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为何如此神秘?

yangbaiqiang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区以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帝王墓葬群,其中包括王陵9座、陪葬墓253座,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园之一。由于西夏王陵与中原王朝帝王陵寝的建筑风格迥异,使人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丝神秘气息,因此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

西夏王陵乍一看好像是被风化的黄土堆,那么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呢?陵园中又埋葬着哪几位帝王呢?

1972年,一家施工单位在宁夏贺兰山附近修建一座小型军用机场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一些破碎陶片和刻有奇怪文字的方砖破片,于是立即通知宁夏博物馆。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后,在经过一系列的细心挖掘后,一个古老的墓室现出面貌。墓室中找到了一些武士像等工笔壁画,以及精巧的工艺品、方砖等陶制品,方砖上满是奇特的方形文字及花纹。经过考古人员鉴定,认为这是古代西夏时期的陵墓,出土的方形文字正是今天被视为天书的西夏文字。千年之前,悠悠历史长河之中突然消失的西夏文明,突然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惊喜不已的考古人员立即在这片银川市以西约30里的沙漠上扩大搜索范围,结果没有令他们失望,一望无边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金字塔形的被黄土夯实的高大建筑。每个较大的黄土建筑四周都环绕着城垣。不久之后,专家们终于确定,这些雄伟的黄土堆正是西夏皇室的陵墓。最后考古人员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相继发现了9座帝陵和253座陪葬墓。沉睡了千年之久的西夏文明,终于再次重见天日。自从1972年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经过30多年的考察和研究,神秘的西夏文明的轮廓重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西夏王陵的每一座帝陵的陵园均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占地面积大多在10万平方米以上。高大的阙台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位居其后,这里曾伫立着以西夏文、汉文镌刻的帝王功德碑。碑亭之后是月城,月城以北为陵城,月城和陵城之间曾经安置有文官、武将的石刻雕像。陵台居于陵城西北,是一座八角形砖木结构的塔式建筑,分五级、七级、九级不等,内部是实心夯土外部以砖包砌并附有出檐。陵台为陵园中的主体建筑,中国传统陵园中陵台一般是位居墓室之上的土冢,然而西夏王陵的陵台建在墓室北边约10米处,而且偏离中轴线,此为党项人独特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西夏是11世纪初以党项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所灭,共存在了190年,经历了10位帝王。据史书记载,西夏的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控制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宁夏全境、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国南部的广大地区。西夏前期与北宋、辽并存,中后期与南宋、金鼎立,最后被崛起的蒙古所灭。
西夏王陵内的9座帝陵分别为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献陵、显陵、寿陵、庄陵、康陵,分别安葬着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景宗李元昊、毅宗李凉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纯祐、襄宗李安全,其中景宗的泰陵规模最大。西夏王陵坐北朝南,按中国古代宗庙制度排列次序,形成东西两行。陵园北端有一处三进院落的建筑遗址,一般认为是皇室的宗庙,东部边缘分布有砖瓦窑、石灰窑等遗址。

西夏王陵吸收了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帝王陵寝的建筑特点,同时借鉴了佛教的建筑风格,使汉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

西夏王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由阙台、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等部分组成。陵台至献殿间有一条鱼脊梁封土,封土下为墓道。帝陵的墓室在墓道北侧,位于陵台以南10米处,为三室土式结构墓室四壁有护墙板,内有棺木。陵城神墙四周有门阙立于中央,神墙四角有角台。有的帝陵还有外城,主要有封闭式,马蹄式和式等几种形式,在仿宋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西夏王陵3号陵为景宗李元昊的泰陵,当地有关部门在探究西夏文化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着力开发以这座陵墓为中心的游览区,并相继建设了西夏博物馆、西夏史话艺术馆、西夏碑林等能够展现西夏文明的景点。

天天开心历史


1972年6月,兰州军区某部正在贺兰山下修建一个小型军用飞机场。几个战土在挖掘工程地基时意外挖出了几个破碎的陶罐和一些形状较为规则的方砖,战士仔细一看惊呆了,只见方砖上面竟刻有一行方块文字,可是在场的战士们都看不懂。

之后,部队首长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宁夏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来到施工现场,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并开始展开抢救性发掘。十天后,一个古老的墓室终于重见天日。在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些武士像等工笔壁画和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艺品及方砖等陶制品,其中方砖之上布满了一个个方块文字及花纹。后经考古人员鉴定,认为这里是一处古代西夏时期的陵墓,而其出土的方块字正是今天被人们看作如天书一般的西夏文!考古人员异常激动,继续在周边地区进行考古工作。

此后30年间,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做过多次的调查、测绘和发掘。考古人员共清理出1座帝王陵、4座陪葬墓、4个碑亭和1个献殿遗址。在这些遗迹中,还有许多珍贵的西夏文物出土,其中有西夏文字、反映西夏人民生活的绘画、各种雕塑作品、各个时期的流通钱币、各类工艺精巧的铜器、陶棋子等文物。出土的大量造型独特的石雕和泥塑更是为西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之后,考古人员又陆续发现了许多陵墓,到1999年时,共发现帝陵9座、陪葬墓253座,其规模与河南现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专家指出:还有许多陵墓尚未被发现,甚至还有一些陵墓于山洪等自然灾害而消失了。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在考察时,竟然在坐标图上有神奇的发现,9座帝王陵俨然组成了一个北斗星的图案,就连陪葬墓都是按照星象布局排列!2000年4月,西夏王陵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10月20日,西夏王陵3号陵园建筑考古发掘田野工作全部完成。在历史上消失了770多年的西夏皇陵的秘密也渐浮水面。

西夏是党项羌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王朝。它于公元1038年由李元吴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共存在189年,经历10代皇帝。它最鼎盛时,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被人形容为“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

然而,西夏王陵也是无比伦比的。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的皇陵优点,还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做到了汉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我国陵建筑中别具一格。在这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鸟人”。它人首鸟身,长有天使般的翅膀,神态祥和宁静。这种异人究竟有着何种含义?它又为何会出现在西夏王陵中呢?

