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你是如何理解的?

玛法莲


虚即无,致虚极即无无,守静笃,静即止不动,守住空无而不动,断欲无知即格物。人在物质世界,非私性即物欲,心性被物性即无明操纵渐至败坏毁灭,所以要致虚而守中正即无无明,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亦无无明尽即主宰物性而为用,是谓以自律得自由。

格物致知,始得真知,格物即致虚极,守静笃!


阳光明正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致虚极、守静笃的“致虚极”,“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真空无象曰“虚”。“虚”就是佛家所说的“空”。造其极曰“致”。

“致虚极”——你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控制、调适、消除、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静纯洁的心骚乱起来,浑浊起来、邪恶起来。老子强调不是“虚”一点,“虚”一时,而是要长期锻炼、修养,从而达到“极”。

“守静笃”——就是先要分清欲望中的“可欲”与“不可欲”,那么你置身于滚滚红尘中,面对“不可欲”的一切诱惑,如金钱、美色、权利、名声等等,可要坚守住静啊!要笃守啊!

“笃”是什么意思?笃就是厚实、切实、老老实实。即:人啊,你要老老实实的守住“虚静”,“虚静”可以把心灵中的垃圾与毒素及时的清除,可以排毒,可以养心,可以避祸,可以胸怀大志,可以高瞻远瞩,可以潇洒人生。

老子提炼的这六个字,是从透视人生、审视万物的制高点出发,思考一个人怎样才能一生平安,不遭来凶祸灾难。整个意思是告诉人们:“要心虚无欲达到极点,要守持清静做到坚定。”





天下品商



广告文案策划师海东


我是文开石,我有些个人看法。

现在流行的对这句话的解释,都夹杂了道教宗教的概念。

但是道家不是道教,老子也不是道士。

虽然有所相通有所继承,但我们还是应该用老子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道家思想去解释理解。

此句出自《道德经》甲本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从哲学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应该这么解释:

致虚极也

致虚就是使万物(有名)处在相对静止的平衡的和谐状态,是为道者行动上的目标。

守静督也

守静就是不人为去干扰和破坏万物(有名)的自然运行,是为道者思想上的敦促

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万物(有名)在没有人的干扰和破坏的情况下不停地运动,我看到它们最后都会自行回归到相对静止的平衡的和谐状态。

对于万物自己有恢复自然平静的能力,只要不去人为的破坏、干扰。这个观念在第十五章就先有了解释: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

大家都知道浑浊的水静下来慢慢就清了,怎么可以去搅动它呢?


文开石


《道德经》第十六章首句,“致虚极,守静笃”,是指涤清私虑,至于极虚,要恒常不变;守道不移,不偏不倚,要纯贞如一。

自然虚静 恒常永存

此句,楚简本作“至虚,恒也;守中,篤也”,帛书本作“至虚极也,守静督也”,河上公本作“至虚極,守静篤”,傅奕本作“致虚極,守靖篤”,王弼本作“致虚極,守静篤”。除了“致”通“至”、“靖”与“静”音同而义近之外,王弼本与郭店楚简本含义差别很大。“至,极也”,“至”便是“极”的意思,“至虚極”便是语义重复, 而“致”通“至”,极也,“致虚极”便是“至虚,极也”。但“极”与“恒”,意思已然大变,由“至极”变为“恒常永存”。考虑到郭店楚简本最古,且语义更为合理,故从郭店楚简本。

极虚之境 玄如天道

所谓“至虚,恒也;守中,篤也”,意思是涤清私欲,至于极虚,要永恒不变,守道不移,不偏不倚,要纯贞如一。句中各字释义如下:

至:极也,至极。《易•坤》:“至哉坤元。注:至,谓至极也。”又《系辞》:“易其至矣乎。”《庄子•逍遥游》:“故曰至人無己。注:至極之人。”

虚:虚空,指涤清私虑的至高境界。虚,形声字,小篆字,从丘,虍声,本义为大土丘,后引申为虚空、无欲、涤清私虑,与“实”相对。《尔雅》:“虚,空也。”《周书•文政》:“无虚不败。注:国无人谓之虚。”《商君书•去强》:“仓府两虚,国弱。”《史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道家认为,“虚”为无欲无为的思想境地。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韩非子》:“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

极:本指屋脊之棟,引申为高及甚为极,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极。《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注: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也。”《易•系辞》:“三极之道。疏:谓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也。”

恒:恒常不变。恒,会意字,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是永久、永恒,这里指恒常永存。《说文》:“常也。”又卦名,《易•恒》:“恒,久也。”《易•序卦传》:“恒者,久也。”《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竹林清幽 天地至清

