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和负债为什么会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

寻情迷糊


对于前者不需要考虑得过于复杂,比如你借给我钱,我的负债就是你的资产。

因此对于后者,一般是更换"你我"这个资产负债承载主体就是了。比如某人去甲银行消费贷款100万,对于甲银行来说这100万是资产。但是甲银行把其卖给乙银行,换来100万现金。这是外部的操作。

还有内部操作,比如甲银行欠员工100万元应付福利,这是负债,但甲银行根据这100万元发行了110万元的理财产品,卖给本行员工,收到110万现金,其中包括对员工10万元的未来利息支付承诺,那么负债就又变成了资产。

上述只是简单打比方,实际上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银信证基同业业务,影子银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一大批美国经济专家想要研究次贷危机之际金融资本的运作路径之时发现,弄明白一份流程居然需要21页纸,可见复杂之不一般。

初级会计把会计当成谋生的技术,中级会计把会计做成一种艺术,高级会计则是玩转魔术了,毕竟"会计"这个东西就是人造出来的,若是实践需要,就会永远继续造下去。


卫杰1415926


这涉及会计记账的原理,个人对散户负债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

资产、负债相互对立

资产、负债之所以相互对立,涉及会计原理“记账衡等”。

我们可以看会计恒等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股东)权益

或者所有者(股东)权益也称净资产=资产-负债。

除了资产内部的变动(如用现金10万购买存货,货币资金减少10万,存货增加10万,资产总额没有变动)外,一项资产的增加必然导致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例如存货增加了10万,可能出现三种可能:

一是用现金等资产购买(或置换)其他资产,如客户购买10万没钱付货款,用10万元的存货抵账,负债不会增加。

二是股东投入(可能是利得)资产,股东向公司投入10万元的存货,用于增加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增加负债,增加股东权益。

三是公司购置资产,导致资产增加,而相应的对象没有给付对方,即公司的负债增加。

除了一和二两种情况之外,一项资产的增加必然导致一项负债的增加,或一项资产的减少,必然导致一项负债的减少。

这大概就是所说的资产和负债相互对立吧。

资产和负债的相互转化

这点本人也理解得不是很透,从二个方面看资产和负债的相互转化。

一是资产、负债的相互对立,同时也是资产负债的相互转化过程(有点牵强)。

资产的变化影响负债的变化,或者说负债的变化,影响资产的变化,既资产增,负债增;资产减,负债减。即资产和负债的互相转化。

二是一定条件资产和负债相互转换

如公司承担一项负债,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收益,如果取得的收益为正,负债就变成了一项资产。赊购10万商品,卖了20万,10万元的负债转化为20万的资产。

如公司承接一项资产,但是公司对这项资产的运用不当,产生大量的亏损和负债,相当于资产就变成了负债。建造的一条生产线,生产出大量不合格的企业,在建造生产线生产商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负债,最终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资产和负债相互转换吧!


老杨会计


首先我们说说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它能给你不断带来收入,而负债则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它能减少你的资产。比如,我们消费,钱就从我们口袋流走,我们口袋的钱流走的越多,我们的资产就减少越多,最终导致资不抵债,当我们资产小于负债,那就是负资产。

资产主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包括资金、资源、产品、设备、装置、厂房、等,总得来说,有形资产就是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拥有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商标品牌,专利,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分销渠道、重大客户名单、个人品牌等。

负债主要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其他应付、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等。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资产和负债是互相对立却又互相依存的关系。有资产,就有负债;有负债,才有资产。而且,资产和负债的数值在会计报表上永远是相等平衡的。目前全世界的会计记账都统一使用复式记账法。所谓复式记账,就是指以资产与负债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必须同时记入两个相应的会计科目中。这两次记入的数字最后都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上。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两者相减等于0。

所以资产和负债会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观点是成立的。


陈先生谈金融


债权人权益=负债(企业欠债权人)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两个式子是一回事情,没区别,就是措辞不同。

其实,负债可以理解为资产,因为负债科目对应的科目一般都是资产类帐户,比如:向银行短期贷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再比如:应付票据,也相当于短期贷款(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教材有讲解),一相负债即涉及资产类帐户又涉及负债类帐户,会计上的资产总计=负债+所有者权益,表示资产构成的情况,有多少资产是由负债构成的,有多少是所有者权益构成的。

企业的负债虽然是企业借的或欠的,但使用权在企业手中被欠方只是拥有者而已,并无使用权,只要负债没清偿,就表示资产没减少,所以通过上诉分析负债可以理解为资产。

扩展资料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指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

资产的分类很多,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简单的说,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口袋里钱的金额开个收据给别人。

根据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资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

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虽然某些资产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用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这些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者事项,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例如,企业有购买某项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



重遇饭


资产是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和对外负债的存在形式。其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负债可以理解为资产,因为负债科目科目对应的科目一般都是资产类账户。因此二者其实是可以转化的。

从会计上的资产负债表看,资产和负债分别填列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从投资权益上看,资产代表企业已经拥有的财富值,负债代表企业即将减少的财富,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税收政策解读


简单理解就是资产是可以让你钱流进的东西,而负债是让你的钱流出的东西,为什么他们可以相互转化,就在于你对资产的经营,如果你的资产经营不善就会变成负债,如果你的负债经营的好,它也可以变为资产。举个例子来说,你手上有100万,你用这100万去买了一套房,然后你把这一套房租出去,每个月定期收房租,然后你的这套房子是不断的给你挣钱,那么它就资产。如果说你这100万买了一套房自己住,然后你需要对这套房进行装修,还有物管费,水电气费每个月的定期支出,那么它就是你的负债。


A股就是我的提款机


可以先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从自己身上看一看,有哪些资产和负债。资产,就是已经拥有的对我们自身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能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是能持续让我们增值的那些东西。负债,就是让你负担的债务,对于个体,生病就是一种负债,租房是一种负债...

