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完成突破性电离冷却实验,打造「缪子对撞机」现曙光

过去,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全新的希格斯粒子,圆满了标准模型,但其巅峰似乎止步于此,我们亟需更强大的工具来发现新粒子。努力了 20 年,科学家现在终于完成电离冷却实验产生珍贵缪子束,这是开发比强子对撞机还要更强大的「缪子对撞机」之必要步骤。

科学家完成突破性电离冷却实验,打造「缪子对撞机」现曙光

科学家完成突破性电离冷却实验,打造「缪子对撞机」现曙光

为了从最基本层面研究世间万物,物理学家们喜欢将高能量的粒子粉碎在一起,然后过滤撞击后的残骸,试图从中寻找衍生而出的新粒子,比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 2012 年发现了希格斯粒子(Higgs boson)。然而当今最强大的粒子对撞机如 LHC,自那之后就不再发现其他新粒子,让科学家开始想打造更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碰撞能量越高,越可能发现更重的粒子。

于是,比 LHC 还要大 4 倍的新时代环状对撞机(Future Circular Collider,FCC)正如火如荼建造中。

科学家完成突破性电离冷却实验,打造「缪子对撞机」现曙光

缪子电离冷却实验。

只不过利用质子束对撞进行实验的 LHC、FCC 有个最大缺点:质子由称为夸克的较小粒子组成,每个夸克仅携带一小部分能量,在碰撞时容易丢失讯息,意即很难追踪是什么粒子与什么粒子碰撞、以及衍生什么粒子。

为了避开这个问题,有些对撞机选择利用电子与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来进行碰撞实验,只不过这也有个缺点:电子没有任何已知的内部结构,然而它们在改变方向时会产生辐射,这说明有效的电子粒子加速器必须又长又直,占地极广。

而缪子对撞机可以同时解决上述两种加速器的缺点。首先,缪子在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为基本粒子,与同属于轻子的电子具有相似性质,但质量约电子的 200 倍,并且改变方向时不会释放太多辐射,代表建造缪子对撞机的占地面积更小,成本更低。

只不过缪子对撞机也有属于自己的缺点:为了制造缪子,科学家需先将一束质子束撞击到目标中,产生其他会衰变并产生缪子的粒子,而缪子会从不同方向出现、能量也不一,然后在 2 微秒内又迅速衰变成其他粒子,因此要想对撞机中收集缪子,需将其快速冷却或引导成有序的形状,称为缪子冷却(Muon cooling)。

如今,进行了近 20 年的缪子电离冷却实验(Muon Ionization Cooling Experiment,MICE)终于有了确切进展。理论物理学家在 1970 年代末设计了电离冷却法,但难以落实,因为必须产生强大电磁场来加速所有缪子,多次重复此过程以产生缪子束,科学家直到 2000 年代初期才对这种设备产生兴趣,原因是:缪子会衰变成微中子,如果能收集缪子束,就能进一步研究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神秘微中子。

在 MICE 最新合作实验中,科学家成功利用电离冷却法创造出缪子束,带我们看见开发更强大粒子加速器束的曙光,一旦电离冷却技术成熟,科学家有朝一日将能打造专门研究微中子的对撞机。

科学家完成突破性电离冷却实验,打造「缪子对撞机」现曙光

2015年,在STFC的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建设实验期间,MICE设施团队的成员。

新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