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遷都長安的計劃為什麼沒有成功,受到了哪些阻礙?

無根樹花正孤


要我說,趙匡胤都知道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已經完全控制了開封。要麼就狠一點,賭一賭,幹了弟弟。

要麼就認慫,好好過完剩下幾年,也不會有後面的斧聲燭影。

遷都長安是好事,新的城市,弟弟也無法左右京城的事情。但是你想,他弟弟能甘心麼。

最後沒遷都成功,弟弟使了很大的勁兒。

不光沒成功,還刺激到了弟弟,要儘快奪權。真是不值當。


貝殼兔兔


大家好,我是調侃歷史,歷史問題我來答。

首先趙匡胤是想遷都洛陽而不是長安。

公元976年3月初九,趙匡胤從開封啟程前往洛陽祭拜永安陵,隨後又去西郊祭拜天地。一切事情處理完畢,按照程序,皇帝應該立刻返回都城,但趙匡胤在洛陽一住就住了一個多月,一直沒有要回開封的意思。

而根據後世學者研究,趙匡胤去西京洛陽的目的並不是祭祀,真正目的是為遷都洛陽作實地考察。

在五代十國以前,中原王朝的都城主要在長安和洛陽兩地之間選擇。長安和洛陽以山河為要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開封地處平原,地勢坦蕩,一馬平川,根本無險可守。而為了開封的安全,朝廷在開封城外駐守了大量軍隊,作為武將出身的趙匡胤,他最大的擔憂也在於此。他曾對趙光義說:我想將都城西遷,就是想用山河險要來防禦都城以此來裁掉大量軍隊。

趙匡胤的想法遭到了大臣們的極力反對,一方面是這些大臣在開封安家多年,遷都意味著家族的遷徙。另一方面,洛陽經歷多年戰亂,重建需要大量的花費和時間。

此時的開封歷經梁、晉、漢、週四個政權的經營,已經成為了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開封擁有著比洛陽更多便捷的交通優勢。

開封地處中原,意味著東南西北交往交流的一個地區,由於運河的便利,開封有些經濟上一種客觀的必然性。

各地的糧食和物資經過運河運送到開封,而京師再將糧食運往各地。

在當時,如果趙匡胤要遷都,將士、文官、國計民生都會帶來不小的負擔,因為建設新的首都在當時經歷百年戰亂後的王朝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在大臣們多次反對之下,宋太祖最終放棄了遷都,但他對身邊的人說:定都開封,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將消耗殆盡。


調侃歷史


我是點點文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糾正下題主,趙匡胤想要遷都的是洛陽,而不是長安。

公元976年,隨著南唐的投降,趙匡胤的統一大業又向前邁開了大大的一步。這樣江南地區只剩下了兩個政權,吳越和漳泉。如果趙匡胤立即出兵,一鼓作氣,拿掉這兩個地方政權,統一全國也就指日可待。但是,趙匡胤卻沒有這樣做,他認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解決,那就是遷都。我們知道,趙匡胤代周建宋,以後周的都城開封作為大宋的首都。

那麼,為什麼十六年後趙匡胤會有遷都的想法呢?遷都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趙匡胤建立大宋朝時,為什麼要將國都設置在開封。

大宋朝定都開封的原因

(1)歷史原因

趙匡胤陳橋兵變,代後周而建立大宋,為了穩固自己新建的政權,趙匡胤採取了“全盤接收”的政策。後周所有的官吏和軍隊都留用,連著後周的都城開封也跟著一併接收了,變成了大宋的國都。開封是一個三重城的格局,外城,裡城,皇城組成,它具備了一個大國都的基本格局。

(2)地理原因

開封處在中原的腹地,便於控制全國。

(3)交通因素

開封是當時水陸兩路交通的中心樞紐。

陸路:

向北可以到河北的涿州,直通北京(遼國的南京);向東可以到山東半島的海州(江蘇的連雲港);向西可以到秦州(甘肅天水);向南可以到淮河流域。

水路:

圍繞著開封有四條河,汴河(開封的生命線),黃河,惠民河,廣濟河(五丈河)。大宋全國將近一半的軍隊都駐紮在開封,而他們的軍糧都是依靠水路交通從淮河運輸到開封的。

(4)軍事因素

大宋建都開封有利於指揮全國對東北的契丹進行有效的抵抗。

從以上這幾點來看,當時大宋建都開封是有它的道理的。從當時條件看,大宋定都開封,是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有經濟和水路交通的便利等各個方面的原因的。

