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会突然对打牌娱乐聚会失去兴趣?

新雅8


我对打牌娱乐以前很感兴趣,因为家里在山区农村,每天晚上邀约几个邻居,泡好茶,拉开桌子,拿出扑克牌玩三扣一或者争上游。当然,不是赌博,输赢不超过100元,大家有默契,谁超过了100元就赖皮,欠在那边不付,直到结束,就不了了之。

有一天,四个人晚上打牌玩得不也乐乎, 一直到凌晨四点,我的家人在楼上睡觉,什么也不抱怨,到是另一头 的牌友越来越起劲,嗬嚓嗬嚓地抽光二包烟,到处找烟头,挤出烟莯,用餐巾纸裹紧,猛禽一样的用嘴叼着,也不吸,时不时的嘴唇抖几下,餐巾烟上下左右翻转,看得我们几个又佩服又愤恨。

五点了,突然大门噴的一声被打开了,一阵风吹过,一个黑影飘过,说时迟那时快,餐巾烟佬的脸上已经被打了二个巴掌了!还没当我们反应过来,那个黑影一声断喝‘死鬼,又是一个通宵,不要回家了’,这个时候桌子已经被掀翻了,地上撒了一片的扑克牌,黑影和餐巾烟佬扭打在一起。我们才明白,原来是餐巾烟佬的老婆杀上门来了……

从此以后,我基本上不太玩扑克牌了,又伤身体又引起家庭不睦,还输钱,算了,少玩吧!


给我二十年培养孝顺女


无关成熟,取决于个人心态

突然间对打牌娱乐聚会失去了兴趣,应大有人在,也包括我自已。

很多人说,是因为长大了,成熟了。

其实不然,不少六、七十岁的足够大,足够成熟的,依然在打麻将,依然热衷于娱乐聚会。

我自已五十有余,早长大了,早成熟了。再说是因为长大,因为成熟,令人可笑外,还特幼稚。

我认为,是心态发生了变化。

就拿我自己来说,年轻时性格外向,接受能力还行,只要感兴趣,基本上一学就会,而且很快就能融入当地的生活圈子和状态。记得二十多年前去深圳,拎着行李正准备入住,就发现一小区有棋牌室,进去观察了一下,感觉环境不错,就问了老板怎么个打法,有什么规矩。然后留下电话,并交待如差人就打电话叫我,只要牌风好、脾气好就成。随后的几天,就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也结识了异地他乡的牌友。再个,那个时候,也特别喜欢热闹,隔三岔五的组织饭局,呼朋唤友,而且习惯了当主角,把持话语权,成为核心人物。喝酒、唱歌,乐此不疲,结交了很多兄弟哥们。曾经为吃一顿晚餐,和朋友开车从湖南怀化赶往湖北襄樊,一点不觉得累,不感到烦。

现在到了这个年龄段,的的确确的对打麻将,朋友聚会兴致大减,连同学组织的活动,参与热情也不高,这并不是自己的觉悟高了,也并非是清高。只是过去参与的太多,有疲惫之感。一帮人闹哄哄的,不如自己和好友一起,安静的分享彼此快乐的故事。朋友不求多,而在乎精,对无意义的社交已无兴趣。好赌了一辈子,劳命伤财不说,还常常遇到牌品差、人品差的。陪这些人,远不如在家看看电视,写写文章要好的多,至少不堵心,不心烦。

人人都有各自的活法,只要适合自己,自己愿意,自己能愉快、舒适,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王麻子385


说实话这个在我身上最明显,原来每天醒来就是去赌博,一直到天黑,自己也想戒,家人闹,老婆哭,就是戒不掉,10多年一直赌,忽然一段时间没兴趣了,家里人还说我有毅力戒掉了,其实我心里知道,不是戒掉了,是没兴趣了,不爱玩了,慢慢的就一次都不玩了,就是觉得玩的没意思,这期间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现在想想也很奇怪,为什么忽然对赌博不感兴趣了呢?玩了一二十年?


