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诗经》中的《桃夭》,写的是女子在春天出嫁,很美。

摘录如下:

桃之夭夭(旺盛),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出嫁),宜(和顺)其室家(夫妇)。

桃之夭夭,有蕡(fén,果实累累)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绽放,美艳如霞。姑娘出嫁了,夫妻和美。

桃花绽放,果实累累。姑娘出嫁了,夫妻和美。

桃花绽放,枝叶繁茂。姑娘出嫁了,家庭和乐。

《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青春女子,如夭桃,在春天出嫁了。

在这里,桃树的花、果、叶都有繁衍后代的意思。

《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在先秦人的眼里,外表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固然悦人,但是还要“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既漂亮且贤淑,能生养,这才叫美。

要求女子内外皆美,在春秋时就有体现,《国语•楚语》中有所记载。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曾与楚灵王讨论,他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认为“上下、内外、大小、远近”都要和谐不失分寸,无害才为美,强调“善”与“美”的统一性,从而赋予美以伦理意义。大概从那时起,随着封建伦理的兴盛,女子以贤淑为美。

《毛诗序》认为此诗颂后妃“不妒忌”,男女及时结婚,“国无鳏民”。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后妃内修其化,赞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礼,昏娶不失其时”。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且春华初茂,即芳龄正盛时耳”。说的都是女大当婚,当不失其时。

《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女子芳华正好,如桃花初放,芬芳耀目。她在这桃花盛开的季节出嫁了。

此时,女子情窦初开,春心正浓,婚娶正当时。

此时,蜂蝶飞舞,万物生长,一切孕育着希望。

她嫁人了,从女孩变成女人。

那夭桃嫩叶,如她甜蜜的心窝,也寓示着生儿育女……

好一副浪漫的出嫁图,让现代恨嫁的白领羡慕怀疑自己一直追求的所谓独立和事业的意义。

其实,女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最好的年龄嫁给一个好男人。

古代女子没啥文化也不上班,但能及时嫁人,现代女子有了文化且独立,却嫁不出去!

是心高气傲?是观念变了?还是现代的婚姻不稳定让人望而却步?

先说心气高的,她们自以为是,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挑花了眼,直到熬成老姑娘了,还没找到他,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最终悔不当初,后悔没及时嫁人。人生很短,何必太较真?不如及时找一个好男人嫁了。太要强了有什么好?最后往往还不如一般人。

再说事业型的。她们有理想,事业心强,人格和经济都独立,有没有男人她们都可以活得很好。但事实上,她们都有不为人知的痛苦,内心寂寞和脆弱,更渴望男人的呵护和婚姻的港湾(不婚主义者除外)。一旦有个她心仪的男人要娶她,她会立即放弃梦想,以身相许。没什么原因,因为她是女人。

《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现代婚姻的确脆弱,离婚率连年攀升。真爱不易,婚姻更难,结婚容易相爱难。这个要分析婚姻的意义和自己结婚的需求是什么。

婚姻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为了规范、约束和责任,对相爱的男女来说,有没有一纸婚书无所谓。婚姻组成家庭,成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对社会的意义更大些,对个人意义就是约束,但这是约束同时也是保护。那么,结婚到底为了什么?爱不是原因,因为有爱可以不结婚。嫁汉穿衣吃饭吗?现代很多女人能够自食其力。所以,结婚其实就是为了减少孤独,养儿防老不敢想,但至少老来有个伴儿。人生苦短,有人相伴总比一个人走要好些。(至于如何夫妻恩爱婚姻持久,全靠智慧经营,这个非本文重点)

面对岁月,再强的女人也无法淡定。与其让青春一天天流逝,不如趁年轻把自己嫁了。

女人是花,再强也需要男人的浇灌呵护,再争强好胜的女人,也争不过岁月。再强大的事业,也不该淹淹没了自己的小幸福。

《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人生在各个阶段,该做什么就要做什么。现代社会的先立业再成家,未必好过古代的先成家再立业。事业女人的晚婚,未必好过古代女子和农村女子的早早嫁人。我结婚就晚了,匆匆忙忙跟赶任务似的,连个仪式感的婚礼也没有,至今都怕看到别人的婚礼。晚婚晚育,人生的很多问题也都晚了一步甚至有些事追悔莫及,现代很多晚婚的面临生育困难就可说明。

如诗中的女子,青春时嫁人,生儿育女。春华秋实,家庭完满,多好!也没见古人先结婚就荒废了事业,所以,现代女人抱着事业不成不嫁人的想法是愚蠢的。

女人的青春太短,别等过了再结婚,不仅不美了,还误了多少好风景。一个姑娘从青涩到成熟,如同一朵桃花,从含苞待放到饱满果实。这是个必然的过程。桃花谢了,桃子熟了;青春减了,丰满来了。既然这个迟早要来,那么还是早些来得好!

《桃夭》启示:趁年轻嫁人吧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结婚何尝不是呢?美女们,趁年轻把自己嫁了吧!


——重读《诗经.国风》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