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真的有頓悟嗎?到底悟到什麼東西呢?

微世界


首先,悟的事實是存在的。那麼,什麼是悟呢?

"悟"的一詞,本身來自佛教。關於什麼是悟及悟到什麼,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不是言語能說得清。如果硬要簡單地說,那麼"悟″,就是腦洞的突然大開,是智慧(即菩提)的突然顯現,是對一個問題長期參究中,突然一拍後腦"哇!原來如此!"這樣的一種心智狀態。

拿學生學習舉例,對一個肯積極學習和善於鑽研的學生來說,時時處處都有悟點。他可能會因為老師某句話的提示,或因對某道題的思索,而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一下子將所有的知識由點連成了面,突然醒悟,一拍腦門: "哦~原來是這樣!"從而以前許多不明白的問題都瞬間明白了,即平常我們說的"開了竅"。開竅了就會一通百通。其實這就是一種悟的狀態。

我們期待悟,但不能期待師父把自己悟的經驗結果直接告訴你,你再去依葫蘆畫瓢。因為這樣無疑於象貓吃別人嚼過的饃一樣無味。老師所說的,永遠都是老師的東西,而不會是你的東西。你即使拿過來,也是枯禪,而不是活禪。因為你缺少的,恰就是經驗過程。所以,悟,一定要在自身經驗的過程中去自我感知,自我感悟。

再說的心理學一點,"悟",就是自我經驗感知的突然釋放。既然是釋放,就得有一個釋放的條件。猶如要想產生閃電打雷,就得有一個閃電打雷產生的氣象條件,當一切因緣俱合時,剎那的悟就會瞬間到來。否則,晴天白日一聲雷,那一定不是真雷。

        《五燈會元》裡有一個公案,講香嚴智閒禪師的悟道因緣。讓我們來看看古代禪師是如何悟道的:

        香嚴智閒禪師是百丈禪師的弟子,學通三藏,知識廣博。

百丈禪師圓寂的時候,指示他到師兄溈山靈佑那裡去繼續參禪學道。香嚴依言前往。

        一日,靈佑禪師對香嚴說:“我聽說你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這是你聰明伶俐的地方。我現在想問你沒出孃胎時的本分事,你試著說一句,讓我預測一下你的未來。”

        香嚴思量了好半天,無言以對。只好對溈山說:“還是請師兄給我說說吧。”

        靈佑斬釘截鐵地說:“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告訴你答案的話,那仍然是我的東西,和你不相干。我如果告訴了你,你將來會後悔,甚至會埋怨我的。”

        香嚴只得退回寥房。他把自己平時在各地參學的筆記本翻了個遍,竟沒有一句現成的話可以來應對,不由地感嘆畫餅不能充飢,於是把這些筆記都燒掉了。然後香嚴哭著告別靈佑師兄,說:“今生不再學佛法,就做個長期行腳的吃飯僧算了,免得勞心役神。”

香嚴來到南陽,看到慧忠國師的塔冢,便留在這裡。有一天,他正在地裡除草,挖出一塊碎石,便隨手撿起一扔。那石頭恰巧打在竹子上,發出清脆的一聲響。香嚴愣了一下,突然大悟。他立刻回到房中沐浴焚香,向著靈佑禪師的方向遙遙叩拜,由衷地說道:“師兄實在慈悲,當時如果對我說了,哪有今天的開悟?”

        自古禪師啟發弟子,都是逼他自省自悟。禪宗史上德山的“棒",臨濟的“喝”,天下聞名,就是為把你逼上絕路。香嚴正是在這種絕境中,被拋石擊竹的偶然叩擊所敲醒,從而大徹大悟,絕境逢生。

        從公案故事中我們發現:其實“絕境”,正是我們悟道需要的“雷電”條件。仔細閱讀每一則公案,無一不是生死關頭,才得大徹大悟,無一不是撒手懸崖,絕處逢生,才會發現"原來如此"。古公案故事中,還有諸如“慧可斷臂”,“雲門斷腿”,“鬼逼褝師”,“船子投子",等等數不盡的事例,個個無不如此。