暗海星光


50岁以前,经常出去和朋友们一起打打牌,小打小闹的那种,然后喝点小酒,聊聊天,吹吹牛。过了50,一下子对这些活动不感兴趣了,只想在家安静安静,早上出去活动活动,晚上健身房锻炼,感觉非常精神。我想,这可能与年龄有关系吧,年龄大了,更加喜欢清静了。


2910744401


我原先没事的时候麻将馆一天三场,场场不拉,麻将,扑克,纸牌,牌九什么都玩,有天刚发完工资,一场牌输光了,回家以后发誓不玩牌了,到现在十多年了,只有过年时和亲戚玩一场二场的。平时宅在家睡觉看看手机,要不陪老婆到外面旅游。


斌哥VS天下


为什么有的人对打牌、娱乐、聚会失去了兴趣?

无论是在老家,还是在住家,还是在深圳孩子们的家,人啊,都有一种融入社会的归属感、需求感。

打打小牌,搞搞娱乐,参加聚会,都是为了满足这种融入社会的需求。

但是,打牌赢输、熬夜、焦虑、刺激、喧嚣、杂躁尤其是牌友不确定、素养有高低,满足不了小赌怡情或娱乐自己、快乐他人之目的,你就不大愿意去了。而打牌的人,多工于算计、甚至言语、情绪攻击,让你赢了不爽、输了窝火,那何必自取其辱、自寻烦恼?

聚会不外乎是红花的吹牛逼,绿叶当陪衬,还得凑分子、灌酒水,不愿意去的大多是充当绿叶的你、我、他。这种无效社交徒增虚荣攀比的烦恼,甚至乎受到红花及阿谀小人的耻笑,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为什么要自己花钱凑份子去买不痛快,还喝酒伤身,扯谎伤情,不如不去。

老婆孩子热炕头,做做家务,做做运动,做做自媒体,在头条上发表一下感慨评论什么的,虽然说是一个人,但由于网络的平台,似乎又能与天南地北的社会融为一体,也满足了融入社会的需求,还满满正能量。健康自己,以文会友。社交媒体上人们精彩的生活还可以让自己冷静地选择旅居、娱休、健身、养生甚至创业的门路,为什么还去搞打牌、K歌、闹酒那些无效社交?

退出那些低级趣味的活动,融入天南海北的社会,又不惹事生非,多好啊!

估计这就是有的人突然对打牌娱乐聚会不感兴趣的原因了吧。因为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到了高、大、上的以文会友的自媒体平台去了。


独狼用户214225798049


十年前,我赌球,麻将,百家乐,什么都玩,十年后,任何赌博都感觉刺激不了我,不玩,不看,不去.对赌博没有任何欲望和快感……


执意奔落花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打牌的人最多吗?我认为就是那些还没有成家的,一个人游手好闲,整天无所事事,就想着靠这个发家致富的人。打牌我也偶尔打一下,但是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能挡他吃一个饭碗,还是得劳动为主,想靠这个发家致富,你是不可能的。有的人可能是他懂事了,知道一个东西的责任心和重要性,有家庭的人一般都不会去赌博,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你有时可能还不止输了钱,甚至还输了家庭。


小汤在坚持


有文化,知识的人如果一直都在虚假的气氛中会很烦的。下层的街串串就不同了,他,她们就喜欢这个!


风吹过2503


从题面上看,题主的议题应指向明确,这聚会的参与者就是指熟人,亲、朋、同学和老同事等,带有情感色彩的社交圈。中国社会是很重视情感关系的,而我们的社会却因商业化,正飞速地告别传统社会形态。我们一年到头,因利益和事务,更多地打交道的对象是陌生人,那怕是我们的业余生活,也逐渐专业化分工明确:骑友、摩友、车友、驴友、舞友、歌友、棋牌麻友等等各有乾坤,这类不适合叫聚会,而更该称之为活动。而传统老感情就显得尤为珍贵,这类聚会就真的不要太牵扯利益利害关系,特别更是不要以赌会友了,非常的不值。现代社会,不要什么东西都在一个小圈子里弄,承载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