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留下你的困惑,其他人来解答一下?

谭小芬的追逐自信之路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都会有社交沟通障碍、害怕当众发言、害怕公开演讲。对于不太熟的人不会主动去接触。不自信有时候可能还自卑。

当然内向的人也有一定的优势,心思比较缜密、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且逻辑思维也较强。

所以内向不一定都是坏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利用优势去打开外界。


曾小闲的二三事


我有幸回答,谢谢

小时候,我家有十人吃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两妹一弟。当时还没包产户,分粮食是四六分,工分占四成人数占六成,家庭在奶奶的打理下,有吃有穿。后来,奶奶老了,爸妈不会算计,加上土地下户了,我家生活一落千丈。爸妈要供八张嘴吃喝,双方经常赌气,对我不管不顾,如果没有奶奶的关心,也许我就夭折了。从此我封闭了内心,很少讲话。

上初中那会儿,我偏科,喜欢语文厌恶数学,因为语文中有我的世界,作作文可以尽情的舒发自己的情感,满足愿望释放胸怀。在家里,我怕被爸妈抛弃,总是百依百顺,总努力干活以博得他们的欢心。村里的长舌妇们老对我指指点点,说我:肯定是个日脓包,话也不讲象个小哑巴。

上了高中,我更孤独了,因为读初中时因我成绩突出班主任护我疼我,高中是来自全县的初中佼佼者,他(她)们的成绩、交往能力都很优秀。这是个适者生存的教学环境,因为我的偏科成绩平平,因为我的内向同学不喜欢,尽管我自遵心很强,尽管我努力学习。现在有大学毕业生说:“感谢同学三年不杀之恩”,真感同身受。

自然是高考落榜,我回到山村,承受着青春的无奈与迷茫,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我做了代课教师,一代代了十四年,虽然我被辞退了,但无怨无悔,人生只要爱过恨过来过,仅此而已。

十四年代课生涯,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从内向中走了出来。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我爆发了,为了生计,我做过保险,做过饲料,一个内向的人却做推销,谁也不会相信,我创造了奇迹。做保险每年佣金上几十万人民币,做饲料,每年提成也上几十万元钱。我的失败成了财富,因为我遭过罪,所以舍得累。我的成功得感谢我的父母,得感谢我的同学,他们让我适应了残酷的环境。

我现在小有成就,我这复杂的大半生,也许是歪打正着,也许本身我就是潜力股,不得而知,请友友们批评指正。


毛跃成


我认识一哥们,他一直特别内向,我早就认识他,只知道他不爱说话,但是到了大学他才和我说了一切。

他小时候不爱说话而且特别爱哭,在家里吃法或者其他场合,因为家人或者他人一句玩笑,就会默默流泪。并且他这是有些抑郁,因为他每次被同学欺负时,他总是会想一切极端的行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但万幸他没有这样做过,但是他的真实想法谁都不知道,甚至是他父母都没想到。

后来不会总被欺负了,但还是特别敏感,不敢发言,不敢反抗,一直被埋没。而他这样内向的人,偏偏又很少人会特别在意(而我算是一个例外)。

内向,只是一种心理障碍,没有到有明显抑郁的情况,就不算是什么大事,但这类人大多数需要的是朋友,需要陪伴,虽然父母一直陪伴着,但内向的人总是不愿意跟父女讲,所以,到了大学才只和我一个人说了这些事,当然这说明他已经做出改变了,从内心开始厌恶原来的自己,并且有勇气突破障碍,勇于接触外界,现在虽然他仍旧不善交流,但是他不会再只是默默承受,他学会了 成长。

到此为止,也说不完全部,只希望给这些人适当的给一些关爱(当然不是全部内向的人都要被如此关爱,还要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既不要过于迁就他们,也不要完全忽视或者欺负他们),谢谢。

(本人已得到主人公的许可,可以发表此评论)。


MyWhite


从老妈口中得知,小时候的我一不哭,二不闹,三不说话。老妈一般不用怎么带我,经常把我放在一边,就可以去干活了。有邻居怀疑我是不是有点傻。上了小学,自己不怎么活跃,但也不至于自闭。第一次收到他人评论我性格内外,是小学的班主任李老师。那时候我任职班长,平时跟同学和老师关系都打得不错,课堂回答问题也很活跃,所以并不认同自己性格内向这个观点。上了初中,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内向的性格暴露无遗。那时候,在学校一个星期可能只跟同学说几句话,遇到老师时,说话都会带点口吃。上了大学,有次协会几个协会干部开会,我说到自己是个挺内向的人,副会长付之一笑,表示不相信。好吧,不管时间怎么过渡,人怎么变,不变的是,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从小,我们就习惯了被灌输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外向的人,更善于与人交往,更懂得合作,往往被赋予褒义;而内向者,一般不怎么招人喜欢,孤僻,沉默寡言是内向的一对孪生词,一直被赋予贬义的色彩。而自卑,不可避免地跟内向挂上钩。可能几乎没有人知道,初高中的时候,我走过了四五年的自卑期。虽然学习在一群朋友和同学中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不善交际,不懂言辞,普实无华的外表,滋生了自卑的土壤。当课间操许多同学玩成一片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在旁边静静地观看;当同学下课后成群结队去玩的时候,我还要回家继续苦逼着手工活;有时朋友聚会,看到朋友有说有笑地在一起谈天说地,气氛带着诙谐,语气不乏幽默,而我却呆呆地坐在一边,表情木讷,偶尔听到几句搞笑的话,会露出几个僵硬的微笑。最尴尬的就是,突然别人抛了一句很搞笑的话过来,一时脑袋空白,不知道如何接话。然后停留了几秒,在脑海中搜了好几个关键字,拼凑成一句硬生生的话回了过去,当场就吹起了一阵冷风。那种氛围,经常让我无所适从。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无聊的聚会可以尽快结束,不合群的自己可以快点回家,关上房门,静静享受着自己独处的美好时光。

