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女儿带了七年外孙,现在成冤家,该怎么解决?

一切随缘203O


帮女儿带了七年外孙,现在成为冤家,该怎么解决?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找准原因,因症而解。

一、造成冤家的原因

人老了帮忙带带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之幸福。如今,只要你到幼儿园或者小学门前,一般送接小孩的老人们占了多数。既然帮忙带了七年外孙,想必应是一个和穆的大家庭,而你说成为了冤家。

亲女间如果成为了冤家,类似于仇人。其性质判断:由爱转变了恨,亲女之间再不来往,过去的恩转变为怨,过去亲人关系接近于零。由此说明,认识和分析造成冤家的原因,应该从生活层面、情感层面、宽容层面等多层面分析,以利冤家问题的解决。

(一)从生活层面看

我们假设这样两种情形:女儿母亲帮女儿带外孙,住女儿家,七年时间都由母亲一人带;女儿家庭条件一般,女儿女婿都为工人,女婿的父母家在农村。

在这种生活背景下,帮女儿带外孙,在母女之间,母亲与女婿之间,在外婆与外孙之间,可能造成感情伤害或者造成误会的可能性:

因琐碎事产生矛盾而没有及时沟通,可能是主要原因。按常理,母亲带外孙,是较好的选择。作为母亲,自己生过该子,扶养过孩子,最懂得怎样带孩子。作为女儿,与母亲最亲近,对母亲最放心。问题出在哪,一般出在家庭琐碎的事上。比如,吃喝拉撒中产生的小矛盾,相互埋藏在心里,互不沟通,时间积累越长,造成的相互伤害越重。小问题一旦爆发,就成了大问题。由亲变为怨,由怨变为冤。

(二)从情感层面看

情感是维系母女、孙子及整个家庭的活水源头。作为父母为什么要带孙子,是因为爱孙子,心疼女儿,心疼女婿。作为女儿女婿,请最亲近的妈妈带孩子,当然是最放心的。自古以来,这种情感就如清泉,源源不断。如果情感没了那还有什么呢?

造成情感伤害的原因,一般是由心理层面造成的。心里层面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处理上。比如,对母亲来说,有时遇到烦心时,特别是女儿女婿对自已不尊重时,心想,我来帮你们带孩子,你们还当我是保姆呀!心中生怨气,如果长期不沟通,怨气就变为怨恨,怨恨就变为冤恨。对女儿女婿来说,如果遇到性格较柔弱的母亲来说,还好相遇。如果遇上性格好强的母亲,问题可能多些。比如,母亲虽然住在女儿家,但有些观念仍然没有转变,还继续把女儿当孩子,做任何事不放心,有时看不惯就发脾气,女儿女婿忍受不了,又不好直言。思想、语言、认知等方面的代沟,越代越深,造成心理压力越长越大,最后达到无可挽回的困境。

三、从宽容层面看

按常理,带了七年外孙,无论是从感情,还是感恩,都不应该出现冤家情况,更何况是亲人之间。这里,既不能在原因未明的情况下,过多地猜忌女儿,认为都是女儿的问题。也不能误会了母亲,一切都是母亲造成的。因为有三个基石:即,血缘;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天真无邪的孩子没有过错,是感情的金钥匙。鉴于以上三点,造成冤家,我认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冤家,是可挽回的亲情。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相互缺乏理解,缺乏宽容,缺乏沟通,缺乏责任。如果,相互之间多了理解,多了宽容,多了沟通,多了责任,即使相互产生一些矛盾,也不会走到冤家的路口。

二、解决办法

(一)明白哲理。血缘关系是人类关系中最原生、最真心、最可靠的亲人关系。人性的最大优点,在于善。孔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字,导出了人本性的善良,导出了母爱父爱的伟大,导出了血缘关系的生命性、可依赖性、重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找到了解决冤家问题的金钥匙,找到了情感活水的源头。