经中国科学院考古所专家鉴定,这个“鸟人”是《阿弥陀佛经》中记载的迦陵频伽。迦陵频伽是梵语的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是喜马拉雅山中一种。据记载,这种鸟身披七彩羽毛,还未孵化时便能啼鸣,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它的歌声能穿越三界,感动万物。它不舍昼夜,时刻以天籁梵音演说无上妙法,芸芸众生听到它的声音便可脱离苦难、焦躁、顺恼,得到自在、安宁。妙音鸟是佛教“极乐世界”之鸟,常被借以宣扬佛法,劝人向善,其形象多为人首鸟身。西夏王陵出土的妙音鸟应是佛教建筑上的装饰物。

总之,西夏王陵作为非遗印记共建文化,被人称为“中国金字塔群”,还有很多谜团需要科学家们去进一步发掘和探索。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位于银川市贺兰山的西夏王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考古学者通过科学复原发现,陵区有9座皇帝陵和250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它是一座规模宏伟、布局严整的一代帝王陵园。

西夏王朝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大约300万人口。隋代以前党项人占据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的部分地区;宋朝时党项人与宋、辽展开较长时间的较量;1032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登基称帝,共历经10位皇帝,存在190年。

13世纪初蒙军6次入侵灭了西夏。有人说成吉思汗征服西夏过程中,被西夏人的毒箭射死,也有人说大汗俘虏的王妃咬掉了他的要害部位,他在羞辱中死去,所以大汗的儿子非常憎恨西夏人,要为父报仇,他们占领西夏后便“灭族人,挖祖坟,断龙脉”,让西夏人自此消亡,西夏王国在历史中就消失了。

西夏王国有189年历史。在宋人眼里西夏是“叛臣逆子”,故《宋史》没有记载;在元人眼中西夏有“弑祖之仇”,《元史》不可能记载;元朝脱脱编撰了《辽史》、《金史》和《宋史》,唯独没有《西夏史》;西夏王朝便成了历史之谜。

近年来西夏王陵被发掘,西夏有自己的方块文字和历法,受汉文化的影响很大,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和宗教体系。

考古学家难以确定每座陵墓的主人是谁,每一座帝陵都是由宫城及其附属建筑物组成,坐北朝南,平面结构像一个倒置的“凸”字。最为高大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看为八角形,上有层层残瓦堆砌,为5层,于是有了“陵塔”一说;

考古学家发现,9座帝王墓的组成正是一个北斗星的图案,而它的陪葬墓都是按各种星象的布局来设计的,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考古学家还发现,西夏王陵的建筑样式虽像金字塔,实际上是典型的佛塔状态,反映出人们虔敬的佛教信仰。1036年西夏人开始统辖敦煌地区,就将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敦煌莫高窟中,西夏皇帝多次下令修改莫高窟,其中涂绿油漆就接受了几分中原文化和一些畏兀儿、吐鲁番风格。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西夏王陵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

西夏党项族消失得早,又没有多少史料记载,西夏王陵的地面遗存又没有多少,只能靠考古发掘去复原去印证,所以越发显得很神秘。

2018年西夏王陵入围“神奇西北100景”和“中国黄河50景”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银川黄河平原,贺兰山下,坐落着九座西夏帝王陵。

(西夏王陵复原图)


虽然王陵的地面附属建筑已消失殆尽,但它们仍屹立在苍凉旷野上,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无声述说着一个已消失的少数民族党项,在中国历史上的曾经辉煌。


它的神秘在于:

第一,这些八棱形泥土砖混塔堆,经历700—900年风吹雨打,沙暴肆虐,为何至今能巍然耸立?


第二,王陵区被牧场环绕,为何塔堆表面寸草不生还?

第三,这片依山向水的风水宝地,是无数生灵流连忘还之地,为何从没有飞鸟在塔堆上落脚停留?

一些推测解释是:

①,王陵用土经过熏蒸杀菌,高强度成型,没有草种可留存或重新播种,所以寸草不生。

——这显然小觑了小草生命的顽强,在有水汽、有土壤的环境,谁也无法阻挡它们顽强的蔓延扩张。

②,由于王陵光秃秃没食物,所以鸟不落脚光顾。

——但这不能解释,同样没有食物,鸟儿为何会歇息在石头、电线上。

③,神秘物质能量场(例如放射性)干扰,导致草木不生、飞鸟不顾。

——这大可不必顾忌,人类能捕捉到它们的存在和考量其对人的危害影响。西夏王陵是世界闻名景区,没有这方面安全提示,你尽可前去游览。

④,神灵说:摄于帝王的威严,草木不敢在帝王头上动土,鸟类不敢落脚。

——会有人津津乐道,而且导游最热衷和擅长。也不要用迷信一概否定。迷信,之所以叫迷信,当然有人迷、有人信。


谌人


少呗,多了,你还感觉会神秘不??人没了,字又看不懂,东西又少又奇怪。你说神秘不神秘,😁嘿嘿


你画画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有一些事情是无法用科学去解释的


那小子真cu


西夏王朝和皇陵 存再敢极低 却因如此反儿很神秘 留下太多得秘密待解


汉宫飞燕


西夏是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起来的,实力一度很强,历史却不长。最终被蒙古人所灭。西夏目前的文字无法解读,也找不到他们的后裔。西夏人从历史上消失了


wxy52014


长安周围的才是金字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