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巨頭紛紛“轉行”做口罩,可只有這些口罩對疫情有用你知道嗎

你的一下點擊我就認識了你,關注我可以加深我和你的投資情緣哦(,,´•ω•)ノ"(´っω•`。)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口罩不僅成為了緊缺資源,也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當紅辣子雞。自鼠年開盤以來,口罩概念指數已連續五日強勢上漲,每日都有多隻概念股漲停。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公司都開始“不務正業”地轉產口罩了。

2月6日晚,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消息稱,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轉產口罩生產,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以支持一線疫情防控,日生產量可達170萬隻以上。

無獨有偶,富士康、中國石化等公司也“搖身一變”,轉產起了口罩。此外還有爹地寶貝、三槍內衣、紅豆服飾、水星家紡等紙尿褲、內衣廠家,也紛紛改變生產計劃,轉產口罩,其中富士康預計本月產量將達到200萬隻。

在這些行業巨頭紛紛轉產口罩的背後,疫情之下的口罩供應到底有多緊張?


物流、人力是口罩生產的主要障礙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及出口國。根據賽迪顧問公佈的數據,我國的口罩商品生產總值從 2015 年的 63.18 億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102.35 億元,若是將 102.35 億元的總值換算成商品數量,那麼約等於 50 億個口罩。

行業巨頭紛紛“轉行”做口罩,可只有這些口罩對疫情有用你知道嗎

但口罩還要分為好多種,2019 年我國的醫用口罩產值為 54%,工業防塵口罩為 16%,日用防護型口罩是 12%。因此,在撇除其他因素後,符合應對疫情使用的口罩數量實際不到 50 億。

平均下來,每個中國人能拿到的口罩估計不足3個。更別說50億隻是理想情況下的估算。突然的醫用口罩需求激增,自然會在短時間內把醫用口罩的庫存搶光。

根據京東 1 月 23 日公佈數據,在疫情剛爆發的 1 月 19 日至 1 月 22 日期間,平臺在短短 4 天內共售出了 1.26 億隻口罩,單單就 22 日一天的銷量,就已經是平日的 48 倍。

在疫情持續蔓延後,口罩廠商紛紛加大產能增速生產,但需求問題仍舊難以解決,一方面原因,除了短時間超強的口罩需求使得庫存口罩被迅速消化以外,另一方面,還有節假日期間的物料、物流、生產人力的短缺。

儘管根據工信部公佈數據,我國口罩當前最大日產能達到 2000 萬隻,中游製造環節企業共353家。但由於長假來臨,上游物料、中游製造、下游物流三個分層都處於半休狀態,沒有在前期對熔噴布等關鍵物料進行大量儲備、大量工人開始休假的條件下,中游企業無法大量產出口罩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此背景下,恢復口罩產能成為當務之急。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2月5日回應稱,正在積極協調解決口罩短缺問題。在供應方面,抓緊復工、提高產能、增加供應,目前已取得進展。根據統計,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產量已達到1480萬隻,比前一日環比增長3.1%。

當然,對於大部分地區來說,口罩緊缺的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部分概念股與口罩產業鏈並無關聯,投資當理性

目前,A股市場被追捧的口罩概念股有近20只。經梳理口罩產業鏈各環節並與各公司的主營業務相匹配發現:

上游原材料相關概念股包括:東華能源、道恩股份等。此外,由於口罩原材料之一——聚丙烯為石油衍生品,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恆力石化等也是相關原材料提供商。

無紡布等中間材料概念股包括:欣龍控股、泰達股份、延江股份、再升科技、江南高纖、諾邦股份等。

口罩生產相關概念股包括:南衛股份、奧美醫療、藍帆醫療、振德醫療、陽普醫療、潔特生物、新綸科技、仁和藥業、華潤三九、紅豆股份等。

除上述概念股外,下游物流包裝和零售環節還涉及九州通、老百姓等醫藥商業和連鎖藥店等企業。

從近幾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來看,上述口罩概念股紛紛上漲,且多家企業一度連續2個或以上交易日漲停。

行業巨頭紛紛“轉行”做口罩,可只有這些口罩對疫情有用你知道嗎

口罩概念指數近日走勢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口罩概念股中,部分企業與口罩產業鏈毫無關聯。其中,江南高纖表示,公司不生產口罩,下游客戶沒有口罩生產商,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諾邦股份表示,公司不直接生產口罩,公司生產的水刺非織造材料也未用於醫用防護口罩的生產。紅豆股份表示,公司未開展口罩的生產業務,也沒有生產醫用口罩必須的生產許可證。

即使涉及口罩產業鏈,不少企業中,與口罩相關的業務也並非公司盈利主體。如1月22日登錄科創板的潔特生物在風險提示公告中表示,公司口罩業務以子公司廣州拜費爾空氣淨化材料有限公司為主體經營,對公司經營業績不存在重大影響。

同時,對於近期轉產的上市公司來說,這個舉措對於整個公司業績提振是有限的,首先這不是公司主營業務,產能佔比不會很大;其次,口罩是比較傳統的行業,技術門檻和附加值並不是特別高,而且可能因此次疫情,後續很多企業進入該領域,行業競爭會更為激烈。

且目前市場上口罩、消毒液等相關概念股均已經嚴重超買,不建議投資者參與。




行業巨頭紛紛“轉行”做口罩,可只有這些口罩對疫情有用你知道嗎

疫情還在,我需要你的關懷~點擊紅色加號關注我~我想感受你內心的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