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15空对空导弹究竟有多先进?

侃侃书生世界


军武是我的爱好,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当兵的梦!我是煮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霹雳15空空导弹性能确实排在世界前列,有可能第一

今天我们只讲远程空空导弹,霹雳15是由中国研制的最新型远程空空导弹,也是用来取代老式的霹雳12空空导弹。或者说你也可以认为霹雳15是为了我国第五代战机歼20量身打造的,但其也可以挂载在现役的其他主力机型上。

目前公开的消息有:霹雳15空空导弹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双脉冲固体发动机和高抛弹道,这让霹雳15导弹的射程超过了150公里甚至可以达到200公里的地步,这个射程已经超过俄罗斯、法国所有的主力空空导弹,甚至就连美国空军最先进的AIM120c5空空导弹都要甘拜下风。

美国空中作战司令霍克·卡莱尔就曾说:“The PL-15 and the range of that missile, we’ve got to be able to out-stick that missile”(大意就是:我们要研制性能超过中国霹雳15的空空导弹)

△图 歼20挂载霹雳15

隐身战机一般都是内置弹仓,小、少成为隐身战机的代名词。但霹雳15性能优秀,与歼20的相结合,可以使歼20的打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射程远,让歼20可以先发制人。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国志愿军英勇善战敢在天空和美国人“拼刺刀”,就是这种不怕死的精神让那些"空中武士"立下了赫赫战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现在战争早已经不是往日,“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成为现代空战的代名词,你还没有看到对方就已经被击落了。

由于霹雳15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双脉冲固体发动机和高抛弹道,这让霹雳15近200公里的射程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歼20在空战中得到了先发制人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会让大型加油机、预警机非常不舒服!

△图 歼10挂载霹雳15实验弹

霹雳15作为一枚超视距空空导弹,对我方战机的优势再度增加

在霹雳15之前,我国可以称作超视距导弹的也就是只有霹雳12了。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主动雷达探测距离大约为30公里不到。但其不具备抗干扰能力。也就是说虽然霹雳12也很优秀但是敌方摆脱的几率还是很大。

相比霹雳12,霹雳15不仅主动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可能达到了50到60公里之间,具体不详,但有明显提升)而且还具备抗干扰数据链,可以做到先敌攻击,立即摆脱。这对于攻击远程目标(如F22)意义重大,因为下一秒有可能就是他就攻击你了。

一般来说主动雷达探测距离越大,机载雷达导引时间就越少;抗干扰能力越强,目标就越难以摆脱导弹的攻击。

△图 霹雳15

霹雳15制导技术先进,惯性制导加数据链进行中断制导,主动雷达系统在末端打开。

甚至可以采用反辐射弹头。

霹雳15可以使用最先进双向数据链制导系统,通俗的来说就是除了导弹接收战斗机和预警机发出的信息之外,导弹自身还具备将传感器获取的视频或图像回传给战斗机和预警机的能力,导弹和飞机之间的沟通是双向的。

双向数据链可以使霹雳15在整个作战体系下远程发动攻击,紧接着霹雳15会打开自身高抗干扰的主动雷达,在末端给予敌方猛烈的一击。

△ 图 内置弹仓中的霹雳15

总体来说,霹雳15使中国空空导弹迈上新的台阶。它可以使中国在空空导弹领域领先欧美俄一代,领先其他国家至少二代。

我是煮夫,军武问答爱好者,欢迎关注!


我是煮夫啊


空空导弹“一寸长,一寸强”,超远程是霹雳-15空对空导弹最鲜明的标签。根据曝光的信息显示,霹雳-15弹长约5.7米,采用“无弹翼”式设计,仅有十字形尾舵,在抵达攻击目标前采用末端机动,射程更是远达400公里!