趙匡胤意欲遷都洛陽,遭到大臣的強烈反對,最終計劃流產

宋太祖趙匡胤,在開寶九年正月下詔,四月份要到西京洛陽去視察。他有兩個目的,一是祭拜永安陵【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在河南的鞏縣】,二是到洛陽祭天。這兩個理由都很冠冕堂皇,但是反對的人一大片。因為他們知道,趙匡胤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要考察一下洛陽,想把大宋的京城,從開封遷到洛陽去。他想遷都。

趙匡胤此舉,引發了三個人的上書勸諫。

(一)起居郎李符提出遷都洛陽的八難

起居郎是一個官職,專門記錄皇帝每天的日常生活,從早到晚,都很詳細的記錄下來。李符給趙匡胤上了一個奏章,提出了遷都洛陽有八個困難之處。

(1)京邑凋敝,自從安史之亂以後,西京洛陽飽受戰火之災,已經變成了一片殘垣敗壁,破敗不堪,不適合做京城。

(2)宮闕不完,洛陽的宮殿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修好。

(3)郊廟未修,皇帝的祖廟還沒有修。

(4)百官不備,文武百官辦公的地點現在都不齊備。

(5)畿內民困,洛陽的百姓生活很困難。

(6)軍食不充,洛陽沒有軍糧。

(7)壁壘未設,洛陽沒有防禦工事。

(8)千乘萬騎,盛夏從行,大熱天成千上萬的大部隊遷移,不方便。

《宋史》記載:“(李符)有吏幹,好希人主意,以求進用。”李符這個人會做官,喜歡迎合皇帝,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反對趙匡胤遷都洛陽。可見,遷都之難。

(二)侍衛官李懷忠進諫趙匡胤,陳述開封的好處

開封有汴渠之漕,即是汴河的漕運,當時開封依靠的是水路的一個交通樞紐。京城幾十萬軍隊的口糧全靠江南(從長江走運河,到淮河,再從淮河走汴河)的運輸。大概一年要運輸幾百萬斛的糧食。一旦遷都到洛陽,由於開封和洛陽之間的水路已斷,漕運不行,那麼糧食就無法運輸過來。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趙匡胤不得不考慮。

(三)晉王趙光義勸諫

趙光義說,遷都洛陽他沒有看出來有什麼好處。

趙匡胤還是這樣回覆的: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

他說遷都到洛陽這還不算結束,將來我要遷到長安去。

同時,趙匡胤也說明了他此次想遷都的原因: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他這個遷都沒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想靠著洛陽的地形險固,裁剪大量的兵員,確保大宋朝能像周朝和漢朝一樣江山永固。

對此,趙光義說了一句:“在德不在險。”雖然話不多但其分量相當的重。

一個王朝,它能不能夠長治久安,能不能夠守的住,在於它的德政,而不在於它是不是處在一個險要的地位上。

趙光義所說的這句話,佔在了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上,讓趙匡胤啞口無言。因為趙光義所說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三位大臣向趙匡胤陳述遷都的利害,趙匡胤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放棄此次的遷都計劃。大宋朝也避免了一次大的政局動盪。因為遷都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是大事,它涉及到很多問題,很多方面。

那麼,開封和洛陽相比,哪個更適合作為國都呢?

英國的地理學家柯立希在《大國都》中提出了“一個國家的國都要具備三個要素”。

  • 岔路口,說明交通方便

  • 穀倉,說明儲備很豐富

  • 要塞,便於防守

從這三個要素來比較的話,洛陽的好處就是地理位置有優勢。

洛陽北邊是邙山,南邊是洛水,東邊是虎牢關,西邊是函谷關,這樣的一個地理位置,說明洛陽是要塞。洛陽作為十三朝的古都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它是一個要塞。開封在這一點上是不如洛陽的,因為開封是“四達之會”,“四戰之地”,它的東西南北都是平原,無險可守。開封交通雖然方便,然而它不是一個要塞。

但是,在岔路口和穀倉這兩個方面來看,洛陽都不如開封。

所以,這樣比較起來的話,我們可知曉,洛陽做國都是三條佔了一條,開封做國都是三條佔了兩條。這樣說來,還是開封做國都更適合些。這個道理,作為宋太祖的趙匡胤,他本人也是明白的。

趙匡胤為什麼要遷都洛陽呢?這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呢?

