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特赦1959》,你喜欢看吗?

包罗万象点评



总体来说,《特赦1959》这个电视剧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和之前的《停战之后》等同题材的影视剧相比,也有一些问题。

可以看得出来,《特赦》是很想极力的表现得中立一些的,不想矮化这些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乃至于再有些地方甚至是再刻意的拔高,以为之后的转化做好铺垫。比如这些人一开始都有些顽固不化的思想,在之后主要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转化。

但是实际上,国军将领本身也是每个人的经历,性格都不相同,有些人比较顽固,有些人比较灵活,有些人在战后担心共产党会像他们以前对待被俘的共产党那样对待他们,也就是把他们杀掉,所以在等着给蒋家王朝当忠臣义士。也有些人因为在不同时期有过这样那样的劣迹,是比较担心自己会被杀的。


但大多数这种将领再被俘后很快就意识到,共产党比他们想象的要宽宏大度的多,并不是要杀他们,而是希望对他们进行一番改造和教育之后,就让他们做别的工作,能够自食其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所以,大多数人对教育改造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逐步转变了思想,才得到了新生。

也有一些将领实际上在解放战争后期本身就已经比较没有信心了,是准备投降的,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机会,所以才稀里糊涂的当了俘虏。比如文强,也就是剧中的刘安国的原型,虽然也一直比较顽固,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蒋特别忠诚,而是因为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撒娇一样的认为毛周一定会记得他,对他有什么特殊待遇。


还有一些人队蒋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廖耀湘,虽然也是黄埔六期出身,抗战期间火箭速度上升,被委以重任,但他和蒋之间本身也是有矛盾的。在1948年初新五军被解放军歼灭后,国军统帅部认为是廖耀湘不肯救援,蒋再东北召开高级将领会议时曾经说过,要军法从事,追究责任。而且廖耀湘本人在辽沈战役期间又反对出辽西救援锦州,个蒋的矛盾是比较深的。

杜聿明个蒋之间其实也是又比较深的矛盾的。杜聿明再东北本来打得还不错,蒋临时撤换了他,换上陈诚,后来陈诚不行,又换成卫立煌,预订杜聿明是要取徐州指挥徐蚌会战的,但是却临时被将拉到东北去了。杜聿明回到徐州时战局已经比较糟糕,所以杜聿明提出打就不能撤,撤就不能打得主张,蒋本来同意了,结果杜聿明撤离徐州后,将却严令改变计划,救援黄维兵团,导致杜聿明集团被包围。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这些人在不同时期得回忆其实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环境开始变得宽松,社会上也以曾经有过地富反坏右祖上为荣,这些人也不再忌讳顺他们组蒋的关系了。所以,有些人对蒋的评价比以前高一些了,乃至有些故意夸大他们与蒋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有些人也另外以个人名义出版了回忆录,就出现了很多前后不一样的情况,乃至让人觉得他们之前的心服口服其实也是形势所迫,内心并不以为然。

这其实是回忆录的正常状态,所有人都这样。同样的经历,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回忆起来的时候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史学界一般都对回忆录的资料价值是有所保留的。而《特赦》似乎就是过多参考了这些人在八十年代以后的回忆录的叙述,而没有意识到回忆录也可能是存在误导的。


萧武


很是不错,比较推荐现在的年轻人观看。《特赦1959》是我国首部关于特赦题材的电视剧,于7月29日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故事主要讲的是新中国成立至1959年十年间国民党主要战犯在北京功德林接受思想改造,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化下交代罪行,并且获得了“特赦令”的故事,该剧剧本创作长达一年之久,修改数次最真实的还原了历史!

不管是题材还是剧情,都很不错。可以这么说,这是我即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后看过最棒的历史片,从叙事到场景,都做的非常好。其中的定档海报作品更是被观众评为油画作品。在特赦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渐渐的展现在大众的眼前。



总结:每一个光鲜的时代背后都有一段不堪的历史。强烈推荐各位小伙伴观看此片!

铭记历史!