我们知道,双方空战之前,预警机先行,而其最大监视距离约400~500公里,预计能探测300公里外的战斗机,而如果空空导弹的射程能超过300公里,预警机就成了“活靶子”。千招会不如一招熟,霹雳-15就是负责打掉敌方“眼镜”的先锋武器。

霹雳-12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的中程超视距空空导弹,也是目前解放军服役的最新型空空导弹,装备在歼-8II、歼-10、枭龙战斗机和歼-11上。霹雳-12据说能和美国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媲美,其能容许38G的操作过载,并能在追踪击杀实施9G运动的空中目标。霹雳-12对于F-16战斗机攻击状态下具备35~45公里不可逃逸区射程。

百尺竿头,跟进一步。霹雳-15作为超远程、超视距空空导弹,其取代了雷达制导的霹雳-12空空导弹。霹雳-15在原型机阶段就是国际空空导弹上的明星了。就在我国试射霹雳-15的同时,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霍克·卡莱尔司令,在2015年空军协会会议上发言称,美国国会为一种用来取代美国超视距空空导弹的新导弹拨款,而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霹雳-15。其表示霹雳-15加入一个冲压式发动机,射程也超过了美国所有空空导弹的射程。由此可见霹雳-15的先进性。


航空之家


霹雳-15空对空导弹,由国内607所研制,在第十二届珠海航展闭幕式上,歼-20作为压轴大戏进行精彩的空中表演时,打开平常隐蔽非常好的内置弹仓,其庐山真面目才为国内外军迷所目睹。

目测细长的PL-15弹长6米,弹径0.2米,弹重大概有0.2吨,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预测,PL-15将取代现有超视距射程超过100公里雷达制导的PL-12空空导弹。

采取雷达主动探测的PL-15,探测距离较大,且具备抗干扰数据链,同时弹上配有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有效扩大其射程。

鉴于PL-15弹长6米,因此,对其射程有两种版本,一说其射程为200公里,另外一种说法射程超过300公里,甚至能到达400公里。

关于PL-15的射程,两者的说法实在是太过悬殊,因此,真实的PL-15空空导弹,其射程当然只有我空军知道了,外界的说法只能是猜测,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而已。

即便不论PL-15射程为300-400公里,就是射程为200公里,目前也应该是全球射程最大的空空导弹了,美国空军认为PL-15通过加入一个冲压式引擎,其射程可高达200公里,已经是远超美空军射程150公里的AIM-120D中远程空空导弹。

难怪美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司令霍克·卡莱尔感慨说,PL-15将超出现有美国空空导弹的射程,使得PL-15不仅对像F-35这样的隐形战机构成威胁,也对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构成威胁。

主动雷达制导的PL-15空空导弹,至少在射程上已经追上甚至超过美空军的王牌空空导弹AIM-120D,因此,对于我空军来说实战时的意义非常大,意味着能够先敌发射、先敌击落,如同陆军步兵手中的枪械,除了射击精度以外,有效射程也显得特别重要。

从珠海航展来看,歼-20机翼侧弹仓能携弹2枚PL-10近距格斗导弹,机腹弹仓能携带4枚PL-15远程甚至超远程空空导弹,由于歼-20是美标第4代(俄标第5代)隐形战机,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战时完全能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击落的有利态势,充分显示出了机和弹的有机融合,两者相结合可谓威力暴增。

据悉,PL-15的部署已迈入快车道,除了装备空军的新锐主力战机歼-20以外,还将陆续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歼-10、歼-11、歼-15和歼-16战斗机等,空中作战能力将随着机弹的融合,而得以极大地提升。

<strong>


国平军史


霹雳-15是当今最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之一,媲美AIM120D和“流星”。

霹雳-15是我国目前最新型、最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装备于歼20、歼16和歼10C等新型战机上,是捍卫我国空天安全的空中利剑。

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霹雳15以上图这样的方式公开亮相,引起世人关注。但是作为当前我国最新型、最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该型号尚未解密。而且根据我国的保密实践,飞机是秘密,导弹是绝密,因此霹雳-15的具体性能数据仍是秘密,网上流传的一些言之凿凿的参数必然也是相关人等的道听途说。笔者作为一名普通军迷,当然对霹雳-15的性能参数一概不知。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从其他方面作为参考,对霹雳15的性能进行大概的推测。

众所周知,霹雳15是由霹雳12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两者的关系类似于美国的AIM120D之于AIM120A。霹雳15继承了霹雳12的基本布局,而霹雳12的出口型SD10已经随枭龙出口至巴基斯坦,基本数据已经公开。SD10单体长度约3.9米,弹径203毫米,最大射程70公里。

