的方式攻击目标,完成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使命。

综上所述,洲际弹道导弹只要发射就不会侵犯任何国家的领空,而只会在大气层外飞行,直到击中目标为止。洲际弹道导弹唯一能侵犯的就是目标国的领空,导弹弹头在进入再入段后,在击中目标之前肯定会侵犯目标国的领空,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人家都用洲际弹道导弹攻击你了,还会在乎侵犯你的领空?


那年那月那兵说


目前,对于洲际弹道导弹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指射程大于或等于8000公里的导弹,射程如此远的导弹在发射之时难免会经过别的国家上空,为什么不会引发两国的冲突被击落呢?

首先,我们需要先理解“领空”的概念,按照国际上的惯例,“领空”一般指一个国家领土和领海垂直向上100公里所包含的空间,并对其享有管辖权,而超过100公里高空则称为“宇宙空间”,类似于海洋中的公海,所有国家都可以在该范围空间进行自由活动,全球1000多颗卫星的运行轨道就在这里。

而洲际导弹在发射2-5分钟后就会到达距离地面150-400公里的高度,这已经超过了地球上各国“领空”的范围,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高度还会继续增加,对于射程在1万公里的洲际导弹通常其中段飞行高度在1200公里左右,如果一枚洲际导弹全程的飞行时长在30分钟,那么该导弹超过25分钟的都在外太空的无主空间。除了被攻击的国家,基本上不存在侵犯他国“领空”的可能。

另外,如果一个国家非说洲际导弹在他们上空飞过是属于侵权,要将其击落也要看他的本事,洲际导弹此时的飞应高度至少超过了500公里,飞行速度也会在10马赫以上,而目前全球大多数防空导弹的最大射高在50公里以下,所能拦截的导弹速度也不能超过3马赫。

而有能力对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中段反导拦截的国家只有中美两国,具备探测弹道导弹能力国家同样很少,所以大多数国家甚至不会知道头顶上飞过了一枚洲际导弹。

综合来说,洲际导弹发射后一般很快高度会超过100公里的“领空”范围,即便某个国家不愿意导弹从他头顶飞过,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进行拦截!


天下布武


洲际导弹的弹道是个高抛物线的形状,弹道顶点高达几千公里。弹道在发射几分钟分钟后就超过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高度,这时的导弹飞行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各国“领空”的范围,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高度还会继续增加。除非紧邻着别国的边境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否则不会侵犯别国领空,因为领空是有高度限制的。

自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的人类第一架飞机离开地面以来,领空,就正式踏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早期不成熟的航空航天活动中,领空更多的是承担领土、领海的延展,而早期航空器也不具备从事大规模商业或军事活动的能力。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用航空器首次大规模登上历史舞台,无论是重型轰炸机还是歼击机、侦察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此,在一战结束后的1919《巴黎和约》中,人类第一次对领空进行了简单的定义,即作为领土、领海延伸对应上部空间。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领空管制终究是不全面的。由于此时人类航天技术尚且在初始阶段,也不具备对外层空间的探索能力,自然也不会对探索、开发外层空间的行为做出任何约束。直到1944年《芝加哥条约》签署,人类尚未对领空的上部空间主权做出任何有效界定。不过,在国际法法律界,却大多支持对于85千米以上外层空间不适用领空定义。究其原因,低轨道航天器的运行末段、初段很有可能会在这一范围上进入他国领土、领海上方,而进入再入阶段的航天器也难免途径他国,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外交纷争。

而洲际导弹的弹道中段,大多也是不认可进入领空范围的。由于冷战期间洲际导弹承担了相当重要的核威慑和战略核打击任务,任何洲际导弹的发射都很可能意味着全面核战争的爆发,大部分洲际导弹测试行动都在高度保密和严格的保护下,自然不会选择途径他国领空。而苏俄更是利用自己地大物博的优势,在国土范围内进行洲际导弹测试,从而完全避免了这一领域的法律纠纷。洲际导弹的弹道中段高度也往往达到了数十公里,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现役防空导弹、截击机可用的攻击范围,自然也就不存在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

