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马未都学历不高,但看起来很有文化,这是为什么?

艾小城


学历和文化是两回事好不好?

学历高不等于有文化。翟天临学历高吧?都是北大博士后了,这学历不高吗?他有文化吗?他就是草包一个。

没有学历而文化水平很高的人有许多,比如马未都,他自己说,他的真正学校教育只有小学四年级;比如王朔,中学毕业;比如郑渊洁,小学毕业,服过兵役,当过工人,但这不能妨碍他们成为有文化的人。

学历代表你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获得一种学历上的认可。而这个世界上,获得文化的方式不仅仅是学校。社会是最好的学校,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抓住机会,坚持不懈,就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文化人。

马未都就是这样的人。他不是看起来很有文化,他是真有文化。马未都的文化知识都不是在学校学的。

马未都曾经在采访中讲到自己年少时的经历。

14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到东北当知青。在那些日子里,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他见着带字的纸就读。

在老乡家里,看见人家拿书糊墙,便抢救下来,一张张地读。读完好多年,才知道当年读过的那本糊墙的书是《简爱》。

几年后回到北京,到了工厂当工人。

工作之余,就钻进图书馆看书学习。后来写了本小说,叫《今夜月儿圆》,在文学圈有了点名声,于是进入出版社做编辑。这算是人生上了第一个台阶吧,人家也没多高学历,可还不是能写小说,做编辑。

当时出版社清一水的大学毕业生,马未都觉着低人一等,就主动早去,每天打开水、擦地,主动学习,勤快着呢。

他的身份一直在变化,从知青、工人,作家,编辑、影视编剧,古董商、收藏家、博物馆馆长,如果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怎能从一个小学水平的知青,一直走到博物馆馆长的位置?

看过他节目的人不得不承认,他的节目知识含量极高,他的肚子里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自己说:“我读过的书甚至比官方系统培养出来的人读的更多,如果我按照官方系统去读书,我今天是博士后,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他就是喜欢看书学习,那么丰富的知识都是在学校之外的地方获得的。学历低不要紧,不妨碍你成为一个文化人。

学历跟文化不是一回事,千万别混淆了。


蝴蝶迷君


我是微课军师,你的问题我来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他不是看起来很有文化,是真的很有文化好吧,这都是因为马老爷子人生经历丰富,见多识广。

马老爷子1955年生人,下过乡,当过工人,做过编辑,拍过电视剧。

由于酷爱收藏,经过多年的积累,光凭他的私人藏品,在1996年就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博物馆,叫“观复博物馆”。后来又分别在上海和厦门两地各创办了两家,目前厦门的观复博物馆因用地规划问题已关闭。


马老爷子年轻时

马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插队。然后又一个人游历新疆,领略过祖国的大好山河,风土人情。回城后当过工厂的工人,掌握了一定的钳工、焊工、车工的工作技能。

期间,对文玩古董产生兴趣,积攒微薄的工资购买自己喜欢的古董。那个时候虽然假货还比较少,但他还是看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具备了超越绝大多数收藏者的鉴别知识。


马老爷子中年时

马老爷子中年的时候,进入《青年杂志》社做编辑,认识了例如王朔,海子,严歌苓,刘震云等日后知名的作家和诗人。

他还是王朔第一本小说集的责任编辑,在王朔的介绍下又认识冯小刚等一批影视界人士,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两部电视连续剧,在文化圈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当然,他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耽误收集自己喜欢的文玩古董。而且鉴赏水平已达到了专业人士的水准。



马老爷子老年后

马老爷子在文化届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了退隐江湖,专心沉浸到了他酷爱的收藏世界。他出版的《中国古代门窗》一书,还获得了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马老爷子被大家认识,主要是通过一大批介绍中国文化和古董鉴赏的电视节目。他的代表节目有央视2008年的《百家讲坛》,一共做了6期,共52集。

在2013年,他又在网上做了《嘟嘟》和《观复嘟嘟》个人脱口秀节目,又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可以说,马老爷子就像一坛老酒,越酿越香。这和他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对事物的洞察钻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人一个的学历并不决定他将来能取得的成就。军师经常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说法,叫:文凭不代表水平。

我是微课军师,感谢看到最后,打字不易,请点个赞再走吧,谢谢啦!


微课军师


我当过四年一个名牌大学聘用的辅导老师,各系学生还都喜欢听我演讲,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承认我辅导的很好。尤其是给党团员斑干部每周例会上千名只要是我主持从不缺席迟到,半个小时的讲课全雅雀无声,当我每次宣布下课时他们还竖着耳朵一动不动意犹未尽,有很多同学甚至说:怎么,到点了?有同学好奇问我:老师你什么学历?知识真渊慱!我毫不犹疑回答:初中毕业!高中三年尽搞文革了!他们似信非信!


用户6190880002283


马未都确实学历不高。我喜欢看他的节目,原因是由于他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有着特殊的经历。同时他见过我没见过的人,没见过的事,没见过的物。我更多的是在听他叙述自己的经历,见闻,描述当时的各种事物。用以弥补我的信息缺口。至于他的各种看法各种评论就见仁见智吧。


奥露平


自学成才,学腹经纶,摸爬滚打,实战经验,口才了得,心服口服!

有钱就投资做古玩古董生意,轻松自在不用烦,利润丰厚,保值增值风险低。我做了二十多年,已经在广州一线城市买了4套房子,而且买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

主要收藏田黄,因为田黄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热门古玩收藏品,从来没有跌过价。田黄从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现在2019年的20万元一克,再过10年可能升值到100万元一克。而黄金价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没什么变化,同田黄的距离越来越远,根本追不上。

2017年1月,福建厦门一次拍卖会上,一个重达1725克的田黄石,拍出3.92亿元的天价,单价22万元一克,田黄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乾隆田黄


孙庆国试答:

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学历。

用一句“抬杠”的话,孔子什么学历?

如果用数学思维解释:

∵每个人是在最有文化和最没用文化区间内。即:每个人∈[最有文化,文盲],孔子是万代宗师,国家(朝廷)没用给他颁发毕业文凭;

∴“学历”≠“有文化”;

∴“马未都学历不高,但看起来很有文化”符合数学集合原理。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的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孙工的文话旅行笔记


为什么马末都的学历不高,但看起来很有文化,为什么?

学历指的是完成一整套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位。文化指的是道德的修养,实践的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某人说的‘‘头头是道’’,就是指他把理论和实践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折相结合所得出的结论。所以,很多人听了以后觉得津津有味,很有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前进,很多理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完善,不断地通过实践中的检验,才能得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真理。

所以,文化来源于课本,还需要到实践中去运用、完善。知识来源于社会和实际经验,但需要用文化去补充和表述,二者缺一不可。

以上观点,欢迎批评指点。谢谢。


南京一老人


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不代表能力。群众眼睛是亮的,谁有能力,谁有水平,日久见人心。


东北小冷风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木匠出身,没学历、没文凭,还有书法、国学大师啟功先生初中文凭,他们的文化功底和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那些顶着高文品、高学历光环的艺术家,有几个能望其项背?

学历和文凭只代表你过去的努力和成绩,并不能代表你的未来。如果不努力,就是孔乙己。


草堂信步慢行静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