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樑,他有什麼樣的戰功?

心恬澹


李成梁,兩次擔任遼東總兵三十餘年,大捷數十次,軍功之盛,尤在抗倭英雄.明代絕世名將戚繼光和俞大猷之上!

李成梁(1526~1615年)字如契,號引城,出生於遼東鐵嶺衛,明朝末年遼東軍事將領,祖上因躲避唐末戰亂而避難於朝鮮明朝初年其高祖李英迴歸遼東!

遼東總兵.寧遠伯李成梁!

嘉靖5年(1526年),他出生於遼東鐵嶺,他少年時就英勇彪悍,熟讀兵法,高祖李英自朝鮮內遷,任正四品鐵嶺衛指揮僉事。後李成梁承襲辭職,後因家貧,無法赴任。在四十歲時以生員襲職!兩年後,升遷為副總兵官,攜守遼陽,隆慶四年(1570年),被提拔為遼東都督僉事,駐守廣寧。

李成梁的軍功主要有三項,

第一項:修建寬甸六堡!

萬曆元年,,在得到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立支持下,遼東總兵李成梁建議修築遼東邊牆,修築環山堡於張其哈制佃.新安四堡於長佃,長嶺.險山堡於寬甸.這六堡都在鴨綠江的西面,連接建州女真,是防禦他們的前哨陣地,戰略地位很重要。後來他又以六堡開市,和當地的少數民族做生意,既緩和了政府與他們的矛盾,又帶來了可觀收入,也給遼東官兵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第二項,抵禦蒙古,他在第一次擔任遼東總兵時(1571~1591年),先後於隆慶五(1571)年.隆慶六年.萬曆元1573年.1575.1576.1577.1578年七次擊退韃靼速把亥.炒花.暖兔.拱兔.黃臺吉等部的進攻!論功行賞,被封為寧遠伯。

萬曆三年冬,內喀爾喀五部首領炒花會集韃靼黑石炭.黃臺吉.卜言臺周.暖兔,拱兔.等部三萬餘騎,自平虜堡南下劫掠遼東,副將曹簠率軍出擊,韃靼諸部轉而襲擊沈陽,看到瀋陽明軍已經有準備,於是駐紮在西北的高墩李成梁親自率軍前去挑戰,將士們用火器攻打蒙古騎兵,蒙古諸部被擊潰,捨棄輜重逃走。他率軍追到河溝,乘勝渡河,斬殺數千敵人。朝廷因此功加他為太子太保,世蔭錦衣千戶。三年後速把亥糾集了土蠻軍大舉入寇,李成梁將其擊潰,再加太保銜。

第三:遏制建州女真的發展!

萬曆元年,建州女真都指揮王杲在撫順誘殺了明朝官吏,於是李成梁討伐他,次年,督兵進攻王杲的古勒寨,大敗之。

九年後(1583年)二月,發兵攻打王杲的兒子阿臺,並徹底肅清了建州女真內部的反明勢力。正是因為李成梁長期駐守遼東,才有力阻止了女真各部的統一和崛起,為明朝遼東的安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附:李成梁的大捷.中左所之戰,盤山驛之戰.卓山之戰.平虜堡之戰.紅土城之戰.養善木之戰.鴨兒匱之戰.雕背山之戰.遼河之戰.阿州之戰.撫順之戰.瀋陽之戰.襖郎兔之戰.曹子谷之戰.古勒寨之戰.!


少校說歷史


當北方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被蒙古滅掉後,我國東北地區仍一直居住著其他的女真人部落。發展到明朝初期,這些女真人分為建州、野人、海西三大部。建州女真主要分佈在長白山北部至牡丹江、綏芬河一帶,是三部中社會經濟發展最快的一部,同時也是受漢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

明朝中葉,由於不堪忍受其他落後女真部落的侵擾,建州女真開始不斷南遷。到了明英宗統治時期,建州女真遷居到遼寧的渾河、蘇子河上游一帶定居下來。

對待“女真三部” ,明朝政府主要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常常是打一部,拉一部,使其此消彼長,在他們中間製造各種矛盾,使其相互掣肘,不相一統。

後來,明政府看到建州女真逐漸強大起來,為了防止其過於強大而威脅中央政府,遂將其一分為三,設立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因此,直到明朝後期,明朝政府對女真各部還實行著有效的統治。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就出身於建州左衛的頭領(都指揮使)之家。他的六世祖猛哥鐵木耳(又稱孟特穆)做過建州左衛的都指揮使,其家族一直沿襲此職位。當然,他的父親塔克世(又稱塔失、他失)後來也順理成章地承襲了這一職位。