霹雳15弹体长度、直径应该于霹雳12一致,但是拥有更远的射程。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霹雳15的最大射程超过150公里,与AIM120D、“流星”空空导弹相近,超过俄罗斯最新的R77-1。霹雳15在霹雳12相同的弹体长度、直径基础上获得翻倍的射程,可能采用了如下一项或者几项技术:

1、对弹体气动布局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中部弹翼的形状进行修改,面积更小,弹体整体上呈阻力更小的飞镖型;

2、采用了双脉冲固定火箭发动机,不但延长了射程,而且在射程末端的机动性能更好,对高机动目标的命中率更高;

3、采用了双向数据链,使得导弹可以采用高抛弹道,也就是说导弹在发射后先爬升至空气稀薄、飞行阻力小的高空,能够获得更远的射程。

采用高抛弹道,需要导弹能够与载机进行双向数据互通,通过载机发送的数据链将导弹引导至目标大体区域,最后由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完成目捕获、锁定。

4、改进的主动雷达引导头,使得导弹自身对目标的捕获、锁定距离更远,增加导弹不可逃逸区。SD10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对战斗机的搜索距离约为20公里,相信随着我国在雷达技术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霹雳15将这一数据翻倍也不是不可能。除了探测距离提升,霹雳15抗干扰能力相信也会上一个台阶。

通过采取以上技术,霹雳15的性能较霹雳12会有脱胎换骨的提升。据军迷大佬扬基在其公众号里透露,霹雳15的不可逃逸距离与霹雳12的最大射程相当,而一般来说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距离约为最大射程的3/1到2/1,这从侧面也说明霹雳15的最大射程超过150公里。

军迷朋友都知道导弹的最大射程没有什么战术意义,只有不可逃逸射程才有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导弹的不可逃逸距离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与载机的高度、速度以及与敌机的态势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载机高度更高、速度更快时,导弹的不可逃逸区更大。

而且,能否发挥导弹的有效射程还有战机的火控系统密切相关,导弹更远的射程需要战机雷达更远的探测、锁定距离来支撑。同样使用霹雳15导弹,在实际运用中歼11B用起来就是不如歼16。所以,目前霹雳15这种高级货只是用在歼20、歼16和歼10C这些拥有强大AESA雷达的新锐战机。

综合来看,霹雳15已经位列当今最强中距空空导弹之列,与歼20、歼16和歼10C等新锐战机组成令人生畏的空战利器。而强敌的反应也从侧面证明霹雳15已经给它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美国近期已经着手启动下一代空空导弹项目,项目代号为AIM260(图中下方导弹),原因之一就是霹雳15使得当前使用的AIM120D不再具有射程、性能上的优势,美国军方急需新型导弹重获代差优势。

当然,霹雳15也有自身的缺陷,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太大,使得歼20这样的重型隐身战机只能在主弹舱内挂载四枚,而F22可以内置6枚AIM120D。为了发挥隐身战机强大的制空能力,我国也亟需下一代空空导弹。

好消息是下一代体积更加优化、兼具超视距拦射与近距格斗的新一代空空导弹很快就会列装,目前已经在歼20上进行测试。新一代空空导弹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关注霹雳-15的存在,美国从2015年就开始了,其空军作战指挥官卡莱尔将军称,升过级的AIM-120D射程只有160公里,而霹雳-15要比它还要大,给美国空军造成了严重威胁。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嘛,射程是顶顶重要的呗。

简氏很聪明,2016年看一眼即能明白,与欧洲“流星”吸气式冲压发动机不同,霹雳-15用的和美制AIM-120一样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多次点火,大大增强了对导弹控制和机动的能力,射程也得以增加。

2018年初,俄罗斯专家卡申研判的结果,如果霹雳-15没入役,射程300公里的R-37就是射程最远的,现在R-37只有更加努力,希望早日推出它的改进型RVV-BD。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霹雳-15的性能还不错,如网友们想像得一样好。外军普遍认可的是它的射程有点远,它的入役引起了外军注意,尤其是美军的严重注意,换句话说,超出了其预想,也从而证明了霹雳-15的成功。