其實,趙匡胤遷都的背後是有隱情的。

(1)鄉情

趙匡胤出生於洛陽的夾馬營,《續資治通鑑長編》載:“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說趙匡胤生在洛陽,他對他的故鄉特別有感情,一個人對他的故鄉,他小時候生活的地方有感情, 他對故鄉非常的懷念。故此,他的心裡就有些想法,想把國都遷到他的故鄉去。

(2)隱憂

趙匡胤心中有難以說出來的憂患。上文中說到趙匡胤給他弟弟趙光義說的那句“吾將西遷者,無它”說他西遷國都到洛陽,沒有其他的原因。其實不然,它當著趙光義的面說無他,那應當是和趙光義有關的。他們兄弟兩人在打天下的時候是並肩戰鬥,當上皇帝后的趙匡胤對他的弟弟非常的倚重,曾經任命他為大宋的殿前都點檢。

當時在民間傳了兩句話,《楓窗小牒》載:“點檢為天子,更為一天子地也。”前朝的點檢做了天子,現在又出來了一個誕生天子的地方。這說明當時的老百姓都看出來了,趙光義的政治前景非常的好。

其後,趙匡胤又任命趙光義為開封府尹,京城的這個市長不是一般人能夠擔任的。而且趙光義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幾年。因此,他在開封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有著很深的人脈。清人王夫之《宋論》:“(太祖)迨及暮年,太宗威望隆而羽翼成,太祖且患其逼,而知德昭之不保。”德昭是趙匡胤的兒子,在趙匡胤晚年,他已經發現了他的弟弟在開封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他知道他的兒子已經接不了他的班了。

所以,他擔心這件事情,他想擺脫趙光義在開封已經形成的勢力網,但他又不想大動干戈,搞得兄弟反目。那有什麼辦法呢?他想了半天,最後才想出來一招兒——遷都。

總結

趙匡胤作為一位非常老到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想去遷都洛陽,他心裡肯定是有著他的小九九的。事實上的確如此,晚年的趙匡胤發現其弟趙光義在開封城的勢力已經達到了一個無人可及的地步了,他想通過“遷都”這一舉措來瓦解趙光義的勢力。

奈何,天不遂人願,他遷都之舉遭受到了包括趙光義在內的眾多大臣的反對,他們直言遷都的壞處,力諫趙匡胤不要遷都。

再加上,趙匡胤也看到了開封作為都城比洛陽作為都城的好處多,同時考慮到遷都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所以他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最終的結果就是,他這個“遷都”沒有辦成。

其實,在這遷都的背後,是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兄弟兩個人的權力之爭的一種表現。

我是點點文史,以上均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點評,關注。


點點文史


趙匡胤最終並未遷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當時的開封有著濃厚的歷史。

最早在開封建都的是夏朝,史稱老丘。之後商朝也曾經將開封作為都城,史稱囂。在春秋時期開封叫啟封,到了戰國時期,魏惠公在此建都,這是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到了西漢景帝時期,正式將其更名為開封。

而與北宋時期十分接近的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先後定都於開封。這其中後梁雖然只在開封定都十七年,但是租賦較輕 人民得到休養生息,又經過幾個朝代發展,開封已經漸漸成為了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中心。經過這許多年的發展,開封已經具備了一個龐大王朝都城的能力。

當時長安狀況不好。

長安雖然是上一個中國古代統一的王朝的國都,然而唐朝時期,發生很多事。唐朝不僅失去了西域,還滅掉了一個貴族集團,關隴這個政治中心,導致政治力量分散。節度使制度的實施使得唐朝中央集權越來越弱。長安這個地區已經漸漸失去了政治中心的位置。

更為重要的是,唐末時期朱溫叛亂,摧毀了長安。而一旦遷都,勢必會進行重建,因此而花費的人力物力資源極其巨大。因此長安不適合作為都城。

趙匡胤大臣的極力反對。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趙匡胤麾下的大臣們幾乎都反對其遷都。大臣們已經對開封的四通八達,漕運便利,重兵屯住,府庫充足已經習慣了,他們安於這種現狀,無法容忍去簡陋的長安,於是就都反對遷都。