(二)找准定位。带外孙,帮忙带外孙。这既是一个情感的行为,也是一种责任的行为,还是一种家庭生活角色的定位。作为父母,要认识这种定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履行“帮”的责任,少履行“长”的义务;多传承“孝”的美德,少留不孝的遗憾;多做“家和”的榜样,少做“生怨”的事情。作为女儿女婿也要认识自己的定位。父母带外孙,是爱的责任和义务,要多尊重老人,关心爱护父母,不能把父母当保姆。要多爱护、体谅、宽容老人。

(三)沟通宽容。父母与女儿女婿,都要以良好的心态,以亲人的善良,加强沟通,增强互信,增加宽容。遇事遇矛盾要相互保持冷静,用正确方法化解,不要互不沟通,压在心里,待矛盾大了再说。宽容于人,是家和万事兴的最好办法。


力冰907


我移民到美国给女儿带小孩。刚开始的时候矛盾不断,争吵不断,吵得心烦意乱。为躲避争吵,我中国美国两边跑,身心俱疲。后来我反思自己。以为自己是长辈,劳苦功高,有话语权。其实长辈就是比晚辈先走而已,这是她的家,我是介入者。从此,我把自己当客人。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二年多了,没和女儿吵过嘴,女儿对我也比以前好很多。关键是要检讨自己,不要一味的埋怨别人,放下身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分享一下圣诞节和两个外孙女的照片。



薰衣草在美国


我认识一位老人,年轻时给三儿子带俩女孩。俩孙女读初中了,三媳妇就让老人回乡下去,回乡下与老么和老大生活,一个儿子三个月,老二,老三在城里每月50元,老人后来98岁去世。三儿媳及其子女没有回去,其他人都回去了,事隔几年三儿媳生病,生病期间说得最多的就是老人去世,她没回去,后悔莫及,一个月后三儿媳病世,死时还不满54。


牛一岑


我是姥姥也在给女儿带娃,我时刻提醒自己服务是我的职责不求回报,其他的少管少插手,把女婿当成自己的儿子,什么都不是问题,我们目前两家大人孩子都相处得不错,也感觉越来越和谐,他们不需要我时我立即走人!不要依赖谁,不需要谁感恩,各有各的生活!


绿茶0711


就题主说的这个问题我来聊聊好吗?

做妈妈的帮自己的女儿带了七年的外孙,到头来两人却成了冤家,以我看像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少见到的,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自己的女儿带大成人,现在女儿也已经结婚成家,并有了她自己的孩子,女儿也做妈妈了。

但女儿生下的孩子自己没时间来带,爷爷奶奶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带孙子,只好求母亲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帮忙带着,她这一带就是七年,想想这七年里姥姥真的好辛苦,可到最后姥姥没有从女儿女婿那里得什么好处,也没听到女儿女婿对她说一句安慰的话,却变成了冤家,这是谁都没想到的。在这带娃的七年中有句话说的好:“姥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辛劳”。现在到好,姥姥原本健康的身体变成了医院的长客,三高有了,腰腿痛也出来了,脸上的老年斑也出现了。

这些都认了,可为什么现在跟女儿女婿成了冤家了呢?题主百思不得其解,这越想越气,天天是饭不思茶不想觉不睡,怎么办?该怎么解决?姥姥最后想到了#悟空问答#我以为这个问题还是很好解决,首先这个问题出在你母亲这里,有网友会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有其娘必有其女,子不教父之过,同样的道理“女不教娘有过”有因必有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为法就是时间,时间能够谈化一切矛盾,更何况你们还是母女,女儿是母亲身体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母亲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什么时候找到问题了,什么时候问题也就解决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姥姥您!

欢迎大家就这位姥姥的苦脑问题一起互动、点评、留言!谢谢!


静安华哥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何况是自己的儿女后代..

老年人 劝你一句 别太作..