而对于有能力进行中段拦截的国家来说,做出选择并不难。由于洲际导弹所承载的核打击使命,目前有可能进行中段反导的中美俄三国自然会全力拦截一切入境途径的未知洲际导弹,因为其核打击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无论是否高度超过85千米,一旦发现大量弹头来袭,中段防御系统就会很可能会直接开始拦截行动。而除开三国之外,却大多不具备对飞行中段的洲际导弹进行拦截的能力,自然也不需要面对这一问题。

而目前人类在高空和外层空间利用上,确实没有足够详实的法律来界定领空是否存在高度限制。国际法专家则大多支持领空高度应该局限在85公里的大气层范围。而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将领空高度限制在一个较低范围内很可能有利于人咧科技水平的发展。国土面积相对较小的国家也有可能进行再入式和低轨道航天器实验。


科罗廖夫


崤山小虎第454条回答。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有两个概念必须要搞明白。分别是“洲际导弹”和“领空”!

一、洲际导弹。

各国对洲际导弹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而洲际导弹又因为其导弹飞行的方式不同分为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巡航导弹!

而洲际弹道导弹通常定义为射程在5000~8000公里以上的弹道,是在火箭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发射时采用高抛物线的方式,推进通常采用三级结构!发射后3~5分钟可以进入1000千米的弹道高度!代表武器有“民兵三、东风31”等。


而洲际巡航导弹则航程相对较近,通常为1500~3000公里!是在有翼飞行器的基础上设计而来!发射时弹道通常与地面平行,高于地面50~100米,通过地形匹配系统来实现飞行。具有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航时长的特点!发表武器有战斧。

二、领空!

领空通常认为是飞机和气球等“航空器”(不包括“航天器”)飞行所能到达的最高处,这个高度,现在最高是35km左右。

而通常认为超过100km的高度,就是“太空”了。一般认为太空不属于领空。

三、会怎么样?

通过以上的介绍,如果是洲际弹道导弹,飞行高度在1000千米左右,远高于领空的100千米高度!

而平常的防空导弹射高通常在20千米高度,极限高度也就35千米,想打掉1000千米高度的弹道导弹,他还不具备这个实力!


而如果是洲际巡航导弹,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果洲际导弹导弹敢随意飞经别国领空,免不了遭受被攻击的危险,甚至地面的防空机枪都会对其造成杀伤!

当然了,洲际巡航导弹可以通过舰载和空射的方式发射,从而到达规避他国领空的目的!


哨兵小虎


洲际导弹的运行轨道并不在别国领空之内。洲际导弹是弹道导弹的一种,弹道导弹遵循飞行弹道来投放一种或多种弹头到打击目标的上方,或直接命中目标。弹道导弹仅在相对较短时间受到飞控系统的引导,因为它们的在飞行弹道中滑翔时是没有动力的,如果是在大气中飞行的,则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其中射程较短的弹道导弹会停留在地球大气层内,而射程较远的洲际弹道导弹则在亚轨道飞行,并且大部分飞行时间是从大气层之外的。其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完全不同,巡航导弹是在动力飞行中受到空气动力学引导的,因而巡航导弹只能在大气层中飞行,并不能在大气之外飞行。而关于别国领空,这个需要先介绍一下国际上对领空高度的分划定义。

领空是一个国家所控制领土和领海的上空部份,但是领空特定来说应该是指领土和领海上空的空气空间,根据《巴黎航空公约》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一个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享有绝对主权。但是领空并不包括外层空间,也就是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而国际航空联合会以100千米高度的“卡门线“作为地球大气层与外部空间的分界线,但是该定义不具备法律效益。关于卡门线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匈牙利裔美籍科学家西奥多.卡门(他也曾是我国两弹元勋钱学森、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首次计算出在该高度附近,由于空气过于稀薄,飞机等依靠空气动力学等飞行的飞行器因难以产生足够大的飞行升力而难以飞行(因此以涡喷发动机为动力巡航导弹是不可能超过此高度的),更通俗的说法是,飞行器必须把其飞行速度快于轨道速度,才能在此高度飞行。

我们来看一下洲际导弹的飞行阶段,便可更清楚的了解为何在其飞行途中是不会经过别国领空的。

提升飞行阶段:导弹发射后其主推火箭开始加速,直到达到其最大飞行速度的阶段。对于固体火箭助推的洲际弹道导弹,此阶段可能需要3到4分钟(对于液体助推火箭的,则该阶段所需时间会更短),在此阶段结束时的高度为150-200 千米,典型的终末速度为7 km / s。而该阶段结束时,导弹飞行高度已经冲出卡门线所限制的100千米,在此时已经可以看成飞到了国际共享的外层空间。