千评君


很是不错,特别喜欢观看。《特赦1959》是我国首部关于特赦题材的电视剧,于7月29日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

由著名导演董亚春担任总导演,赵琪编剧,张铎、奚望领衔主演,曹克难、高一玮、赵恒煊、肖荣生、米学东等联袂出演的大型献礼剧《特赦1959》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大剧,该剧一经播出即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

《特赦1959》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上,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战犯进行改造和特赦的历史事件。该剧一经播出就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据权威数据显示:7月29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首播当天CSM全国网收视率1.09%,收视份额4.65%,实时收视峰值达1.55%;而连日来,该剧的收视率都在1%以上,比如8月1日收视率1.192%,收视份额4.660%,收视排名第一;2日收视率1.057%,收视份额4.155%,收视排名依然第一名。

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恰恰说明了该剧的剧情紧凑、可看性强。在最近播出的剧集中,不难看出编剧很好地解决了剧情结构和人物的戏剧冲突,继而做到了剧情节奏、可看性强!在《特赦1959》取得高收视的同时,剧中新老戏骨的演技更是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比如曹克难、高一玮、赵恒煊、肖荣生、米学东、岳红等等,特别是男女主演,都为角色的塑造下了不少工夫。

  恰恰是因为该剧汇集了一大批实力派演员,才使得该剧不但好看,而且喜欢看这部剧的观众也越来越多。而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实力派演员陆续出场。期待后续精彩剧情!


浪漫情缘


还可以吧,《特赦1959》是首部以“特赦”为题材的国产剧,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战犯进行改造和特赦的历史事件。这一题材也填补了此类影视剧的空白。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无论是抗美援朝这样的大事件,还是普通人的生活小事,都在剧中有细致和生动的呈现。

高收视率离不开好演员。在《老有所依》《青年医生》《我的青春谁做主》《夜雨》《楼外楼》等影视剧中有精彩演出的青年演员张铎,此次担纲饰演《特赦1959》中的男主角、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长王英光。张铎表示:“表演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台词。这部戏的台词量大概有别的戏3倍之多。拍摄中,除了辩论就是聊天、谈话,我一直在说话,说得口干舌燥。而且不能说错,如果错一个字,大家都要重来。”最终,张铎完美诠释了这个角色。

最大挑战在于题材的戏剧化过程,《特赦1959》里众多角色呈现出来的众生相,丰富多彩。剧中有不苟言笑的功德林管理所政委贺春年,有文化水平不高、想方设法调回原部队的功德林管理所副所长胡大树,有耿直的国民党军中将、军长陈瑞章,多疑善变的国防部保密局华北行动处处长刘安国,故意捣蛋、只求速死的国民党军少将、师长叶立三,迷信偏执的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蔡守元等。出演这些角色的演员有曹克难、高一玮、赵恒煊、肖荣生、米学东、王海平、徐成峰、马仑、岳红等。这些戏骨级的演员同台竞技,也演活了各个高级“战犯”之间明争暗斗、相互妥协、相互算计以及沆瀣一气。人物关系交织加上紧凑的剧情,使该剧精彩纷呈,也让观众大呼过瘾。


大嘴叙影视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很不错,我建议都要去看看,是我国首部以“特赦”为主题的电视剧,是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展播作品

《特赦1959》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罪犯进行改造和特赦的历史事件,同时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伟大建设成就

不管从剧情还是题材,都很不错,故事也很吸引人!

剧尾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要守护好,要好好珍惜




初遇在那个夏天


喜欢看。

因为感觉无论演员衣着造型,情感表达,语言肢体都比较客观反映了那个时代,有亲切感。

没有刻意回避什么,还是比较真实的体现了是毛主席党中央对待战俘的思想。没有人为的画蛇添足再添加上什么别的人。

没有小鲜肉,花瓶,几乎没有让他们使用当下的时髦的社会或网络语言,这真不错。还是比较贴切那个时代的。

看了这个电视剧,了解了毛主席党中央当年对改造战俘的政策是多么的伟大英明和不易,还有战士们的忠诚与艰苦和努力。

很喜欢看这个剧,天天追看。


wangchunling


我个人喜欢看这个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特赦1959》,因为该剧聚集了一大批实力派演员,通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角色,可谓丰富多彩才觉得这部剧好看。

首先,央视热播的《特赦1959》还原了1959年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再现了那时候的人间百态,让观众更真切的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不仅仅是记录当下正在发生的,也包括了再现历史中值得被我们铭记的伟大人物和故事。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舒服的镜头,让人自然而然的喜欢这个电视剧,然后喜欢这些里面的人物。

其次,《特赦1959》从侧面再现了新中国的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咱们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的伟大建设成就。不仅迅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彻底浇灭了反动派的妄想。该剧还从多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成就,并从人们普通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入手,深入反映了这些成就对人们的影响。

总之,期待后续精彩剧情,透过人物去展现大背景甚至是整个中国,感受角色带来的感动!!


