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用的尼康d850之後賣了它換成尼康Z7了,選擇是對的嗎?

諸葛廟


之前一直用的尼康d850之後賣了它換成尼康Z7了,選擇是對的嗎?

尼康D850是當下最為優秀的全畫幅單反之一,不論是畫質還是操控,還是拍攝體驗,都是處於領先的器材,最為值得稱讚的是它是寬容度,都是相當好的。

尼康Z7,也是相當優秀的全畫幅微單產品,可以稱為它是小850,如果會尼康機子,使用它還是很容易上手的。

樓主問之前一直用的尼康d850之後賣了它換成尼康Z7了,選擇是對的嗎?

本人覺得沒啥對不對,完全可行。

本人的想法是如果賣850,虧了很多的話就不要換了,你可以先用單反,以後再添置一個微單的備用機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當然你不存資金問題的話,完全可以更換,畢竟微單還是輕便不少,外出旅遊之類的還是很方便的,850還是太重了。

不過你850用過的鏡頭還可以在Z7上繼續使用,這也讓我們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總的來說,這兩個機子都是很先進的,如果你常有視頻拍攝需求,就用微單吧,它還是在視頻拍攝上佔一定的優勢。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一個西部攝影愛好者,期盼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劍舞影像


我有著和大多數網友不太一致的觀點。

首先,我承認,D850是目前尼康,甚至數碼單反中最優秀的一款,無論是畫質,還是對焦,還有手感、耐用性均數一數二,就連視頻也帶4K,實用性也不弱,堪稱最值得購買的全能數碼單反。

其次,Z7有哪些優點呢?小巧輕便是必然的,哪怕只輕了幾百克,但實際感受的確比D850輕便太多,然後是滿屏對焦,其次較為優秀的視頻性能,還有五軸防抖,以及靜音快門、轉接環對單反鏡頭的兼容性強等。

然後,對比Z7優於D850的方面,也就是Z7本身的優點,在畫質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對焦、視頻、防抖、靜音快門等遠遠優於D850。

有些朋友要說,Z7對焦沒有D850好。這個要看哪些情況,最顯著的一點,Z7的滿屏對焦,眼控對焦,就一定比D850的可選55點體驗感強很多;相對來說,在動態追焦與黑暗環境下咬合焦點方面,Z7的確弱於D850;但是,我們平時大多數拍攝的場景,動態追焦與黑暗環境下的對焦的時候可能並不多。所以Z7對焦在一般拍攝情況下,體驗感要好於D850。還有Z7的EVF和LCD取景有時滯,我想說的是,實際體驗過後,其實這種感覺並不比傳統取景器差多少,絕對不是抓拍,或拍不到好照片的理由。

我本人是在Z7與D850反覆比較之後,選擇的Z7,更多是因為它的優點明顯,也算是對尼康未來的期待。

還有一點,部分攝友強挺D850,輕視Z7,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他們可能並沒有長期使用過Z7或Z6。

也許這也就是你在買了D850之後,又換成了Z7的原因吧。

希望Z7能帶給你更多的驚喜,用來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


Roger昕鋒


肯定、絕對錯誤!

本人850,a7r3主力,750,a6400備機,創作850,日常r3,視頻6400,其次r3。

感受:850升級9連拍套裝後性能極其強大,對焦,速度可逼近d5,畫幅大,後期餘地大。r3相對輕便,畫質一流,特別騷氣,女生用配上小白,回頭率特高。操控特別方便,許多人覺得菜單比較複雜,但真正多用幾次,就這些參數,沒啥特別,習慣就好,我個人覺得比尼康還好理解一些。

操控:850是為專業人士設計的,r3相對人性話一些,最突出的是曝光補償按鈕,r3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一般專業人士不用曝光補償,前後波輪控制光圈速度遊刃有餘。防抖要提一下,r3的確超出想象,讓人驚訝。

說正事,你是專業人士,或重度愛好者,850首選,如果是普通愛好者,實在不建議z7,畫質肯定沒問題,只要兩點,電池容量和對焦、時滯。微單的通病。即使是對焦比r3還快的6400,在暗部,普通家庭燈光環境下,還是和單反有差距。我們許多時候都是記錄的家庭的重要聚會,記錄下寶貴的瞬間會很珍貴。此外,即使是r3的電池,也就是700–800張,一個850的el18電池,可以拍5000張,我真的很煩擔心電不夠的那種緊張感。z7能拍多少你應該很清楚,腦子時時刻刻都在擔心電池,創作的心思就會打折扣。

最後還是想給750說上一句,廉頗雖老矣,然依然是性價比出色的入門機。

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大師批評指正!


老大10263366


850是我用過的最優秀機身

修正了810身上的很多問題

如色彩偏黃 文件無線傳輸等

如果只能用一個字說850

牛!!!

不過作為單反機身

重!太重了!