增压飞行阶段:在该阶段,起飞的助推段会分离,释放出主要的负载弹头部份,同时对于现代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会在此时释放弹头和诱饵,同时调整各个弹头的飞行轨道。

中途飞行阶段:这是洲际弹道导弹飞行时间最长的阶段,此阶段也在大气层外,根据打击目标的远近和弹道导弹的射程,该时间持续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传统的再入大气层飞行器在此阶段是按照弹道轨道进行滑翔,当然,类似于DF-17这种可以按照钱学森弹道飞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也是在此阶段不断变换飞行轨道(即钱学森弹道的实际体现),防止被反弹道导弹系统拦截。

终末飞行阶段:在该阶段,弹头会重返大气层,不过在此阶段,约60千米(37英里)高度以下,大气开始变稠,以至于阻力开始对云中飞行的弹头产生明显影响。该阶段有时也被称为深终端阶段。但此阶段虽然已经进入大气层,但大多时候已经是打击目标国家的领空,并非战争国双方之外的中立国领空。

但是短程的弹道导弹并不会飞出大气层之外,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飞行阶段,因为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缘故,脱落的助推部份甚至可能落入他国的领土或者领海,甚至可能造成平民的伤亡,因此不难理解每当朝鲜试射各种中短程弹道导弹,就会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的原因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洲际弹道导弹几个阶段的飞行高度可知,在洲际弹道导弹飞行的过程中,几乎不会经过他国领空,再举几个例子便是,各个国家的轨道卫星飞行高度,也是远超大气层之外,因此也不会被判定入侵他国领空,与此相同,和洲际弹道导弹类似,应该说就是同一种技术的民用版,去除了在洲际弹道导弹的终末再入大气层阶段的载人航天和轨道卫星运载技术,运载火箭的飞行亦不算入侵他国领空。


雷姐的机械空间


弹道导弹会不会侵入别国领空,首先要搞清“卡门线”的概念,所谓“卡门线”就是空天分界线。然而大气层从地面向上,空气密度逐渐变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大约在距离地面100公里处,大气非常稀薄,依靠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的飞行器已经无法自主飞行。为了明确领空主权与国际太空的界限,国际上规定:把距离地面100公里的球面定为空天分界线。也就是说,100公里以下属于领空,100公里以上属于国际空间,各国飞行器可以自由飞行。

再看弹道导弹的轨迹,分为主动段与被动段,主动段指火箭助推阶段,飞行轨迹大部分处于“卡门线”以下,助推时间约五六分钟,飞行轨迹在地球上的投影大概长达数百公里。如果导弹发射国的国土面积不够广阔,弹道导弹可能会经过他国领空。有人问,上升阶段弹道导弹能不能被击落?当然可以击落,侵入领空完全有理由击落。不过,从地面发射反导导弹是追不上弹道导弹的。除了有战斗机携带反导导弹,在上升轨迹附近伏击飞过的弹道导弹,才有希望击落上升段的弹道导弹。所以,在上升段进行反导拦截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弹道导弹的轨迹与箭弹分离时的速度和高度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射程小于3000公里的弹道导弹,飞行轨迹不会超越“卡门线”,也就是说侵入第三国领空可能性非常大。弹道导弹在无动力的中段、末端飞行时,如果不进行变轨机动,容易遭到反导导弹的拦截。像DF-17这种高超音速武器,飞行高度更低,大概在20至70公里之间,以10音速变轨滑行,根本无法拦截。即使触及别国领空,又能咋地。

中远程弹道导弹,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在箭弹分离前就已经冲出了“卡门线”,所以也就不属于哪一国的领空了。当分离速度低于第一宇宙速度(约20马赫)时,弹头飞行轨迹为自由抛物线;但当速度达到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时,弹头飞行轨迹为椭圆形地球卫星轨道。洲际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时,基本已经到达被攻击国上空了,也就没有侵入别国领空一说。

再说了,洲际弹道导弹都用上了,大家也就不会关注侵入领空这些细致末梢的问题了,毕竟核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近日,杨振宁教授在采访中被记者问道:“人类可以避免核战争吗?”教授带着警示的表情说:“按照个人的看法,不能。”世界各国共同防止核扩散,核大国保持克制避免核大战,已经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红龙军团长


实际上洲际导弹除了会经过发射国家和目标国家的领空之外,几乎不会经过其它国家的领空!因为洲际导弹和运载火箭一样,发射后首先是需要穿透大气层,然后进入太空的。而目前的领空,一般指的是一个国家上空大气层以下的空间,所以也就不存在侵犯其它国家的领空了!

