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媲美炎黄两帝,让中国进入新时代,却被后世丑化唾骂

先来讲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个秃头女神——女魃。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山海经》

从前有座山,叫系昆山,山上有个共工台,还有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女神,名叫女魃。

女魃是个秃头旱神。女神一战成名是因为当年蚩尤制造了多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积蓄了很多水,聪明的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纵起了一场大风雨。这个时候,黄帝就让女魃助战,雨被止住,于是蚩尤兵败,被黄帝杀死了。可惜女魃因神力耗尽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出现的地方常常而出现旱情。大家都不是很喜欢她,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这个是早期文学对蚩尤的记载,在这里蚩尤还只是一个配拥有名字的配角,并没有所谓的穷凶极恶之谈。

他一人媲美炎黄两帝,让中国进入新时代,却被后世丑化唾骂

第二个故事,关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小日子。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庄子》

《庄子》记载,在神农氏的那个时候,人们睡觉安安静静香香甜甜的,起来以后舒舒服服,自自在在的。男耕女织,快乐地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日子真是美好啊~然而这一切都被一场战争改变了。

蚩尤和"不能致德"的黄帝在涿鹿打了一战,血流成河……自此以后,你争我夺,倚强凌弱,美好的日子一去不返……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道家经典《庄子》。蚩尤终于在这个群像的故事里稍显突出了。

庄子这里似乎暗示了这场战争的根源其实就是黄帝不能致德,这里的德指的其实就是道家追求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貌似"无政府主义"自由自在的思想。

这段描述与大坏蛋的形象恰恰相反,在这三言两语的描述中,小当甚至能脑补出蚩尤带领大家为了无忧无虑地小日子而奋起反抗的样子,竟然有了悲情英雄的色彩。毕竟这个故事里,怎么看怎么像是黄帝破坏了大家的安宁……

他一人媲美炎黄两帝,让中国进入新时代,却被后世丑化唾骂

第三个故事,关于平叛。

王若曰:"宗揜大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文中方格为《逸周书》缺失记载)

依旧是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两个手下,负责保卫周边和巡视四方。

其中的一位不知道动了什么心思,突然心怀二胎,一路驱逐炎帝。双方在涿鹿河畔争斗,战斗一度十分激烈,杀声响彻四野。眼见着就要战败,炎帝慌慌张张请来了黄帝帮忙。

黄帝还是十分给力的,抓住了这个叛乱的手下,并在冀中杀了他。这个反叛失败的手下,就是蚩尤。

在这个故事里,蚩尤终于成为了反派一号,动了反叛的心,也不知道是为了自己称雄的野心还是因为不满炎帝的统治,总之,仅仅因为叛变而不由分说地认定一个人一定是穷凶极恶,显然说不过去。

他一人媲美炎黄两帝,让中国进入新时代,却被后世丑化唾骂

第四个故事,是大家熟悉的涿鹿之战。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史记》

神农氏衰,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其中最为暴虐的便是蚩尤。后来轩辕氏修德行,整兵力,抚万民,与炎帝战于阪泉,终使天下归心。然而蚩尤不服,继续作乱。轩辕氏率领众诸侯在涿鹿擒杀蚩尤。轩辕氏被尊称为天子,便是我们熟知的黄帝。

这是《史记》的原版本。对蚩尤的评价是"最为暴,莫能伐"。大致就是个相当厉害但很暴虐的诸侯,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反派了。重点来了,这个反派仅是及格,算不得优秀,一名优秀的反派一定要异于常人。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史记正义》引《龙鱼图》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诛杀无道,不慈仁。——《述异记》

于是,蚩尤有了兄弟,并逐渐兽化。他的那些兄弟,个个长着动物的身子,说着人话,脑袋很硬,铜头铁额。吃的也很硬核,食沙石子,能造刀戟和大弩。蚩尤自己长得更是神奇。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上长犄角。他们无恶不作,滥杀无辜,十分的不仁慈。长成这幅模样,还残害百姓,站在了光辉形象黄帝的对立面,简直就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

他一人媲美炎黄两帝,让中国进入新时代,却被后世丑化唾骂

至此,蚩尤在历史的长河中终于从一个不起眼的配角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反派。想来也是十分委屈,毕竟一开始,他仅仅是一名部落首领,所做的也不过是为了部落。

成王败寇,后来的丑化,与儒家之后正统思想的确立不无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