努爾哈赤10歲時,其生母去世。長大後為了不再受後母欺辱,19歲時與其父分家單過。此後他嘗試過多種討生活的方式:他曾帶著當地的土特產到撫順與漢族商人進行貿易,也曾在明朝名將李成梁部下當過差。這些經歷使他深刻了解了漢族文化和習俗,並初步掌握了明朝在遼東的實際情況。他本人還特別喜歡讀《三國演義》,甚至把它當作兵法書來讀。

明萬曆十年 (1582年),李成梁奉命幫助建州衛蘇克素護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攻打建州右衛酋長阿臺時,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事後,明政府立刻任命努爾哈赤承襲建州左衛都指揮使、都督僉事,並加封龍虎將軍頭銜,同時還賜給他30餘封敕書和30匹馬,以表示對這一過失的歉意。

雖然給的東西有點少,努爾哈赤還是接受了。然後回到家,幹了一件事----- 就是殺了一頭牛,舉行了祭天儀式,拿出了祖上流傳下來的十三副鎧甲,帶領士兵,加上老僕,共30人,宣佈起兵。這一年是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25歲。

按照許多史料書籍的說法,努爾哈赤打著為父、祖報仇的名號,帶領連老僕在內30人起兵,先殺死尼堪外蘭,然後打敗海西女真最強的葉赫部落,經過十年時間統一建州女真。當然,這時他還沒敢把復仇的矛頭對準大明。

以如此小的實力就能統一女真,聽起來有些像天方夜譚,但這卻是事實。

前面提到,明朝對於女真各部,常常是打一部,拉一部,使其此消彼長,相互掣肘,不相一統。由此李成梁也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誰露頭就打誰,誰強大就滅誰,蒙古如此,葉赫部如此,哈達部也如此。然而這個習慣,在努爾哈赤的身上,失效了。

整整十年,努爾哈赤從一個弱小部落逐漸強大,統一了建州女真,對如此龐然大物,李成梁卻視而不見,海西女真四分五裂,葉赫哈達部只是剛剛冒泡,就被他一頓猛打,壓制下去。這種舉動,可以用一個術語來形容——選擇性失明。

這十年中,李成梁基本就是一個模式——誰是努爾哈赤的敵人,我就打誰!

那麼,李成梁為什麼如此偏袒努爾哈赤呢?這還得從努爾哈赤自身說起。

明史學者孟森曾說:努爾哈赤,除了會打仗、身體好外,還很會來事兒。他經常給李成梁送禮,東西是一車車地拉,拍起馬屁來,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此外,努爾哈赤的弟弟,叫做舒爾哈齊。這位舒爾哈齊有個女兒,嫁給了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做妾。

因此在李成梁看來,努爾哈赤這個人是他的親信,一個非常聽話且很會來事兒的親信!!

所以,李成梁開始扶植他的這位親信,誰擋他的道,李成梁就幫他滅誰。

於是,30人起兵的努爾哈赤變成了遼東地區,除明軍外,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李成梁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努爾哈赤清除了蒙古和女真所有強大的對手。

萬曆四十三年六月,李成梁去世。幾個月後,萬曆四十四年(1616),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政權,年號天命,史稱後金,努爾哈赤稱天命汗。這說明他還是很給李成梁面子的,至少給了幾個月的面子。

萬曆四十六年(1618)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發出了戰爭的宣告-----“今歲(年),必徵大明國!”

對於李成梁,歷史學家大都給以肯定,畢竟他經營遼東三十多年的確穩定了局勢。但當努爾哈赤們一身戎裝咄咄逼人呼嘯而來,並且被確認是李成梁一手造成這一切的時候,這個對大明帝國有功的人同時也成了大明帝國的罪人。








富士康一哥


導語: 李成梁,出生於現在遼寧鐵嶺。年青時成為生員,因為家裡窮供不起他讀書,以是40歲投筆從戎襲職鐵嶺衛,後升為險山參將。李成粱投軍遼東,憑敏銳的軍事戰略眼光,指揮才能,在遼東擊敗蒙古土蠻,內喀爾喀五部。使大明在軍事上,始終壓制住蒙古各部。李成梁又多次對建州女真王杲部用兵,先後擊敗建州女真圖謀遼東野心,俘虜後來梟雄努爾哈赤為僕役。大明嘉靖,萬曆二帝欣賞他軍事才華,官升太子太保,世襲千戶,遼東總兵,寧遠伯爵位。

