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张飞,诸葛亮跟袁绍能统一天下吗?

千山万水215610010


不可能。袁绍虽然四世三公,家底雄厚。他帐下根本不缺良将和谋士。但是一把好牌打的稀烂,关键在于他的自大,无谋,无远虑。即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去了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水龙头也读史


引言:

关羽、张飞、诸葛亮跟随袁绍能否统一天下,那要看袁绍是否给他们三人放权。

袁绍为人遇事犹豫不决,好谋无断。如果不放权给诸葛亮等人,那么一切还会按照历史的走线去发展,并不会改变什么。


袁绍遇事犹疑

袁绍出身贵族家门显赫,手里能有这么多的底盘和部队大半的原因是沾了家族的光。在东汉末年袁绍并非默默无闻的小军阀,袁绍的势力曾是最强的,但是这样的一直强大力量被袁绍的优柔寡断。

官渡之战是袁绍的没落之战,袁绍以曹操五倍的兵力对曹操围而不攻。还两次被曹操袭击了粮草,导致军心不稳以至大败而归。若是袁绍能果断的出击,那曹操必然失败。曹操在官渡之战最低谷期的时候兵力不足万人,这样的兵力曹操都能果断出击,袁绍有十万大军还那么犹豫。


关羽、张飞、诸葛亮跟随袁绍

袁绍虽然在当时强盛之极,手下谋士武将也不比任何势力差。但是袁绍固话的老思想让袁绍不懂得唯才是用,袁绍把权利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很少放权给手下的能人。

关羽追随袁绍,袁绍若是放权,关羽绝对可以为袁绍独当一面。历史对关羽的记载足矣说明一切。

而诸葛亮还需要搭伙张飞,这个两个人搭伙也是不容小觑的。诸葛亮、张飞二人合力的效果会强于关羽,当然一些都需要袁绍放权给他们。


总结:袁绍的性格铸就了他不能成就霸业,给他再好的谋士和武将,袁绍不会用也是浪费。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如果关羽、张飞、诸葛亮跟袁绍能统一天下吗?答案是不能的。先来看看袁绍为人怎么样!

袁绍这个人虽不是很愚蠢但也算不上太聪明,愚蠢的人是做不到割据一方的霸主的。聪明的人更不会杀了田丰逼走许攸不重用张郃。《厚黑学》里曾讲到曹操、刘备、孙权皆是黑心之人故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谁也奈何不了谁。曹操煮酒论英雄对刘备极其看重,完全没有把袁绍放在眼里!可见袁绍比起刘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袁绍手下有四大谋士田丰、许攸、审配、沮授个个都是一等的谋士,许攸曾献计让袁绍分兵一方面对付曹操,一方面攻打许昌救出皇帝。(当时袁绍的兵马可比曹操多好几倍)可袁绍不听他的话非要硬刚曹操,导致许攸离他而去,袁绍官渡之战大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四个谋士放在袁绍眼皮底下他都不会用,把诸葛亮给他他就会用了吗?很显然他依然不会用!

袁绍手下的大将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这五个人跟关羽张飞比是差了点,关羽的武力是不是吹出来的还待考证,张飞的武力那可是实打实的厉害!跟吕布交战数次打的天昏地暗不分胜负。张郃有勇有谋却不被重用,张飞关羽有勇有谋在蜀国被重用,到了袁绍那一样会不被重用。

所以即使关羽、张飞、诸葛亮跟了袁绍,也只有被活活气死的份,更别谈统一天下了!






凌风录


刘关张,作为三国时蜀国的代表人物,似乎永不分家。但是是刘备成就了关羽张飞,还是关羽张飞成就了刘备,结论是刘备成全了张飞和关羽,如果关羽和张飞跟着袁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吗?不能!

刘备比袁绍能容人,这是成就部下的核心能力。

先说张飞,张飞作战最大的污点就是守卫徐州的时候,把刘备唯一的根据地给弄丢了,这是多么大的罪过。然而,刘备摸摸张飞的脸,说了句:“兄弟别难过,大不了我们重新开始。”换做袁绍方面的人,袁熙不为过吧。袁熙也是袁绍的儿子,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总比刘备张飞的异性兄弟要近一点。袁熙丢了城池之后,袁绍大怒要杀他,不是众将求情,估计性命都不保。你觉得张飞在袁绍根据地丢了乌巢,他会死吗?