丽美食


这部电视局我一直在看,编剧很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又对现代社会很有宣传教育意义。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从数上从武器装备上都不如国民党军队多和好,为什么反而很快只三年时间,就彻底打败了他们呢?开始被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们还不服,认为打败仗都不是他们个人的指挥问题,都是出在上层战略上的指挥问题,通过教育使他们了解了不少共产党为何胜利的要领。特别是通过抗美援朝一仗,使他们从内心里口服心服了。当时中国那么贫穷,志愿军装备又差,又没有制空权,怎么也难战胜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化装备的十七国国军。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那样艰苦条件下,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通过顽强的战斗精神,硬是一举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野心狼。这群战俘学员们最后总结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几个关键条件。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有组织有理想有信仰。二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与直接指挥下,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中国革命军队,团结一心,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怕牺牲,作战勇敢。四是中国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时时处处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有句话叫,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通过这几条的归纳,也确实证明了我军是政治思想第一,也同时证明了毛主席说的,决定战争的胜利是人不是物。


趙烽钦


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剧《特赦1959》,在上星期五大结局。主要内容,我党对战犯即国民党高级将领,如杜律明,等战犯在北京功德林,劳动政造,让他们改恶从善,重新做人的真实故事。在政治上教育政造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给他们治病,把杜律明从死亡线上治疗好,他很感动。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及抗美援朝的胜利。对他们教育很大。另外帮他们找亲人,和亲人团住,以及毛主席,周总理的关心,使他们非常感动。特别是59年特赦,使他们有了盼头,原来以为进功德林等待杀头,现在还可以特赦回家。总之这部电视剧值得看一看。


冬去春来tew


很喜欢看啊,看到那些一味吹嘘“抗日”“抗日”的人在监狱里面承认抗美援朝才是真正让中国崛起的我才放心。不过建议,以后得电视剧能不能把蒋收编侵华日军组建白团的罪行一并揭露?

1961年,前侵华日军总指挥冈村宁次把长子冈村文正改名为冈村忠正

前侵华日军总指挥冈村宁次有两子,长子叫冈村文正,次子叫冈村武正。那么为什么在1961年冈村宁次把他的长子改名为冈村忠正呢?

我们都知道,从1941年开始,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41年到44年,冈村宁次派关内6成日军和9成伪军进攻华北华东的八路新四但都遭失败,虽然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战役击退蒋军占领了河南湖南广西各一半,但同年八路发动春季攻势战役也收复了河北山东山西各一半,连冈村宁次自己的亲侄子山田井马都被八路抓获。(图1)

正气不过的冈村宁次突然收到蒋的秘密电报,原来蒋也担心战后无法控制沦陷区,自己又无力在战前收复,承诺保住冈村宁次的性命的交换条件下,来把关内剩余一半日占区交给蒋,中日以长城为界,永不侵犯。

1945年,在南京的冈村宁次如愿以偿把剩余一半地区交给蒋后,蒋也宣布无罪释放冈村宁次,并招聘他当军事顾问。不仅如此,在北平的根本博以及很多与八路有作战经验的侵华日军都被无罪释放。连炸死张作霖的河本大作都被阎锡山收编,组成“黑军”。

1949年,冈村宁次回日本后要求根本博、富田直亮等多个前侵华战犯组成“白团”到台帮助蒋成为台军的军事教练。之后,有10万日本人陆陆续续以“义勇军”名义到台,如富田直亮就建议蒋如何防御重庆、成都。到台后,根本博在金门秘密帮助汤恩博、胡琏击退大陆。白团因为痛恨红色,因此取名为白团,这和蒋军(台军)(白军)一样不谋而合。

白团的学生有戴纬国(蒋纬国)、汤恩伯、孙立人(很不请愿,因此和蒋闹矛盾遭终生监禁)和郝伯村等人。(详情请搜白团)

蒋为感谢日本保住它的帝国,在1951年正式宣布放弃赔款、1956年派遣张道蕃祭奠侵华日军,做出了等等亲日罪行。

1961年,冈村宁次访台,与蒋、白团和白团学生一起吃饭喝酒谈笑风生。为感谢蒋的忠厚老实,继承深厚友谊,冈村宁次决定把长子冈村文正改名为“冈村忠正”。冈村文正知道后认为是奇耻大辱,在第二年被活活气死。蒋蚣中正果真是抗日英雄!又杀了一日本人!噢耶!

冈村忠正死后,蒋中正死了。其帝国由王经国(蒋经国)担任。经国之后由日本人担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