一,以攻代守,征服蒙古。

李成梁的成功,少不了張居正這個伯樂的欣賞。張居正採納李成梁建議,軍事戰略以西和東攻,以攻代守為中心思想。李成梁以這個戰略思想為指導,從1571年至1578年開始,展開凌厲的主動進攻戰術,首先攻擊強大的蒙古不臣服部落,主要對手正是蒙古土蠻部。在1575年,李成梁率遼東精銳,與土蠻部為盟主的蒙古眾部落血戰遼東。李成梁發揮明軍火器威力,力抗蒙古二萬鐵騎,歷經平虜堡,高墩血戰,在溝河徹底擊潰蒙古聯軍主力,獲得大勝!李成梁因此戰授爵寧遠伯。至此遼東蒙古勢力瓦解,再無威脅!

二,不畏強敵,擊敗建州女真。

李成梁征服蒙古後,虎視鷹揚,大明軍旗在遼東黑山白水所向耀武揚威!他又把刀鋒斬向野心勃勃的建州女真王杲部,誓滅此獠!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多次向大明挑釁。在撫順馬市故意斬殺大明備禦裴承祖。隨後先後多次出兵侵犯遼陽,瀋陽。李成梁起兵主動攻擊建州女真重寨古勒寨。突襲攻破古勒寨,俘虜努爾哈赤兩兄弟,斬首千人,俘虜無數,王杲投降臣服!王杲死後,他兒子阿臺繼任建州女真首領。阿臺死灰復燃又圖謀遼東。

最後總結:

李成梁決定斬草除根覆沒建州女真,再立功勳。李成梁巧施緩兵計,讓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爺爺覺昌安去勸降阿臺。趁機尾隨出兵直入建州女真老巢古勒寨。由建州女真叛徒圖倫城主尼堪外蘭,誘騙阿臺打開寨門。明軍鐵騎殺入古勒寨,李成梁下令屠城,誓滅世敵。結果是建州女真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此役後建州女真徹底傷了元氣,徹底臣服大明。李成梁的戰功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紅紅火火講歷史


李成梁,生於1526年,死於1618年,享年93歲。先祖在朝鮮,明朝時內附,就到了遼東,後來在鐵嶺安家,因軍功授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李成梁出身將門,史書記載他“英毅驍健,有大將才”。李成梁升任總兵官時,恰恰是張居正當國的時候,大體就是萬曆元年(1573年)到萬曆十年(1582年)這段時間。李成梁兩任遼東總兵,第一次守遼22年,第二次守遼8年。任上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遏制蒙古;第二,打擊女真。

一、遏制蒙古

元朝滅亡之後,蒙古貴族和其他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滅國後,蒙古小兄弟不服,多次到邊境調皮,於是有了朱元璋七伐蒙元和朱棣五徵漠北的佳話。經過這幾次的教訓,蒙古可算消停了幾十年。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蒙古小兄弟覺得自己又行了,沒想到此時明朝更加慘不忍睹,正統十四年,爆發“土木堡之變”,蒙古瓦刺軍隊打到今天的河北懷來,把皇帝都俘虜了,然後攻打北京,還好有我們的于謙,保住了北京城,不然明朝突然暴斃我都不感到意外。好不容易和平了近百年,明世宗二十九年(1550年)爆發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的軍隊又打到北京城,明朝這邊慌的不行,又是發出勤王號召,又是派人偷偷議和,俺答倒也實在,明朝滿足其開放邊境貿易後就撤退了。就這樣,明朝又安安穩穩地混了二十多年,不過蒙古可是閒不住,這期間蒙古的土蠻部向東遷移崛起,開始騷擾遼東地區,紛擾情況嚴重。這一時期明朝幾員大將相繼戰死,隆慶元年(1567年)李成梁被提拔為副總兵官,協守遼陽。 隆慶五年,蒙古軍隊進犯盤山驛,李成梁指揮大敗敵軍;隆慶六年,土蠻在舊遼陽北河宿營集結,李成梁帶兵把他們趕走;萬曆元年,又在前屯趕走他們。萬曆三年、萬曆五年、萬曆七年,蒙古土蠻部進犯,李成梁通通擊垮。堪稱戰神也不為過!蒙古基本已經被打得徹徹底底服了。之後也完全不足為患。