或许我是一个另类者,不喜欢交际,不擅长表达,喜欢独处,我一直认为没有人了解我,甚至我自己有时都不了解自己。而这一切源于我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我羡慕着别人的活泼,健谈,交际广,也尝试着去改变自己。初中时,甚至有段时间觉得那些叛逆的青年很酷,到处去惹事生非,结群打架的人很有男子气概。可是,尽管我努力去改变自己,但是总觉得格格不入,性格所致,我做不到幽默与健谈,别人的外向,我只能羡慕,却做不来。

一群人中最安静人往往最有实力”。或许是这么一句话,让我最终选择了做回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我不再刻意没话找话聊,对于不感兴趣,不擅长的话题,也通常保持沉默,选择静静地倾听,观察,思考。有些人会觉得你乏味,无趣,缺乏幽默,也有人也会觉得你值得信任,善于倾听,信口如瓶。没必要为了迎合别人,做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自己,你不是人民币,没办法讨好每一个人。内向者更讲究默契与心灵相惜,有些人相处了很多年,你依然觉得陌生;有些人第一次见面,你就觉得熟悉,即使两人一整天不说话,却一点也不觉得尴尬。

内向者最大的快乐,是追求内心的那一份平静。喜欢思考,喜欢观察,却又不轻易发表言论。从小到大,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房间里,听着歌,把玩着手机,看看书,玩玩电脑,或者就这样愣愣地坐着,凭借思绪发挥,思潮汹涌。上了大学以后,一直过着群居的生活,也习惯,喜欢上这种生活,但却不妨碍我保持平静,独处的心态。坐公交,走路时,成了我灵感和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喜欢戴上耳机,把玩着手机,在汹涌的人群,或陌生的风景里,享受着手机上阅读的乐趣,观察着身边的人来人往。嘈杂的环境里,却能够保持最平静的心情。上班坐BRT或地铁时,总希望路可以更长一些,车可以更塞一些,这样就可以多一些时间享受阅读,或思考的乐趣。有时会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游走,或者回宿舍时故意绕远一点的路,只为享受沿途陌生的风景,体验没有方向的迷茫。内向者与外向者的区别是,外向者在人前活得很潇洒,人后很寂寞空虚;而内向者人前保持沉默,人后享受着平静充实的快乐。

内向虽然孤僻,不善交际,但却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人,因为内向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性格优势。高二学校门口摆摊的那本二手的电脑杂志,或许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本杂志开始,我喜欢上了电脑,喜欢研究电脑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技术。从此,生活多了一份色彩,我可以通宵毫不厌倦地看完一本厚厚的电脑杂志,可以在整个人人都在玩游戏,喧杂的网吧环境里研究着破解网吧下载限制的技巧。高一时候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在没有电脑的情况的情况下,用家里的小霸王破键盘和一个五寸不到的文曲星,自学了五笔。大学三年至今,一直心无旁鹭,坚定不移地走IT这条路线,这一切,始于兴趣的驱动,


飞鱼空间


我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才可以活得异常地欢愉。

我比较宅,除了上班时间,假期我呆在家里看看电视、刷刷手机,只要能够有足够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十天半个月不出门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我不喜欢去串门、不喜欢主动与人闲聊(当然比较亲的亲人、熟悉的朋友除外),但如果是别人主动来找我我也乐意热情回应。

我遇事从不愿意主动去寻求帮助,我有什么事情都习惯于自己扛,不愿意去麻烦别人,但如果别人主动来向我寻求帮助,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帮忙,并且不求回报。

在人多的场合我充当的角色就是默默地倾听听,我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搭话也不是特别会搭,因为我总是害怕说错话会惹人家不高兴,即使这样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自己这样会让别人不自在。

在平时认识的人、同事见面的时候,我也会主动打招呼,但我一般就是打完招呼就完了,我不知道和不大熟悉的人还应该说点什么。所以我总是会给人一种距离感,很难与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我的疑惑就是,你们身边是否也有像我这样的内向的人,你们是怎么看这样的人的,这样的人会不会让您不舒服?


