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对于奶公犊饲养场,要兼顾犊牛的生长性能和成本投入,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奶公犊饲养案例,旨在给读者启发,帮助奶公犊饲养者选择适合的代乳粉和开食料,并列举饲喂及断奶管理中的一些关键点,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增加饲养场盈利。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饲喂管理

新生犊牛可以饲喂初乳、过渡乳、全脂或脱脂乳、乳房炎或抗生素奶以及乳清。然而,对于大多数奶公犊饲养场来说,并没有足够的上述牛奶来饲喂新生犊牛,因此代乳粉会作为犊牛的主要营养来源。在饲喂管理过程中,通常每天饲喂犊牛2次并间隔12小时。饲喂方式可以可以采用奶桶或奶瓶。虽然犊牛更容易适应奶瓶饲喂,但是奶瓶比奶桶更难清洁和消毒,进而导致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使用奶瓶饲喂的牧场,要格外重视奶瓶的清洁问题。

犊牛在第三次到第五次喂奶时便可以使用代乳粉进行饲喂。代乳粉的质量和价格各不相同,牧场主经常会尝试使用较便宜的代乳粉,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通常会导致犊牛生长性能较差且容易生病。犊牛生长性能好坏是评价代乳粉质量的重要指标。表1列出了不同代乳粉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及其可接受性。采购前,要注意标签信息

以判断代乳粉的品质,《标签中的小秘密——通过标签上的指标判定代乳粉的品质》一文中向读者介绍了如何读懂代乳粉标签的相关信息(点击标题链接进入文章)。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代乳粉冲调后应该含有12.5%的干物质(125g/L),其饲喂量取决于犊牛的体重。通常情况下,当犊牛体重小于80磅(约36.3 kg)时,每次饲喂2品脱(约0.95升)(代乳粉量约113.4g);体重80-100磅(约36.3-45.4 kg)时,每次饲喂2.5品脱(约1.18升)(代乳粉量约141.8g);体重100磅以上(约45.4 kg)时,每次饲喂3品脱(约1.42升)(代乳粉量约170.1g)。如果犊牛食欲和粪便评分较好,那么应该每2-3天每次饲喂增量1/2品脱(约0.24升/次)。

当犊牛代乳液单次采食量达到4品脱(约1.89升)(代乳粉量约227g)时,便维持这一水平不变。在寒冷冬季,犊牛每天可饲喂3次,每次每隔8小时,每次饲喂量相同,即1.89升/次。代乳粉应在110-120°F(43-49℃)下溶解,并在100-104°F(38-40℃)时饲喂。每天都采用统一的饲喂程序对犊牛来讲非常重要。此外,饲喂设备应每天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犊牛疾病的发生。

在犊牛进场后第5天开始提供开食料,并让其自由采食。提供开始之初,犊牛对开食料较为好奇,每天用手少量饲喂它们一些可以促进开食料的采食。代乳粉饲喂量保持恒定时(1.89升/次),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会越来越高。犊牛从出生到体重达到200磅(约90.7kg)的过程中,大约75%的生长是由于采食开食料而不是代乳粉。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断奶管理

断奶时,应在4-5天内逐渐减少代乳液的饲喂量,并保证断奶前4天,犊牛每天可采食1.5-2磅(约680-907 g)的开食料。断奶后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会进一步增加。根据犊牛的发育情况,犊牛断奶时应在5-7周龄。断奶后,应保证犊牛有充足的饮水和开食料。


开食料的选择

开食料应该是适口性好的结构性精饲料或颗粒状精饲料,含有75%-80%的TDN(总可消化养分)和15%-20%的CP(粗蛋白)(详细见表3)。目前,大多数市场上售卖的开食料都含有16%-18%的CP。

开食料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谷物类开食料,与粗饲料一起饲喂;一种是含有粗饲料的口感化开食料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目前,口感化开食料受很多牧场主青睐,特别是那些饲养较多犊牛的牧场主。因为在采食口感化开食料的时犊牛不会挑食,更容易控制其精饲料和粗饲料的采食量,以确保所有犊牛既能摄入精饲料也能摄入粗饲料。在饲喂开食料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次饲喂,并且定期清理剩料。

开食料的物理形态会影响犊牛的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相关研究表明,对哺乳犊牛来说饲喂整粒玉米优于饲喂压片玉米(Chester-Jones,1989)。与饲喂压片玉米相比,饲喂整粒玉米的犊牛表现出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有关颗粒料与结构性开食料(玉米、燕麦、糖蜜和颗粒料的混合)的对比研究较少。有限的研究数据表明,与颗粒料相比,犊牛会采食更多的结构性开食料并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日增重。表3给出的开食料成分表是康奈尔大学研发的一种较为成功的犊牛开食料。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哺乳奶公犊的饲喂案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