魂舞大漠以为这是一个标志,从霹雳-15出现,空战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观。霹雳一路走来,从追到赶几十年,尤其是贝卡谷地空战,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思考。

以色列击落叙利亚30架战机,自己则无一损失,让世间第一次见识了视距外空战的精彩。有枪即不想着拼刺刀,远距制胜就能取得空战先机,着实给人印象深刻。

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正在研发的AIM-260期望增大到200公里,并有计划研制双射程和三类目标终结者等多种型号导弹,可见空中未来角逐将更加激烈。

今天我们一朝先,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对付高超声速和小型无人机方面,早日体现出自己的技术优势。


魂舞大漠


AIM-120D(上)AIM-260(下)

今年六月份,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新一代空空导弹研发计划,导弹型号为AIM-260,计划取代现役AIM-120D空空导弹,成为2025年后空空导弹的主力。从公开信息来看,AIM-260其实从2017年就已经开始研制了,计划在2021年首次发射,然后在2022年进入部队服役。从计划进度来看速度相当快,因为AIM-120D从2003年年底开始研发,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已经到2015年,花了十几年时间。而且AIM-120D是AIM-120C基础上改进而来,并不是全新研制的。所以对于全新研制的AIM-260来说,这么短的研发时间是相当紧张的,可以看得出美国人非常着急。为什么会这么着急呢,美国空军武器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安东尼·格纳丹波准将6月2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空军正在研制代号AIM-260的远距空空导弹,目的就是对抗中国研制的“PL-15”空空导弹。显然美国人对于现役的AIM-120D性能并不满意。

AIM-120D

那么,AIM-120D和PL15的性能如何呢? AIM-120D弹长3.65米,弹径0.178米,弹重160公斤左右。PL15弹长3.9米,弹径0.203米,弹重200公斤左右。AIM-120D和PL15都采用了双向数据链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采用主动有源相控阵导引头。两种导弹主要的差别在尺寸上,PL15在尺寸上明显要比AIM-120D大一圈,导弹性能上的差距主要也来自这里。AIM-120D的射程在180公里左右,那么PL15的射程到底是多少呢?

我们找来一份公开发表的技术文献来做个参考。这份技术文献分析研究了采用高抛弹道和可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空空导弹的弹道优化。我们可以看到仿真计算的设计指标和PL15非常接近,其弹长4米,弹径和PL15一模一样。因为计算数据和PL15的实际数据非常接近,那么可以近似地认为这个里的计算结果等同与PL15的实际结果。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仿真计算的结果,在采用可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和高抛弹道之后,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32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PL15的有效射程实际上应该在300公里左右,远远超过了AIM120D空空导弹 180公里的射程。这就让PL15具备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可以在AIM120D的最大射程之外抢先发射,甚至可以在进入AIM120D有效射程之前再组织一次到两次发射。在对手还没有条件发射AIM120D的时候,PL15已经打出两轮以上了,对手能活下来的概率已经很低。PL15能取得这样的技术优势,美国人自然着急了,所以AIM-260才会匆忙上马。

齐头并排挂载的PL15弹体长度还有不少增加的潜力

那么,如此巨大的射程优势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是PL15的弹体更大,发动机装药量更大,AIM-120D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重量在70公斤左右,PL15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重量在140公斤左右,PL15的发动机装药量超出一倍,射程远近一倍是件很正常的事。

J20采用氮化镓收发组件的数字阵列雷达,发射功率在130KW以上

PL15空空导弹有这么远的射程,那么J20的火控雷达能有效支持这么远的射程吗?答案是当然可以。我们在此前曾经讨论过J20的火控雷达,J20的火控雷达在探测1平米大的目标时,探测距离在300公里左右(J20火控雷达的性能(上),J20火控雷达的性能(下) )。实际上对第四代战斗机来说机头方向上的雷达反射面积都在2~3平方米以上,机身侧面更大。所以对于第四代战斗机这样的目标,J20可以用PL15在近300公里外发起攻击。即使像F22这样的隐形目标,机头方向上也有0.01平方米左右的雷达反射面积,而机身侧面至少要大十倍以上。对J20来说发现F22战斗机的距离至少也在90公里以上,因为F22不可能保证始终把机头指向J20,所以大部分情况下,J20探测F22的距离都在一百公里以上。因为J20的火控雷达探测距离要比F22的火控雷达探测距离至少高出50%,所以J20在遇到F22仍然可以抢先开火,从而占据有利地位。