如果非要说一个国家领土的上面的全部空间都是自己领空的话,那么就不只是洲际导弹侵犯这些国家的领空了,日常太空当中不断飞行的各种各样的卫星,也更是侵犯了各国的领空。有些甚至还是非常有威胁性质的军事侦察卫星,可是到目前为止,卫星诞生这么久了,也没有见过哪个国家出来抗议它国的卫星侵犯了自己的领空,或者击落入侵领空的卫星。

所以不管是卫星还是洲际导弹,目前几乎就没有入侵哪个国家的领空一说,卫星照样发射和飞行在太空当中,随时还能变轨,大国的洲际导弹也照样进行试飞!

不过洲际导弹和卫星不一样,它是一种强大攻击性的武器,所以目前世界上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时候,为了避免引起争议,也都主动的避免经过其它国家的领空,不管是太空还是大气层以下!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国土领空或者向海洋深处进行发射试验,不存在什么领空的入侵问题。

另外就是发生战争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洲际导弹经过某个或者某些国家的领空时候,这些国家一般也不会主动的拦截,最多就是抗议一下,毕竟不是针对自己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引火上身,到时候洲际导弹用来对付自己国家就不好了。

还有一点就是,就算是洲际弹道导弹经过了其它国家领空,被侵犯领空的国家可能也无能为力去拦截!因为目前能够成功进行反导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也就是俄美中,剩下的国家就是想拦截,也都是没有技术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洲际导弹经过自己国家的领空。

所以现在的洲际弹道导弹,除了入侵它要攻击的目标国家的领空,入侵其它国家的领空基本上都是没事。真正发射战争的时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摧毁对方才是最需要考虑的,大国强国可不管那些小国和弱国的感受,要是不服,洲际弹道导弹可能就落到这些国家的头上了!


资讯所长


洲际导弹一般无法经过别国领空。

我们先来看,啥叫洲际导弹。洲际导弹一般定义是打到5500公里以上的距离,这个射程只能是弹道导弹进行打击,巡航导弹根本就不成。

弹道导弹是咋飞的?弹道导弹飞行路线大多数都是在大气层外的。弹道导弹飞出来,总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推进加速阶段,点火之后起飞,三五分钟冲出大气层,一般来说这会儿他这个高度就到了150-400公里不等,这个距离根据弹道来看。之后是亚轨道飞行阶段,他在大气层外做亚轨道飞行,往目标那个方向去。最后一个阶段是再入大气阶段,这个阶段是重回大气,直奔目标。

这是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那我们再看看啥叫领空。很多人会说了,伊朗要是使用弹道导弹打以色列,中间隔着伊拉克约旦等国家,不经过这几个国家根本飞不过去。那么,这顶多算是从他头顶飞过去,并不算做是他们国家的领空,就算是一个经过。

啥是领空啊?领空这个概念一直就有分歧,其实领空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一般,领空指的就是一个国家领陆、领空上面的空气空间。超出大气层呢,就不算是任何国家领空了。这样算的话,咱们举个例子,太阳在各个国家上空,在大家的头顶上,没看见谁说太阳是自己家领空的吧?

我们看这个大气层,国际航空联合会的说法是,距离地面100公里,是大气层和外界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称之为卡门线。不过这个卡门线其实也没法律效力,就是那么一个规定。你导弹飞出去150公里,这已经冲出大气层了,这就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空了,而且就算你说那是你领空,也没人能够说了算,而且想管也管不到。

也就是说,弹道导弹,从地面发射出来,冲出大气之后,这就没有领空这个概念了,飞行阶段,不算任何国家的领空。除非他是重返大气的时候经过一下,但是通常不会经过。不像巡航导弹,它是在大气内飞行的。


军武文斋


导弹属于标准的军事武器装备,只要是和平时期在未经所在国允许的情况下穿越别国领空,那都是赤裸裸的准战争侵略行为,一不小心就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甚至是大规模战争!即使退一步讲,被侵略领空的是小国弱国,那也是对所在国的极大不尊重,引起外交纠纷那是显而易见之事!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一群人在未经主人允许下拿着刀从别人家大摇大摆的走进去,主人即使不敢将他们赶出去,那也最少会在人走之后骂骂咧咧几句吧?



