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抗疫一线:冲锋在前的女战士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来袭,地铁物业人肩负着防控一线的重责。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地铁物业公司1号线服务中心金阳车辆段保洁主管徐娜已经持续十几日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2月5日,地铁物业公司强制让徐娜回家休息。

坚守岗位,提升标准,严防死守

徐娜带领的保洁部是消毒防控的主力军,承担着地铁1号线全部34列电客车及金阳车辆段全区域的消杀防疫工作,责任重大。徐娜凭借着多年的保洁管理经验,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下,立即对消杀工作进行了全面提升。首先,针对每天深夜收班列车进行全面深度消杀保洁,在原来每天使用氯水、周期性使用84消毒液消毒的基础上,改为每天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杀,消杀方式也从原来的擦拭为主改为擦拭、喷雾双管齐下,消杀范围更是涵盖地铁车厢全区域。其次,将过去每天做一次全车消杀改为每趟车都进行一次消杀。针对金阳车辆段,将消杀工作由一周一次改为每天3次,并将消毒范围从公共区域扩大至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处,确保地铁工作环境健康安全。

更改作业流程并非一蹴而就,徐娜总是自己带着保洁班长和骨干员工,先行实验,确定了明确操作流程和具体标准后,再一一实操培训后进行实施。正是由于徐娜和他所带领的保洁团队全力以赴,保证了疫情期间地铁1号线列车的安全卫生运行。

关怀员工,以身作则,稳定团队

徐娜一边坚守管理岗位,一边想法设法完成好保洁工作。保洁员队伍年龄都偏大,大多不识字从而无法填写消毒记录,不知道怎么配制消毒药剂,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甚至有些保洁人员因为觉得穿戴塑胶衣、塑胶手套、戴口罩不方便操作不乐意穿戴,徐娜是又急又心疼,只好强势要求保洁员必须穿戴公司配备的防护工具。同时,自己又默默想办法找来了许多一次性贴手塑胶小手套,让员工戴在大手套里面,即使外面大手套脱落了,小手套也能保护员工的手不被消毒液腐蚀、伤害。每天,她都会给保洁员测量体温,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健康上岗。

作业标准确定了,团队基本稳定了,但高强度的工作又开始让一些员工产生畏难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徐娜选择自己拿起工具,走到一线,和其他员工一起挥汗作业,减轻保洁员的工作负担。徐娜以身作则,冲在前面的精神,也赢得了保洁员们的信任,感染着保洁员们,在大于平常的工作强度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自防疫战打响以来,她所管辖的金阳车辆段保洁员出勤率每天都稳定在90%以上,迄今没有任何身体不适情况出现,保证了区域保洁消杀工作的正常进行。

亲自实践,找出标准,体现专业

作为拥有多年保洁现场管理工作的物业人,面对常态工作中的消杀,徐娜并不陌生,但是,但面对疫情,84消毒液和酒精等消杀物资的稀释以及使用,对于没有经历过防疫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在陆续接到国家、政府部门针对当前疫情给出的消杀作业指导标准后,徐娜并没有简单地交给保洁员执行,而是首先考虑地铁列车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配比浓度调整的实测,一方面要提升浓度保证消杀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不产生过多刺激性气味让乘客不适,还要保证消毒液对车厢大量使用的不锈钢等材料造成腐蚀损害。最初两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整整六个多小时,徐娜带领保洁班长等人一遍又一遍配比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又一遍一遍反复在不锈钢等材质上进行擦拭喷洒,仔细观察材料腐蚀反应,最终确定了将84消毒液配比浓度从1:100提升至1:70,是目前防疫消杀较为合适的浓度。自此,徐娜每天都亲自将这84消毒液及酒精稀释配比好后再交给员工,并利用早会、晚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实操,生怕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长期扎根现场,徐娜以她的一举一动告诉员工“我与你们同在”,告诉客户“我们在行动”。她主动请战,为必须自我隔离的同事顶班,每天都在工作现场连轴转,直到领导直接给她下命令:“回家休息,不许再来。”徐娜回家休息后,仍然放心不下现场工作,多次打电话了解情况。

徐娜曾三次被地铁物业公司评为优秀员工,她坚韧顽强地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地铁人尽职尽责、不辱使命的岗位精神。


地铁抗疫一线:冲锋在前的女战士


地铁抗疫一线:冲锋在前的女战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