那么,美国匆忙上马的AIM260能扳回一局吗?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因为AIM-260遇到很多技术限制。首先,现役F22和F35的弹仓主要尺寸基本已经没法修改,所以AIM-260的弹长就只能限死在3.65米这个长度上了,因为再长就挂不下了。AIM-260弹径也提高到了0.203米,有点和PL15对标的意思,但是弹径的提升空间也就这样了,弹径再大,挂载数量就受影响了。因为弹径提升只是在发动机部分,弹体前部就变成了双锥体弹头。这样在飞行有一定迎角的情况下,双锥体弹头能够产生一部分升力,这样弹翼和尾翼尺寸都可以进一步缩小。那么在弹体尺寸上仍然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追上射程上的差距呢。美国人的办法是去掉战斗部,靠弹体动能直接撞击。你可以说这是技术创新,也可以说是迫于无奈。这样可以将20公斤的战斗部的重量和空间省下来,用于加大固体火箭发动机。但是即便如此,AIM-260的发动机重量也只能达到100公斤左右,距离PL15 140公斤左右的发动机重量仍有不少差距。而且采用动能撞击方式以后,导弹的命中概率会受到影响,这就迫使AIM-260必须进一步提高制导精度,而PL15完全没有这些困扰。

从目前情况来看,AIM-260想要追上可能性并不大。AIM-260在发展,PL15的改进工作肯定也在进行当中,而且PL15的改进潜力要比AIM-260大得多。因为J20弹仓长度4.5米左右。PL15弹长不超过3.9米,PL15弹长至少还有0.3~0.4米的提升空间。况且PL15也可以采用动能撞击技术,即使不那么极端,也可以进一步缩小战斗部,采用更先进的定向战斗部保证足够的毁伤效能。总之PL15的改进潜力要比AIM-260大的多。


尖端防务


中国在近些年来军事发展的速度确实很快,很多的武器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还在人们喜悦歼20战机的时候,中国的霹雳15导弹又悄悄的研制成功了,它的研制成功使很多国家都惊讶中国自己的技术手段,那么霹雳15导弹到底是一款怎样的导弹呢?霹雳15导弹作为一款超视距导弹,它导弹的结构很特殊,对敌军的打击力度更强,打击的精确性也比之前的霹雳型号提升很多。

霹雳15导弹采用的是无弹翼的结构,在尾部仅仅装有十字形的尾舵,采用的是高抛式的弹道技术。这也就使导弹飞行时的弹道可以更高一点,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形式飞向目标,最后完成目标的打击,这样的打击方式无疑是大大的提高了打击目标的准确性。而且这样的打击方式也使导弹飞行的距离更远,从射程上来看,至少可以达到300公里。

它作为一款空空导弹,目前看来对于空中预警机和大型的空中加油机这样的机型威胁是很大的。不过因为受到制导技术的限制,导弹必须在几十公里以外才可以锁定目标,所以说打击力度看起来并不是很强,可是随着中国的歼20开始服役,这一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因为霹雳15的体积很大,导弹的长度达到了5.7米,弹径也有330毫米左右,所以说它基本上只能安装在歼16上。这样看来是不能够将能力完全发挥出来的,但是歼16和歼20进行配合就可以克服这一问题。虽然说霹雳15无法挂在歼20的内置舱中,但是可以接受歼20的制导支援。也就是说一旦歼16发射完霹雳15导弹后,歼20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导,因此霹雳15只需要等待有利的时机对敌军进行打击就可以了。

而且霹雳15导弹的精确性也因为歼20的制导而大大提升,毕竟歼20的隐身性能很强,预警机几乎是无法第一时间进行预警的。这个时候一旦歼20在有利的时机进行制导打击,雷霆15就可以快速的进行攻击,这个过程的配合非常的紧密,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雷霆15作战的精确性。

综合来说,雷霆15是中国目前很厉害的一款导弹,在未来的空防作战中它的表现肯定会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其他国家的威慑也会大大增强。