(弹道导弹发射)

事实上这种事情并不罕见,其中就以东亚某半岛国家弹道导弹试验经常穿越日本领空为最典型,每每半岛国要试验导弹,只要射程稍微远点,就肯定会横穿日本领空,而日本对此也是大为火光,每到这时就扬言要对半岛国发起新制裁,并且同时祭出自己的大杀器爱国者3,一副不把导弹拦截就誓不罢休的架势!然而受制于自身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实际能力,以及担心半岛国的可能核打击,日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穿了也就穿了,也就借一条道而已,谁叫咱是自卫队呢?你懂的!

(日本自卫队爱国者3严阵以待,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虽然导弹穿越领空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从技术层面分析,其实洲际弹道导弹穿越他国领空的几率真的特别小!领空,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和海垂直往上的空气部分,由于空气层没有明确的分界,国际法对于领空的高度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是目前一般以85千米或者100千米为上限,也就是说高过这个高度那就是人类共有的太空空间,不存在所谓的领空。低轨道卫星不停地在几百公里的太空转悠,也没有看见哪个国家说卫星侵略了自家领空不是?

(超过100千米就是妥妥的太空了)

洲际导弹指的是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弹道导弹的原理就相当于在高处扔东西,站的越高,扔的越远,他的弹道轨迹主要分为起始段(上升段)、自由飞行段(中段)、再入段这三段。一般射程几百公里的战术弹道导弹在上升段所能达到的弹道顶点在一百公里左右,中程弹道导弹的弹道顶点则可以达到三四百公里,而洲际弹道导弹的弹道顶点则一般在一千公里以上,在到达一千多公里高度后,发动机停止工作,弹道呈抛物线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气层外外飞行,等到再入大气层时,基本上就已经到达目标头顶了。


(弹道导弹弹道轨迹)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到,洲际导弹只有初始段和再入段这短暂的时间才会进入所谓的领空区域。因此在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时,只需要将发射点设置在国内,导弹落点区域设置在于国界的国际水域或者自己的海外领地就可以避免导弹进入自己的领空,而半岛国导弹穿越日本领空其实是属于试验地区地形封闭狭窄、试验导弹导弹高而射程近、西方媒体刻意渲染等多种因素叠加所造成的某种巧合。
(穿越路径)

事实上目前世界上六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除了半岛某国外,其余五国的导弹试验都是尽量选择避开他国领空,一般全程弹道试验落点多选择在公海,而高弹道试验则多选择在本土境内进行。英国和法国因为本土面积实在太小,长宽不过几百公里,因此不管是全弹道试验还是高弹道试验,都偏爱在广阔的大西洋进行,既避开了其他国家领空,又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法国M51潜射洲际导弹试验,发射点为大西洋沿岸的朗德省,落点为地中海地区,也属于高弹道试验)

俄罗斯和美国是世界上洲际导弹试验条件最佳的两个国家,俄罗斯得益于世界第一的领土面积,其本土东西横跨11个时区,长度超过9000公里,因此俄罗斯的洲际导弹试验通常是从西往东发射,发射点为莫斯科的陆地基地和摩尔曼斯克的海上基地,落点均为勘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导弹飞行距离约为7500公里,基本接近全弹道试验,全程飞行在本土,他国领空什么的不存在的!