桃之幽幽


我个人觉得我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一个人 。

第一 电话恐惧感;不管是别人打电话给我,还是我打电话给别人 ,即使是比较熟悉的人 ,在接或者打之前我都会犹豫很久 感到恐惧 ,心跳加速

第二 社交方面, 特别胆小,遇到陌生人交流就会口齿不清 ,说话特别小声。也不敢主动打招呼,只有在社交网络上才能通过文字表达清楚

第三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 ,特别是在公众面前 比如上台说话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脑子空白 ,本来准备好的稿子都会忘掉 出一身虚汗

只是我的亲身感受


明少m


第一我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相处,觉得特别别扭,人家说话我就听着,不知道怎么和人家搭腔,第二看到很多人的时候就不敢说话了,总怕说错话让别人笑话,其实我特别不喜欢我的性格,有时候看人家那些性格开朗的,不管有多少人就是一个说呀,人家不光会说也敢说,我真是羡慕嫉妒恨啊,不过现在年龄大了好多了,有时候也告诉自己,人人平等,怕什么,想说啥就大大方方的说呗


心岂音乐


其实我就是性格内向的人,第一我不愿意与不熟悉的人相处,觉得特别别扭,人家说话我就听着,不知道怎么和人家搭腔,第二看到很多人的时候就不敢说话了,总怕说错话让别人笑话,其实我特别不喜欢我的性格,有时候看人家那些性格开朗的,不管有多少人就是一个说呀,人家不光会说也敢说,我真是羡慕嫉妒恨啊,不过现在年龄大了好多了,有时候也告诉自己,人人平等,怕什么,想说啥就大大方方的说呗


若梦聆听


你好 朋友,很高兴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人际交往过程,强调的是各方面能力的充分调动,包括了工作能力、社会融入程度、社交粘合度和游离度。

但是,金无足赤,人亦不完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色性格和个性的人,比如,理性至上、内向沉默、外向豪放、老实木讷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认为,老实人、性格内向的人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虽然心理学上一再强调人的性格和个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不得不说,老实、内向的人总是更容易吃亏,让别人占了便宜,自己却不落好。

心理咨询过程中, 经常会有人向我诉苦,哭诉他们对于自己性格困扰。有的人为自己的社交被动感到苦恼,有的人则为错失很多机会而懊悔,有的人则是专门咨询自己以后的择业方向。那么,从心理层面看,老实、内向的人适合从事什么工作呢?

一、分析咨询类

细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那些老实、内向的人通常话比较少。他们会将自己的沉默特质在思考方面凸显弥补出来,换句话说,他们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会比较突出,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和分析会另辟蹊径,也会更深入一些。

而分析咨询类的工作,需要根据人们心理或者产品动向做出大量的规划和思考。比如,理财分析师、金融分析、心理咨询等,这些工作会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和分析,而不是琢磨自己怎样去交际。所以,对于老实人和内向的人来说,这是不错的选择。

二、研究学者类

一般来说,老实、内向的人更喜欢安静的环境,不愿意别人打断自己的思路,也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决策。他们喜欢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他们更喜欢深入研究和等量输出,所以,急功近利的工作并不适合他们。

相比之下,研究型的事业和工作,比如,科学研究、学者、匠人和艺术类的工作则很适合他们。这些工作需要的是专注和节奏,并且敢于平淡甘于和寂寞,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和功劳,这样的要求和这类人的性格不谋而合,所以,老实、内向的人从事这些工作再好不过了。

三、对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要求比较强的一类

你没看错,这类人同样可以从事对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要求比较强的工作。比如,销售、公关、客服、广告。

心理专家一再强调,性格的内向和外向并没有好坏之分,没有规定说性格内向的人,老实的人就不能从事这类工作。

相反,很多老实人、内向人在从事了这些工作以后反而会迸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和能力,即更有能力的自己。现实中很多例子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很多销售、公关的优秀者都是相对老实和内向的人。





我是阿阿阿阿阿楠


我想对性格内向的人说:性格内向不可怕,是人自带的也很自然的一种性格,怕的是既内向本身就不善于主动言谈,不善于主动沟通交流,当别人主动同你交流的时候,甚至主动交流几回你都不愿吭声不愿回答更不愿交流的话,这就需要自己注意啦。这种情况看似对家里人来说似乎可以接受,对工作环境需中熟悉的或理解的或许也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也就是工作生活中的大多数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也不想长时间一直这样主动的,当然说这话主要是指除了家人和亲戚朋友以外的群体。作为一个正常人,知道自己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一定要认真接受被动,在主动接受被动的同时,慢慢的也就习惯生活和工作中一些必要的话,比如见了同事和朋友打个招呼,说声你好;见了长者和领导来个问候,比如叔叔阿姨好、领导上午或下午好;等等来逐渐慢慢的用心来改变自己。央视主持人董卿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偶然的机会在一篇文中看到,在连续主持了三年春晚后依然在上春晚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利用在家吃饭时间,反复对照镜子大声练习“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样一句简单的台词,也正因为这样认真地主动持之以恒地练习,把节目主持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受以全国人民的喜爱。我这里同性格内向的人交流的是工作生活中如何能被动不被动,被动变主动,只要能用“心”去对待,我认为啥都不是事,性格内向也可能变成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你说不是吗,性格内向者?彻底改变既内向又不愿交流孤独的人生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