其中最重要的是,趙匡胤弟弟的反對。他對趙匡胤說,“陛下,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趙匡胤知道自己無法得償所願,於是只能同意定都開封。


肖塵


宋太祖在滅南唐,奪取後周政權之後,於公元960年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建都開封,即歷史上的汴京,雖然開封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屬於天下交通要道。但宋太祖還是不滿意,趙匡胤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艱",所以計劃遷都長安,但一直沒成功,遷都計劃最後終成泡影,這裡就來詳談一下趙匡胤遷都的原因;遷都長安的計劃受什麼阻礙而沒有實現的原因。

一、為什麼趙匡胤想遷都?

自古王朝建都,考慮的首要是交通便利,因為古代船運是非常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所以都城一般選擇靠近大江大河之處,而開封隸屬汴水流域又靠近淮河流域,交通十分便利,經濟富庶,這個從後期的清明上河圖就可以反映出來,開封的好處主要是有利於"居中御遠"。

戰國時代張儀就曾說"魏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輳,無有名山大川之限"

開封地處黃河中下游,周邊無高山,地勢平坦,一旦黃河處於枯水期,開封將面臨著遼國的極大威脅,趙匡胤從安全守城方面考慮,

太祖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河南""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所以計劃向西1100公里遷往長安,因為長安的地勢在戰略上要比開封安全的多,主要有理由:

長安地處關中,居渭河流域,長安以北為黃土高原,以南為秦嶺,以東是潼關、函谷關等天險,群山環繞的長安易守難攻,天然的防禦能力使它成為歷代王朝定都在此不二選擇,趙匡胤就是基於這一點,所以計劃遷都長安。

但是趙匡胤遷都長安計劃的計劃遭到了群臣以及其弟晉王趙光義的反對。

二、遷都長安遭到哪些阻礙而未能實現

1、起居郎李符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上書八條理由,一是新都經濟凋敝;二是新都缺少宮殿;三是宗廟未修;四是沒有軍隊;五是新都居民貧困;六是軍隊糧草缺乏;七是新都防禦未設;八是遷都大量軍隊酷暑難行。趙匡胤只能暫時作罷。過一段時間趙匡胤又繼續提出遷都,

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委婉的勸諫道:"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於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李懷忠站在朝廷經濟的角度,以開封的優勢來闡述,確實也有道理。趙匡胤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還沒打消他的遷都想法,趙匡胤以長安有險可守而開封無險可守對趙光義說時,趙光義引用吳起的故事來反對他, "在德不在險"

《建隆遺事》,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地理因素,而是政治因素,趙匡胤因為一句"在德不在險"而徹底熄滅了遷都的想法。

結論

趙匡胤遷都先後受到了李符、李懷忠、趙光義的阻礙,遷都長安的計劃最終沒有成功。汴京開封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繁華,但作為經濟文化中心尚可,而作為政治中心卻不具備條件。縱觀北宋走向衰亡確實和都城開封無險可守存在很大的關係。


絕塵的時光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

趙匡胤在後漢時投奔樞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並於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期擊北漢、南唐,屢建戰功,逐漸成為禁軍的重要將領。柴榮病重時,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顯德七年(960年),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部將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或北宋。

公元976年,趙匡胤離開京城回到他的出生地洛陽,回到洛陽的趙匡胤不願回到開封,甚至提出要遷都洛陽,趙匡胤為什麼要捨棄定都已久且交通便利的開封,選擇遷都洛陽?