(二者直线距离约为5800公里)

而美国虽然领土面积没有俄罗斯大,但是得益于海外领土众多 ,可以将落点区域布局在海外,美国进行的洲际导弹试验通常就是从内华达州的导弹基地或者加州附近外海潜艇发射,落点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夸贾林靶场,全程飞行约7000公里,弹道轨迹几乎都在海上,也不存在穿越他国领空的问题。


(从加州到夸贾林靶场约6000公里)


军武吐槽君


关注原创回答,分享原创知识。大家好,这里是兵器知识谱的专业回答,我们的已知条件是:第一、武器装备为洲际导弹;第二、已经发射升空;第三、经过别国领空。我们先来根据已知条件分析问题: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经过别国领空”,所谓“经过”指的是途经,也就是说这枚洲际导弹的飞行轨迹只是途经;“别国领空”则指明了该国并不是攻击目标国家,而是发起攻击国与目标国以外的第三国;而“领空”则指的是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气空域,即主权国家领陆和领海垂直向太空100公里之内的空间称之为“领空”。下面我们开始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进行答题。下图为日本2017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对我国各型弹道导弹覆盖区域的描述,上万公里的洲际导弹飞越他国上空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也是他国应该认清的事实。

第一、洲际导弹的攻击过程

洲际导弹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地对地导弹(各国定义的射程并不相同,中、美、俄三国将射程超过11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划分为洲际导弹,而英国和法国则从8000公里就开始划分为洲际导弹了),洲际导弹的本质是以一种大型运载火箭,拥有2~3级火箭发动机。导弹发射升空后第1级和第2级火箭发动机将导弹加速至7.9公里/秒的第一宇宙速度送入大气层外的太空轨道,这个阶段称之为导弹的上升飞行阶段。

导弹与第3节火箭发动机分离后,在后推进器的推动下运行于太空轨道中,在飞向目标国家的过程中逐渐加速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接近目标国区域时姿态发动机开始调整飞行姿态实施变轨,导弹进入返回地球的近地轨道,这个阶段称之为导弹的中段飞行阶段。

导弹在近地轨道中根据瞄准参数继续使用姿态发动机调整飞行轨道,当完成瞄准以后导弹开始释放分导弹头或单弹头,弹头在再入飞行器的推动下开始返回大气层。这时候导弹的弹头已经不能再进行任何姿态调整,弹头只能按照被释放时的飞行轨迹以接8~10倍音速向目标所在位置坠落。同时由于弹头回到大气后高速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障,直到飞临目标上空引爆弹头将无法获取外界的一切信息。这个阶段称之为导弹的末端飞行阶段。下图为进入末端飞行阶段的洲际导弹再入飞行器正在释放分导式核弹头。

第二,主权国家“领空”的法理概念

根据《国际法》规定,领空(territorial airspace)是指主权国家领陆和领海垂直向太空100公里之内的空间,称之为领空。以我国为例: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内海和滨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因此我国的领空范围应为1430万平方千米垂直向太空100公里之内的空间。

《国际法》同时规定:空域可分为国家领空和国际空域。国家领空是指一个国家的陆地、内水、群岛水域和领海上的领空;国际空域是指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公海和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土地(如南极洲大陆)上的空域。

一个国家对其领空可行使惟一、完全的主权。在国际航行规则中,希望进入主权国领空的飞行器必须表明其国籍和意图,以求得到同意过境飞行或着陆,并且必须服从相关的飞行规定,否则将有可能被视为“入侵”。

与领空安全相关的一个重要文件是1944年签署的《国际民航公约》。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民航公约》的规定,一国的军用飞行器只有在公海上空的国际空域飞行的自由,在事先未经过专门授权或允许的情况下飞越另一个国家领空的行为将被视为入侵。下图为《国际法》对领陆、领水、领空等概念的法律定义诠释图。

第三、一国向另一国发射洲际导弹时发生“入侵”别国领空的可能性

从第一点的阐述中我们了解到洲际导弹在发起攻击时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任何一个阶段出现“入侵”别国领空的现象,比如上升阶段,这个阶段的洲际导弹完全是在本国领土范围内飞行,不会侵犯任何国家的领空。

而从第二点中我们了解到法律对领空的定义为“主权国家领陆和领海垂直向太空100公里之内的空间”。洲际导弹在上升阶段飞行时就已经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到200~400公里以上的太空并在轨道上运行,这里已经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空,即便导弹在运行轨道上飞越了第三国或者更多国家上空的行为在法理上也不能视为“入侵”别国领空,因此洲际导弹不存在“入侵”别国领空的问题。