無論是掛上“大鐵塊14-24”

或是中焦之王70-200

都是對體力腕力的挑戰考驗

登 爬 攀 涉

如今的攝影越來越向著極端環境挑戰

體力 已經成為攝影師的大成本之一了

所以 相機的 小 輕 將是未來趨勢

特別是隨著眾多優秀數碼新產品的出現

已經對單反產生了動搖

Z7

尼康的神級之作

不僅微縮了850的經典精華

體積 重量 更是濃縮

並且 更注重考慮了視頻拍攝的範疇

完全可以蔑視索尼的同時

又不影響尼克爾的廣泛使用

這是理智

這是趨勢

如果能夠割捨單反情結

別猶豫

上Z7

只有🐮

不會後悔-_-||











雷哥173226216


先說觀點,我覺得是對的。

去年11月,我拿到了現在尼康主力微單機型Z7樣機,前往東南亞國家旅拍。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利用試拍的相機,嘗試了不同的攝影主題。現在總結Z7相機在實戰中的三大核心優勢,分享給大家。

先拿出一張工作照鎮樓。當時我拿著的Z7+爬樓黨專用大力夾,在泰國曼谷的像素大廈觀景臺等候日落。


高寬容度—大光比環境出巨片


在得知拿到試用機會的當天,我就查詢了Z7相關的評測情況。參考蘭拓的數據,尼康Z7的寬容度一如既往的給力,輕微弱於D850,吊打部分中畫幅和其他的全畫幅機身。

( 數據引用自蘭拓官方主頁 )

在自己的實際拍攝中,我的直觀感受就是:即便正對太陽方向拍攝,也只會有太陽本體的那部分過曝。這就意味著,對於絕大多數城市建築、自然風光的照片,只要是在黃金時間拍攝,幾乎都能確保單張出片,大量節約使用濾鏡、現場包圍曝光等操作的精力,讓攝影師安心把注意力集中在構圖的調整和對最佳光線的把握上。

以下兩張樣圖,就是分別檢驗了兩種常見硬吃寬容度的情況。上圖是前面提到的曼谷觀景臺,高光的天空與背光的地面建築有著較大光比;下圖是太陽完全落下後,高光的大皇宮燈光與沒有光線的背景建築存在大光比。可以看到,Z7的CMOS完全能應付這樣的情景。

而另外一個顯著優勢就是,有了Z7高寬容度給的信心,我可以大膽嘗試不同角度的逆光拍攝,讓原本容易導致過曝的日落光線,變成了絕佳的背景光光源,更能渲染出飽滿的情緒。


高像素—二次構圖隨意裁


Z7相機具有4575萬像素,這比上一代的全畫幅單反翻了一倍。更高的像素意味著,即便在後期二次構圖中出現了大面積的裁剪,最終得到的照片細節依然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情況下的需求。

下圖是我在蒲甘拍攝塔林日出的raw原圖,為了讓影友看清細節,我對暗部已經做了提亮處理。我在現場就感覺到,因為鏡頭本身的畸變,加上這雙塔的確有一些“瘦”了。這就需要在後期的時候,進行拉寬處理,讓比例更加協調。

下圖是我最後的成片。可以看到,我利用簡單粗暴的拉伸、裁剪,就把整個構圖的比例進行了很好的改進。雙塔不僅有了合適的結構,而且細節依然豐富,完全滿足普通影友進行社交平臺分享乃至商業出售的要求。

( 成片 )

( 放大後的細節 )


低噪點—慢門長曝的福音


最後一個優勢,就是Z7的噪點控制能力了。因為我原本就喜歡拍攝慢門水景和日出前、日落後的高質感光線,對機身的這項能力非常看重。此次試拍,我也有多次長曝光的嘗試,欣慰的是,Z7的表現非常給力。

下圖拍攝於緬甸曼德勒烏本橋,日出前50分鐘,明月高懸、霞光初現。我的參數是 F2.8, ISO 160,曝光30s。對比原圖與放大細節,尤其是枯樹區域,在提供了足夠細節的同時,噪點非常之少。

( 放大後的細節 )

第二張長曝光是在蒲甘的觀景臺,我為了拍攝主體佛塔的燈光,一樣必須要在日出前35分鐘左右就去拍攝(之後就會關燈)。現場的參數是F8、ISO 100、曝光時間30s。這次Z7的表現讓我驚喜,噪點的控制結果非常給力,幾乎不用做專門的後期。

( 放大的細節 )


總結與期待


尼康Z7作為主力微單機型,表現了跟D850幾乎持平的性能,並且更加輕巧。我上文總結的三大核心優勢,可以說是風光狗們的福音書。雖然在撥盤、參數按鍵等方面,還是有些不夠適應。希望尼康在後續機型上能夠有所調整。

不過瑕不掩瑜,這款全畫幅的微單,的確是目前上市機型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非常值得攝影愛好者們入手。

以上!~

感謝您的閱讀,您可以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觀點,我會及時回覆。


丁逸峰風光攝影


你瘋了嗎?如果是850和Z7雙修我可以理解,把850賣了換Z7,只能說你瘋了,我有850和z6,對比下來,始終覺得Z6沒850清晰,850我也是用2000多萬像素,有點後悔!


崑崙麗江


沒有什麼對不對,自己喜歡怎樣都可以,如果錢多的話,也不要把d850賣掉,多一部玩玩也挺好的。


Imjeff890


把D850換成Z7?其目的是什麼?除非全程靜音拍攝需求,否則只能說你對攝影還沒有做好準備,也可以說你攝影的方向不夠明確。


臥龍山人微訊


我是D850+Z6。。。各有各的舒適區。。。

雖然D850更重,但用長焦頭,卻比Z6輕鬆的多。。

z6不適合長大的鏡頭,即便是原生的Z2470f4,也感覺大了,用著很累。。除非是上架子,那就無所謂了。。。

手持拍攝,無反只適合餅乾頭,掃街就比單反爽多了。。


笨笨牛850


這選擇無疑是瞎折騰,應該換富士的中畫幅,尼康機身的畫質一直都不大好,鏡頭也一般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