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各位居民大家好:应广大业主要求,本小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请支持和理解。大家如需购买大米蔬菜等物资,都由我们来负责联系......”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2月4日早晨7:30,江苏连云港海州新海街道星化社区党委书记朱海红带领的社区防疫“铿锵三人行”小组准时开讲,不间断地重复播送着最新的通知以及各种物资供需信息。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疫”不容辞,轻伤不下火线

星化社区矿山设计院小区,外来人口居多,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大。自疫情爆发以来,星化社区一直是海州辖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在这备受关注、让人望而却步的封闭管理区域里,却活跃着一支由社区干部组成的“铿锵三人行”防疫先锋队,他们分别是社区党委书记朱海红、副书记王华英以及社区工作者张庆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新时代社区工作者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大爱情怀!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这个年,我压根儿没有休息过,全天24小时待命......”朱海红嗓音有些沙哑。她从1月23日至今一直坚持防控一线。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风险,他们天天站岗时时在线,记录重点人员行踪、环境消杀、居家隔离人员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

数日的“连轴转”,朱海红突感胸口憋闷,天旋地转,并开始呕吐,浑身无力,她稍作休息后又继续投入战斗。“这个时候,没有条件允许我趴下!我是一名党员,是社区居民的‘主心骨’,特殊时期,必须站出来‘豁出去’!”朱海红坚定地说。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抗疫舍家,“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可是现实版的‘大禹’,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提起社区工作人员张庆龄,社区志愿者张师傅,赞不绝口。“没有那么伟大!父母现在居家隔离,情况特殊,条件也不允许我在家照顾父母。”张庆龄如是说。据了解,张庆龄自小与父母住在矿山设计院,对这里很有感情。他的母亲是星化公益食堂的主厨,长期服务辖区居民,受到居民的纷纷点赞。言语间张庆龄有些沉默,“父母在屋里,我在屋外,想他们了,隔着窗户见一面,也就放心了......我现在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尽心尽力为这院子里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搞好后勤服务工作。”连日来,张庆龄常常与他们通过视频、微信唠唠家常,传递防疫信心,缓解恐慌情绪。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他真是个贴心人呐,不但经常与我视频连线宣传防疫知识,就连我们家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想的很周到。”提起张庆龄,居民梁先生隔着窗户玻璃连连竖起大拇指。梁先生长期在武汉工作1月20日回连与奶奶过个“团圆年”,未料想,刚到家就被通知进行居家隔离。这一隔离就是14天,也就是这难得的14天,让梁先生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好好陪陪奶奶。“奶奶长期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饮食也颇有要求,隔离期间多亏了社区代购药物,并及时按照需求配送食材,才解了我们后顾之忧,”梁先生说。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防控“主心骨”,百姓“贴心人”

“自矿山院小区封闭之后,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未受到影响,蔬菜购买事宜由街道统一调配,每日早上8:00-10:00居民到指定地点统一采购。我们则是每日9:30前为居家隔离人员送上蔬菜水果搭配套餐,让他们住的安心、放心、定心。”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华英一边说着,一边准备今天配送的物资。除了这些,王华英每天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穿上自制防护装备,陪同医护人员给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测量2次体温,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为了弥补自身防疫装备缺少的窘境,他们集思广益、就地取材,将文件夹制作成面罩,穿上一次性雨衣的防护罩衣再佩戴上口罩和手套,而这已是他们最齐全的防护“标配”。

江苏海州新海街道:疫情最前线铿锵“三人行”

“说不想孩子那是假的,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必须时时在岗。”王华英一向做事干净利落,但提起孩子,笔者从她只言片语中感受她那掩藏起来的柔软。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儿子今年7岁,昨天7岁的儿子给妈妈打来电话,“妈妈,我昨晚想你都想哭了”。提起那通电话,王华英不由得微红了眼眶,“想啊,是真的想。十几天没回家了,偶尔也就只能通过视频看一眼,感觉挺对不起孩子的。”

彩虹总在风雨后。“这些天来,包括星化社区在内的街道百余位党员干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会尽早离开。让笑容尽快绽放在居民的笑脸上。”展望未来生活,新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徐蓓动情地说。(通讯员 王一平 曹坤 丁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