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会不会根据手下人的名字来忌惮手下?

历史的风痕


首先,古人起名不同于现在,有很多忌讳。

《左转》中就记载了一个相关故事。鲁桓公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太子出生,桓公很高兴,不仅为其举行了出生礼,还向申儒请教了取名的忌讳。申儒回复,取名字一般是需要遵循“信,义,像,假,类”这五个规则。基于出生时的特定情况取名叫“信”,用吉祥字眼叫“义”,用类似字眼叫“像”,以物名为人名叫“假”,而借用与父亲相关的字眼则叫“类”。另外,取名最好不要用国名,官职名,山川名,疾病名和牲畜,物品礼品等的名字。最终,由于太子与桓公正好同属同一天干,所以桓公就给他起名为“姬同”。

《左传•桓公》记载【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 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其次,在古代,作为下级和后辈也会有意的去避讳长辈,尊长或者上级的名讳。

据说宋代大观年间,朝廷曾要求民间避孔子讳,所以一个叫瑕丘县的地方就被改成了瑕县,而姓“丘”的人也从那时候开始,被要求增加一个耳朵,改姓为“邱”。

《红楼梦》里也有类似的例子。林之孝的女儿原来叫红玉,因为“玉”字犯了宝玉的讳,就被改成了小红。薜蟠的老婆夏金桂就更夸张了,在家做姑娘的时候是绝对不许别人带出“金桂”二字的,如有下人不小心说了哪怕一个字,都会被严惩不贷。

之前还听说过一个笑话,很有意思,也应属此例。说南宋的钱良臣的小儿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避其父的名讳,读书时只要有“良臣”二字,就以“爸爸”代替。有一天读《孟子》,就把“今之所谓良臣,古之谓民贼”读成了“今之所谓爸爸,古之谓民贼”。被人引为笑谈。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但是,虽然古人起名尽量避讳,有时候还是会莫名其妙的撞在枪口上,遭受无妄之灾。

据说永乐二十二年时,有一个叫孙日恭的考生,在顺利通过乡试和会试后,却在殿试时折戟沉沙。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恭”二字连起来是个“暴”字,而朱棣很忌讳别人说他他残暴寡情,看到他的名字后直接让他有多远滚多远。而庚子年的王国军就更可怜了,本来一个好好状元郎,却因为赶上慈禧心气不顺,看到他的名字竟然取谐音,认为是骂她是亡国之君,直接把王国军杀了。

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民间突然有了“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说法。虽然李淳风告诉唐太宗最终政权还是会回到他子孙手中,这只是他后代的一个劫数,并劝说他不要动杀机,否则违背天意,后果会更严重。但是一名叫李君羡的将军还是因为名字犯了忌讳而被杀害。只因为宫宴时,话赶话,李君羡随口说出他的小名叫“五娘子”。怕是李君羡到死都没有意识到是他的这个小名字犯了太宗的忌讳吧。

说起名字,自觉良好即可,如果想面面俱到,实在是不现实。而且,谁又知道你此生会不会碰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那么矫情的人呢。就算存心避讳,哪个又能知道这辈子会跟谁有交集呢?


梓元小维


古人很讲究避忌尊长者的名讳。有权有势者是不肯让下人随便触犯自己的避讳的。如果在下者的名字与在上者出现重复,那么在下者就要改名以示避讳。

十六国的后赵在石虎当皇帝时,把虎称作“王猛”;五代后梁朱全忠在位时,把钟称作“大圣铜”;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所以把华州改名秦州;唐朝章宪太后之父名字叫通,就改通州为同州;五代吴国的杨行密,其父名叫杨怤,与夫同音,所以凡是御史大夫、光禄大夫,都把这个“夫”字去掉。有人会问了,这都不是改人名啊?是的,都是改的地名和物名。但是,哪个人胆敢用这些避讳字取名字,轻则要坐牢,重则是会杀头的。

明朝的袁师德,是给事中袁高的儿子。客人来拜访他,他摆出糕点招待客人,可他自己坚决不肯吃,就为“糕”和“高”同音,怕犯了父亲的名讳;《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范晔不当太子詹事之职;宋朝吕希纯的父亲叫吕公著,所以他就辞去了著作郎的官职;刘温叟的父亲叫刘岳,所以刘温叟一辈子不听音乐、不游览五岳名山;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叫王正,所以他写字时总把正月写成初月。

南宋的大诗人杨万里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出外巡视来到某郡,该郡的郡守设宴款待。郡守召来一名官妓唱《贺新郎》词以祝酒兴。词中有一句“万里云帆何时到。” 杨万里见犯了自己的名讳,就不高兴了,说:“万里昨天刚到。” 郡守看到触怒了御史,万分惶恐,连忙道歉,最后就把这名官妓监禁了起来。


棒槌袄袄


名字是一个时代审美观的象征,有些字虽然好听也好看,可是使用的人多了,也就俗气了起来。相比之下,古人虽然也有名字相同的,但是却没有今天这样严重。

古人起名字很讲究。古代有一种对知识的崇拜,知识分子家庭让长者给孩子起名字,没文化的人会请自己能接触到的最有文化的人给孩子起名字(比如村里的教书先生)。而且他们的名与字之间通常都有联系,读起来很有意思。况且古人迷信色彩较重,更讲究风水禁忌,所以应该是会的。仅代表本人观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