一、遷都有助解決冗兵問題,開封地處黃河南岸的平原之上,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要守住都城必須要大量囤積兵力,這必然會出現“冗兵”,“冗兵”增加財政負擔,使國力受到很大消耗。相反洛陽坐擁山川之險,易守難攻,遷都洛陽能有效解決因大量囤兵導致的財政負擔。

二、其弟趙光義勢力太大,遷都可以削弱其勢力,趙匡胤登上皇位後,其皇弟趙光義便擔任了都城開封府尹,十幾年的苦心經營,讓趙光義在開封坐擁了極大的勢力,很多文臣、武將被趙光義網羅進自己的府邸,培養成了自己的親信。如果再繼續留在開封,趙匡胤的皇子想要繼位或許就變得非常困難。趙匡胤執意遷都洛陽,實際上也是為了擺脫趙光義勢力的干擾,好好培養自己的兒子。

但宋太祖遷都的提議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認為宋太祖是一時心血來潮就放棄開發已久的都城開封而遷都洛陽。對於群臣的反對,宋太祖也是滿心不悅,就這樣雙方僵持了兩個月。最後,趙光義勸動了太祖放棄遷都的念頭,趙匡胤對趙光義說道:“都城西遷,沒有別的目的,就是想憑藉山川地形的優勢,來裁撤一部分軍隊,按周、漢的模式治理天下。”趙光義否決趙匡胤的意見,只用了五個字:“在德不在險”。

幾個月後,趙匡胤便在開封的皇宮中意外猝死,許多野史提到趙匡胤的死和他的弟弟有關係,聯繫到此前的遷都風波,會不會正是趙光義感覺到了太祖遷都實為削弱其勢力,所以狠下殺手,把自己的皇兄給殺害了。

我們更多的只能是猜測,一切真相都掩埋在歷史的塵埃裡。




Z過客K


宋太祖趙匡胤在基本消滅割據政權之後,曾經有意將宋朝的都城從開封遷往長安。按照宋太祖的考慮,開封雖然是五代時期的都城,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具備了首都功能,乃是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但開封的地理位置在軍事層面來講,並不安全。開封地處黃河下游的平原地區,北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彼時宋朝北方正面臨契丹的威脅,且燕雲十六州掌控在契丹手中,一旦契丹突破邊境防線,則開封便完全暴露在遼國起兵的鐵蹄之下。後來宋真宗時期,簽訂澶淵之盟前遼國深入宋朝境內,如入無人之地,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這個計劃一直到宋太祖神秘去世,都沒有能夠實行。之所以擱淺計劃,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宋太祖的二弟,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並不同意宋太祖的遷都計劃。宋太祖曾經召集群臣,商討過遷都事宜,當時還是晉王的趙光義堅決反對,最後留下一句“在德不在險”後便離去。保有江山,“在德不在險”,從軍事的角度看,是一句口號,趙光義真正的理由肯定也不在此。趙光義當時擔任開封府尹,在國都開封已經紮下了深根,聯繫到後來杜撰出的所謂金匱之盟,可知趙光義乃是權力慾望極強之人。如果此時宋太祖遷都長安,則他在開封經營的一切也便成為了一場空,毫無用處,趙光義必然是不會答應遷都的。而趙光義勢力影響下的群臣,自然也支持他,宋太祖無奈,取消了計劃。

當然,在君主專制體制下,如果宋太祖執意要遷都,僅憑趙光義,是根本無法阻止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宋太祖在群臣上奏之後,想明白了遷都長安的不便。長安經過唐朝中後期折騰,已經徹底敗落,民生凋敝,經濟發展乏力,局勢動盪。而長安自唐玄宗時期作為首都,便出現了問題。關中平原相對狹小,耕地面積,人口容納量有限,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官僚機構的膨脹,長安不再能夠供養得起首都的各項需求,玄宗時長安的糧食要靠江南運輸,而江南到長安的漕運極為不便,運輸效率低下,因而此問題無法解決。

因此,遷都長安,雖然出於軍事考慮,能夠維持都城的相對安全,但王朝的危機大多來源於內部,長安地理位置的侷限性,幾乎必然導致王朝中後期的內部危機。故而,趙匡胤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沒有遷都。


庭州行者


遷到長安很好理解,因為在宋朝以前,長安一直都具有國都的條件,比如:大漢和大唐都是將長安作為國都。但是,長安經過了黃巢之亂及五代之亂之後,就已經殘破不堪,也不具備國都的條件了。

