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了20幾萬開了一個餐飲店,生意不好,怎麼辦,做餐飲必看

一個牛人,拿到了一筆200萬的投資殺進餐飲業。結果,餐廳裝修完工80%,卻發現錢不夠花了。

還有一個牛人,花了100多萬裝修出一家理想餐廳,結果3個月後,就關門了。

牛人厲害,不牛的人厲害起來也嚇人。

一位老闆拿出20多萬開了一家小店,開業第一天沒有菜單。終於出了第一版菜單,價格很實在,從低到高排序。就是晚上盤點時發現,絕大多數消費者點的都是最便宜的。

......

看得多了,我總結出一句話:如果你想放生人民幣,就做餐飲;如果你想賺錢,就幹裝修。

因為,太多殺進餐飲業的人,不尊重商業的邏輯,也不懂基本的規則。

我經常分享說:“假如餐飲業引入考駕照模式,先過科目一、科目二......然而再路考......”那麼餐飲業倒閉率將會大大降低。

但現實是,大量餐飲人是以先買車上路,再學交通規則的方式來做餐飲的。

結果,很多餐飲人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也只是懂得了一些基本規則。就像在經歷了闖紅燈、撞車、掉坑等一系列事故之後,才懂得紅燈停、綠燈行這麼一點兒基本常識一樣,得不償失。

遺憾的是,這種用巨大代價試錯獲得基本常識的方法,卻被很多餐飲人推崇,甚至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共識”:

——很多人相信,只有跳坑才能成長,並且堅信,不跳坑不成長。今天躲過一個小坑,未來就要跳一個大坑。

而且,越是不瞭解清楚餐飲的全貌,就越會站在自己的偏見上思考餐飲,並且以為自己是對的。

餐飲經營

最容易跳的三種坑

其實,這種認知的偏見,是對餐飲認知不清。

以餐飲經營最容易跳的坑為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說五種,有說七種。其實,從餐飲經營的底層邏輯來說,可以分為三種:

01

欠缺基本常識

在黃太吉颳起“互聯網餐飲”的龍捲風時,一位做醫生的朋友也心動了,跟他的朋友合夥,投了20萬,開了一家缽缽雞。

在賠了20萬之後,他才明白菜單的邏輯。

其菜單主推套餐,分別按照升序,列出38元、58元、88元、128元。

剛開業,生意興隆。一算帳,並不賺錢,苦於客單價太低。

後來,調整菜單,把58元排到第一位,排出了58元、88元、128元、38元的序列。採用新菜單當天,客單價當天就達到58元以上。

但是,黃金時間已經過去了。苦撐了兩個月,最後悄然關門。

02

違背基本規律

從程序員轉型殺進餐飲業,想做一款理想的便當。一上來就用好的食材,好的設計,小鍋現炒做20元的便當。拒絕料包,拒絕大鍋,拒絕降低食材等級,連包裝盒子,都用最好的。

結果,這份“理想”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在虧掉上百個比特幣之後,仍然沒有盈利。最後,還是優化成本結構走出困境。

“理想”為什麼成了餐飲最大的坑呢?

就是違背了基本規律。

這位老闆說,“為了強調價值感,每份餐我增加了半個滷蛋,結果一個月多虧損了8000元。我去掉滷蛋之後,消費者並沒有差評。

另外,就是食材等級和客單價不符。便當20多元,我敢用東北大米,造成成本過高。”

03

違背成長法則

有一家餐飲企業,只有十幾家店規模,竟然引入了阿米巴模式。

當初,稻盛和夫改造日航,引入阿米巴模式是用來提升大企業的運營效率的。

海底撈引入阿米巴模式,也是旨在提升運營效率,解決大公司病的。

一家只有十幾家店規模的餐飲企業,需要的是扁平化管理,減少內部障礙,形成共識,形成凝聚力,從而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升公司運營效率。

而引入阿米巴模式之後,會造成內部管理環節增加,管理成本提高,降低運營效率。

經營中的“科學”

為什麼創業者總是重複跳進同樣的坑?

認知侷限。

比如,同樣的鋪位,為什麼有的餐廳虧損,有的餐廳就賺錢呢?

有人把原因歸結為“運氣”、“口味”、“品類”、“廚藝”等,那這些就屬於“技術”層面的認知。

科學的認知是什麼呢?

就是圍繞人效、坪效、品類、客單價、動線人流量等,計算出品類、面積、客單價的數學關係,從而在沒有開店之初,就基本上預測業績和風險。

比如,商場租金一般是25元左右,小店面積一般在30平,每天的租金就在750元,再加上管理費用,每天成本就達到八九百,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一千。

一個月算下來,成本在二萬五到三萬。

按照比例,成本不高於銷售額的20%才能活下來。

而這些小店,客單價通常在25-30元,位置一般是10個。假設一天接待一百人,才能做到3000元。

以成本是1000元,銷售額是3000元計算,成本就突破了20%。更要命的是,很多店一天很難做到接待一百人。

這就是經營中的“科學”。

儘管相當多的老闆認為,依然認為商業是不可預測的。並且他們堅信:不確定性是經營中的麻煩,更是商業的藝術。

事實上,管理作為一門存在了一百多年的“科學”,它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經營中的不確定性。


我投了20幾萬開了一個餐飲店,生意不好,怎麼辦,做餐飲必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