我小区里档次还可以 大部分都很和睦

极个别老太太.自己家庭一团糟.还见不得别人家庭好.经常还去挑唆别人

有一个老太太.孙子起床的时候.她要出去锻炼

孙子出门上学的时候.她锻炼回来..帮忙煮个鸡蛋 热个牛奶都不肯

迷恋各种养生保健..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哪里

一回家就病倒了

一出门又生龙活虎

好在.她儿媳妇还是很很厚道 不和她见识

还到处去挑唆别的老太太 怂恿人家和她搬出去租房.到处散歩 老年人应该单过..你说.这种算什么呢?据说业主群都把她列为老年人禁止打交道的对象..三观及其不正..我开始不太信.


发烧男爵


这位老姊妹,我也是别人的婆婆,给你一点见意,不管是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安照现在家庭孩子少,都是一样的,她们年轻人的是能不管尽量别管,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自主,不愿被父母或是公婆左右,所以能做多少做多少,只要儿女们不犯原则问题,就由她们吧,老了倒也落个清心,不要再把我们那一代人的父母至上的老一套搬给儿女了,有代沟,等到你的女儿像我们这般年纪自然会明白的,我家媳妇儿刚到我家也是这样,只要我说对她有好处的她一概不听,现在她明白了就想明白了有很多大事决定不了的事都会主动找我商量,就这样


徐姐392


以后我儿子媳妇要我帮忙带娃我就帮,但是我会在离儿子近的小区买房把小孩接我家带,不要儿子媳妇给生活费等,孩子的一切费用我负责,一定不住一起,只要住一起性质就不一样了,一家只能有一个女主人,在儿子媳妇家你永远为奴为仆,你自己家你可以说了算,


DUHUA123


你带七年,我们为女儿带了近八年,还两个,一个七岁一个四岁,快半年了''我们相隔只有14公里,因为母女俩为带孩子吵嘴到现在己成仇家似的,女儿没打一个电话,连微信都被删除了,幸好我们有自己的家,否则可就惨了,没有儿女的打扰就没有儿女们带来的烦恼,这几个月我们过得很开心,从未有个的轻松自由,就算养了白眼狼,南瓜没成气死了一样,也幸好不求她供养。过程就不说了,只后悔把她养大了成这样害人又害已。


zgz12


如果你经常溜达在小区的广场或者公园里,你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大多数带孩子的老人都是孩子的姥姥姥爷(外公外婆)所以有这样的一句俏皮话: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为什么姥姥姥爷帮忙带宝宝的情况比较多一点呢,那是因为她们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女儿受苦。也不希望女儿因为带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因为家庭主妇的幸福感往往很低的,总之为了女儿的小家,她们牺牲了自己本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的生活,来给女儿女婿带孩子。

老人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为什么会成为冤家呢,是不是女儿女婿是白眼狼,看不到老人的付出,并把这种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好像老人带孩子天经地义一样,下班回到家里就像个甩手掌柜,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看手机。久而久之,老人能没有怨言嘛,所以可能就会抱怨两句。两个不知道感恩的巨婴却把这些你们的无心之言记在心里,在孩子7岁了上小学以后,不再需要你们了照顾了,这时候他们爆发了,开始处处挑毛病了,觉得你们碍眼了。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先和你们的亲家(女婿父母)沟通,然后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找和女儿女婿关系比较好的亲属,让他们先去打探一下,找到孩子的心结,再慢慢的打开,还有你们带大的外孙,都可以成为你们感情回暖的润滑剂,这是个慢工程,别着急慢慢来。

还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们带孩子的这几年,过度掺合人家夫妻间的各种事宜,什么都要管上一管。觉得自己帮助他们带孩子了,居功至伟,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插入到人家小家庭的生活里,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的。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我建议你们可以诚恳的和小两口沟通,不再掺合人家的家事。还有就是可能你们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现在不服从管教,亦或是就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发生了口角,当然没有及时打开心结,越积压约多,像滚雪球一样,最终可能就爆发了,还是那句话,找一个可靠的和小夫妻关系好的亲人或者朋友,让他们打开心结,找到原因,再慢慢想办法缓和矛盾,毕竟都是血缘至亲,你们还帮他们带大的孩子。矛盾一定会解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