至於說悟了的人都悟到了什麼的問題,這個會因人而異,因當時當事的境緣不同,語境不同,從而感知到的心態不同,悟的深淺也就不同,沒有通一的標準。而心態問題,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清楚和明白,別人是無從知曉的。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以,看公案,或瞭解別人怎麼悟,千萬不可照搬照用。加之悟的機會,更是如石火電光,一閃即去,一定要善於把握,抓住機會。因為,機緣可遇而不可求,能"抓住"才是硬道理。要知道,當被老師逼上絕路之時,也就是你該抓機會之時。千萬不要認為老師將你用言語撥來倒去,是在雲裡霧裡故弄玄虛。更不可感覺“雲裡霧裡”,就因此真的雲裡霧裡。要學會撒手懸崖,才能絕處逢生; 做到真正放下萬緣,才能當下開悟。


玉禪子


頓悟是真實的!

頓悟就是轉凡成聖;就是轉邪知邪見為正知正見;轉凡夫知見為佛知佛見。明理即通,見真即透!

沒有開悟前是強烈的我執,法執,空執,情執……認物為已,認已為物,時時,處處,事事,以身為我,拼命的大搞、特搞貪、嗔、痴、慢、疑。

頓悟後,徹底明瞭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的,諸妄顯諸真,知妄即真。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才是“我”!

“我”與一切圓融為一個本體,無我無不我(我執破),無法無不法(法執破),無空無不空(空執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本自其然!

頓悟後你會發現,我們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擁有過什麼,也沒有真正的失去過什麼。“我”與全宇宙是無法分割的一體,本自具足一切,不少一法,所以頓消一切塵勞之相!你會自覺的放下一切,歇即菩提。以無為之心,大行菩薩之道,歷事練心,不退則進。

舉個例子,沒有開悟前,總認為手機能打電話,發微信,聽音樂,看視頻(強列的我執)……,開悟後明瞭無形無相的網絡才是“真神”,手機只是個顯示器而已;手機與網絡是“一”,非真非妄,以妄顯真,真妄一體,知妄即真。

手機上顯示的內容屬於無形無相的網絡,無形無相的網絡就是手機上所展現的內容。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真空與妙有圓融為一體。

頓悟後,“我”與一切,圓融為一體,無生無滅,但可以現生現滅,現“生”其實無生,現“滅”其實無滅;不增不減,但可以現增現減,現“增”其實無增,現“減”其實無減。

一切都是自然天成,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當處發生,隨處滅盡!無論如何變換,還是當初的那個“一”,“一”有無量的存在形式、無量的“相”,無論怎麼說,盡在法爾如是也!





今令我見


頓悟是真實存在的。

別人的頓悟,我不知道,也永遠都不可能知道。

那我就來向諸位解釋一下,發生在我自己心裡的頓悟吧。

不知在什麼時候,可能有幾個月了吧,我好像在“頭條回答”裡說到過這個事情,也懶得去翻看了,在此我就重新再說說我以前的”頓悟”。

年青時我有很多愛好,如練習毛筆字,學畫畫,多種樂器,練拳(純玩的),練氣功(別人傳的修身養性功,已被我改變為靜心功法),學寫詩,寫詞,寫小說和各類文章(昨天的回答談過),還有平常工作時遇到的無法解決的難題。在很多時候,即使你冥思苦想,也找不到竅門,想不到答案。

但在某一天的某一刻,可能自己當時走著,也可能坐著,也可能是在工作著,忽然心裡突發靈感,就在短短几秒的瞬間,之前纏繞自己已久的問題,忽然在瞬間明瞭,完完全全的明白清楚了。