人间朝暮遇故人


霹雳15空空导弹的出现使得我国空军实现了中距弹技术和作战能力上的突破,其技术和性能的先进程度直接带动了我国空军整个中距空战体系和战术战法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未来多种主力三代半战机和四代机来说,其都将会在整个空战系统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



首先从射程上来讲,霹雳15的射程相较于这之前的上一代中距弹来说,其射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射程虽没有具体数据,但保守估计都在150公里以上,与美国的AIM-120D相当,如此之大的射程使得其自然可以配合我国几款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先进战机进行超视距作战,而其射程的大幅度提高得益于其全新的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新型推进剂装药以及全新的高抛弹道。

除此之外霹雳15的精度控制和目标探测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都进行了很大的提升,其配备的双向数据链可以在导弹飞行的过程中对飞行弹道及攻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和修正,并且其可以从其他平台获得目标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作战灵活性同时也使得其具备了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再来看探测跟踪能力,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中距主动型空空导弹都是采用的机扫单脉冲雷达,而因为机扫单脉冲雷达的各种限制,其发射功率和搜索范围以及目标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在现代的强电磁环境下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而霹雳15由于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所以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其对相同大小目标的探测距离在不低于30公里处时要比传统的单脉冲雷达高出60%~80%,特别是对于具备隐身能力的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提高了5倍以上,最重要的是导弹的不可逃逸区范围也扩大了3倍以上。



也正是由于霹雳15对于隐身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要远远强于普通的单脉冲雷达,所以其才会被作为歼-20的标准中距弹来使用,而倘若是在日后由于歼-20载弹不够,也可以用我们最先进的三代改战机歼-16来配合使用,比如由歼-20先行,利用其集成度和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探测系统来获得敌方隐身目标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机载高速数据链来引导歼-16发射霹雳15实施攻击,即所谓的“A射B导”这种全新的超视距空战理念。


迷彩眼观世界


霹雳15空空导弹如今的性能还是一个迷,我们也只能在一定的论据基础上猜测其性能。歼20战斗机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携带6枚空空导弹亮相,在飞行中他打开弹仓展示了里面的导弹,两侧弹仓内的导弹是军迷熟知的PL10,但是腹部弹仓的导弹就没有人认识了,很多人将其定义为PL15,此后这款导弹也在歼10战斗机上出现了。

图为歼20机腹弹仓内和歼10机翼下挂载的PL15空空导弹。

通过媒体估算,PL15导弹的重量大约为200公斤,弹长接近4米,弹径203毫米,翼展670毫米,尺寸非常大,不仅大于我国自己的PL12中距离主动制导空空导弹,而且也大于俄罗斯的R77和美国的AIM120D导弹。PL12导弹尺寸本来也比美俄导弹大一些,但是射程和美国的AIM120D已经一致,都是150公里左右,算得上是非常远了,实际上AIM120D一直号称高抛弹道下的极限射程是200公里,但是这个数据毫无意义,毕竟在这个局面下导弹的命中精度和机动性已经无从谈起了。

图为歼10战斗机挂载PL12空空导弹,可见这种导弹的弹翼和PL15导弹大为不同,他的弹翼更大,机动性好,但是高速型不如PL15。

PL15导弹尺寸比PL12导弹还要大,意味着PL15的射程还要更远,可达200公里以上,有媒体估算是300公里,也有一些论文表明我国最新的空空导弹射程达到了320公里,也许就是PL15导弹。如果说PL15导弹真有320公里射程,那么他打击高机动目标的有效射程就应该在20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已经很远,甚至超过了很多战机雷达的搜索距离,甚至包括歼10战机都没有这么大的搜索距离,也许预示着这款导弹是一种可以实现A射B导的导弹,也就是自己发射,由友军提供目标指示,实现超远程攻击。

上图为歼20挂载的PL15导弹,下图为歼10挂载的PL12导弹,可见PL15导弹的弹翼要比PL12小很多。

这么做是很有意义的,考虑到未来战场上无人机的大量存在,有人战机完全可以在敌人导弹的打击距离外率先发射导弹后撤回,这样避免了自己一方的伤亡,可以利用导弹的密集发射来取得战果,在前期空战中压制住敌人的战机防御。当然,这种战法也可以是有人战机之间的配合,甚至这个320公里的打击距离,都足够打击敌人战斗机背后的预警机了,使敌人的整个航空兵体系都处于打击范围内,这对于夺取作战主动权非常有利。

