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谁也未曾想到2020年春节,是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度过。春节前夕,大国国士钟南山“逆”进武汉、万千医护人员请愿逆行支援、子弟兵除夕夜毅然告别团圆。从开始的慌乱、不知所措,到慢慢放下心来、安下心来静守不添乱,每一个人、每一份心都在战“疫”的最前沿。1月24日,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本应万家团圆、围聚一起吃着饺子数着零点的鈡声,然而就在这一天,云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7日,普洱市思茅中心城区进行道路以及人员排查管控;1月28日,普洱市宣布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第一例感染者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祖国最西南边境城市包容开放的普洱人,用温暖和爱感动了一座城、用真心和真情融化了一个又一个希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救治就是战斗、打赢就是胜利。带着这份虔诚,我走进了他们,走进奋战在“风霜雪雨”一线战“役”中这群最可爱的人……


忠诚,警徽映照下的一心一意

2020年1月25日,思茅区委、区政府根据云南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1号通告。“疫情在前,警察不退”,按照要求,思茅区交通警察大队仅用一天的时间把全大队400余名干(辅)警进行普遍摸底,成立指挥、勤务、督导、后勤等四个小组迅速开展工作。这个平均年龄仅有38岁的年轻班子,青春富有朝气,他们借鉴2003年成功处置“非典”的勤务经验,安排后勤部门抓紧购置足够的口罩、护目镜、酒精、消毒水等防护用具和消毒药剂,确保人人有防护,处处加防护,避免出警“赤膊上阵”。迅速以党组织和工会名义发出两封倡议书,鼓舞队伍士气,向大队全体共产党员提出了作“两个维护”的表率,作带头防控的表率,作维护稳定的表率,作履职尽责的表率,作服务群众的表率为内容的五点倡议。强调于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建非常之功。要把打好防疫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1月28日,普洱市政府发布公告要求切实做好外来人员排查、暂停开放各类场馆等公共场所,关闭旅游景点、暂停各类公众聚集活动,并要求切实加强交通管制,减少人员流动,尤其对外地进入普洱市区域内的车辆管控等具体措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切行动听指挥。受领任务后,交警大队立即针对普洱市区实际,制定方案,部署警力,全力配合。大队领导带队,并负责执勤点全面查验工作,切实守好中心城区第一道防线。

1月26日上午11时许,两名女性骑乘当地号牌二轮摩托车在南岛河临时检查站冲卡驶向思茅城区,执勤民警杨阳、王涛驾驶警车追踪并喊话使其停车接受检查。经了解,摩托后座的青年女性有发烧症状,自述接触过肺疫感染者,干警立刻与医务人员联系,进行检验后确认一般感冒发烧,放行到医院治疗。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1月28日晚九点四十分,五中队执勤人员余翠、戴徐平在普洱南收费站附近,拦下一辆拆下号牌自称为湖北鄂州辖区的白色越野车,负责分流指挥车辆的刀雅楠引导到外地车辆行驶,因听不懂驾驶员外地口音,另一车道执勤的杨晟懿上前询问,查验后临时号牌为“鄂L33***”,自称夫妻,1月24日从湖北鄂州出发,一路南下,此时爱人已发烧三天,因高速各城区封堵,渴望得到及时救治。两人立即将其情况报告,大队领导前往现场处置,并报告市防疫部门前来将人车带走隔离检查治疗。当日晚十一时许,四辆外地轿车被执勤交警拦下,经查询是他们去老挝琅勃拉邦旅游返程的十几名四川籍游客,抱怨一路上宾馆不予接待,听说普洱有接待外来人员的定点宾馆,就抱着希望赶到这里。经交警和防疫、卫生部门对所有人员进行相关检查检测和反复核查路线后,由交警驾车引路,将其一行送到定点酒店,一行饥饿疲劳的四川游客,将一路的怨气化为对交警的感谢笑容。他们操着四川话说道:“普洱有大爱,茶城不隔心噻!”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副大队长杨静松是执勤点点长,他说受领任务后,起初几天因为政府没有下发正式公告,就要一辆车一辆车解释,高峰时要开4-5个车道,最多是要排队1公里多长,一个班1000多辆车,说话说的喉咙冒火。没办法,特殊时期必须特殊对待。忙和累不怕,已经成了常态,但是最堵心的就是一些司机和乘客的不理解,他说:“有一次,一辆外地车,非要进城,执勤干警好说歹说都不听,我过去劝导对他们说对不起!真的不能进,因为普洱也有冠状病毒感染者,结果那人直接就骂,说就知道云南往南很安全,才一个劲往这边赶,结果到了你们这里又不让进!你哄老子?我让你们都不得好死!让普洱人都得病毒死光光……满口脏话,像是一只装满垃圾的垃圾桶,满桶的脏东西尽往交警身上泼,交警们还得耐着性子说好话,去解释,为了顾全大局,一次又一次把往上冒出来的火气压回去”。