企业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有个平衡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用这一平衡公式,表明业主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根据这个公式就很容易看出资产负债关系。一个公司的资产就是债务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

资产就是业主能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负债。比方说公司要支付员工工资,这个时候员工就是公司的负债,同时员工是要创造价值的,那员工也是公司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发展状况。适当负债能促进公司发展的,但是负债率太高就没有了流动性,公司就不能健康发展。

比方说一个公司养了一批员工,他们都没业绩还得开工资,公司还得有房租,纳税,到期贷款,支付贷款利息等。公司肯定支持不下去的。可以把公式变一下看看: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负债就是主体在某特定时期所承担的义务。假设都是义务了,那公司就难以为继了。

生活中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个人来说,一个家庭就好比一个公司。一样也能列出一个表来看看家庭发展状况。

身边有这样的例子,两口子为买房贷了很多款,欠了很多钱。而他们控制的经济资源,也就是资产,就是等于他们的房子加上他们的工资,如果每个月还房贷的钱远远大于或者等于他们的工资,那他们是很难生活的,对于养孩子什么的就困难了。这是从发展角度看。

那么如果没负债,也不一定发展好。比如有的人就一直把资金攥手里,不买房,不投资,外面是没有负债,但是也错失了发展机会。

总之,从企业财务方面来说,不能说资产和负债对立,而是要平衡。企业负债是资产的一部分,当然是可以转化的。

要理解这里的“资产”并不是我们平时感觉的净资产。它代表主体所能控制的经济资源,也就是目前掌握的生产资料。


沧海渔者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资产

资产:就是指你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价的东西。

资产分为三种:

生钱资产、耗钱资产与其它资产。

负债也分为两种:

好的负债与坏负债。

生钱资产指能持续给你带来净现金流入的东西。(比如高分红的股票、静租金流入的房子、高分红的REITs、分红的公司灯),你拥有的生钱资产越多,现金流入就越多。

耗钱资产指能够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出的东西。(比如每月净租金收入为负的房子、私家车等),耗钱资产越多现金流出越多。

其它资产是指即不能带来净现金流入也不带来净现金流出的东西。

好负债指增加负债去购买生钱资产的时候,此时的负债就是好负债。

坏负债指增加负债去购买耗钱资产的时候,负债就是坏负债。





皮皮王77


资产的另一面是负债

1、一车牛奶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大家看来,它显然是资产。

但对广义生产者(生产者、经销商和零售商)而言,它却有明显的负债属性。

原因如下:

I、牛奶有保质期,超出保质期,牛奶会失去价值。卖家已经为它支付的成本会打水漂。

II、牛奶要存储,存储要支付租金。租金是成本,成本的本质是负债。

III、牛奶在生产者手中有明显的负债属性,因此,急于脱手(负债)的生产者面对渠道几乎没有谈判筹码。因为生产者在逻辑上没有谈判的筹码,所以只能不计成本的向渠道递交投名状,这是“渠道为王”的内在原因。

2、一个钢厂,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大家看来,它显然是资产。

但实际上,它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并不一定。

如果订单充足,在支付各项成本之后,依然能够产生利润,它是资产。

反之如果订单不足,在支付各项成本之后,会产生亏损,且这种亏损具有长期性,那么,它看似是资产,实际则是一种负担(负债)。

3、一套住宅,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大家看来,它显然是资产。

但实际上,它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并不一定。

如果有人使用,它是资产。

但如果没有人使用,持有人依然要为它支付维护、物业、取暖等费用,它本质是一种负债。

所以,资产和负债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


钱经王老五


资产;可以使钱流入你口袋的,被称为资产

负债;使钱从你口袋流出的,被称为负债

一目了然,流入与流出是直接对立关系,持续流入,即使小数目,会积少成多。如果拥有几项持续流出的负债,会一步步走向破产边缘。

资产与负债相互转化;2015年首付15W,买入总价52W的房子。贷款期限为30年,每月需还款1600元左右。如果自住的话,这还不够,因为你要装修,每年要交物业费,还有水电暖以及房租维修费用,这是绝对意义上的负债。

假如买入后不久,装修完毕,也不自住,正好有房租中介找到你,问要不要出租。给出的报价整套出租每月3000租金,仔细一算刨除所有费用,平均每月还能到手500元。此时的房产就属于绝对意义上的负债。

资产与负债的转化取决于它到底是给你赚钱,还是在不断消耗你口袋里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