即便不会死,以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出场到第一线了,比如张合高览。

再说关羽,关羽的污点也很清楚,就是投降曹操。关羽投降曹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找刘备归队。刘备二话不说就收下了,恩宠如初,甚至把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给了关羽防守。换做曹操方面的人,曾经有个叫毕湛的人,投降了曹操的敌人,后来又归顺了曹操,曹操虽然没有杀他,但也没有在继续重用。再有于禁战败投降,夏侯渊战败被杀等等,曹操也是没一句好话。如果关羽在跟着曹操,投降别人后再回来,估计也会丧失原来的地位和评价,参考于禁和夏侯渊就是。

所以说,是刘备这个仁厚的君主成就了关羽和张飞。换做其他君主,只能为将而不是帅


古今历史观文


有能力的下属必须要跟对领导才能发挥才干,做出一番事业。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和袁绍极其不兼容的地方,如果袁绍作为主公,他们三人自身的才能得不到发挥,更不用说统一天下。

关羽:出身草根,对士族傲慢

关羽出身于草根,深知民间疾苦,这就让关羽对于底层百姓和士卒态度比较友善,而对上层的士大夫和贵族们则相当不友好。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关羽的脾气傲慢是出了名的,除了大哥刘备谁也不服。

而袁家是当时最强大的士族门阀,袁绍称得上是士族阶层的代言人,况且袁绍极其重视自己的面子,对于手下胸襟不够宽广,是容不下关羽这么傲气的下属的。

推测:关羽如果跟着袁绍,可能如同鞠义一般,会有杀身之祸。

张飞:敬重士族,但出身不够

张飞家是河北涿郡的大户豪强,历史上的张飞并不像演义中那么莽撞,反而在书法和绘画上颇有一定的实力。正因为是富户出身,张飞对于士大夫阶层比较尊重,这一点应该能让张飞在袁绍手下安心做事。

可惜袁绍用人太过看重门第出身,他手下的文臣武将想要得到重用,要么出身高门大族,要么是海内名士。张飞出身虽然不算平民,但是和世家大族相比还差得很远。

推测:张飞如果跟着袁绍,可能凭借勇武获得一定的职位,但得不到重用,无法独领一军。

诸葛亮:要求专用,难以实现

且不讨论诸葛亮匡扶汉室的政治立场是否与袁绍一致,单说诸葛亮的个人抱负。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追求的是不仅仅是重用,而且是托付国家大事的专用。这一点在袁绍帐下几乎不可能实现,文有田丰、沮授、审配、逢纪,武有颜良、文丑等,阵容鼎盛,加上袁绍“外宽内忌”,猜疑心比较重,就算麾下只有诸葛亮一人,也不会放心地向诸葛亮托付国家大事。

推测:诸葛亮如果跟着袁绍,个人才华得不到发挥,极有可能弃袁绍而去。

总结,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无论从个人性格与抱负,还是家世背景,都与袁绍有着极大的不兼容,如果跟着袁绍,袁绍也做不到知人善任,更不用说统一天下。


历史步行街


肯定不能,这是我的答案。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一下袁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空袁逢之子。众所周知,袁氏四世三公,对袁绍集团势力形成大有裨益。袁绍曾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讨伐董卓,此后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统一河北,势力达到巅峰。200年时官渡之战大败于曹操后,次年病逝,袁绍势力土崩瓦解。

了解袁绍生平后,我们分析袁绍势力失败的原因,我认为袁绍之败主要有四点,首先为未历史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和军事上失去了先机;其次不分主次,与公孙瓒纠缠幽州让曹操做大做强;第三官渡之战刚愎自用,不听田丰、许攸谋划,手下谋士不齐心,本来以强大实力耗都耗死曹操;第四袁绍三子一甥争权,袁绍迟迟不变态,让事态发展至不可控制。

下来我们再说给袁绍这三个人,关羽、张飞、诸葛亮。关羽,帅才也,足以镇守一方,胜过袁绍手下所有将领,但致命的弱点是自大。这个弱点放在谁手下最终都得出事,参考鞠义—骄横被杀。再说张飞,猛将也,冲锋陷阵有余,从刘备对其使用上也能看出来,这就是镇守汉中的是魏延而不是张飞,且袁绍帐下猛将如云,参考颜良、文丑—勇而无谋,张郃、高览—遭受排挤;再说诸葛亮吧,大家不要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没那么神,其更大的优点是长余内政,且袁绍手下谋士众多,田丰、许攸、逢纪、审配,早期袁绍也是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雄主,后期日渐骄横,诸葛亮给袁绍估计也就是个搞内政的大臣。

总而言之,滚滚历史不会因改变几个人的归属而改变。袁绍不是曹操,御下之术还是差点,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



醉观历史


小编认为,关羽,张飞和诸葛亮,跟着袁绍也不能统一天下。袁绍的失败,与其个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袁绍本人外宽而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袁绍出生在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其家族有着“四世三公”之称,可谓是权倾天下。袁绍继承家底后,兵多粮广,文有田丰、沮授、审配等,武有颜良、文丑、张郃等。这些文臣武将,个个都是有能力,有本领之人。

自董卓造孽以来,各路诸侯联合讨伐,并推荐袁绍为盟主。联合军的力量比董卓的要强大很多,消灭董卓并非难事。但是袁绍根本不会统领这些人马,导致人心涣散,不思进取,导致联军失败。

特别是“官渡之战”,袁绍尽起冀、幽、并、青四大州之兵,合计十一余万,粮食充足。而曹操只有区区两万兵马,粮食短缺。可以说,袁绍方面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然而,袁绍不起用良才,不采纳良谋。武将张郃、高览等人,不被重要;田丰、沮授等谋士要么获罪,要么被贬。偏偏用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来守粮食重地乌巢,导致乌巢被烧,粮食损失殆尽。如此一来,搞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怎能不败?