這,便是頓悟。

它可能出現在白天,也可能出現在晚上,甚至可能出現在睡夢裡,在夢境中發生。

因為我有過幾次這種經歷。


求索者7


年輕氣盛,做些傻事,當時不覺得,上了歲數,你就明白了。哪些人可親近,哪些人得遠離,哪些事是好事,哪些事是壞事,一切都明瞭了。這就是頓悟。


涵涵奶奶1957


我來說說自己的真實經歷,我讀初中的時候非常調皮,逃課抽菸打架什麼事都幹,上課都是睡覺。功課全是一片黑,化學連元素符號都不認得。到畢業考試前一週,學校放假讓我們回家複習,自己感覺有壓力了,第一天自己很早起來,把所有課本全部拿出來開始看,一本本的像看小說一樣,一篇一篇的看,半天一本,看得我體會了一個成語:心花怒放。就是自己內心有一個極度喜悅的心情從心臟處散發出來。因為所有科目全是一遍過。包括物理化學數學,只看了一遍全懂了。後來又複習了一遍,考試物理化學都是接近90(100滿分)最差的地理接近80分。

第二次我工作了,當時才參加工作不久,很多東西不懂,包括社會上的東西。壓力還是很大,有一次,我在床上看書,三國,突然之間感覺頭一下輕了,所有煩惱我的東西就像放電影圖片一樣,在我面前閃過。很多問題一下就知道怎麼辦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了心花怒放,就想仰天長嘯。從此如魚得水。這樣的經歷還有1次小的,但我這個經歷不叫悟,是:開竅!


雁過也無痕


這個問題問的好。

首先你如果沒有坐過禪,當然不知道什麼叫禪悟了?倘若沒有經歷太多的人生困頓,自然也無法領會什麼叫頓悟了?

我實話告訴你們,一個人如果只坐禪卻沒有禪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只知道生活,只知道學習,卻從來不見頓悟,也是徒勞的。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記得我從上初中二年級時,就一個人在老家自燒自吃,自己洗衣服,自己上學。那時候,在沒有任何人教我怎樣做的情況下,我就自己領悟到了怎樣運用統籌方法。比如,那時候,我每天晚上放學回家總要多燒點飯,要吃三頓,晚、早、中午。因為早上中午時間比較緊,就只能熱下飯或炒飯吃了。我早上一起床就把鍋洗好,放進剩飯。然後把柴草放進火塘裡點著。這時,立刻拿起牙刷開始洗臉刷牙。等臉洗好後,飯也就熱了。於是開始吃早飯……

人生有時候的頓悟,也叫聰明、智慧。

我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在水溝邊玩耍,一不小心,腳踩滑了。就在我整個人往水溝裡掉落腳要踩到水的剎那間,我突然靈機一動,雙腳一個劈叉,撐到了溝兩邊,腿幾乎成“一”字形橫在水面上了。

我喜歡頓悟,所以也深有體會。比方說,我以前一直以為“人之初性本善”,認為每個人都是好人,都是活菩薩等等。後來終於有一天在無數次碰壁後,在人生一敗塗地後我突然醒悟了,頓悟出“人之初性本惡”的道理來。我終於發現我錯了,原來“人性本惡”,卻不是“人性本善”。因為人性最初都是1,自我的,以我為中心的。2,自私的,總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所得。3,自利的。永遠只會向著有利於自己的一面考慮問題的。4,貪婪。5,貪得無厭。不知道滿足,得到了還想獲得更多。而人性起初所具有的自我、自私、自利、貪婪、貪得無厭等等特性恰恰就是“惡”的,是不利於他人和社會的,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則的。所以,一個人從小就應該接受學習和教育,朝著善的方向發展。

當我悟開了這個道理後,加之我學習【易經】有了頓悟之後,於是乎我便經常和別人講道理。我認為天地大自然的所謂“道”,就是“共生共存、互惠互利、互利共贏、健康良好可持續共同發展”。因此說,我們生活的自然界,不應該破壞“生態平衡”相互迫害毀滅對方,應該讓所有“共生共存、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詩領頭羊


我相信有頓悟,宇宙太大太奇妙,太多人類不知道的事情了。一個量子力學都讓人類摸不著頭腦了,更別說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暗能量了。

說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靈魂出竅。經歷這事是有過幾次鬼壓床經歷。說來也奇怪,以前住的老屋,經常鬼壓床,特別是感冒後非常容易鬼壓床!後來老屋賣了,住了商品房,快10年了,再也沒經歷過一次鬼壓床了。所以,一度懷疑鬼壓床跟風水地理因素有關。

