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咱媽和叫你媽的媳婦有什麼區別?聽聽網友怎麼說!

居家過日子,最難處理的就是婆媳關係。最明顯的變化則是兒媳婦對婆婆的稱謂。擱在以前,兒媳婦對老公稱婆婆為“咱媽”,現在卻說是“你媽”。“咱媽”、“你媽”雖一字之差,還是有區別的。

叫咱媽和叫你媽的媳婦有什麼區別?聽聽網友怎麼說!


“咱們”有同屬關係,彼此融為一體,有種親切感

現在的婚姻都是男女雙方完全自願,是自由戀愛的方式。雖說也有個媒人,充其量為了面子上過得去,好聽一點。也為商定彩禮錢及婚事的“中間人”。在這種背景下,男女雙方恩愛、同心也是很自然的。婆媳一齊下廚,一齊逛街,也是家庭關係融洽的象徵。有的婆婆,或兒媳不經意間還會開句玩笑話,讓人好不羨慕。也詮釋了“婆婆就是媽”、“兒媳就是親閨女”的意義。

關係滆洽了,氣氛也活躍了,兒媳動不動會在老公或家人面前,左一句“咱媽”,右一句“咱媽”。看把那個被稱為“咱媽”的婆婆樂的,合不攏嘴了。還會搶先去洗鍋抹灶,生怕把兒媳累著了。“一句三冬暖”,還不是那個親切的“咱媽”叫的。顯得親切,親近,還舒服。常叫婆婆是咱媽的,一是婆媳關係處理的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家庭和睦的外在表現。

叫咱媽和叫你媽的媳婦有什麼區別?聽聽網友怎麼說!


“你媽”是從屬關係,彼此被“定位”,顯得生分些

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一個婆婆不想把兒媳當做閨女來看待。畢竟兒媳是自家兒子選的,是花錢娶進門的。有時候好歹還比自己親閨女聽話、勤快。若有了一兒半女,“隔代親”的歡樂無以倫比。婆婆可以自個做好了飯,才去喚非睡個自然醒的兒媳吃飯,也可以不間歇地為“購物狂”的兒媳去取快遞。還打趣地說,“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儘管婆婆們在好多事上做得很到位,偏偏有的兒媳不領情。總覺得與婆婆隔了肚皮,總是沒有孃家媽親切。有時候叫聲“媽”都繞口,還挖苦心恩地扒婆婆的不是。這“枕邊風”會不時地吹吹,不然連自己最貼心的老公,也會變得不“激靈”。“戀母情結”嚴重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於是,還算客氣,還真有點嬌滴滴地對自己老公說::“聽,你媽說啥?”

由此可以看出,從兒媳婦口中說出的“你媽”,大有不是一家人之嫌,更有厭煩,甚至是討厭的意思。

不過,凡事還是有例外的,

叫咱媽和叫你媽的媳婦有什麼區別?聽聽網友怎麼說!

有些地方方言沒有“咱”這個字,兒媳平時稱婆婆為“你媽”。還不是為了與自己親媽做區別;也恐怕不說對方反問誰爹誰媽,兒媳婦與老公的交流中,自然會直說“你媽”。只有稱“你媽”了才可以分辨說是哪一位媽,不可一概而論。

“咱媽”、“你媽”,也僅僅是兒媳對婆媳的一種稱呼。有時候稱呼可能會有點影響,但是也會分辨家庭的關係好歹。

叫咱媽和叫你媽的媳婦有什麼區別?聽聽網友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