就算是关羽、张飞和诸葛亮在袁绍麾下效力,不会用兵,多疑而优柔寡断的他,仍然不会重用关羽和张飞之勇,也不会用诸葛亮之谋。对于有利战机,袁绍只会白白流失。

所以说,关羽、张飞、诸葛亮跟袁绍也不会统一天下。








小视角历史


我们先分析一下袁绍这个人,袁绍,字本初,祖上四世三公,家境实力雄厚,家世显赫优越,用现在的话说,十足的集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于一身,其实又何止是二代,总之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这一类人往往很少关注民间疾苦,生活富足的前提下往往需要满足很多自私的欲望,从而导致自己思考问题简单肤浅,而袁绍很好的将这些弊端发扬光大,更是加上自己优柔寡断,好大喜功,为将不能跨马定乾坤,为帅不能稳坐军中帐,为君更不能识人知善任,如此的君主又怎么能够一统天下。

现在我们再来看关羽,张飞,诸葛亮。

关羽,字云长,手握一口青龙偃月刀傲世群雄,这一生只敬重一人,那就是哥哥刘备,但也不是因为刘备的地位,而是那一对兄弟恩情的情义和仁义。后世流传的关羽除了武功以外更重要也是义气二字。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够臣服于袁绍帐下,况且当初十八路诸侯起义之时,袁绍第一次见关羽就不屑一顾,瞧不起看家门的关羽,又何谈知人善任,收服关羽呢,退一万步讲,即使关羽来到袁绍帐下,以袁绍的主公智慧也难以施展关羽的将帅才能,所以一个有眼不识泰山,一个傲世群雄如草芥,是根本不可能联手定江山的。

张飞,不用我多说了吧,同样的身份低微,同样的脾气秉性,同样的视义气如生死,同样的和二哥关羽如此的相像,仅此而已,只会成为战场上的敌人,不会成为帐下的臣民。

诸葛亮,终于说到诸葛亮了,诸葛孔明,号称卧龙先生,每自比管仲乐毅,历史证明,身有经天纬地之才,未出茅庐便已看清天下形势,袁绍之流已不在诸葛主要攻击范围内。一生为刘备的仁义治国奉献,直至油尽灯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一位无双国士,又怎么会侍奉一位目光短浅,庸碌无为的主公呢,袁绍一生连一个许攸,一个田丰都不能让其安度一生,都不能知人善任,鬼才郭嘉都要离弃他投奔曹操,他又怎么能安顿好诸葛亮呢?

所以,归根结底,道不同不相为谋。在那段历史背景下,有的只会是择主而栖,择臣共事,彼此选择最合适的君臣去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



碰碰车618


袁绍出身豪门,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在乱世中最早取得先机。手下兵精粮足将广,当时的豪俊之才尽皆来投,由于性格使然,未能得成霸业。曹操评价袁绍:志向大智谋小,外表严厉胆略不足,忌讳别人有才智而自己又没有什么威严,不懂分兵派将,指挥能力太弱。荀彧曾评价袁绍:“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在荀彧看来,虽然袁绍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可是,袁绍却不明白如何使用人才。进一步来说,荀彧之所以脱离袁绍,应该也是认为自己在他手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气。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是他认为袁绍只是学了周公一点皮毛,诡计多端而做事抓不住要害,喜欢谋划而缺乏决断,想与他共谋天下太难了。

有鉴于此,以袁绍的性格,荀彧、郭嘉这等王佐之才尚且留不住,即便关张孔明齐至,也必然纷纷背离转投刘备。性格决定命运,袁本初就没有一统天下的命。



九匡听古榭


不行。袁绍手下谋士过百,降士过千,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帅才。

袁绍将领张颌的勇武不在关张之下。高览,高干,吕旷,吕翔等诸多将领。

文臣更是多不胜数。虽然不及诸葛亮之才,但很多也是有治国之才的。田丰,沮授,许攸等在当时都算是难得的人才。

袁绍手拥这么多谋士将领,最后官渡还是一败涂地。说明袁绍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自己统帅的能力。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就说得很好“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多谋少断”“色厉胆薄”,性格决定了袁绍难以成大业。换谁做他手下也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