最開始經歷鬼壓床的時候是很慌張的,意識清醒,但整個人動不了,使勁掙扎,一直不能動,那種感覺是很難受很慌張的,最後你也不知道掙扎了多久,終於,那一瞬間,你睜開了眼睛,一切都正常了。

後來,在老屋經歷鬼壓床多了,有一次,又進入了鬼壓床狀態,終於,我冷靜了下來。是特冷靜那種,一點不恐慌,不害怕,而且,我嘗試用自己的意識讓自己坐起來,慢慢的,我還真坐起來了。然後,感覺自己很輕,然後就飄在空中了。而且我很清楚是自己靈魂飄了起來。家裡的陳設看得一清二楚,但都是黑白的,而且陳設看得並不是很清楚,比如,一張桌子,我知道那個東西是個桌子,但是桌子就是模糊的,像近視眼沒帶眼鏡看東西一樣模糊。然後整個人就飄在屋子裡,那種感覺很奇妙,很難以自信,說實話,第一次經歷,有點懵圈,而且有點害怕,然後當時想去外面看看,一個念頭,真的就飄到外頭了,整個世界沒有顏色,看到我大爸在逗他孫子,看到我爸坐在屋外打瞌睡,看到隔壁兩口子又在鬥嘴。然後,就是恐懼,害怕,因為越來越感覺控制不住自己了。然後趕緊回去,現在感覺,真的就是一個意識,瞬間就回到躺在床上的腦子裡了,然後又開始掙扎,然後睜眼,醒來了。

快過去10來年了,現在想起來還覺得不可思議,有時候懷疑真是假的,但這是的的確確的真事。所以,我覺得頓悟,或許是靈魂的一種探知。靈魂探知的世界我或許連九牛一毛都沒接觸到。但我能感受到靈魂或者說意識的強大,當你的靈魂或者意識進入到一個境地,空間,時間真的感覺會不受限制,當靈魂探知得更深,或許就更能明白這個世界,那時候或許就是頓悟吧!


泉羽


2009年,我做生意不利,一下子虧了600多萬,從此一震不起,二年後偶遇一大師面相和八字,說我沒有財庫,暗財橫財都缺,頓悟,從此不經商專心打工上班,朝九晚五,修心養性,10幾年下來把債務也還了,無債一身輕,天天吃好喝好,無病無災身體健康,頓悟,阿咪陀佛,善載善載!


A小怪魚


說個我的經歷,初中父親公務員下崗,家庭條件一落千丈,親戚朋友各種冷落,我感覺所有得自尊和驕傲都沒了,很壓抑,到高中後我努力學習,一天一般只睡4個小時,不過智商原因,成績也算不得好,中上吧。每天如此壓抑的學習,真的很累,關鍵是心累。

高二一箇中午,中午吃完飯,到樹林座椅休息,沒人就躺下休息,看著天空,樹葉搖曳,瞬間感覺,所有壓力與煩惱都沒有了,覺得學習也不是那麼重要,條條道路通羅馬,既然我不是學習的料,總有一條路可以走。

自那以後,學習一落千丈,不過開始萌生一個想法就是做生意。後來我的人生也的確如此。


上官湯姆


頓悟是什麼?

本人曾有過這樣一次經歷:幾年前的夏天,某日午後小睡,醒後起身,一個人坐在床邊,正習以為常地在千頭萬緒中胡思亂想的時候,剎那間覺得我的整個世界塵埃落定了,萬念俱寂,身輕氣爽,周圍的一切變得清晰安祥,內心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感受。這種感受,就彷彿自己曾經歷過的、在飽受結石劇疼折磨、無助絕望中被醫生注射了一針嗎啡,當下豁然如釋重負,瞬間愉悅無邊的感覺一樣。而這一次,我既沒有病痛,也沒有任何藥物的作用,只是之前經歷了一段不開心的日子。那一刻,我並不知道自己悟到或明白什麼,我只知道我還是我,但內心已經不是以前的內心了。不知這次經歷是不是頓悟。我想體驗過的人自知其味,未經歷過的人難解其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