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曾經有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個房間,裡面溫度合適,有食物,有WiFi,有手機,你能在裡面待多久?萬萬沒想到,這樣的腦洞題竟然在2020年農曆新年期間變成了現實,而這一切的起因是吃野味!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確認為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簡單來說,這次病毒的來源是蝙蝠。

這種病毒對於蝙蝠來說影響極低,但對於人類的影響卻是致命的。蝙蝠已經儘量長成“絕非善類”的樣子,可還是很多人對它們動了吃的念頭。這次,肺炎就是源自武漢當地的華南海鮮市場,有不少商鋪“掛羊頭賣狗肉”,賣的不是海鮮,而是野味。武漢出現疫情後,12月31日,有媒體曾去華南海鮮市場暗訪。一家賣野味的商鋪裡堆滿了籠子,籠子裡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讓人觸目驚心。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2003年肆虐全國的非典SARS冠狀病毒,已被證明來自於中華菊頭蝠,果子狸與它們接觸、感染後,再將病毒傳染給人類。17年前的非典,就是由於人們吃野味引起的,為何時隔17年,人們又重蹈覆轍呢?

口欲固著:亂吃野味,病床C位

在抗擊疫請期間,居然還有人頂風吃野味,賣野味!1月23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深圳市福田區某酒樓的菜牌內顯示在售蛇類食品,酒樓廚房內正在加工的蛇類肉品37斤,當事人無法提供合法證明文件,已依法查扣並立案調查。

1月23日下午,家住湖南某縣的趙小姐(化名)舉報當地菜市場有人公開販賣野生動物。該縣森林公安局馬上安排值班民警前往現場處置,查獲疑似赤麂死體2只,疑似果子狸死體1只,疑似野雞死體3只,疑似豹貓死體2只。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疫情當前,有多少人為之前仆後繼,卻有人依然還在吃野味,售賣野味。拋去沒有重視疫情,妄圖盈利的心理來說,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愛吃野味的人實際上是“口欲固著”的表現。固著是指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滯在某一性心理發展水平,而口欲固著就是指在口欲期,嬰兒的活動受到過分限制,使他無法獲得滿足,長大後產生了不良的後果。

根據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他把人格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這一理論強調嬰幼兒時期的經歷和經驗對人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作用。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口唇期又被稱為口欲期,這一階段是指剛出生到1.5歲的嬰兒,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力比多”集中在口部,換句話說,嬰兒會通過口部獲得快感和滿足感。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嬰兒不僅僅從吮吸乳汁中獲得快感,並且對其他口部活動也十分感興趣,比如,他們常常會從吹泡泡、咀嚼東西等活動中取樂,還喜歡吮吸手指、把手頭能拿到的東西放在嘴裡,他們感受世界的方式就是通過口部,這些方式都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滿足。但很多父母認為嬰兒的這種什麼都吃的行為對他們的健康無益,所以會禁止吃手,也有父母擔心嬰兒吃不飽,總是喂很多食物。而嬰兒在這一階段得到的滿足太少或太多,就導致了他的心理固著在這一階段,也就是說他的發展停滯在這個階段,在他長大之後會持續尋找這個階段的滿足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副教授苑媛說:“假如嬰兒在口欲期的發展不順利,其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嚴重缺失或被過分滿足,那麼,帶有過度缺失感或過度依賴感的心理能量便會固著/固結在這一時期,這個人就會在潛意識裡始終保持1歲以下的幼兒心態,會把“吃”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滿世界找野味吃的人,絕大部分存在“口欲固著”的心理問題。

權利的遊戲:吃野味的“高端局”

對於野味,很多人有這樣的認知:野生的一定比家養的味美,山上瘋跑的一定比圈養的營養價值高。所以,不管是家裡來客人了,還是要請領導吃飯,人們都傾向於吃點“特別”的,於是就有了吃野味的“高端局”,一頓飯下來,成千上萬不是問題。

2015年,中紀委曾通報稱某市原市委書記經常在高檔會所玩到凌晨兩三點。該市委書記喜歡喝高檔紅酒,嗜好野味,吃飯或宵夜時,通常會特意安排一些野味。據參加者後來透露,他們在一起吃過的有穿山甲、燜蛇、金錢龜等等。

為什麼人們認為吃野味就是有面子呢?關於面子,作家林語堂有一個精闢的比喻:在戒備森嚴、嚴禁煙火的炸藥庫房裡,如果我能夠坐在炸藥箱上吸口菸捲,那我可就是很有面子的人了。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吃野味代表著權利,是與規則的對抗。能買到野味說明有相關方面的熟人,這是“能力”或“權利”的象徵;能吃的起野味代表著“有錢”,這也是“能力”和“權利”的象徵;就像網紅炫耀能把車開進故宮一樣,能吃到一般人吃不到野味,卻無人阻攔,這也是“能力”和“權利”的象徵。

而第一個把野味端上桌的官員或領導則是“罪魁禍首”,健康與病毒,只隔了一道野味的距離。明明吃野味違法還有人吃,這都是因為有人開啟了“破窗效應”。所謂破窗效應,是指一件事情、一個東西一旦有了裂痕,人們就會有意無意地任其變得更壞。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在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津巴多做了一項這樣的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雜亂的布朗克斯區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實驗人員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這就是破窗效應的由來,“破窗”讓人認為這輛車是沒有人管的,所以最後被人偷走了。

上至官員,下至有錢的老闆、百姓,吃野味的人數增多的現象正是由於最初明知違法卻帶頭吃野味的官員所引起的破窗效應,官員的不作為給人們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吃野味的行為就會滋生、猖獗,最終導致了現在的後果——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無人能管,自有天收,但我們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其實,野味並不好吃,它之所以好吃不過是烹飪的手段和香料的味道。我們為什麼不相信我們的祖先呢?他們經過了幾千年的篩選,為我們選擇出了現在的雞鴨魚肉。豬之所以成為了現在家養的豬,是因為它好吃,好養。如果果子狸比豬好吃,那麼現在的果子狸就是家養的豬。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組對比圖,去年春節VS今年春節,圖左是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場景,圖右是真實的武漢,這組圖著實讓我震撼和心酸,我們不在未來,卻活出了未來的場景。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2020魔幻開篇源自:吃野味!嬰兒時的心理停滯,讓人戒不掉貪吃

《流浪地球》中說過,“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我不希望電影成為現實,我們現在沒有資格流浪,也更沒有能力放棄地球。

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勇敢與堅毅是對於困境相應的產物,可對於我們來說,這一切本可以避免的,一切的一切都要從那隻蝙蝠說起……

所以,珍愛生命,遠離野味!!!這是用生命買來的教訓!!!


你怎麼看待吃野味這件事?

▷私信我,獲取9.9元專屬你的心理測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