图为歼20战机群,歼20如今已经量产服役,作为隐身战机,完全可以利用隐身接近敌人后,发射射程超远的PL15导弹,打击敌人的预警机。

PL15导弹弹翼的尺寸相比于PL12更短,外形更加尖锐细长,体现出较高的高速性能,意味着这款导弹可以对飞行速度快、高速性能好的第五代战斗机实施打击,比如F22这样可以在超音速状态下实现大机动过载机动的战斗机,就可以使用PL15导弹去打击,确保击落。一架歼20可以携带4枚PL15,虽然数量上少于F22战机的6枚AIM120D导弹,但是由于射程、机动的优势,使歼20掌握了率先打击的优势,这个优势比多两枚导弹要重要的多。

所以说,PL15导弹还是非常先进的。


海事先锋


空空导弹的作用无外乎三种,近距离格斗,中距离拦射,还有就是远程截击。在前两种空空导弹,我们一直是跟进状态,无论是仿制还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进步幅度不大。但是霹雳-15导弹把我国空空导弹在远程截击的格局向前迈了很大一步,当成现在的领跑者对位一点也不为过。

霹雳导弹的重量197.7公斤,弹长3.85米,弹径203毫米,翼展670毫米,最大射程在150-200公里之间,大约是美国AIM210和俄罗斯R-77的两倍。我军拥有了这款导弹,无论是装载在歼-11,歼-16,或者传说中的所有战斗机,其综合能力都能达到一个高的综合水准。

霹雳-15空空导弹应该是采用多种制导导弹,初段飞行采用惯性制导,中段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末段采用红外成像制导。而且由于采用双推力脉冲火箭发动机,即使在射程末端,霹雳-15依然有充足的机动能力,可以打击各种快速移动目标,提高突防的几率,增加命中率。其弹头比霹雳-12大,可以装的弹药也相对较多,威力也就越大。

体系联合作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共识,在海陆空天电通过信息共享进行的联合作战,而预警机就是体系作战的重要环节,空中加油机是敌方战斗机增加作战半径的法宝。摧毁敌方的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就等于把敌方的信息情报网和空中补给瘫痪。以色列与叙利亚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的空战争,以色列空军能够制造82比0的悬殊战绩,很大程度是依靠E-2C预警机建立起来的空中信息情报优势。

而预警机的空情搜索范围远,在战斗机的射程范围低于预警机的搜索范围时,预警机可以拥有充裕的撤离时间,或者对战斗机的火控雷达进行干扰,让其错过最佳的攻击时间。霹雳-15导弹的远距离射程,就是空中预警机和加油机的天敌,使其没足够的时间提前应对攻击,不敢太过于接近战斗机也使得搜寻范围在实战中降低。而且霹雳-15在遭遇预警机的电磁干扰时,会将干扰源视为攻击目标,而不会被假象蒙蔽。敌方的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的安全位置,都会因为这款导弹处于不安全位置。

另外在远距离内对敌方的隐身空中目标进行超视距作战,先敌发现目标时可以先敌开火,占据先发制人的优势。在空战的记录中,率先开火的往往能先把敌机击落,超视距作战成为空战主流后,战机搭载的霹雳-15空空导弹无疑更符合这个趋势。

随着我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服役,其搭载的霹雳-15导弹更是为其如虎添翼。2018年珠海航展上公开的画面看,歼20主弹舱挂载的导弹就有霹雳-15导弹。当歼-20遭遇其他隐身战斗机时,就处于肉搏格斗战,这时霹雳-15凭借高速信息数据链和强劲的火箭发动机可以胜任歼-20的格斗导弹。歼-20可以以此有效执行防空作战和争夺战区控制权。

霹雳-15的超远射程引起了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卡莱尔的重视,并想以此来获取国会的拨款以更换美军现装备的空空导弹。这虽然有捧杀的嫌疑,但是也侧面反映了霹雳-15导弹的优异性能,造成了美军将领的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