打擊女真

明朝時期的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和黑龍江女真四大部分。其中對遼東影響較大的是海西女真,但,最先捱揍的是建州女真。萬曆元年,建州女真首領王杲看著蒙古整天皮來皮去,自己也按耐不住,在邊境貿易時誘殺了明朝官員。這萬曆皇帝豈會能忍,馬上哭著鼻子找李成梁。萬曆二年,李成梁打到王杲的老窩古勒寨,斬首一千多人,順便俘虜了努爾哈赤和他兄弟。王杲兵敗後投奔海西女真,人家知道幹不過李成梁這個妖怪,馬上把王杲送給明朝。王杲死後,兒子阿臺仍不老實,依舊和明朝作對,李成梁也不耐煩了,索性一窩端。萬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再度發兵攻打王杲之子阿臺,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是王杲的孫女婿,塔克世與其父覺昌安前去古勒寨為明軍勸降,因戰事緊急被圍在寨內。建州女真蘇克素滸河部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在李成梁的指揮下誘阿臺開城,攻破古勒山城之後進行屠城,覺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倖免。這下可把我們的小努給氣著了,樑子就此結下,這也成為努爾哈赤日後反明的“七大恨”之一。但牛逼吊炸天的李成梁並沒有放在心上,打完建州女真,馬上收拾起勢力最大的海西女真。同年十二月,使用同樣的方法在邊境貿易中對海西女真造成重大打擊。隨後經過一系列的合縱連橫,成功制服女真(努爾哈赤起兵是在李成梁死後)。

綜上所述,李成梁對穩定邊境起到至關重要的重要,使得明朝得以繼續苟延殘喘。



青年論


遼東總兵李成梁是萬曆前期鎮守遼東邊關的將領,可以說是身經百戰,鎮守遼東前後30年,制約了海西女真的發展,擊潰了北元的勢力,在他任遼東總兵的時候,明朝國力充足,邊關安穩

遏制蒙古,朱元璋建國後,派徐達北征蒙古,攻破了北元大都,但勢力依然沒有消滅!後來朱元璋建立九邊重鎮,依託長城拒守邊關!李成梁守遼期間,與北元勢力大戰數十次,小戰百餘次,抵禦了蒙古勢力的入侵!

打擊女真!李成梁重創了和打擊了當時海西女真最強大的葉赫部和哈達部,有效的遏制了海西女真的發展!也正因為李成梁對北元和海西女真的軍事打擊,建州女真後來才有發展的機會!

李成梁功過參半,他鎮守遼東,功勳卓著,同樣的,他也飛揚跋扈,他的九個兒子,有5個做了總兵,4個做了參將,其中有一個就是是後來薩爾滸大戰時南路軍的將領李如柏!


小任談史


李成梁一生雖然也有無數的人生汙點,但身為鎮守遼東的領軍人物,他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大明王朝的名將錄上絕對有一席之地的。

李成梁在鎮守遼東這30年裡,所向披靡,威震天下,他所立下的戰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場大戰中:

  萬曆二年(1574年)李成梁率軍征討被朝廷視為遼東大患的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建州女真是滿清的前身,控制著清河以南抵達鴨綠江口的地區,建州勢力逐漸壯大後,對明朝邊境構成極大威脅。經過激戰,李成梁生擒王杲,將其處決。他因此受到朝廷嘉獎,升為鎮守遼東總兵,總轄遼東所有軍隊。萬曆三年,加授太子太保;萬曆六年,又大破蒙古泰寧衛,加太保;萬曆六年十二月,再次大勝土蠻部。萬曆八年,李成梁重創另一建州女真部落首領兀堂,將其逐出塞北,這個部落從此衰落下去。萬曆八年,萬曆皇帝下詔在北寧市為其修建“寧遠伯李成梁石坊”,以表彰他的功勳,並賜甲第於京師。

  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再度發兵攻王杲之子阿臺,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是王杲的孫女婿,死於這次戰鬥。《明史紀事本末》則說塔克世雖屬王杲一系,但已歸附李成梁,因充當這次行動的嚮導而戰死。所以後來李成梁將塔克世的土地人馬等送給努爾哈赤,令讓他承襲都督指揮銜。努爾哈赤後來羽翼豐滿,統一女真各部,建元后金之後,報父祖之仇是他討明的所謂“七大恨”之一。

  後來,李成梁設計殺掉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海西葉赫部從此一蹶不振,後來內部分裂瓦解,萬曆十七年,其首領那林孛羅投降明朝……

  


X東方破曉X


明朝猛將遼東總兵李成梁忠勇生,鎮守遼東三十餘年也屢敗後金連殺葉赫部大將,智勇雙全戰功卓著威震天下名揚八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