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工作隊“變身”疫情防控先鋒隊】萬山:“扶貧幹部”變“快遞小哥”

疫情來勢洶洶,萬山溫情不減。當眾人“蝸居”家中,商鋪歇業,萬山區的扶貧幹部們變身“快遞小哥”,不辭辛苦、無懼風雨,奔走在村頭巷尾,為群眾採購和配送日常生活所需。

【脫貧攻堅工作隊“變身”疫情防控先鋒隊】萬山:“扶貧幹部”變“快遞小哥”

“妹,這是你昨天要的米糊糊和伊利奶粉,來拿一下……”喊話的是萬山區茶店街道尤魚鋪村的駐村幹部田永飛,剛“代購”回生活物資,正忙著給群眾送貨。

實行村組相對封閉管理後,茶店街道嚴守卡點、規避“外患”。為讓群眾“安心在家待著”,茶店街道組織成立了10個民生保障黨員先鋒隊,各村居以村民組為單位,每天對群眾的日常生活用品需求進行統計,然後帶著“剛需表”,前往各大超市逐一對照採購,並免費為尤魚鋪村的村民們配貨上門。

【脫貧攻堅工作隊“變身”疫情防控先鋒隊】萬山:“扶貧幹部”變“快遞小哥”

“我們需要什麼東西就跟村裡面講,村裡面就給我們買。”有了“代購小分隊”,村民唐秀海足不出戶也能“按需收貨”。

截止目前,茶店街道“快遞小分隊”已經為轄區內10個村居組326戶居民提供了配送服務。

“要哪樣打個電話,他們送到家門口來。”“又安全又安心。”“很關心我們,幹部們很辛苦,真的感謝他們。”“我們積極配合,共同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戰勝疫情。”……“快遞小哥”給群眾送去的,不僅僅是一份關愛與溫暖,更是一種必勝的力量和信心。

防範疫情傳播,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切斷傳播途徑。“非常時期,大家別出門!”基層黨員幹部在不斷向群眾解釋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策。

如何才能實現村寨相對封閉管理的同時,又不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所需呢?在萬山區敖寨鄉,為應對疫情防控時期自然村寨相對封閉管理的現狀,“電話營業”+“村寨代購”的模式應運而生。

【脫貧攻堅工作隊“變身”疫情防控先鋒隊】萬山:“扶貧幹部”變“快遞小哥”

“這裡是你們家的蒜苗、味精和陳醋,看看還有漏掉的嗎?”中華山村副主任楊康化身採購員,正為村裡需要採買物品的村民挨家挨戶送貨上門。

對於相對封閉管理的村寨,由包片村幹部和包組鄉幹部每天晚飯後到村寨中收集統計各家各戶的採買需求,村民確認後預付採購費用,按照多退少補的原則,第二天按照“訂單”送貨上門。鄉紀委也會對採買過程進行全程監督,隨時抽查購物憑證和發票,確保採買乾淨廉潔,讓村民更加滿意放心。

【脫貧攻堅工作隊“變身”疫情防控先鋒隊】萬山:“扶貧幹部”變“快遞小哥”

“我們都曉得現在要少出門,現在這樣有專人上門送菜就安全多了,我們都放心。”敖寨鄉新寨灣組村民楊老伯說。

為了更加有效地減少街麵人員流動,敖寨鄉所有日雜商店和超市在疫情期間不再開門營業,而是採取在店門口留下聯繫電話的“電話營業”的方式。這樣既減少了人員流動,又保障了全鄉的日常生活供應。

憂群眾之所憂、急群眾之所急。萬山區因時制宜施策,緊扣民意,探索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在轄區各村居成立民生保障黨員先鋒隊,扶貧幹部變身“快遞小哥”,保障居民“蝸居”生活,維護良好的生產生活秩序,共克時艱,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