我问杨副大队长,你觉得委屈吗?他笑了一下说“特殊时期,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我们自己一定要放平心态,才能把工作做好。”如果说工作的委屈还可以笑着说服自己,可说到孩子时,他突然沉寂下来“我接受任务执勤后,就再没回过家,不是不想,主要是天天在一线执勤,事情多、任务重,又接触各种类型的人,为了家人安全我们一直在大队吃住。老人和爱人都很开明,可一打电话孩子就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更不能视频聊天,一聊天孩子就哇哇大哭…孩子天天憋在家里也是不舒服,特想让爸爸带出去玩。”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有着18年警龄的大队教导员王葳说“我也一周没回家了,爱人春节前去泰国演出,因哪里也发生疫情,回来后要观察半个月,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虽然在家门口上班,但也不能回家。孩子才5岁,她不懂什么是疫情,一见面就往身上扑,你说我要骂还是要赶啊?孩子还小,能不见面就暂时不见面,就也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很多人觉得此时无聊的家,正是我们想回却又无法回去的地方”。

女子二中队辅警王榕,这位才入职不满1年,刚满21岁的小姑娘清秀的脸上透漏着坚毅,她说接到中队任务,早上离开家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晚上执勤结束回到村口就被拦住了,跟值班的村民不解释还好,一说自己是辅警,在一线执勤,这可惹了大麻烦,死活不让进村。没有办法只能给父母发个微信,抹着眼泪自己又回到城里到指定宾馆住宿。采访时王榕笑着说,虽然当时觉得有些委屈,但是想想如果自己不出去站在一线,又怎能保证父母家人的安全,又怎能守护普洱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不会气馁,也不会放弃,默默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多少公安民警一直奋战在这场战“疫”的最前线,他们用忠诚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履行着警察誓词,为人民、为这个普洱飘香的城市守好第一道大门,头顶的警徽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使命,白衣天使奏响的全心全意

人民至上,生命重于泰山。“尊敬的院党委,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牢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始终不忘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承诺,我志愿加入院抗击疫情战斗第一线,成为与病魔斗争的先锋队、不计得失、不畏生死、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时间,普洱市人民医院711名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签了名,并按上了鲜红的指印。“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疫情就是命令,救治就是责任,作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冯舜,护士长施慧琼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天天奋战在一线。我问冯舜主任,你们怕吗?他说“上战场士兵们怕吗?特殊时期,我们是不穿军装的战士,尤其是祖国和人民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人民群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救死扶伤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理应挺身而出、义不容辞。感染性疾病科承担着全院传染性疾病的医疗救治工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里全体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自始至终奋战在疫情诊疗第一线,实行24小时轮班制,吃住在医院,抗击疫情,无怨无悔”。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冰心先生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王玲,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负责打针、护理、病房消毒以及卫生清扫,因特殊时期,因担心保洁员的消毒隔离观念不够强,护士也就成了全能人员,主动承担起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为了节省防护服,王玲不敢喝水吃饭只能少吃点,尽量避免上厕所。但是当她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超负荷工作后,浑身衣服湿透,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和口罩,脸上、鼻梁和额头上印纹道道充满血丝。这深深浅浅的印纹,不也正是一枚枚闪亮的“军功章”吗?军功章的背后印刻下她曾与时间赛跑的样子,记录下她曾与死神交会的刹那。这样的奋斗有多让人感动,这一场战“疫”就有多让人心酸,躺在病床上的人们就会有多心痛。当我们带着口罩尚嫌呼吸不够顺畅的时候,当我们因为待在家里尚嫌不够爽快的时候,当我们因为不能外出活动尚嫌风光不够旖旎的时候,看看他们,我们有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健康的珍贵、生命的可贵呢?这世界哪来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他们在守护生命、默默负重前行而已……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1月30日大年初六,本应是思茅区人民医院护士白云娅和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李荣舟牵手走向婚姻殿堂的大好日子,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白云娅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便向爱人说道:“咱把婚礼取消吧,等到疫情结束后再举办。” 虽然感到遗憾,爱人还是毫不迟疑的同意了。两人对视之后,便决定说服双方父母,把婚期往后推延。起初,双方父母不理解,认为客都请好了,家里宴席什么都准备好,怎么说变就变,既对不起亲戚朋友,又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白云娅和爱人反复做工作,双方父母最终理解孩子们的工作,并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在单位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她也很快投入了医院的抗疫工作中。“一切以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为首位” 白云娅说“一些长辈得知取消婚礼可能不太理解,我本身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知道病毒传播的途径,婚宴人口集聚,疫情当前,政府也有规定,取消婚礼,也算是对公众和社会负责”。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她们是白衣天使,在刀尖上舞蹈,她们是这个春节最动人的风景,也是迎战疫情最坚实的力量。正如朋友圈里所说“所谓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王玲和白云娅只是所有参与这场战“疫”护士中的一员,她们并非生而强大,但是她们懂得责任与担当,哪怕年纪再小,哪怕平日里没吃过苦,哪怕再爱美,在人民需要她们的时候,在国家需要她们的时候,在病患者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一种依然以英雄的气概为“疫”而战,以一种“无我”的抉择书写着人间大爱,以个人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这与那些舞台、荧幕上所谓的“明星”相比,是何等的美丽、又是何等的伟大?


