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把成绩发给家长,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冰倾世颖


为什么不发?花那么多钱学习。家长都不知道他在学校怎么样,这点承受力都没有以后到了社会怎么办。


我想骑着电动走高速


我认为把成绩发给家长看,这是老师教学流程中的一环,家长对学生的成绩也有知情权。

01

考得差的学生怕家长看到成绩,考得好的学生当然很乐意家长看到成绩

我小学成绩特别好,所以每次考试以后我都会主动把我的试卷给家长看,因为那时候我很自豪,也想得到父母的夸奖。


初中高中时候成绩两极分化,考得好的那科我会跟父母说,考得不好的那一科我就只会和父母说考得有点差。

所以对于老师给父母发成绩这件事,对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而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02

发成绩给家长,无论学生是什么感受,这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其实有时候我们发给家长成绩的时候会有所顾虑。考得好的学生,我们发成绩的时候还会鼓励,考得不好的学生,发了成绩以后都会担忧孩子被家长批评,惩罚。

我记得有一次小测,有个学生没有考及格,给家长发成绩的时候我写评语都小心翼翼的,因为那个学生的家长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问我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我又不得不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不管学得怎么样,都是孩子学习的成果。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全权交给老师,平时不闻不问,一到重要考试,发现孩子学得不好就来质问老师,所以经常把孩子的学习情况给家长反馈,也是让家长时时掌控情况。

我认为这是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的一个流程,家长、老师、学生都参与其中,是对孩子的成绩负责。

03

把成绩发给家长,家长还能够参与孩子的学习,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学习的短板

我觉得把孩子的成绩发给家长不仅仅是为了让家长知道孩子成绩在哪个水平,还能够帮助孩子及时查缺补漏。

学生成绩不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很多孩子为了引起家长注意走极端,用学习差来博得父母关注。我们老师把成绩发给家长,就是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


大部分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在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后,还能够找到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总结 :

老师把孩子的成绩发给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工作需要。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能只有我们老师知道,每个老师要照顾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顾及的,所以需要家长们的帮助,希望家长和学生们都能够谅解!



任任的教育观


我个人认为,一个孩子老实配合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才更利于成长,其实什么孩子的感受,是需要引导的。我曾记得我小孩的时候,多次遇到过伤自尊的事,可都挺过来了,当时还没有人支持辅导呢。也曾记得,现在长大了,回想自己小时间(甚至中学时),对很多事情事物真的很无知(当时不这样认为)。也曾记得,隔壁的同龄人的父亲是个大学生,他真的各方面都比我认识多。因此我认为对小孩子不要放置过多的权利,或什么隐私,或顾及感受。而是遇到问题积极帮扶解决。我很理想中的,子女和父母可以象朋友间的去交流,这样有利于小孩的成长。但绝大部分家庭做不到。老师把成绩发给家长,当然是有两方面:好成绩的孩子会觉得光荣。差的会难受。这时更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鼓励,帮孩子解开心结,有利成长。


中富


小学考试成绩保密,可以,怕伤害孩子稚嫩的心,反正是义务教育,考多少都能上初中,初中也是学区决定上哪,只要父母有钱,买个好的学区房,你就能上好学校,没关系,初中成绩也保密,还是义务教育,别人不知道你考多少,父母也不让知道,亲,高中呢?还义务吗?中考分数不好,如何上好高中,高中成绩还要保密吗?不想知道自己的排名吗?不想知道自己还需要多努力吗?不想知道自己能上哪所大学吗?这就是竞争啊,竞争上大学啊!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这个竞争,有人出生就在罗马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得通过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挣更多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竞争无处不在,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就是,与其保护那点可怜的自尊,还不如正确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分数,面对排名,看自己差在哪,可以从哪方面努力,是努力学习,还是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有篇文章说双学霸父母的学渣儿子,学习不好,但是他人缘好,乖巧懂事孝顺父母,父母知道他的成绩,也陪他努力过,发现不行,可以培养其他的方面,成绩不是犯罪记录,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正确面对呢。保密不是最好的方法


孤独的荒者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考虑孩子很重要。

初中 初一初二初三不让发成绩,中考结束查分的时候,学生看不看?全市排名看不看?

高中 高一高二高三不让发成绩,高考结束不仅公布成绩,而且还全省排名。

老师都希望可以素质教育,充分关爱学生,可是结果呢?升学录取,哪次不是按成绩比排名?

普通考试的成绩排名,学生都不能正视,难道把他们培养成 巨婴?


丨老饕丨


几十年来的,学校都是公布成绩的,从五分制到百分制,那时的学生都是自己取成绩表回来给家长看,一路“感受"着走过来了几代人。现在又拿成绩来说学生的感受。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多少,怎么去改进,去努力呢!那些见了差成绩就哭天哭地,就忧郁,就跳楼的学生,性格上有缺憾吧!


登高望远峰1


上学是学习去了,成绩是检测一个孩子学的好坏的标准,成绩发给家长不是很正常吗?作为家长,你不想知道孩子的成绩吗?难道孩子考的不好还有理了吗?顾虑孩子什么感受?不好总结缺陷在哪里,以后努力呀!不要那么惯孩子,惯出些玻璃心、矫情病、不成器的公子哥,大小姐


waoyaofeidegenggao88


提问题的是怎么个想法?

作为三十几年的教师,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与家长沟通。这才有家访一事。以前,很多家长是希望教师家访的。并且,有教师家访,成为家庭荣耀。

二,教师的教育,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

三,教育,不是为升入高等学校而进行的。

我们每个人,“量力而为”,也是中国人民的教育的一部分。

请尊重教师,尊重教育!











PPL64


这个问题暴露出脆弱的玻璃心,貌似是自尊心强,其实就是畸形的自卑。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是自尊心强,会知耻而后勇,而不会回避成绩差的事实。自尊心是需要保护,但不是逃避问题,这种可怜的自尊还是不要的好,否则只会走向反面,变成鸵鸟,不想面对责任,只能越来越差,还觉得理所应当。


胖哥侃财


我们现在对孩子是否过于溺爱和迁就了,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难道就放在手上里捧着宠着吗,那和喂养一个宠物有什么区别,有人说,我们给了孩子身体,但给不了孩子灵魂和精神,其实完全是狗屁不通,是的我们确实左右不了孩子的未来,但孩子小时我们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此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我们必须了解,好便于引导,当然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每一个家长应有所了解的,然后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做到成绩好不骄纵,成绩差不放弃,成绩一般给予鼓励,这样才是对孩子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