守:坚守,遵守。守,会意字,从宀从寸,宀为房屋、官府,寸为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是指官吏的职责、职守,这里指遵守、持守、奉行、坚持。《说文》:“守,官守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護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獸人职时,田则守罟。注:方獸觸攫也。”《广韵》:“主守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守一、守常、守拙、守真、守中,均是此义。

中:中正和谐,这里是指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可致和谐。中,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是中心、当中,这里指循道而行,不偏不倚,可致和谐。其中,“丨”为贯通,《说文》“上下通也”。《说文》:“中,和也。”《书•大禹谟》:“允执厥中。”《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伪,而教之中。”《左传•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左传•文元年》:“举正於中,民则不惑。”《仪礼•大射仪》:“中离维纲。”《周礼•射人》:“与太史数射中。”《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儒行》:“儒有衣冠中。”

篤:专心一意,纯贞不二。笃,形声字,从马,竹声,本义是马行迟钝,这里指守道不移,不偏不倚,于心则专心一意,而不虚伪。《尔雅•释诂》:“笃,厚也。”《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书•浩诰》:“笃前人成烈。”《诗•大雅》:“则笃其庆。”《尔雅•释诂》:“笃,固也。疏:物厚者牢固。”《礼•儒行》:“笃行而不倦。注:犹纯也,纯壹之行。”《吕氏春秋•孝行》:“朋友不笃,非孝也。”《礼记》:“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史记•五帝纪》:“尧九男,皆益笃。”《诗•唐风•椒聊》:“硕大且硕。”《书•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日笃不忘。”

荆楚大地 云梦之泽

综上,“至虚,恒也;守中,篤也”,意思是涤清私虑,至于极虚,要恒常不变;守道不移,不偏不倚,要纯贞如一。


泰和道安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道德经》中有二次提及“物壮则老”这个名词,有无数次用无数种方式和词汇表达了“物壮则老”的理念。

-

“物壮则老”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在“八字”算命中,事物的发展过程被分为十二步,分别是:

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建禄)、帝旺、衰、病、死、墓(库)、绝、胎、养十二长生,代表五行在十二个月份里面所经历的生命历程的诠释,从“八字“的方法来看,到”帝旺“,下一个就是”衰“,然后病、死、墓(库)、绝。也就是按常人的判断,到了帝旺就是”壮“,然后"则老”了。

-

我们的世界,并没有什么标准和限度是所谓的“物壮”,多少才是多?多少才是少?这个度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的人到了1就是顶点了,开始老。有的人到了10就是顶点了,开始老。有的人到了100就是顶点了,开始老。有的人到了1000就是顶点了,开始老。那么“物壮则老”,到底是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物壮”?!

-

《道德经》说过:不盈,故弊而新成。所谓不盈,就是不壮,所以,我们是要逆行的,只有逆行才可以不盈,一开始,我们需要吃大鱼大肉才舒服,然后,我们不盈,吃普通的炒菜就很舒服了,然后再不盈,退至吃馒头就很幸福了,然后再不盈,退至不需要五味就可以舒服,就像婴儿一样,很容易满足,只需要一点点,甚至没有滋味的食物就可以很美好了,这就是一个持续不盈的过程,这大概也是修道的过程,《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这“致虚极”就是到了一种极度的微小状态,接近于“无”了,或就是“无”了,然后,守“静笃”,静就是静,为什么是“笃”,竹马,竹马不是马,但跟小心脏一样会跳动,像《道德经》描述的天地一样:“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也就是说一种微小的运动着,微小到不消耗能量,微小到只依赖空气或只依赖天地就可以存在,不再依赖外物。这才是持续的“不盈”,持续的修道达到的至极境界。

-

所以,“物壮则老”,不可壮,不可向前,前面只有一条路就是越来越壮,只有往后,才是不盈,才可以不壮。

-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不道早已,早就不道了,早就有了,早就累积了,所以才会壮,所以才会老。必然的结果。

-


用户97784099792


295《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到达。

虚:能量的状态。

极:奇点,燃点,临界点。

守:保持。

静:真理的状态。

笃:坚定。

命:规律。

常:规律。

容:框架,格局。

公:公平,公正,公义。

全:完整,完全,完美。

天:一。

道:真,善,美。

久:永远,永恒,永生。

身:物质,形体。

殆:死亡。

导读:

公正纯洁到极点就是善良,善良能够触发真理的规律。公平静到极点,就能够接收到善良能量的信息。真与善融合在一起,能量就会在规律中孕育生命,万物就开始萌芽生长。我反复观察自然规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没有一样可以例外。只要回归到根本,实事求是,还事情以事实,还现象以规律,万物归宗,其本质都是不变而安静。静是真理之性,万物之根。回归真理,回归事实,回归本来,万物皆静,其静也真,其真有理,其理有道,其道光明。真理,道路,生命,是大道唯一的一条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如果离开了大道,偏离方向,不在大道的规律之中,行差踏错,其结果一定是灭亡。因为,自然规律就是天地(道)的格局,这一个格局里面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天下为公,其公有三公:公平属静,公正属动,公义属变。动静相宜,以生其变,变化无穷,以生其美,美不胜收,以其生生不息。公平,公正,公义合而为一就是完全,完整,完美的一,生命便是美,美便是万物所追求,道所体现,真理,善良,所要先彰显的最高的生命的形式。真理是天,天是一,一是完全,完整,完美。而道生一,一生二,二就是规律,规律不在时间之内,形体之中,无形无体,而且自有永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所以,道是规律,道是真理,道路,生命。道没有形体的束缚就永远不会死亡。


裘承信微读道德经


1.致虚极,守静笃。

让自己跳出物质的世界,去到虚无至极的地方,这个地方万物寂静,似乎一切空无,又似乎万物皆在,他们静静的在哪里。你看着他们,会慢慢的感觉到他们的厚重。这描述的是一种哲学现象,就是万物出生之时的情景。

2.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你站在万物出生的地方俯视他们,就能看到他们的生死往复。

3.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万物生生死死,生了会死死了又生,最后都各自归于出生的地方,老子称这个地方为:玄牝之门,就是道生万物的地方。万物不管生前如何喧嚣躁动,当他归于玄牝之门时又复归于静。万物复归于道后道又生万物,生死不息是谓复命。万物如此生死往复是天道,而我们知道了这道理就会睿智、通达。

4.不知常,妄作凶。

而如果我们不懂这万物生死往复的天道,妄想长生不老,妄想人定胜天,那一定会给天下万物以及你自己带来灾祸。

5.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们洞悉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对待天地万物便会如刍狗一样,不会在心里生出偏颇。对万物不偏颇,就能参透天地人三才,便能做王。王代行天之职,是为天。既已通天,天复归于道。天下既有道,便不会出现问题,可以和谐安定,天下大同,永享和平。


圣哲同学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①极、意为极度、顶点。

笃、意为忠心,一心一意。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11)公:国家,老子用国家比喻人的整个身体。

(12)全:周到、周遍。我认为这里指“地”。

(13)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本章是老子对修炼的具体方法的论述。要使自己的身体虚到极点,专心守静。怎么样身体就虚了呢?放松自己的身体,入静。可以默念“放松”二字,或“全身放松”或某个部位放松。在默念放松的过程中,心慢慢的就静下来了。“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放松入静后,天地中的能量就自然进入你的体内。这时你就会慢慢的感到身体有一种虚的感觉,空的感觉。怎么样守静呢?老子这里用了一个字“观”。“万物并作”我认为是万念并起,当你想静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念头就起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怎么办?“吾以观复”,作为旁观者来观看这些念头,或者给这些念头一个正确的答案。观着观着,这些纷杂的念头就归于寂静,归根于道。静了之后就又产生了新的念头,新的生命。这样生命循环往复,就叫做“常”,就是万物运作的规律。知道了这个规律就明白了道理。不知道这个规律,去妄作,去压制念头是不对的。知道了这个规律就能包容产生的各种念头。能包容,虚和静就能扩展到整个身体,随后扩展到整个大地,和大地融为一体,再扩展到天和天融为一体,进一步和道融为一体,和道融为一体后“致虚极、守静笃”这种状态就会持久,就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这样做就没有危险。



我的“致虚、守静”一般都是在平常的行站坐卧中进行的,做完一件事后,在上下班的路上,特别是走路的时候,回光返照自己的身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家同意我的这种新的解读吗?没有什么专业名词,让你一看就懂。按照解读的去试试?欢迎留言!谢谢大家!


同道330


老子的六字真言,致虚极,守静笃,实际是修行的功夫所在,致,动词,达到,做到的意思,也可解释为尽力,虚,是大约是"空″,″无″的意思,修行的功夫尽力达到虚极的状态,用什么方法呢,守住静的方法,为什么用静的方法呢?夫物芸芸,归复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一齐蓬勃生长,考察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归复其根,归根曰静,都是在用静的方法恢复其生命的活力,

佛家讲禅定(静虑),四禅八定,离不开静,儒家讲三纲八目,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离不开静,心理学中各种心理疗法也离不开静,旁门三千,左道八百,也以静为宗,概静是其基本方法。

当然修静的方法有许多种,有坐法,许多种姿势,站法亦同,高级一点的,有行、住、坐、卧、皆在其中,所以"致虚极,守静笃″,是不世之法门,是《道德经》,乃致后世一切道学,之总纲,万变不离其中,终言"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字字珠机,不二之法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