担当,新媒体人刻录的真心真意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笔为刀探索事实,时刻准备传递真相,他们义无反顾奔赴抗疫第一线、他们记录着这场战“疫”中的平凡与伟大,他们与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以及干部群众一起,用手中的笔和摄录设备刻录着每一天、每一点滴的存在。越是艰险的时候,越要在现场;越是关键的时刻,越要冲在前,这是新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尤其在这次重大疫情面前,新媒体人用行动作答,及时传递着茶城主流媒体的声音。

臧灵,从遥远的北方老家来到普洱日报社工作十多年了,早已把普洱当做了第二故乡。记者、记着,既要记着初心,又要记着坚守、更要记着担当。春节期间,每天奔走在各路口执勤点、医院及疾控中心、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对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等进行报道。用自己的镜头、声音和文字记录防疫足迹,记录着各职能部门坚守岗位,记录着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面前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疫情防控的事例,并记录着这座城市在疫情防控中的温暖和感动,用情感记录着普洱的“城市精神”。有人说,记者是用脚步丈量、与时间赛跑的职业。只有靠近采访对象,才能写出饱含感情的故事,传递最为真实的信息。是的,为了更准确及时真实反映普洱在这场战“疫”中的正能量,在多日的采访中,她看着医护人员、执勤交警、公安民警等各个战线的人员为了广大市民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奔波采访中只有感动,没有畏惧。她说采访中,一位爱心小伙子的善举深深感动了她。普洱扬思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杨杰超,他向思茅区红十字会、市人民医院捐出了80件盒装米干。当得知,面对疫情,媒体记者和编辑忙得顾不得吃饭时,杨杰超当即为普洱日报社、普洱电视台各送去10件盒装米干。采访回来看着手机微信上一声问候,一句鼓励甚至一个点赞,我觉得这就是对报人、对记者价值的最大肯定,她笑着对我说。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同样,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一切都是那样的突然,那样的让人猝不及防,普洱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联动,同步推出抗击疫情专题新闻。我见证、我报道、我引领,尤其在声音噪杂、乱云飞渡之时,更需要主流媒体发声。媒体人的使命决定了他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赶往现场的路上。这个不平凡的春节假期让媒体人的坚守成为常态,在当前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自己该担当的责任。

刘丹,普洱市电视台新闻记者,这个春节对于她格外难忘。本来春节前就答应了9岁儿子,一定带他出去转转。孩子小小年纪除了要完成繁重学习任务之外,还要被自己逼着学习钢琴、跆拳道、补英语,她希望多学点知识和特长的儿子将来一定要比自己出色,趁假期好好给孩子减减压,放松一下。可是年初一就接到外采任务,她立刻和摄像周江江两人到机场、车站、市场进行采访,及时传回一个个新闻稿件,十多天来她俩采编了30多条新闻在台里播出,有些还被省台和新媒体采用。她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反映社会最真实的存在,就是社会最好的镇定剂。没有办法,面对未知人群和疫情,担心和害怕只是暂时的,也许孩子现在无法明白,但将来有一天终会理解我这个记者妈妈。

搏“疫”一线的温暖瞬间

周江江,这位大小伙子,说起话来腼腆的像个小姑娘,虽然戴着口罩,依然阻挡不了他阳光的笑容。他说,今年的采访最温暖,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的老百姓和群众,对我们投来信任的眼光、送来温暖的关爱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人人又都是新闻的制造者。朋友圈各种舆论满天飞,真假无法辨别,但能为这个时代、为党委和政府、为百姓群众发声、提供真实的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普洱篇章、宣传好身边的正能量又是幸运的。我问他,有什么最想说的话,他一下沉静了下来,他说才结婚不久,爱人为了支持他,已辞去了工作全心照顾孩子,孩子还不满一周岁,正要断奶天天哭闹。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晚上加完班回到家,妻子带着孩子早又睡着了。他说,挺对不起她娘俩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新时代媒体人,当疫情来临的时候,臧灵、刘丹、周江江以及所有一线的媒体人就是战士,他们在疫情弥漫的战场上为党和政府发声、为正确舆论引航、为社会正能量点赞。

作者张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