成為國都,有兩個重要因素:(1)具有天險,可防衛敵人;(2)龍盤虎踞,據有王者氣象。這兩個條件,長安都是具備的。

趙匡胤當上皇帝以後,天下已經太平了,節度使也已經被他廢除了。所以,開封的防衛和沒有王者氣象兩方面就凸顯出來了。於是趙匡胤就打算遷都。

趙匡胤遷都沒有成功,就是因為有一個人的參和阻擋,這個人就是宋太祖的兄弟,晉王趙光義。

趙光義勸趙匡胤遷都曾引用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吳起和魏武侯談論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哪一個對國家安全更重要的典故。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吳起認為決定國家衰亡的根本因素就是政治因素,夏桀曾因修政不仁,商紂曾因修政不德,雖然都有天險,但他們都沒有能改變滅亡的命運,所以安邦治國“在於德而不在於險”。當時宋太祖長嘆了一聲,再也沒有說話。

趙光義是開封府尹,他也是宋太祖的接班人。按道理來說,作為接班人,都具有韜光隱晦。但趙光義卻背地裡拉幫結派,結黨營私,他在開封的威望要於趙匡胤。

對於趙光義的這種行為,宋太祖是知道的。宋太祖之所以想要遷都,就是為了打擊趙光義這種行為。但是宋太祖趙匡胤性格比較仁慈,他從不殺功臣,並且他放了在杯酒釋兵權中的那些武將;我們從他優待柴氏宗親,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性格。也就是說,他最後沒有遷都成功就是不想傷害趙光義。

但是趙匡胤沒想到的是,宋朝發展到百年之後,開封的防衛問題就凸顯了出來,最終國都開封被金兵攻破,並且趙匡胤的後代子孫都被金兵抓去為奴。這也是趙匡胤對趙光義仁慈的結果。


公元前


太祖遷都未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本心不夠堅決,這是他始終未能處理好趙光義即位問題的延續。他不想讓他的弟弟即位,但又狠不下心來處理掉他弟弟,另外也不想大動干戈。所以,遷都一表現嗯難度大,他就辦不成。試想,一個武將出身的的皇帝,手握大權,對於一切事情有壓倒性的優勢,倘若他狠下心來就是要遷都,趙光義的勢力的反對,朝臣的反對,都是不足以阻止的。

至於阻力方面我想大概有兩方方勢力。首先排第一位的自然是準皇儲趙光義的勢力,他在開封苦心經營十多年,一旦去了洛陽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但現實哪裡會在給他十幾年,所以他怎能甘心,怎能不反對。

第二方勢力應當是非趙光義系的百官,豪強甚至是普通百姓的阻力,與趙光義的原因相通,一方面他們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中國人的鄉土情結還是很重的,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另一方面就是現實利益原因了,他們的勢力朋友關係網都在這裡,一旦去了別處那豈不是回到解放前了。如果不走,一下子從首都人民變成前首都人民,雖然就差了一個字那差別可是極其大的。


多少英豪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公元960年趙匡胤奪得後周政權建立宋朝,首都定在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因為宋朝剛剛建立,人力物力匱乏無法建造新的宮殿,開封是後周的首都,具有完善的政治體系,對於剛剛建立得王朝來說,這裡是最佳的選擇之地!況且跟隨趙匡胤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在開封生活數十年的本地人,對此地有濃厚的感情。所以趙匡胤選擇了開封喂首都修養生息,待日後再進行遷都。趙匡胤遷都洛陽以及長安的計劃受到了以下這幾點阻礙!

1、君臣意見不統一。趙匡胤巡遊洛陽在宴席上多次提到遷都,官員們皆默不作聲,君臣意見不能統一導致遷都無法進行。趙匡胤一氣之下在洛陽居住將近兩個月不肯還朝,經李懷忠的勸說下,趙匡胤不再意氣用事!

2、趙光義極力反對。趙匡胤覺得開封雖然經濟發達但是無天險可守,徵詢弟弟趙光義意見時,趙光義以“守江山在德不在險”來回答,趙匡胤哀嘆:要不了百年大宋的民力也將耗盡。原因是開封沒有天險作為屏障,只能用數十萬軍隊來駐防在開封周圍作為天險。數十萬大軍的開銷是個龐大的數據,天下民力皆用於此處,所以趙匡胤哀嘆!

其實趙光義反對遷都的最大原因在於他早就有了篡位的心思,做為開封府尹的他在開封培養了大批的心腹,拉攏了很多官員。如果遷都成功那麼他多年的心血將會付之東流!

以上幾點便是趙匡胤遷都失敗的原因,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