洲际导弹唯一与“别国领空”沾边的飞行行为是会在“末端飞行阶段”出现,但是这种为不是“入侵”,而是赤裸裸的攻击。重返大气层的导弹核弹头将在目标国家的领空中高速坠落,并在目标国家的领土上空500~1000米的空中爆炸,目标国家领空中将会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壮观的蘑菇云。下图为军事院校教材中对洲际导弹飞行弹道的描述,可见洲际导弹在大气层内的飞行时间占比远低于在太空中的飞行时间占比。

假设别国的洲际导弹飞越我国上空时我们的应对办法

对于那些不具备反导能力的国家而言,别国洲际导弹在本国上空的飞越行为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很大一部分国家甚至根本发现不了本国上空已经有洲际导弹飞越过的痕迹。退一万步来讲,即使知道了、发现又能怎么样呢?一来没有拦截的能力(拥有反导和预警能力的国家只有美、俄、中三国),二来没有干涉的必要(对导弹的飞越方行为符合国际法法)。

我国拥有相对完整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C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CTMD),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具备导弹预警能力,如果导弹防御系统发现太空中出现疑似洲际导弹的目标有飞越我国上空的行为,那么系统将继续跟踪目标并计算出目标的飞行弹道和目标落点。

如果目标为无害飞越行为且落点距离我国较远,不会伤害到我国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那么我们将不会做出除了跟踪测量以外的其他动作;如果计算结果为该目标为对我国有害的导弹且落点也在我国境内,那么C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将立即启动,对来袭目标实施拦截。下图为我国空军装备的遂行国土防空重任的“红旗-26”远程防空导弹。

倘若从拦截结果中确认该来袭导弹为核导弹的话则立即启动“三位一体”核反击机制,三艘在南海海域执行战备值班的094级战略核潜艇将向攻击发起国发射所有36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火箭军执行战备值班的东风-31A、东风-41路基机动弹道导弹以及东风-10A路基巡航导弹也将所有导弹发射向攻击发起国;空军的“轰-6N”型战略轰炸机将携带长剑-10巡航导弹和H-9型200万吨当量氢弹实施临空补充核轰炸(世界上只有我国具备长期储存氢弹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处置办法。下图为破水而出的“巨浪-2”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比如1981年7月18日至28日,我国的7010型大型预警雷达连续开机11天,分别于7月19和日7月28日两次探测跟踪苏联向太平洋方向以弹道导弹方式试射模拟核弹头导弹,并准确预报导弹发射点以及模拟核弹头的落点。

1982年又准确探测到苏联在太空中失联失控的宇宙-1402号核能侦查卫星,这颗失联失控的大型核能卫星在太空中以13公里/小时的速度乱串,犹如一枚失去攻击目标的洲际导弹,为了防止它坠落到我国境内,7010型大型预警雷达从它的轨道度倾角进行识别并准确观测目标,同时精确计算出该卫星的坠落时间、坠落地点、坠落速度。

尽管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但是我国依旧在在确认对无害后及时将探测结果通报了苏方。下图为数度准备预报太空目标的我国7010大型预警雷达阵地,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军迷的游览胜地。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洲际导弹不会经过任何一个第三国(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别国”)的领空,而飞越别国上空的行为则是属于符合《国际法》规定的合法行为,不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其实题主应该问“怎么办”,而不是“怎么样”,“怎么办”是寻找解决办法;“怎么样”则是询问结果,既然是合法行为,自然也就不会“怎么样”了。当然也不排除有胆大妄为者企图在“怎么办”中制造一些“怎么样”。比如2017年朝鲜在试射洲际导弹时日本曾公开发表过“倘若朝鲜导弹飞越日本上空,日本自卫队将使用爱国者导弹拦截”的言论,结果朝鲜回应道:如果日本以拦截朝鲜导弹的非法行为侵害了朝鲜权益,朝鲜将视这种行为为战争行为!事实证明日本也只不过是有贼心没贼胆而已,当朝鲜洲际导弹飞行从450公里高度的轨道飞越日本时,他们也只敢用雷达跟踪监视,仅此而已。莫说小小的日本,即便是部署了“萨德”战区反导系统的美军也不能非法拦截合法飞越的朝鲜洲际导弹,否则给予对方开战口实,最后谁也担当不了责任不说,还有可能引发第二次朝鲜战争,至于战争会打成什么样,60多年前不已经给过一次答案了么。下图为2017年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期间日本陆自部署在东京市中心的“爱国者-3”防空导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